2022/2/8

抱歉,機率不是這樣看的 (how probability works)

 


有些人對於中獎機率有誤解,會有錯誤的期待甚至抱怨,我想跟這些人說,抱歉,機率不是這樣看的。


骰子有六個面,分別是一、二、三、四、五、六個點,若只是丟一個骰子,每一次每一個點數出現的機會就是六分之一,相信這裡大家都沒有問題。


有的人會認為,點數一的出現機率是六分之一,如果我連骰六次,就有機會一定會骰到一。很抱歉,如果您這樣想就是錯的了。


機率只是當次動作每個選項能出現的概率,每一次動作都是全新的一次,不是能用來累積的。


最簡單的,猜拳剪刀石頭布勝率是三分之一,每一次勝率都是三分之一,不會因為你猜了兩把沒有贏之後,第三把就一定會贏。


一旦累積的次數夠多,譬如骰子骰十萬次,就可以看出每一個點數的出現機率接近六分之一,但沒有順序可言。有可能前一萬次出現一點的次數比較多,後面出現六點的次數比較多,甚至會連續十幾次出現六點,大量數字整體統計下來的平均值才會接近出現的機率。


所以賭場的遊戲設計,在規則上看起來似乎很公平,每一把莊家與賭客贏的機率都很接近一半,但只要規則設計上莊家的獲勝機率比賭客多1%,長期幾百萬把累積下來,莊家在獲利上就幾乎是穩贏不輸。


別以為買大小的機率是一半一半,看莊家連開五把大,就覺得後面開小的機率越來越大而連續押注買小,我曾現場看過連續13把都開大,你以為的50%機率在每一次都是重新計算的,就算已經連續開了100次大,第101次的開小的機率還是50%。


當然賭場裡除了機率還有人性,一開始就輸的人輸光就會離開,反倒是一開始贏的人會想要贏更多,然後越賭越大,後面開始輸的時候也會想要凹回來,因為今天手氣很好,殊不知,玩的次數越多對莊家就越有利,最後結果通常都是輸光才會離開,很少人會在贏錢的時候離場。


以上的道理,在股市也常是同樣情況,多頭時期運氣好買甚麼都賺,然後就會融資買股,增加房貸信貸不斷加碼,將槓桿用到極限,直到某一次凹不過去賠光被迫出場,落得一身負債。


2022/1/26

第一桶金先買房還是買股

 


前陣子有個關於第一桶金要先買房還是先買股的討論,這兩年台灣的股市與房市都有明顯不錯的漲幅,若是手上有一筆資金,該要先投資股市還是當作房子頭期款先買房呢?


這邊我們要先定義第一桶金,以前的第一桶金指的是100萬台幣,20年前500萬就可以在新北市買到不錯的房子,100萬就足以當頭期款,目前的房價動輒1500~2000萬,頭期款少說要300萬以上才足夠,經歷這麼多年的通貨膨脹下,現在的第一桶金可能要300萬台幣(約10萬美金)會比較適合。


2020年手上有300萬的人,如果在股市大跌時有勇敢進入股市,即使是買0050這種安全牌,大概在年中的時候才進場,到今年下半年也會有65%的獲利,總市值可以來到近500萬。


而2020年將300萬當作頭期款拿來買房的人,能夠買進總價1500萬以內的房子,到今年要漲200-300萬也很有可能,要看買的縣市區域與年份。


會有這個問題的主因,是因為如果300萬全拿去投資,先不論獲利與否,依照目前的房價上漲速度,未來可能會更買不起房子。但若拿去買房子,未來30年的收入很大部分要拿去繳房貸,可能沒有能力再另外存退休金了,面對這樣的兩難該如何做選擇。


第一桶金要先買股還是先買房,是用這一兩年的市場狀況來評估嗎? 當然不是。


我們都不知道短期的未來,房市與股市是否都會繼續上漲,是否會有如過去兩年的上漲幅度,但我們可以用比較合理的推算方式,加上評估自己的現狀與需求,來做決定。


首先,我個人認為,不應該用這兩年的股市與房市漲幅當作未來10年甚至20年的狀況來推算,換句話說,未來會維持這種漲幅的機率不高。所以我們要評估的,並不是哪一種方式可以比較快賺到錢,而是你的未來比較需要甚麼?


如果你不需要擔心年老後沒有地方住,譬如你將來可以繼承上一代留下來的房產,那麼買房子就不是你目前需要優先擔心的事情,我會建議你先將第一桶金留著投資,做退休金的資產規劃。


如果你的父母擁有相當多資產,你的工作收入也不錯,但是你很想搬出去自己住,或是不想住老舊公寓想住新大樓,那麼第一桶金先買房應該也是合理的決定。


更多人的情況應該是兩者都沒有,如果300萬全部拿去當購屋頭期款,則可以投資的資金將全數歸零,養了房子卻沒有退休金可以生活;如果都用做投資,就要賭自己的投資獲利可以漲贏房價增幅,或是你另有其他替代方案,譬如年老後搬到房價成本更低的郊區居住,或是安排住進養老村。


「我的想法是」...



文章後段請至方格子的「雨果生活理財經」閱讀。



2022/1/21

定期定額的攤平效果是會鈍化的


 

今天看到一篇「定期投資長期鈍化的迷思」的文章,也有人分享提到「定期定額鈍化被打臉」,我想提出不同觀點的釐清。


文章中說的是定期投資長期鈍化,但我知道的是定期定額長期鈍化,所謂定期定額指的是每個月固定投資一筆錢,可能是三千元或一萬元,定額指的是這筆固定的金額。而文中說的是定期投資會鈍化,我想這中間的涵義有些不同,可能有些誤會。


所謂的定期定額鈍化,是指當你的初始投資本金還很小時,譬如投資的資產只有5萬元,這時候定期定額每筆買進5千元,這5千元的對於投資成本的影響力有十分之一,但到了中後期投資本金來到100萬元時,這5千元對於成本的影響力只剩下兩百分之一,對於攤平成本的效用來說已經鈍化了。


這裡的鈍化指的不是對於未來的獲利或投資績效的影響,而是指對於已經持有的投資成本影響已經鈍化了,鈍化意思是指影響很小。因為定期定額強調的就是長期固定投資可以攤平成本,而攤平成本這件事情在在本金越來越大後的效用會越來越小(鈍化)。原意應該不是指後期投入的金額對獲利的影響。


我之前有一篇文章提到,投資到後期,重要的不是每個月還要定額投入固定金額,而是每年每季的股利必須要再繼續投入,不要花掉,這樣才算是有複利的效果,否則你只是靠自己存下來投入的本金在滾而以,這樣就千萬不能用年化報酬率來計算,這是包含股息再投入的算法。


至於後期每個月5千元的定額是否還要繼續扣呢?


當然要,因為這筆5千元要看的是10年20年後帶來的資產增長,而不是今年帶來的增長效果,這個月的這筆5千元就跟20年前的那筆5千元一樣,在20年後經過假設年化報酬率7%的複利效果,已經來到快2萬元了,這近乎4倍的成長怎能現在中斷呢? 除非你已經退休了,或是餘命剩不到10年...


建議每個月扣的5千元還是要漸漸增加,畢竟通貨膨脹也讓你的投資金額價值縮水了,扣了20年還在扣5千元,有點掉漆了吧。



2022/1/19

30年房貸的恐懼

 


許多人工作一段時間後會開始考慮買房,特別是近幾年房價一直上漲,深怕現在不買以後就更買不起了,但想到要貸款這麼多錢還款這麼多年,就遲遲不敢下決定。


以新北市要買一間兩房含平面車位的新大樓為例,目前房價大概要準備到1500萬元,同樣價位要在比較偏遠的地區買到小三房的新大樓也可以,頭期款要先準備2成300萬元,再準備至少100萬元的裝潢與家電家具費用,以房貸利率1.5%來貸款1200萬元,貸款20年要月還約58000元,貸款30年月還約41400元,以目前多數年輕人能負擔的房貸大概會是貸款30年居多。


首先要存到300萬頭期款與100萬的裝潢費應該就要很多年的時間了,以現在的房價,若沒有家長幫忙出頭期款,許多人買房的年紀大概都要35~40歲了,再加上30年的貸款,繳完房貸都要65~70歲,這已經超過法定可以退休的年齡了,我真的要被這一間房子綁一輩子嗎。



貸款30年並不代表一定要繳滿30年


貸款30年是給你30年的期間慢慢繳完房貸的權利,你如果中間突然有一筆大筆的收入,當然也可以提前償還本金,將貸款年期縮短,過去爸媽那個年代很多人會積極存錢提早把房貸還清,銀行並沒有規定你一定要分30年償還。


同時,你也未必會在同一間房子住一輩子,或許過10年因為家庭需求需要換房子,自然就會再貸一筆新的貸款,還掉舊的貸款,這30年房貸其實沒有太大意義。


擔心的人或許是害怕工作收入中斷,無法持續繳30年的房貸壓力,其實這也都有其他的應對方式。


如果真的碰到短時間繳不出房貸,可以跟銀行協商未來先繳3~6個月的利息就好,之後再開始償還本金,若銀行不同意,最差的情況就是賣掉房子暫時改租房,或是到其他地方買總價較低的房子,每個月的房貸壓力也會降低。


雖然簽的是30年的房貸,在過了前幾年的綁約期之後,其實隨時都可以還清的,前期也可以延長寬限期或換到其他銀行重新貸款,最差情形就是將房子賣掉,可能還能小賺一筆增值,真的不需要因為30年的房貸壓力太大。


2022/1/11

談「定期定額」與「定期不定額」的智能投資

 


今天看到一檔號稱智能基金的廣告,內容主打「定期定額是投資分散風險的好方法」與「如果低點可以多買一些,高點可以少買一些,那該有多好」,主推這是一檔可以定期不定額的基金。


何謂定期不定額? 以廣告裡的例子為例,假設設定扣款基金為5000元,當不含息報酬率上漲至5%時,扣款金額就調整為4900元,上漲到20%時,扣款金額就改為3000元,相反的,若下跌12%則扣款金額自動調整為8000元,這些金額可以依據不同級距自行設定加減碼金額。


看起來似乎是個可以逢高減碼、逢低加碼的好投資工具,但事實上這樣的方式是否真的會比較好呢?


我會考慮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若開始投資時就碰到連續幾年的多頭行情,在帳面獲利超過20%以後,每個月就只會扣最少的3000元,若帳面獲利持續增加到40%、60%,可能未來幾年要每個月投入5000或甚至8000元的機會都沒有,因為就算修正下跌時,帳上獲利也都還維持在20%以上。


如下圖,譬如投資VT這檔ETF,在2008~2009年低檔加碼買進了2年之後,可能在2013年就已經帳上獲利超過20%了,後面的多頭行情幾乎都只能用每個月3000元投入參與。






「我的想法是」...



文章後段請至方格子的「雨果生活理財經」閱讀。




2022/1/8

淺談「富邦特選台灣高股息30 ETF基金(00900)」

 


最近很熱門的高股息ETF(00900)於2021/12/22上市,經理費0.3%,保管費0.035%,此高股息ETF的基本資料如下。

每年的4、7、12月調整持股。

季配息,每年的1、7、、7、10月最後一個交易日為評價日。

發行價格為15元。

高股息篩選標準:挑選在下一個換股日前將要配息的個股,其股東會已宣告發放股利,或是依據最新財報,直接以實際能分配的盈餘作為計算基礎,詳情請看下圖。






這檔新發行的高股息ETF最大的特色就是每年有三次機會,將持股轉換成近期要配發股息的個股,不同於0056的預估明年會配發的高股息,與00878過去紀錄平均的高股息。



這麼做會有甚麼影響呢?


投資人應該知道每檔股票配息後,股價會扣掉配出的現金股利,也就是發出去3塊現金股利,股價會少3塊,然後等待股價漲回到配息前的價格,也就是所謂的填息,才算真正賺到了這3塊錢現金滾利。


可能會碰到一個問題,如果4月換股後,一檔6月剛配息的股票還沒來的及在7月調整成分股前漲回配息前的價格就要被換掉,那投資人就會立即損失這檔個股的價差。


舉例來說,一檔成分股配息前的股價是20元,於6月初要配1元現金股息,股息發完後股價變成19元,但到了7月要換股時,股價只來到19.3元,這表示這次配息實際只賺到0.3元,若是不幸股價跌到18元,實際就是虧損1元,而且因為要換股所以被迫實現虧損。


另一個問題是,頻繁大量換股會增加許多的交易成本,譬如上一次12月調整持股時,就有大約70%的持股被換掉了,以目前規模約200億來算,賣股的交易稅就要4200萬,如果一年三次調整持股都換掉約70%的股票,那一年繳給政府的交易稅就要1.2億元,這都要算在ETF淨值裡。


券商提供的2011年至約2021年底的回推年化報酬率約為12.7%,贏過0050與0056這兩檔ETF,但未來是否還能有這樣的績效不得而知,這十年的績效是多頭時期的數據,雨果過去的文章曾提過,10年的年化報酬率看看就好,相信如果是選2000年至2010年的績效來看,肯定會有很大的不同。


特別注意,這裡的12.7%年化報酬率指的是每一季配息都還要再投入喔,如果你是拿來花掉的,那報酬率肯定不是這樣算。看到有人計算,若沒有再投入,則本金的投資報酬率只會剩2.7%,這個報酬還沒扣管理費與保管費。



雨果以前也曾做過很類似的事情,只是投資標的是ETD(Baby Bond 交易所交易債券)。


ETD 也是每一季會配息,每一檔ETD的配息時間都不太一樣,共分成1、4、7、10月,2、5、8、11月,與3、6、9、12月三種時段,又有分月初/月底與月中配息,如果用不同的ETD全部時段湊滿,一年可以配息24次。


當初雨果打的如意算盤是,一檔殖利率5%的ETD,每一次配息是1.25%,如果全部都找5%以上殖利率的標的,並且把每一次配息機會都買滿,等於一年可以領24次1.25%,總計可以超過30%,而且是穩定配息,真的是太好賺了。


但雨果誤會的是,自以為ETD與股票不同,配發利息時不會同時調整價格,只會由自由交易市場影響其價格。


結果就是配息後標的價格下跌,跟台灣股票配息一樣,下跌幅度與配出的利息幾乎一樣,必須要等他漲回配息前的價格才真的有賺。有的時候漲的快,來的及賣掉再趕買下一檔,有的時候漲的慢,必須要放棄下一檔機會,等它的價格漲回去。


最後雨果放棄了這個方法,因為這個方法每個禮拜都要交易,每天都要進去看價格漲回去了沒,運氣不好的時候碰到股市動盪,標的價格可能要3個月以上才漲的回去,等於要錯過後面6次以上的配息。


這個操作方法實在是太累了,不切實際,賺的未必比較多,卻要花很多時間,風險也沒有比投資股票小,而且還是利用美股交易零手續費才能這樣做,若是再加上手續費就更難獲利了。


回到本文重點,00900是否可以帶來比0050、0056、00878更好的報酬率,我不得而知,要觀察未來幾年的實際情況,不過基於前面分析的選股邏輯與換股頻率,邏輯上我不認為這一檔ETF的表現會比較好。

2021/12/23

2021 投資理財該知道的10件事 (things you should know about investment)

 



2021年來到了年底,剛好是今年的第50篇文章,今年的文章不如去年的多,主要因為投資觀念在去年都已經寫完了,今年的文章大多是圍繞在相關觀念的補充,或是解釋一些一般人常見的錯誤認知。


明年起,雨果會調整寫作型態,會將多數文章寫在方格子平台,名稱一樣叫「雨果的投資生活觀」,不同於這兩年專門在寫投資理財的核心觀念,我會在方格子成立一個專題叫「雨果生活理財經」,文章內容會著重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理財相關案例分析與探討,將過去所討論過的投資理財觀念運用在日常生活中,預定每週一篇文章,就像是做練習題,逐步強化與內化成自己的理財習慣。


2021年的最後一篇文章,我也一樣整理一些重點,去年已經整理過「投資理財心法」,今年就來整理一些加強觀念的「投資理財該知道的10件事」。



永遠要計算通貨膨脹


大部分人聽到通貨膨脹,第一直覺就是東西會一直變貴而已,其實通貨膨脹影響的層面相當管泛。譬如,為了要維持生活品質或維持資產價值,你的收入與資產就必須要跟著通貨膨脹一起增加,如果每年的通貨膨脹大約是3%,你的薪資增幅與投資收益就必須要在3%以上。


如果你在計算需要的退休金,不能僅以目前的需求來做計算,而是要以退休年齡時加計通膨後的金額來計算,譬如你以為一個月5萬塊可以過生活,以4%年報酬率反推得到1500萬的本金就可以退休,但加計了20年的3%通貨膨脹後,商品物價會增加1.8倍,也就是一個月要9萬塊才等於目前5萬塊的消費力,20年後退休該準備的退休金應該是2700萬,而非1500萬元。


如果你投保年金險,覺得現在每年繳保險費,20年後開始每年可以領5萬元覺得很棒,可以當作出國旅遊基金,別忘了,你是先借錢給保險公司做投資,等20年後保險公司在將獲利慢慢退給你。你投保時以為的5萬元,在開始領年金時的實際購買力只有2.76萬,而且是逐年貶值,領了20年後的5萬元只有1.53萬的價值。



低利率時代未必可以借錢來賺利差


很多人會覺得現在貸款利率這麼低,如果我能借到利率2%的貸款,然後去投資能領5%現金殖利率的股票,是不是就可以現賺3%的利差呢。別忘了借款每期是需要本利一起還的,而買股票要賺現金股利是不能賣股票拿回本金的,所以你領到的現金股利不足以幫你還每個月要還的貸款本利合,還不說股票本身可能會虧錢呢。


如果有不需要每期還本金的借款,每個月只需要償還利息,而且還有保證不會虧損本金的投資方式,報酬率又比借款利率還高,這種機會不用等你發現,銀行與保險公司幾兆的資金馬上就會去賺這筆利差,不會輪到小老百姓。這世上幾乎可說沒有零風險又有利差可以賺的買空賣空投資方式。



不要把年化報酬率當作每年穩定的獲利


年化報酬率是以年為單位的複利回算,這段期間的總報酬,相當於如同每年定存固定利率,並將利息再投入之後的複利報酬。不管這段期間的報酬是如何變化,我們只看投資的起始值與終點值,這中間的波動率可能只有5%,也可能高達80%。


在累積退休金時,年化報酬率具有參考價值,因為不管你從甚麼時候開始投資累積退休金,實際要用到退休金,或是決定退休金是否足以退休時,就是看累積到最後的終點值,只要中間不需要用到這筆資金,中間的變化過程沒有很大的意義。


但退休後的資產投資報酬率就不能再看年化報酬率了,同樣是年化報酬率5%的投資方式,一種是每年漲跌幅度有30%,另一種是股價波動度很小,每年穩定配發5%的現金股息,因為你每年都需要使用到這筆錢,每一年的報酬變化就很具影響力,不該把年化報酬率5%的投資方式,當作每年穩定可以賺5%來看待,套用在不同用錢時期。



股票與債券不是絕對的負相關


許多人認為股票與債券是負相關的關係,也就是股票下跌的時候債券會上漲,反之亦然,但事實上並非如此。大多時候股票在漲,債券也在漲,即使債券價格沒有漲,每年也有配發利息,還是提供獲利。


其實影響債券價格的主要因素是政府公告利率與市場風險,若利率調高,過去發行的比較低利率的債券價格就會降低,相反的,如果政府調降利率,過去發行利息比較高的債券就會更吸引人持有,導致債券價格上漲。另一點就是大家比較知道的,當股市發生突發性風險暴跌,資金很可能會先躲進債券,導致債券價格突然上漲。


若市場預期景氣會變壞,政府連續調降利率刺激市場,除了導致債券價格上漲,更低的資金借貸成本也讓公司股票價格上漲,這種股債齊漲的情況滿常發生,不要誤以為股票與債券有高度的負相關性,其中一個漲另一個就會跌。



股債配置需要再平衡


股債配置的目的並非是為了要降低波動度,因為降低波動並不會帶來更好的報酬,股債配置的主要目的應該是要將資產分配在兩個沒有絕對相連性的資產上,將風險降低。


降低波動度只是讓漲幅與跌幅減少,讓獲利跟虧損比例降低而已,並不會影響上漲或下跌的方向。低波動的報酬要贏過高波動的報酬,只會發生在股市連續下跌或是大幅下跌的時候,如果股市是長期多頭的情況下,低波動的股債配置絕對是帶來比較差的報酬率。


股債配置有可能帶來比全股票有更好報酬率的關鍵是在「再平衡」,在幾十年的投資時間裡,股市不可能永遠都上漲,只要在幾次股市大跌的情況做股債資產再平衡,在股票大跌時用債券的資金來加碼位於低檔的股票,將來股市回溫上漲,報酬就很可能會比只持有股票無法在低檔再加碼的方式好。


有人用定存代替債券也可以,差別在於定存帶來的利息與報酬比較差,但本金不會虧損,同樣也不會上漲。而債券就可視為波動比定存高一點的資金停泊處。



資產配置並非追求最高報酬


大多數的投資人都會想要找到最好最容易賺錢,風險又低的好方法,在評估投資個股的風險後,可能最能接受的就是股債配置的方式,但有些人又會想在資產配置裡找到可以帶來最高報酬率的方式,我認為這已經誤解了資產配置的本質。


資產配置的主要目的並非是要找到最會賺錢的方法,而是要將手上的資源分散到不同性值的資產,一來可以分散投資集中的風險,二來也可以增加透過不同資產的獲利機會。


比較簡單的方式就是採用資產配置,股票、債券、房地產、甚至原物料都持有一些,差別僅在於各類資產的持有比例不同,這樣不管是哪個資產上漲,都可以獲得該部分的報酬。各類資產之間並非是完全的負相關,某類資產上漲,其他資產就會下跌,它們更像是輪流的漲,或是漲多漲少的差別。



獲利再投資比定期定額重要


多數專家會像投資人提議定期定額,只要長期定期定額買進,在低檔的時候持續買進可以買到成本更低的單位,等待未來股價上揚就可以獲利,這就是大家常聽到的定期定額微笑曲線。事實上,長期定期定額並不一定是獲利的保證。


定期定額有一個限制,就是累積到後期的每一筆投資金額影響力會鈍化。換句話說,如果你已經累積到了500萬的投資本金,每個月再投資1萬元的資金進去,影響力只有五百分之一,如果這時候帳面上是虧損20%,這1萬元新資金只會將虧損降低0.04%,變成19.96%,攤平的效果其實非常微小。


長期定期定額想要有有效的攤平效用,你需要定期投入的不單只是每個月固定的資金,而是每年或每季領到的股息。因為股息配發會隨著持股的增加而增加,計算的不是一個固定金額,是一個百分比,所以不管你的持股成本是100萬還是500萬,你獲得配發5%的股息就是5萬或是25萬元。將這5%的配息重新再投入,後期的影響力絕對會比一開始每個月定額的1萬元還要高,這才是複利的效果。



投資績效的好壞取決於計算的時間與區間


常聽到財經專家會提到美國股市與台灣股市的長期指數投資年化報酬率大概在6%-10%之間,差別在於計算的時間區間有多長。但事實上長期指數投資年化報酬率並非是穩定的介於這個區間,這數字取決於採樣時間點與時間區間。


以美股為例,1992~2021,近30年的資料,美股的年化報酬率約是10.5%;如果只統計到2019年,美股的年化報酬率變成9.74%;2001~2021年的投資績效,美股的年化報酬率為8.46%;1999~2019年,經歷過網路泡沫與金融海嘯,美股年化報酬率是7%;若是看2009~2021這12年投資績效,我們可以看到非常漂亮的投資報酬,美股的年化報酬率達到15.78%;但看2000~2010年,這10年的美股年化報酬率僅有1.2%。


不同的區間長度,不同的結算時間點,美股的年化報酬率數字落差可以很大,所以不要太糾結這些數字遊戲,要賣商品的基金公司或券商都會找出一個最漂亮的報酬率數字給投資人看,以證明他所推出的產品報酬率可以很好,可以超越大盤報酬。


時間區間越短的年化報酬率數字越沒有參考性,前面的數字就可以看到,不同時段的十年年化報酬率可以有15%與1%的巨大差別,往後看到有人用近十年年化報酬率多少來推薦或銷售,記得這個例子,然後笑笑就好。



沒有最棒的投資方式


我認為投資並沒有一種最好的方式,只有最適合你自己的方法,所以多了解各種投資方式很重要。雖然我推薦股債資產配置做為退休金準備方式是很好的方法,不推薦年金型保單因為其報酬率太低,但對於個性很害怕損失的人而言,投資股票是一件令他很恐懼的事情,以至於遲遲不敢開始,與其如此坐等通貨膨脹侵蝕他的資產價值,不如就先用年金險來為資產保值吧,多看多了解其他投資方式,哪天開竅了在做資產規劃調整也不遲。


另一種爭議是討論哪一種方式可以賺比較多,賺比較久,追求長期報酬率最大化,同樣的這也未必有最好的答案,因為一切都是結果論,只有到幾十年後回頭來看才知道報酬好不好。很多人會說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表現,既然如此,又何必一直用過去歷史數字試算各種方式的年化報酬率有多少,然後為了這個配置方式在爭執呢。


如果一個很多人推崇的投資方式無法說服你,這樣的投資無法讓你安心,這就不是適合你的投資方式,或許他有比較高的機會帶來更好的報酬,但這都沒有人能保證。如果投資後會讓你成天提心吊膽,一直考慮要不要贖回改其他標的或方法,這對你來說就不是最好的投資方式。



提早退休未必是好事


大家都需要為退休做準備,最好是能提早退休,不用為了工作每天早起,看老闆的臉色,但當你真的財務自由離開職場了,你就一定會開心嗎。很多人的經驗告訴我們「未必」,生活突然失去重心,找不到願意持續投入的興趣,每天稅寶起床都不知道要做甚麼,反而心更空了,不規律的作息也可能導致健康快速下滑。


西方人很早就會獨立生活,他們也沒有給家用奉養父母的習慣,當然父母也沒有繼續協助小孩的義務。台灣人大多還有著華人的傳統,要供養小孩到就業,還要照顧年邁的父母,如果這些人的生活經濟需求都要你扛,你需要準備多少錢才能財務自由呢。


我們比較了西方人財務自由的差別,我們大多數人想早點退休為的是不想工作,想要睡到自然醒,隨時可以去吃下午茶。而西方人追求的財務自由,很多是已經有自己崇尚的興趣想去做,他只要累積到基本可以過生活的被動收入就毅然而然的離職去從事他的興趣。在我們財務自由之前,是否要先問一下自己,不工作後最想做甚麼,而且是可以好幾年的持續做下去呢。



2021/12/10

相同的觀念,不同的選擇 (the same concept but different choice)

 



前幾日看到一篇網路文章,標題是「一年存14萬,如何用30年翻倍賺進1700萬」,其內容重點節錄如下:


依據統計資料,一個家庭平均(中位數)大約可以存14.4萬元的儲蓄金額,假設以此為計算標準,其次是時間,大家退休的時間都差不多,大概是30~40年,剩下可以改變的只有投資報酬率。如果以4%的投資效益來說,賺來的錢不斷再次投入,經過了30年,資產累積才來到了839萬元。


只要把投資報酬率提高到8%,就可以將30年後累積的資產,從839萬元拉高到1,761萬元。本來只可以在八里國內旅遊的退休人生,現在可以提升為每年可以飛到峇里島國外旅遊的開心生活。


一般來說,筆者建議採取比較密集的中短期操作,透過有效率與精準的價差操作,讓自己的資本可以快速膨脹,譬如說40元買進長榮(2603),然後200元賣掉,買個10張,成本30萬元,短期就可以獲利170萬元。


如果想要透過提高投資報酬率、增加操作頻率讓資金加速累積,就必須要先了解大腦的缺失,了解到自己容易被市場情緒所影響,並進而控制自己的情緒,反人性操作,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只可惜事與願違,大多數投資人卻喜歡在市場情緒最熱的高點買進,卻會在低點恐慌處賣出,或者九次小賺一次大賠吐出,手中資金再次歸零,甚至於有些融資還負債累累,累積資產又要重新開始。



雨果以前寫過一篇文章,內容主要也是提到資產投資結果 = 投資本金 X 投資報酬率 X 投資時間。一般工作賺取薪資的時間大約30~40年,這點較難以改變,前文筆者以一般家庭中位數的平均年儲蓄金額當作一個固定的投資數字來分析,自然唯一能夠改變的只剩下投資報酬率。


而我的文章選擇的是另一條路,如果要提高投資報酬率,同時需要提高的也是風險,也就是虧損的機率。如果要將每年的投報率從4%提高到8%,你同時要面對的也是每年賺不到8%的機率增加了,甚至是虧錢,換句話說,變數增加了。


所以我提議的是,與其花時間研究股市,增加操作頻率,還要控制自己的情緒反人性操作,不如好好的在自己的工作上努力,增加自己的正職收入,甚至是斜槓或增加一些兼職收入都好,這筆收入是100%確定穩賺不賠的。


如果是一般公務人員,薪資雖相當穩定,但成長性可能也受年資限制,本身又不想或不能兼職賺取額外收入,想要增加資產,或許第一個念頭就是想辦法在股市裡買低賣高,試圖增加投資報酬率。


但別忘了,如前面所說,在股市裡努力並不代表一定會帶來收穫,前文筆者也說了,「大多數投資人卻喜歡在市場情緒最熱的高點買進,卻會在低點恐慌處賣出,或者九次小賺一次大賠吐出,手中資金再次歸零,甚至於有些融資還負債累累,累積資產又要重新開始」,這才是大多數小散戶的真實面貌啊。



2021/12/8

600萬買33年地上權划算嗎? (is it worth to buy general superficies)


今天看到了一篇關於地上權房產的文章,有些想法想與大家分享。

600萬買33年地上權「誰會買?」 網曝操作手法:超划算


所謂地上權的房子指的就是只買下該棟房產一段時間的房屋使用權利,該筆買賣不包含土地,使用權利時間一到就必須要歸還房產,以這篇新聞提到的地上權是33年期限。


「對此,一名網友在社群PTT八卦板發文表示,自己也算一下,以最低總價約600萬、33年使用權來估算,差不多等於一個月花15000元左右的租金,入住台北精華地帶。」


但原PO並不確定這樣的交易是否划算,因為只擁有地上權的房子通常很難貸款,若不貸款的話,就等於要將33年、總價600萬的房租一次付清,33年後仍然什麼都沒有。因此好奇提問:「這種房子到底誰會去買?」


有一派網友分享,以投資的角度來看,先花600萬買下後再轉租,還是相當好的投資,甚至認為獲利有機會翻倍:「投資客會買,出租賺金流,租國際商務人士」、「一年租金2W,有600萬現金,當二房東很賺欸」、「租日本人的啊,月租三四萬起跳」、「這種就當用租的,10坪15k還不會被漲,其實滿划算的」。


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地上權的缺點,其最大缺點就是難以貸款。一般購屋會同時獲得兩筆財產,一筆是土地,另一筆是土地上的房子,所以每年會需要繳房屋稅與地價稅,而房子會因為屋齡越老而價值越低,也代表房屋稅會越來越低。相反的,土地會因為公告地價越高而需要繳更多的地價稅。


當購屋的時候向銀行貸款,銀行評估的價格主要是以土地價值為主,真正值錢的是比較有增值機會的土地,而非會貶值的建物本身。所以當你購買的是不含土地的地上權房產,銀行估價就會很低,甚至不願意提供貸款。而你買進的也是一筆會每年貶值的房產,不是一般大眾認知會增值的房「地」產。


以新聞的情況為例,假設真的無法貸款,必須要一次性支付將近600萬元取得這間位於北市精華地段的房產33年使用權,這情況是否划算呢?


有網友提到,這相當於一次性支付未來33年的房租,每個月房租是1.5萬元,但實務上並不能這樣看,因為這完全沒有考量到通貨膨脹與折現率。


很簡單的算法,如果每年的通貨膨脹平均是穩定的3%,那麼現在預繳出去的每個月1.5萬租金,實際上在未來的價值是多少呢? 請參考下表:



第一欄表示的是,你現在所繳出去的600萬,如果換算成每個月的租金的話,價值相當於在10年後每年要繳出23.5萬元,在20年後要繳出31.5萬元,或是在33年要繳出46.3萬元的租金,只是你提前在現在就以每年18萬元的現金先繳了。


如果就簡單的加總,你實際繳出去的是991萬元,若硬是要把這總金額平均成33年下來的每個月價值,大概是一個月2.5萬元租金,當然,實務上不能這樣算,因為不同年期的價值都不一樣,一個月2.5萬太簡化了,但你可以知道絕不是一個月1.5萬元這麼一回事。


所以你就可以知道,根本不會是網友說的相當於每個月1.5萬元的租金還不會被漲,其實你是已經預繳了未來33年的租金,以折現率回推,你在第33年的租金其實是每個月38,600元。



我們用另一個方式算,如果這600萬我們拿去做投資,每年若約可以獲得5%的利息/股利,就相當於每個月可以拿到2.5萬元,若是4%的報酬就相當於每個月2萬元的報酬,你也可以拿這筆錢來當作租金去租房子。


若如網友說的,有人當二房東以每個月2萬元出租,那我是不是可以就以這600萬當本金去投資,每年都可以拿到2萬至2.5萬的股利報酬,來租這間房子呢?  答案是不行的。


原因很簡單,就算你的投資都很穩定帶來每年5%的報酬,你的2.5萬元將來也不足以支付租金,因為你把投資獲利的股利都拿來繳每年的房租了,你的投資本金並沒有隨著通膨增加,請看上表第二欄,到了第19年的時候,房租也隨著3%通膨調漲到每個月超過2.5萬元了,所以別誤會你可以用這600萬本金一直租這間房子33年,想要享受如同別人在一開始就以600萬買下這間房子一樣。


這個例子是否也讓你意識到了,如果把投資的現金股利都花掉,沒有繼續增加投資本金(再投入),你的投資其實是一直在貶值的,你每年拿到的股利也一直在貶值,在做投資規劃,看待未來的金額時,永遠都要把通貨膨脹算進去。


當然,用600萬買下這房產之後,還會需要一筆裝潢支出,未來的33年還會有房屋修繕支出,可能還是需要繳房屋稅,甚至要為房屋投保火險等基本成本,所以不能簡單地換算成用600萬一次付清未來33年的房租這麼簡單。



2021/12/1

金融教授教你從財報3表找出會賺錢的公司

 





金融教授教你從財報3表找出會賺錢的公司


這是一本由日本人撰寫的翻譯書,算是滿厚的一本書,而且還幫你把重點都畫好了,主要在教你看懂公司三大財務報表裡的關鍵數字與如何評估公司的價值。


金融財報最主要有三大報表: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這三大報表主要就是呈現公司的幾樣資訊。


資產負債表:公司有那些有價值資產,有多少是股東出資的,多少是非股東借的,那些價值是穩定的,那些是逐年減少的,哪些是會創造現金的,這些都會因為不同產業而有很大的不同。

損益表:基本上就是看公司做生意的銷售毛利有多少,營業利益有多少,稅後淨利有多少,公司到底有沒有賺錢。

現金流量表:公司的現金有多少,從營業賺來的、投資賺來的、跟股東或銀行借來的,夠不夠應付公司需要的支出,公司賣出去的商品,要多久才能實際把錢收回來。


如果公司是合法營運,財報沒有造假或隱藏重要資訊,透過這三大報表通常可以分析出這企業的營運狀況,哪個環節是瓶頸需要改善。


市面上教財報的書很多,而這本書特別的地方是只花50頁就把三大財報的基本概念都講完了,所以這並不是一本教你如何看懂財報基本功的書,而是一本教你看懂財報裡「關鍵數字」的書。


甚麼是關鍵數字? 


譬如:這公司賺錢的效率到底好不好、股東投資的錢多快可以回收、公司到底有沒有成長性、公司每股股價到底值多少、這公司會不會突然倒閉、公司這筆生意到底能不能投資、公司目前的負債狀況是良債和是惡債、如何評估其收購價格等等,這些才是股市價值投資人真正想要知道的內餡。


這些評估資訊都不是直接看財報裡顯示的數字就能看的出來,而是需要找到相關聯的關鍵數字,做一點加減乘除,才能窺看出公司的營運狀況。


而價值型投資人就是需要從上市公司的公開財報裡找出具有投資潛力的企業,投資人不僅需要了解財報各種數字代表的意義,還需要知道其過去幾年的營運狀況,未來是否有持續性與發展性,在該產業裡是否有他的利基點,目前的股票價格是否有被高估,企業是否會有突然倒閉的風險。


其中一部分我覺得對投資人與經營者都很有價值,「投資案的收益不能低於自由現金流」,因為企業本就是集合現金,投入現金,以維持業務運作,有剩餘的才能以利息或股利的方式分配給資金提供者。若一個投資案要投入大量現金,卻帶來負的現金流,需要企業每年不斷的投錢進去,而在近期也看不到轉正的機會,或許這個投資案就需要更審慎的評估。


自由現金流是公司透過營運所賺來的現金流(實際收進來的現金),扣除營業需繳納的稅金,然後把折舊攤銷的費用加回去,因為折舊並沒有實際造成現金流出。接著要扣除設備投資的金額,然後再扣除營運資本增加的金額,譬如應收帳款、庫存成本、應付帳款。現金流量表的現金流與金融層面的自由現金流也有些不同,主要是對於利潤、稅金、與認定支出的方式不一樣。


相信這本書可以給投資人不少不錯的觀念與參考方向,對於研究個股與企業財報有興趣的人,可以入手來仔細閱讀一下,或許能給你醍醐灌頂提升一甲子功力。我覺得企業經營管理者也應該可以看一下,了解一下自己公司的體質到底健不健康,是否具有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