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7

00934中信成長高股息ETF

 


前陣子看到一篇新聞內容是分析幾檔月月配息的高股息與債券ETF比較,裡面有兩檔較新的ETF,分別是00934(中信成長高股息ETF)與00936(台新台灣永續高息中小型ETF),裡面有些內容我有不同意見,這邊簡單做分享。


其中一段寫到,能接受高風險的人選00929、00936,想跟大盤接近就好就選00934,保守對風險厭惡的人選00933B。但我認為00934的績效很難跟大盤接近,從他的選股邏輯就知道不太可能接近。


首先,00934是一檔高股息ETF,光是高股息訴求的ETF,就不太能期待他的績效會跟大盤接近,不太可能想要領年殖利率超過7%的現金股利,又要股價有跟大盤一樣的成長性,沒有這麼美好的事情。


第二,從其選股邏輯也能看出,他每年更換兩次成分股,一次是選每股營業收入與稅後EPS比較高的,另一次是選近一年殖利率與近五年填息天數比較好的,這兩個選股條件都跟市值無關,與大盤脫離。


第三,這檔ETF有限制...



完整文章內容請至方格子的「雨果生活理財經」閱讀。




2023/12/20

美國長債到底還能不能買

 


今年最熱門的話題,除了AI之外,就是美國長債了,一直到現在都還是很多人會問,美國長債又跌的更低了,現在更是跌回16年前的低點,究竟能不能繼續買進攤平,美國何時可能會開始降息呢?


民眾討論買美國長債的話題從去年就開始,從圖中可以看到TLT的交易量自2022年就明顯放大,台灣的元大美債20年ETF (00679B)也是自去年11月起明顯放大交易量,而且ETF溢價超過3%。


大家期待的都是高通膨結束後,美國政府會宣布降息救經濟,長債價格就能有大幅的上漲,等待期間領配息,然後坐等賺價差。我自己在去年年中也有開始買長TLT,也賣了一些中期債券來換成長債。


長債的話題已被大家討論了一年多,記得去年專家的說法是,2023年年中就可能開始降息,這時候長債的價格就會上漲,只要降息1%,長債價格就可以上漲17%,當時也有至少3%的殖利率,可以說是兩邊賺。


但2023年年中可能開始降息的說法,慢慢改為2023年年底,然後變成2024年年中,現在又變成2024年年底,民眾期待的美國政府宣布降息,一直到了現在已2023年年底,還是沒有出現,甚至還可能會繼續升息。


關於長債的問題,我想跟大家釐清一件事情,與提醒一件事情。我在去年買進長債,並將部分中期債券換成長債,跟大家一樣,圖的也是將來開始降息後會有更大的價差空間。


但我要釐清的是...



完整文章內容請至方格子的「雨果生活理財經」閱讀。



所以影響美國長債漲跌的因素不只是基準利率,期待美國政府宣布降息後就可以賺到長債價格上漲價差的人,要理解,事情很可能會不如預期,如果你是要將大部分資產都投入長債等過兩年賺價差的人,真的要再三思。




2023/12/13

主動投資的績效無法超越大盤嗎

 


我常聽到有人說,主動投資人的績效,長期累積下來無法超越大盤,老實說,我是不太認同的,就光我自己接觸過的人,就有幾個長期績效是真的不錯的。


你說會不會50年都好,我不知道,但目前20幾年是確實有看到勝過大盤的投資績效。這還只是我接觸過的人,我相信世界這麼大,肯定會有人有能力可以長期投資績效勝過大盤。


但能達到這成績的人,比例一定很低,就我接觸過聊過的人,也不過只有2個,我不知道你有沒有能力也做到,我只知道我自己嘗試了10年都做不到,身邊很多朋友也跟我一樣情況,於是我換了方法。


但不少書上都說,主動投資的績效不會贏過大盤,是怎麼回事?


就我在書上看到的,精確的說法應該是,主動投資的基金,其長期績效很難贏過大盤,尤其是基金規模很大的,他並不是說所有人都無法贏過大盤。


當基金規模還小的時候,或許可以透過選股與操作,創造超越大盤的績效,一旦...


文章後段請至方格子的「雨果生活理財經」閱讀。





2023/12/6

花費超過預算怎麼辦

 


我自己有規劃每個月與每年的消費預算,主要目的是控制自己的消費在合理範圍內,其次也可以知道自己每年需要多少生活費,收入扣掉生活費後可以剩下多少錢用來存錢或投資。


但其實生活需求的變化很大,有時候某個月會突然多一筆無法避免的花費,譬如某樣東西遺失或壞了,必須要重新購買,有時候會突然多一個友人邀約的聚餐或娛樂活動,參加了這一場可能就會超過當月預算。


如果當月的花費會超過預算,我會先評估一下這個聚會是否機會難得一定要參加,如果是滿頻繁見面的朋友邀約,錯過這次,其實很快也會有下一次機會,這次我可能就會先婉拒。


如果是難得碰面的朋友邀約,或是要去的活動機會難得,錯過這次就不知道何時才能再有機會了,我很可能就會選擇參加,然後從下個月的預算裡面扣掉,只要兩個月的花費能控制在兩個月的總預算內,也算是過關了。


最自我放縱的算法,就是每個月彼此相互補貼,不追求每個月的花費都控制在預算內,只要一整年12個月的花費控制在12個月的預算總合內就可以了,這樣生活花費就比較有彈性,也不違背整年的預算規劃。


但如果是突然難得的旅遊邀約,可能一次花費就是要5萬、10萬塊,勢必會超過一整年的預算規劃,無法控制在這一整年內的預算總和裡呢?



文章後段請至方格子的「雨果生活理財經」閱讀。




2023/11/29

資產再平衡比例如何計算

 


在指數化投資中,執行資產再平衡是很重要的事情,不少人對於為何要做資產分配與再平衡不甚理解,也有很多人不知道到底該怎麼計算,本篇文章就要針對這點做解說。


為何要做資產分配?


簡單一句話,就是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你敢將你畢生的資產都放在股票市場嗎?如果再來一場股市風暴,股票市值下跌50%,你能夠接受你所有的資產在短時間內少掉一半嗎?


資產分配,就是將部分資產放到其他籃子裡,改持有其他性質的資產,譬如定存、債券、黃金、珠寶、房地產、甚至是實體商業投資,至少當股市大幅下跌的時候,這些其它資產不會大幅度的受其影響,甚至還有可能因資金避險需求而上漲。


至於哪些資產應該要分配多少資金,沒有一定的答案,這完全取決於個人對甚麼資產比較有興趣,比較能夠理解,甚至是有比較多的相關資源,讓你在這個領域可以獲得比較好的收益。


為何要做資產再平衡?


最基本的理由便是恢復自己規劃的資產風險承受度。稍微積極的股市投資人可能會願意將7成的資產都放在股市,另外3成放在定存保本,一旦股市大幅上漲,讓自己的總體資產有9成都在股票市場時,這時所承受的風險就變得更高了。


執行資產再平衡,就是把資金比例偏高的部分,挪一些到比例比較低的部分,以上面的例子來說,就是要把2成的股票賣出,將現金拿去放在保本的定存裡,讓資產風險承受度恢復到自己所設定的7成股票。


該如何計算資金變動的金額?


什麼時候要做資產再平衡?


文章後段請至方格子的「雨果生活理財經」閱讀。



2023/11/22

財富管理服務

 



前一陣子跟一位在券商工作的朋友 Tina 聊到銀行提供的財富管理服務,我們通常聽到的是銀行資產達到300萬以上就可以成為VIP客戶,銀行會安排一位理專來為你提供(銷售)投資商品建議。


但300萬台幣也就10萬美金而已,對於真正的有錢人來說,身家資產可能是數十億、甚至百億以上,他們平常忙於事業,並沒有時間與精神來研究金融市場的商品與投資,對於股票投資更是興趣缺缺(因為他的本業就很賺錢了)。


多數銀行理專所能提供的建議,比較侷限於金融投資商品的銷售,一旦牽涉到更廣泛的家族資產規劃,則會需要更進階,服務範圍更廣泛的整體服務,一般會是我們所聽過的私人銀行,他可以是銀行的特定單位,也可以是企業家自己成立,用來管理自己資產的財富管理團隊。


據了解,新加坡的私人銀行服務基本資產門檻要500萬美元,台灣的資產門檻約50至100萬美元,而部分券商的財富管理只需要資產達300萬台幣即可承做。當然,資產規模不同,所需要與能提供的服務範圍也有所不同。


私人銀行是專門為高收入個人及其家庭提供定期金融服務的金融部門,主要目標是滿足客戶在投資、資產管理、物業管理等方面的金融需求。 以下是私人銀行服務的概要介紹:


1、財富管理和投資策略:私人銀行為客戶提供全面的財富管理服務,綜合分析客戶的財務狀況、目標和風險接受能力,制定適合的投資策略。通過其他公司實現多元化投資聯盟、現實世界的財務目標、可控的風險以及更好的資產配置。


2、個性化服務:私人銀行提供高度的個性化服務。 深入了解客戶的需求、目標和期望,並以客戶為導向的客製化財務方案,這是針對客戶風險接受能力和預期的綜合投資計劃。


3、稅務規定:私人銀行可以協助客戶處理稅務事宜,從而最大程度地減輕稅負並保證財產所有權。其他人可能會提供商業法律和稅務規定,以確保客戶的財產標準與法律和稅務規定保持一致。



文章後段請至方格子的「雨果生活理財經」閱讀。



2023/11/15

終生投資該抱持的原則

 


股市投資可以很簡單也可以很複雜,端看你的目標是甚麼,有多少能力與時間做到甚麼程度,然後實際執行的成功機率有多高。


想要投入少少的錢,期望在幾年內就能獲得數倍、甚至數十倍的報酬,除了少數運氣好、膽量大外,大多是需要投入相當的時間與心力,研究挖掘有機會達到此目標的投資標的,加上一些資金控管的技巧與原則,避免錯誤時的虧損擴大。


有些人沒有這麼大的野心,只希望手上的錢不要只是放在銀行定存領少少的利息,又沒有時間可以做個股或更多的金融研究,甚至是根本就看不懂,就簡單的跟著前人的介紹買銀行股或龍頭股,持有久了也能看到帳上有還不錯的獲利。


最慘莫過於大多數人都害怕賠錢,卻都在做著很容易賠錢的事情,股票買進後就期望短時間內要上漲,看到一兩個禮拜的走勢不如自己預期,就想趕進賣掉,換股操作,順利漲了一些又怕獲利回吐,也趕緊賣掉賺點便當錢。


結果就是買對股票的時候,僅漲一些就早早賣掉,賣在真正的起漲點,買錯股票的時候不願意認賠,持續抱著響等它漲回來,最後就是長時間持有一檔帳面虧損的股票,而資金機會成本就消耗在那邊,也不知道這檔將來會不會漲回來。


我認為投資是一輩子的事情,不只是在累積特定一筆資金或是退休金的時候需要做投資,即使累積了一大筆錢後退休了,也還是需要繼續投資,因為通貨膨脹造成的現金資產貶值是永遠存在的,不會因為你手上的錢多寡而停止。


既然投資是一輩子的事情,那你所要學會的方法,最好就是要能運用一輩子,你的一輩子不會僅是20年或30年,應該要看至少50年以上。或許你在某個時期後會轉換成另一種投資方式,但最終你都還是要有一種方法,是在你年老時可以使用的。


所謂年老時可以使用的方法,並不是指你原本的方式失效不管用了,而是指你在年老的人生階段,不想再用同一套方法來幫自己賺錢,譬如這個方式需要花很多時間與精神做研究,或是需要在開盤時間時時盯盤,無法獲得時間上的自由。


複雜的方法有很多,相關可運用的金融商品也不少,當然有些方式牽涉到資金的槓桿,風險相對也較高。簡單的方式也不難猜,大概就是買進股票或債券後就可以不太理它,長期抱著就可以為你帶來足以支應生活費用的被動收入。


想要買可以長期持有的股票,有一些基本原則應該要符合。


1. 這檔股票的價值不會消失或長期損失:簡單說就是公司不會下市/倒閉,公司即使股價下跌,將來也會有漲回來的機會,換句話說,這個產業不能長期的衰退,或是不能買在產業景氣正旺的高檔時期。


2. 公司能有穩定的獲利:公司有賺錢,股價才能維持住,才有機會配發股東現金股息,投資人才能獲利。若公司獲利變差,股價當然也會下跌,或是發給股東的股息變少,有些投資人就可能會想賣股,同樣造成股價下跌。


要挑到符合以上兩個基本原則的公司並不難,只要時間維度只關注在3至5年內,要找到幾家公司在3至5年內可以維持好的業績,而且不會在5年到倒閉,應該不難,但若把時間維度拉長到10年或甚至20年,則難度就增加許多。


我們很難有很高的把握,某一個產業或某一家公司,在未來的10年甚至20年內都可以持續成長,或至少不會比現在差,這麼長遠的未來沒人能說得準,即使是很火紅的半導體業,也很難說20年後不會有革命性的技術出現,更不要說40年或50年了。


所以想做到終身長期投資,我認為應該還要再加上一個條件,就是手上的持股產業必須要分散,避免所有資金都集中在某幾個特定產業,尤其是現在正在流行的產業,才能避免評估錯誤發生的時候,所有資產都套牢或虧損在同一個地方。


投資人可以自行在不同的產業裡,挑選自己認為適合長期投資的公司,譬如直接投資各個產業市值最大的龍頭股,自己控制資金比例,與買賣的時機條件,也可以透過很簡單的一兩檔ETF,就達到產業分散,又可以長期投資的原則。


以上方式,我在《ETF存股》這本書裡有更多的說明,想進一步了解的在自行閱讀。哪一種投資方式會比較符合你的財務目標,更適合你的生活方式,投資人應該在開始投資前就先做思考。


《ETF存股》 https://reurl.cc/d7oq22





2023/11/8

存股族的選擇

 


台灣有些投資人很喜歡存股,特別是能穩定配發現金股利的股票,長期持續買進,並將所領的股利也繼續投入,以求達到複利的效果,而常見的長期存股標的可以分為以下三類:


第一類型:銀行金融類


因為金融股「大到不能倒」,當銀行或保險公司經營不善時,政府幾乎都會介入,尋找其他銀行或保險公司接手,因為大型金融企業一旦破產倒閉,影響的可是數十萬人的資產。


難道存股就只要公司不會倒閉就好嗎?當然不是,如果只要公司不會倒閉,股票不要變壁紙,那不要買股票就好了。投資股票想賺錢,當然是希望股價上漲,否則現金股息就要配得夠多,而股價漲跌沒人說得準,但高股息配息率卻是有明確的歷史資料可查詢。


有許多公司都可年年配息,配息殖利率5% 以上的公司也不少,但投資個股就是將資產壓在單一公司,如果股價漲跌無法估算,那至少選不會倒的公司較安全,只要現金股息配的穩定、配的高,就可判斷是值得投資的存股標的。


但並非每一家金融股都是適合存股的對象,經營有好有壞,也有官股與民營的區分,投資人還是要比較該公司的獲利情況、逾放比率與呆帳覆蓋率、股利發放率等相關細節。而存金融股有一個缺點,就是不能太期望股價有顯著的獲利,金融股算是景氣循環股,如果景氣不好,股價可能會維持在低檔多年,而股本大也不能期待金融股會變成狂飆股,通常每天的股價波動都不大,這或許是壞處也是好處。


第二類型:公共事業類




文章後段請至方格子的「雨果生活理財經」閱讀。




2023/11/1

長期投資的關鍵

 


投資是實現財務目標的重要途徑,長期投資觀念尤其關鍵。透過適當的資產配置和理性的投資策略,投資者可以在市場波動中實現穩健的回報。


根據長期數據,股市表現呈現出穩定的增長趨勢,美國S&P 500指數的年化回報率約為7%至10%,考慮到通脹後的實際回報仍然是相當可觀的。這強調了長期投資的價值,投資者應該專注於長遠的投資目標,而非短期市場波動。


【全球投資與資產配置的重要性】


全球投資是分散風險和追求更好回報的關鍵策略之一。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股市和債券市場在不同時間可能表現出不同的趨勢。透過將投資分散到全球範圍內的不同市場,投資者可以降低地區性風險,實現更穩健的投資組合。


此外,適當的資產配置也是成功長期投資的關鍵。一個典型的投資組合可能包括股票、債券、房地產和現金等資產類別,股票通常具有較高的回報和風險,而債券則較為穩定,房地產投資可以提供穩定的現金流和價值增長。透過適當分配不同資產,投資者可以實現風險和回報的平衡,從而達到長期財務目標。


【投資建議】


制定明確的目標與計劃: 在開始投資之前,明確地定義您的投資目標,如退休、教育基金或購房,根據目標制定合適的投資計劃,包括預算、時間框架和風險承受能力。


長期持有: 長期投資通常優於短期交易,過度頻繁的買賣可能增加交易成本,並讓情緒影響投資決策,保持耐心,讓投資充分發展。


資產多元化: 將投資分散到不同的資產類別和地區,以降低投資組合的風險,這可以通過投資於不同行業、國家和市場來實現。


定期投資: 透過定期定額投資,您可以在市場不同階段均衡地購買資產,從而平均分散市場波動的影響。


專業建議: 還是可以考慮尋求專業理財顧問的建議,根據您的個人情況,他們可以幫助您制定適合的投資策略或提供意見,並根據市場情況進行調整。


總之,長期投資觀念強調遠見、耐心和明確的策略。透過全球投資和資產多元化,你可以在投資旅程中追求穩健的回報,實現你的財務目標,無論市場如何波動,保持冷靜並堅持長期投資策略將是取得成功的關鍵。




2023/10/25

如何評估一項金融商品是否值得投資?

 


兩個禮拜前,我在粉專詢問了一個假設性的儲蓄險問題,主要是想看看大家的分析判斷方式,今天我也會針對這個問題作探討,原始問題內容如下:


『如果有一檔儲蓄險,需繳費20年,假設每年須繳10萬元,20年後總保單價值為所繳保費的1.5倍,也就是300萬元,總獲利50%。20年繳費期滿,此後每年都可以領到20萬元紅利年金,保單價值不變。如在20年間提前解約,只能拿回所繳保費的一半。如有此保險商品,請問你會有興趣買嗎? 為什麼?』


如果你還沒有看過這題,建議你先自己評估一下,你會不會買? 為什麼?再繼續看下去。


我先整理網友的留言,有些人會進一步詢問細節,譬如是幾歲的時候要投保的,20萬紅利可以領多久,繳費期間的壽險保額是多少,有些人是看到儲蓄險就直接反應不考慮了。


有些網友表示不會買的原因有幾點,譬如提前解約要扣一半所繳保費,資金不能自由運用,有的覺得繳費時間過長,10年才會考慮,有的覺得投報率太低,考慮上通膨,這樣的投資並不划算。


也有人用投資股票來做比較,如果買0050可以獲得年化7%報酬率,投入相同的資金,在20年後可以獲得高出許多的投資獲利,儲蓄險的報酬太低,所以不買。


也有人會願意買,理由是多一筆保守資產,20年後可以保證年領20萬,當作資產配也沒有不好,繳費期間還有壽險保障,還有人認為比較適合幫小孩買,繳費20年後,小孩可能還不到30歲,領一輩子可以領50年,非常划算。


我們可以看到,不同人、不同年紀、不同生活背景、不同需求與不同價值觀,就會有不同的思考角度,而每個角度都各自合理,但也無法滿足所有需求。


舉例來說,若將儲蓄險當作投資商品來看,繳費20年後可以得到總繳費金額的50%獲利,其內部報酬率(IRR)是3.73%,用投資0050可以獲得年化報酬率7%來做比較,20年後可以累積到將近440萬本金,相差了快140萬,確實是不划算,而且資金還被綁住。


但對於保守的人來說,或是無法有紀律的連續投資20年都不拿來花用的人來說,甚至是本業收入很高,不需要追求高投資報酬率的人,將部分資產透過這樣的方式來準備20年後的現金流,是他可以接受的方式。


而且光是比較投資報酬率時,也要記得把儲蓄險提供的壽險價值計入,意思是,投資0050時,也要把每年投保相同理賠額度的保費扣掉,實際投入0050的金額不是每年10萬元,而是扣掉壽險保費後的金額。


有人提到,繳費20年後可以獲得50%的獲利報酬,雖然年化報酬率看似不高,但之後每年都可以領到20萬元,相對於300萬的終值,等於是每年都穩定獲得6.67%的投資現金流入(相當於利息或配息)。


這種在不同年份支出與收入的金額,我建議用折現現值來思考,會比較貼近現實,否則你會看到20年繳費期滿後,每年都可領20萬,累積20年可以領到400萬,再加上期滿解約的300萬,被這700萬深深吸引。


價值折現是甚麼意思?就是讓你可以實際感受到若干年後該筆金額的實際價值(消費力)會等於現在的多少錢。





折現現值我用平均通貨膨脹率3%來做計算,可以看圖表,譬如左邊黃底是15年後繳的10萬保費,其實可以視為現在繳了6.6萬感覺,右邊黃底是40年後領到的40萬,其實只有現在6.3萬的感覺。


我們看圖表左邊1至20年是繳費期間,每年要繳10萬,但折現後的數字是逐年降低的,也就是換算成目前的實際價值(消費力),20年的總繳金額價值約是目前的153萬多,不要只是看帳面上的200萬。


而20年期繳費滿後的300萬,轉換成現值其實也只等於166萬而已,如果你把繳出去的錢,跟20年後可以拿回來的錢,以3%通膨率都換算成現值的話,其實只有賺到目前13萬左右的價值。


圖表右邊是不解約,繼續年領20萬的紅利年金,假設預計領20年後解約拿回300萬,在計算成現值後,你可以看到,20年實際領到的紅利,相當於目前的170萬左右,不是你帳面上看到的400萬。


最後解約所拿到的300萬,是40年後的300萬,換算成現值約等於現在的92萬左右,意思是,越晚解約,拿到的這300萬越沒價值。所以20年後解約,總共領到的700萬,其實只有現在約261萬的價值。


再想一下,繳費20年後,可多賺到相當於現在的13萬,或是再多領20年的紅利年金後,總共領到的價值約是261萬,扣掉繳費金額價值,實質賺到的約是現在的108萬價值,加上這段期間的保險,用40年的時間,是否值得可自己評估。


最後,從眾多網友的留言可發現一個現象,相當大比例的人看到儲蓄險三個字,就直接否決了,可能數字細節都沒有仔細看,或許我應該把數字再誇大一下,讓投報率更高,看是否還是無法吸引這些人的考慮。


也有些人認為儲蓄險不該拿來跟股票投資做比較,或是有其他投資報酬率更差的投資可以比,儲蓄險被過度汙名化了。


不同背景,不同生活需求,從不同角度去看同一件事情,大家在意的出發點都不太一樣,即使我上面用折現的方式算出這張儲蓄險的價值,我相信大家的認知與感受也會有所不同。


我在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重點其實不是在問能不能買這個儲蓄險(數字都是假的),而是你看到了一項投資機會,或是金融商品,你會如何計算、分析與評估,來判斷這個機會值不值得,適不適合,千萬別被過往的資訊與習慣給僵化了。




2023/10/18

退休金與小孩教育金該如何同時做準備?

 


我很常聊到準備退休金的事情,我也多次強調,投資組合的方式要考量的是需要用錢的時間,而不是現在的年紀,但除了退休金以外,人生還有許多需要用到大筆錢的地方,譬如小孩教育金、買房頭期款、買車車款,這些錢該要如何同時準備呢?


如果套用我敘述的觀念,以用錢時間來決定投資資產配置的方式,譬如30年後需要用到的退休金可以長期用股債比例8比2的方式進行投資,5年後想要買房的頭期款用5:5的方式來準備,有人可能認為,每筆目標款項可能需要用不同的帳戶來準備。


面對這個問題,我認為不用這麼複雜,我們一生中要準備的大錢很多,不太可能為每一個目的都開立一個新的帳戶來做準備,我建議比較簡單的方式,是用一個帳戶來準備即可,但比較早需要用到的錢,可以逐步將資金從股票轉移到短期債券債券與定存去。


舉例來說,一名30歲剛新婚的民眾需要準備30年後要退休的錢,也需要準備20年後小孩就讀大學的學費,還希望可以在10年後準備好買房的頭期款,這三筆錢需要用到的時間都不同,該如何規劃資金呢?


文章後段請至方格子的「雨果生活理財經」閱讀。




2023/10/11

比較投資美股的三個管道

 



想要投資美國股市有三種管道,一個是透過台灣券商的基金或是台股ETF買美股,另一個是券商的複委託直接購買美股,另一方式則是在海外券商開立帳戶,直接匯款到海外購買美股。


假設投資人想要投資美國標普500(S&P 500)指數,撇除基金以外,這三個管道有甚麼差別,有哪些優缺點,哪種管道比較好呢?我列出一張表,以下我做一些基本介紹。





我們先從內扣費用談起,我們知道美股的VOO內扣費用很低,只有0.03%,而00646在2022年的內扣管理費 0.45%,是VOO的15倍,但0050內扣費用是0.43%,其實相差並不多,若再與基金做比較,00646的內扣費用算是低的了。



文章後段請至方格子的「雨果生活理財經」閱讀。





2023/10/4

複委託買美股要扣外幣還是台幣




我時常在建議投資人,要將資產分散到全世界,最簡單的方式就是透過美股投資全世界的股市。要投資美股最快的方法就是購買台灣發行的美股ETF,或是用複委託直接投資美國股市。


要買美國的股票就必須要用美元,所以用複委託投資美國股市就會碰到台幣對美元的匯率問題,方式有兩種,一種是買股票時從外幣戶頭扣美元,另一種是從台幣戶頭扣台幣。


從外幣戶頭扣美元,表示你必須要先在外幣戶頭換好美元在帳戶裡,而換成美元的匯率就是你之前單筆換匯時的匯率。扣台幣帳戶買美股,換匯的匯率就是當天買進股票時的換匯匯率。


到底扣美元還是扣台幣好呢?



文章後段請至方格子的「雨果生活理財經」閱讀。




2023/9/27

你如何為你的糧倉做準備

 



存退休金跟古時候的存糧有些類似,你所存下的資產就如同你在每次收成時,將部分收成放進你的糧倉,等待必要時才會動用糧倉裡的糧食。


以前看中國古裝劇的時候,很常看到長江黃河氾濫,巡撫大人需要開倉震災的橋段,平時收成的時候,能存留下一些糧草,將來某一天需要時就可以拿出來救急,長期投資其實也很類似。


我們為了退休後的生活費做投資,會將每個月都收入存下一部份,有的人放銀行定存,有的人放股市,就好像每年稻穀收成的時候,刻意留下一部分收進糧倉,為未來做準備。


這些保留下來的收成,不會在價格好時被拿出來販售,因為這些是救急時要用的糧食,只有在天災來臨,百姓沒有足夠的糧食可吃食,才會開倉震災。收成後要保留部分糧草時,也不會刻意儲藏很多,導致現在的百姓就糧食不足,一定是在有一定程度的餘裕後,才做存糧這件事。


為了退休金做的長期投資也是,我們從月收入所存下的錢,都是為了退休後的生活費所準備,只要你的標的選擇與資產配置規劃的好,平時就不應該常把自己的持股拿來評估漲了多少,獲利多少,考慮該不該賣,這些資金都是在退休後才要用的。


我們不需要一直注意現在手上的持股是獲利還是虧損,只要手上的資產類型是可以長期成長的,就不用太在意短期內的手上資產損益,只要固定時間檢查一次,等待的時間夠長,這些資產都會有很高的成長機會。


重要的是,這些錢要能存得下來,就如同每次收成都要有部分糧食能夠放進糧倉裡,累積到你需要用錢的時候,譬如退休的時候,就可以打開糧倉,把過去所囤積的糧食拿出來用。


所以你在存錢的時候,也不要刻意非常節省的在存錢,犧牲了生活的意義與應有的基本品質,就像糧食收成後,把大部分糧食都收進糧倉,留下的糧食卻不夠農作的人吃,這絕對無法長期幾十年的實行。



2023/9/20

投資沒有結算績效的一天

 



之前常看到有人在結算今年上半年的投資績效數字,然後賣出的持股是獲利還是虧損,跟大盤相比是超前還是落後。這進一步又衍伸出另一個問題,我在計算績效時,我賣出的部分持股,該是以過去持股的買進價為成本,還是以目前手上的持股均價當作成本。


舉例來說,假設手上有3張在不同時期買進的持股,依序買進價分別是120元、90元與60元,平均成本是90元,此時股價是100元,在不考慮手續費與稅金成本的情況下,若要賣出1 張持股,應該是要當作獲利10元(現價100-均價90)還是虧損20元(現價100-第一張成本價120)呢?


我認為應該是要以券商軟體的方式,先入先出為準,當作虧損20元。因為平均90元的成本是計算了另外兩張未實現損益的持股,但這兩張甚麼時候會賣出還不知道,未來也可能會再增加新持股,若增加新持股後,平均成本又要怎麼算呢?已經賣掉的股票,要重新採用新成本嗎?


所以用先入先出的方式來計算會比較單純,只是有些人心理帳戶會過不去,因為他明明已經將成本從120元攤平到變90元了,現在賣在100元應該是算賺錢的,但用第一張的成本價來計算,就會是虧錢的,心裡不想認這筆虧損。想採用平均90元成本價來當作這筆投資有獲利,只會發生在把3張持股都賣掉的時候。


但我想說,如果不是要一次性全部賣出持股,你投資或存股為的是準備退休金與退休後的被動收入,我認為不需要去特別計算投資績效,因為意義並不大,也沒有總結績效的一天。


想想看,你若是從40歲開始用股票累積退休金,每個月都固定扣款,假設你採用的是指數化投資的方式買大盤指數型ETF(沒有倒閉下市風險),65歲後退休開始從股市領取被動收入當退休生活費。


不管你是只花股息,或也會變賣一些股票補充生活費,你都不會一次把25年來所累積的持股一次賣光吧?你絕大部分的投資本金都還是會留在股市裡幫你持續產生被動收入,以支付你退休後20~40年的生活費用。


所以你的整體投資報酬率根本就不會有結算的一天,即使是退休後,只要領到的股息比需要的生活費高,你還可能會繼續買股票,平均成本是一直在變動的,股價也是一直在變動,你又何須在意投資報酬率是多少呢?


更重要的是,你的投資能不能夠為你帶來足夠的退休生活費,這筆退休本金可以持續用多久,而不是這筆投資可以為你帶來多漂亮的投資報酬率。




2023/9/13

00926 凱基全球菁英55ETF

 



我常提到不要將資產集中投資在單一國家,包含僅投資台股也是,所以盡量要考慮將投資分散到全世界去,選擇VT是最簡單的方式,而最近台股也出現了一檔新的ETF,主要投資全球已開發國家的企業,代號是00926。


這篇就要簡單的分享一下這檔新上市的ETF,其基本選股邏輯與優劣,是否可以替代VT來投資全世界。


「彭博全球菁英55指數」以全球成熟市場(亞太地區除外)主要交易所上市普通股為母 體,再依據彭博行業分類標準之11大產業分類,將各產業內通過流動性檢驗及經規模、獲利及品質因子綜合排名,並依市值與風險動能指標調整權重,選出各產業排名前5名,建構為55檔成分股之組合,現有成分股計有55檔。


這11大產業分別是資訊科技、通訊服務、醫療保健、工業、核心消費、原物料、非核心消費、金融、公用事業、能源及房地產。選股會優先挑選市值大、淨利率高與ROA高的企業,且會對其90日內的總報酬與波動率排序做加權。


首先,00926的成分股只有55檔,基本上就不可能有替代VT的效果,他的選股方式是從11個產業分類裡,各挑選出5檔符合條件的企業,其實比較像成熟國家版的 S&P 500。缺點是持股數實在是太少了,不夠分散,但優點是至少包含了11個產業,有達到產業分散的要求。


而這樣的選股方式,很自然的成分股幾乎都會是大型企業,也可合理預期主要企業大多會是美國公司,真正能分散到其他國家企業的比例會很低。我們看前10大成分股就有8家是美國企業,前四大是google、蘋果、微軟與臉書。


雖然指數每年有4次調整成分股的機會,但我預期這些成分股的變動機率應該很低,因為一個世界級的企業要在短時間被另一家取代應該是滿困難的,比較可能的是持股比例的變動,可能這一季投資比例最高的是蘋果,下一季就變google了,但這未必是因為交易,可能僅是股價波動造成的變化。


這表示,雖然一年有4次變動成分股的機會,但因為不太會需要大幅賣出持股,改買其他公司的股票,所以每年因為交易產生的內扣費用不會特別高,可是因為經理費比一般國內的ETF高(0.65%),所以整體內扣費用很可能會高達1%左右。


雖然券商回推過去的指數績效遠優於 S&P 500 與 MSCI AC 世界指數,但畢竟這檔ETF與單純市值型的ETF有明顯脫節,過去回測績效不能代表未來可期望的績效。


尤其它還會對90日內的總報酬與波動率排序做加權,總報酬好與波動率低的可以加分,對於股價變動大的科技業就會有很明顯的影響,特別是成分股股價大跌的時候,就會被大舉的降低持股比例,反而是公用事業、工業或金融產業的持股會比較穩定。


要注意,因為這是一檔投資海外企業的ETF,所以其淨值主要也會受到美元對台幣匯率的影響。


簡單總結00926這檔新上市不久的ETF,持股僅有55檔,無法替代VT的分散性與涵蓋性,比較像是 S&P 500的選股方式套用到全球成熟市場,但對於完全不想考慮複委託買美股的投資人來說,00926可能是想投資全球各產業龍頭企業的可考慮選擇。





2023/9/6

持股何時要停利?

 


台股與美股今年都漲了不少,應該不少人的荷包都變厚了點,至少帳上的數字變好看了。最近陸續有人問我,股市漲了這麼多,是不是該獲利了結了?


獲利了結?你認為該獲利了結的標準是甚麼?


個股帳上獲利超過10%或20%了?看大盤漲很多,好像快漲到過去高點了?手上個股已漲超過你預估的合理價了?還是怕帳上獲利吐回去,想快賣掉入袋為安?


我不知道大家想獲利了結的心態或標準是甚麼,我想說我的獲利了結標準是「我需要用錢了」。


這標準好像很空洞,如果我現在帳上是虧損的,然後現在又因為需要用錢才賣股,不就是實現損益嗎?怎麼會是獲利了結?


這個就關係到長期投資的概念,我採用的是指數化投資方式,投資標的是大盤指數型ETF,我的投資是為了10幾20年後的未來所準備(譬如退休金),到那個時後,我的帳上損益是獲利的機率是非常高的,差別只是在於獲利多寡的問題。


而且我不是要把所有持股都賣掉實現獲利了結,我只是看我未來一年需要用到多少錢,然後不再投入現金股利,把股利拿出來用,如果股利比我需要的錢還低,我才會賣股來補足差額。


所以我的獲利了結,跟當時的股市行情、股價高低、景氣好壞,沒有很大的關係,主要是取決於我當時預估近期的將來需要用多少錢,股息夠不夠,需不需要賣股補差額。


我在一開始舉了很多常聽到的獲利了結標準,這些標準都其來有自,譬如個股帳上獲利20%就出清,對應的是帳上虧損5%就停損,這是一種資金管理策略,跟公司基本面與經濟景氣狀況沒有關係。


譬如判斷高點到了應該要賣股了,這可能是藉由K線走勢,或是其他技術指標判斷,近期的高點已到,股價很可能要反轉下跌了,趕緊賣出獲利了結。


我相信更多人的理由是,好不容易帳上是獲利的,深怕股價又跌了回去,趕快賣掉股將獲利入袋,等待下一次的低檔機會再進場。尤其是持有企業個股的人,更會有這樣的風險考量。


獲利了結後並不是就沒事了,投資人又要繼續想手上的資金該再去買甚麼股票,觀察甚麼機會才是再進場的時機點,價格應該要買在多少錢以下,以上都需要再花時間研究其他標的,並且評估/猜測當時股市是否來到高點或低點。


這樣的作法,最大的缺點就是「太早下車」,我相信很多人都經歷過,手上持股回檔個5%不到,就趕進獲利了結等待下一個低檔,然後股價過兩天又漲上去了,漲得比當時賣的價格還高,於是前幾天的獲利了結,就讓投資人錯過了下一波可能有20%的上漲機會。


當下價格的高低點其實是變動的,而且高低點是相對而不是絕對的,現在的價格是高還是低,完全取決於未來特定時間點的價格。100元的股價,在5天後的價格變成90元,當下就認為100元是高點,但20天後股價變成120元時,100元就又變成低點了。


所以觀察/判斷股價變化的時間區間具有決定性的影響。


我以0050的價格變化為例...




文章後段請至方格子的「雨果生活理財經」閱讀。





2023/8/30

收益平準金 配自己的錢給自己?

 


最近有越來越多檔ETF採用收益平準金,連老牌的高股息ETF(0056)也即將修改規則,改成季配息,並也採用收益平準金機制,到底甚麼是收益平準金?


收益平準金機制,是為了穩定所有投資人的配息收益,防止新投資人的資金投入去稀釋舊投資人的股息,所以新投資人買入的資金,會有一部分保留給未來收益分配的準備金。


換個方式說,以最近相當知名的季配息的00878為例,每年的2、5、8、11月除息,在2月以前已經持有00878的投資人,就可以完整領到2~5月累積的成分股配息,若是4月才買進的人,投入的資金,有一小部分會被保留在平準金裡,在5月除息的時候,會將平準金的資金與部分股息配給比較晚買進的投資人,以免影響舊投資人的配息權益。


所以也有人笑稱,收益平準金就是一種把自己投入的本金,預留一部分當作股息發給自己的機制,自以為自己領到高股息,其實裡面有部分的錢是把自己的本金還給你而已。


沒錯,以前面的例子來說,4月買進的人參與5月除息,在6/12領到的股息,確實有一部分是自己當時投入的本金,加上部分比例的成分股股息,只有在2月除息前已經持有股票的人,才會領到完整的成分股股息。


但是,4月買進的投資人,在8月除息,9月領到的股息裡,就可以領到完整的股息了。當然,這也取決於平準金機制的計算方式,可能這筆被納入平準金的本金,會陸續分配在之後幾季的配息裡。


若是定期定額扣款的人,每月每季都有增加新持股,所以每一次一定配息都會看到部分股息是來自收益平準金,這個概念跟有些基金會寫"配息來自本金"有點類似,而基金的本金指的是資本利得、前期未分配收益、與投資的初始金額,未必都是自己一開始投入的錢。


季配息與收益平準金到底好不好?


文章後段請至方格子的「雨果生活理財經」閱讀。



2023/8/23

投資全世界,買 VT 跟 VTI 加 VXUS 的差別

 


我在《ETF存股》這本書中鼓勵大家考慮將資產投資分散到全世界,一來分散投資集中的風險,二來也增加投資到好公司的機會。要投資全世界的股市,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買一檔 VT 即可,或也可以買下 VTI(全美國)與 VXUS(非美國)來搭配。


我個人是選擇 VTI 與 VXUS 的搭配,主要原因是我自己可以控制美國與非美國的持股比例,若想跟 VT 一樣,就將 VTI 規劃資產占比 60%,VXUS 占比 40%,若想增加美國投資比重,可以提高 VTI 比例,或是從 VXUS 分一點資金買 VOO(S&P 500)或VO(美國中型股)或 VB(美國小型股)。


如果用 60% 的 VTI 加 40% 的 VXUS,是不是就等於 VT 了呢?其實這兩種買法還是有些不同的,首先我們先看一下這三檔分別的成分股數量與市場占比。










文章後段請至方格子的「雨果生活理財經」閱讀。





2023/8/16

低碳轉型ETF-00922 與 00923

 


介紹兩檔我認為可以算是類指數型的ETF,分別是國泰台灣領袖50 ETF (00922)與群益台灣ESG低碳50 ETF(00923),這兩檔的特色是將低碳轉型條件納入選股條件,原因是台灣部分產品出口歐盟必須開始申報產品碳排量,這兩檔都在今年年初剛上市。


這兩檔ETF的細節我就不在這裡多說,我只解釋它們主要的特色與差別。


國泰台灣領袖50  (00922)主要是從 MSCI 台灣指數的成分股(目前90檔)裡挑選50檔成分股,會從中排除販售爭議性武器、近四季每股盈餘為負、MSCI 低碳轉型分數最後 20% 且 ESG 評級為 B(含)以下的公司。


再依低碳轉型分數進行個股權重調整,最後依調整後權重排序,取前 50 大企業為成分股,指數的單一成分股權重上限 30%。。


群益台灣ESG低碳50 (00923),從其名稱就可看出,這檔ETF的成分股必須要符合ESG需求與低碳的標準,所以企業的碳排放分數就是主要判斷標準,對於高排碳的石化、鋼鐵、水泥等產業,就很難被納入成分股,然後以自由流通市值遞減排序,選取排名前 50 名之股票。


00922的成分股篩選來源較小,僅從MSCI台灣指數裡的90檔股票選出50檔,00923的選股範圍較大。00922專注的是低碳轉型,只要碳排放方面有進步,即使是從10分變成20分,只要進步幅度大都有可能被選入。


而00923專注的是低排放量,而不是轉型進步,所以能被選進成分股的都是碳排放表現分數高的,所以大部分的高碳排放企業都不會被納入。


以上的選股邏輯不同,讓00922的成份股產業比較分散,半導體42%、金融保險18%,同時也有包含塑膠、鋼鐵與水泥產業,而00923的半導體業就佔了60%、金融業14%,其他也大多是電腦、通信、與電子相關產業。


以ETF存股的選擇標準來說,00922會比較接近存股原則,相對產業較分散,00923的成份股產業太集中半導體與電子產業,受單一產業影響的風險比較高。


至於低碳轉型會是你所認同的長期存股選股邏輯嗎?



2023/8/9

股票投資不是讓你快速變有錢的好方法

 


透過股票公開交易市場投資企業,本是讓一般民眾也可以成為好企業股東的管道,無論你是月入3萬或20萬的受薪階級,亦或是某家企業的股東也想入股另一家企業,都可以直接在股市買進你想要投資的企業股份。


我在《ETF存股》這本書裡的31頁強調,我們一般散戶投資股票,最基本的目標應該要先求能讓資產增長能打敗通貨膨脹,進而追求投資報酬能帶來超過通膨率的成長,讓辛苦賺來也存下來的錢可以被動增加,否則光靠存下薪水是很難準備好退休金的。


但許多人錢進股市的目的並非如此,也包括以前的我,投資股市是為了快速賺到更多錢,月入3萬、5萬的小資族,想透過股票投資能過上月花10萬、20萬的生活,所以願意花時間精力尋找可以快速高額獲利的方式與機會。


確實,有時透過一些槓桿,加上運氣好,或是剛好跟上順風車,是可以讓投資人在短時間內將資產翻好幾倍,但更多時候是讓投資人的投資金額減半再減半,而大家都說這就是學習股市投資所需要付的學費。


我從2007年起開始投資台股,我在股市裡也付了不少學費,當時只是花錢買書買雜誌,看投資專家的投資經驗/故事與個股介紹(明牌),竟沒想過好好去上課學習一套股市投資的方法,只是自己亂摸索亂學,以為賠掉的錢就是該付的學費。


其實如果真要付學費,去上幾堂投資理財課,把觀念搞清楚,所需的學費絕對遠低於我之前在股市賠掉的金額。賠掉的錢還有機會再賺回來,更不值得的是,失去的時間再也回不來了,我用錯誤的方式投資,浪費了我10年的時間。


我建議各位想要在股市賺錢的朋友,再好好想一下你投資股市的目的是甚麼,是想投資一家你認為不錯的企業,讓該企業為你工作賺錢,把獲利也分享給你,還是想藉由大家對價格認知的不同,買低賣高去賺認知上的價差。


你的投資應該要有一個合理的期待,如果你希望你存下的錢只需要打敗通膨,不要年年貶值,可能把資產放在外幣定存、儲蓄險、或買間房收租即可。想要有個安穩的退休生活,追求5%~15%的年化投資報酬率,股票債券市場或許能滿足你的需求。


如果你收入不高但想過有錢人的生活,要嘛創業,要嘛做高風險高槓桿的投資,想辦法把每個月3萬、5萬的收入拚到月入30萬,但同時也要有資金全部賠光的心理準備。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高額的報酬伴隨著高度的風險。


我們常可以看到有些人,明明年薪50萬左右,卻想透過股票投資翻身,期許能賺到幾千萬資產,年薪300萬的也想透過股票投資大翻身,期許能成為身家上億的有錢人。不是完全不能,只是成功機率很低,但大家都只看到那1%美好的一面,妄想自己也能成為其中一位。


卻不願意好好投入時間加強自己本業,把自己的年薪從50萬增加為100萬,寧願花更多時間研究無法預測的股票市場,期望自己的投資收入可以超過本業,變成專職投資人。


或許是因為投資股票可以在房間裡吹冷氣,動動滑鼠鍵盤就可以賺錢,相對許多工作輕鬆很多,但實際要付出的時間與心力卻不比加強自己專業能力還要低,尤其是對於金融市場、財務報表、商業環境與數字計算沒興趣的人。


有錯誤的期待,就會讓人用錯誤的方法去追求目標,投資上是,工作、生活、健康、感情都是,設定目標前,應該要先了解一下甚麼樣是合理的期待,會面臨甚麼樣的風險,然後才設定方向與方法,以循序漸進的方式達成目標。




2023/8/2

為何要追求月月領息?

 


我有看到越來越多人討論如何用季配息的ETF搭配月月領息的方式,甚至現在還要推出月月配息的ETF(00929),針對這點我有些想法,可能會得罪一些人,我先說抱歉。


為何會想要月月領息?


我猜可能原因是習慣了領月薪,月月領息就好像每個月都還有一筆薪資收入,不用工作還有月薪可以領,真的是一項不錯的被動收入。


還有定期定額投資也是月月扣款,為什麼?應該是因為薪資也是月領的關係吧,所以每個月的收入直接拿出一部分來做固定投資,而月月領息好像就也可以月月扣款再投入。


若講到定期定額,大部分人直覺就是每個月固定扣款投資,現在投資平台的扣款時間頗有彈性,為必要固定每個月的某幾天固定扣款,定期定額為何不能是週週扣或季季扣呢?


定期定額投資的頻率設定在每個月並沒有特別意義,也不會因為這樣就獲利比較好,或成本可以攤的更漂亮,應該就只是一個以每個月領薪來當作投資頻率的方式而已。


如果每個月能存下來的錢不多,或是業務性質的收入不穩定,無法確保每個月都能自動扣款投入多少錢,那就好好存個三個月,看存下多少就手動買進多少,每一季固定投資也是一種定期,至於有沒有定額根本不重要。


同樣的,配息也是,為什麼需要跟薪資一樣月月領呢?難道一季領一次配息,就沒有辦法好好分配成3個月的生活費嗎?


我相信沒有多少人,每個月的生活費會很固定的在某個金額,某個月會來一筆年繳的保險費,有房子的有房屋稅與地價稅,有車子的會有燃料稅與牌照稅,其實一季領一次配息,然後分配3個月的花費,彈性可以更大。


令我不解的是追求每個月都能配息的ETF組合,如果是債券型ETF因為風險與殖利率很清楚,透過購買不同配息月份的標的,但同樣性質的債券,組成月月領息的方式尚能理解。


但股票型ETF通常是會有不同的選股邏輯,其配息高低與績效表現也會滿不一樣,選擇要投資的ETF時,應該是以其選股邏輯合乎你的需求為優先標準,怎麼會是以配息月份來當選擇標準呢?


如果為了能月月領息,依照除息月份,「1、4、7、10月份」、「2、5、8、11月份」和「3、6、9、12月份」分成三組,硬去組合出一組00717美國特別股、00878永續高股息與00713高息低波ETF,除了後兩檔高股息ETF還算合理,但配一檔美國特別股的用意是?投資人真的有搞懂特別股是做甚麼的嗎?


近期又將要推出一檔00929台灣科技優息ETF,採用每個月配息來滿足投資人的追求,其成分股全部都是電子科技類股,主打從科技股裡挑選出高股息的ETF,投資人選這檔ETF時,為的是要買科技股、買高配息、還是買月月配息呢?


我告訴你為什麼00929不適合單獨長期持有



文章後段請至方格子的「雨果生活理財經」閱讀。




2023/7/28

該在意的是持有股數而不是股價?

 


之前有看過一個說法,執行存股的時候,投資人該在意的是手上的持股數是否增加,而非手上持股的股價,我對於這說法認同一半。


確實,對於許多所謂的存股族來說,心不定的人,看到股價下跌,就會擔心該不該賣,該不該繼續抱住持股,於是有人出來心戰喊話,價格越低就可以買到更便宜價位,定期定額可以買到更多的股數,不要在意價格,要在意手上持股有沒有增加。


可是如果是買個股的人,你如何判斷現在下跌的股價只是暫時性的表現,之後就會漲回來的,那個之後是多久之後,是3個月還是3年、5年,你有把握評估這麼久以後的事情嗎?依據甚麼資料或邏輯?


所以我認同的一半是,投資人不要在意一時的股價波動,心裡一直想該不該賣,要不要晚一點買,持續買進就可以達到存股的目的。但不認同的部分是完全不在意股價,要看你買的是甚麼股票,你的持股到底有沒有長期持有的底氣與價值。


投資人對於不同的個股與產業或許有不同程度的認識與信心,越是基本需求穩定的產業,他要一厥不振的機會可能很低,持有得夠久,總有一天總是會回來的,但到底是多久,未必有把握。


若是存ETF就相對簡單許多,表現不符合選股標準的成分股就會被剃除,換成更好的企業進來,當ETF的成分股含有許多產業時,你也不用特別擔心哪個產業表現得如何,用ETF存股,應該可以讓投資人更有信心地說,不要在意一時股價,在意手上持股有沒有持續增加就好。





2023/7/26

為什麼該選長年期房貸?

 


近幾年的房價飆漲速度之快,令許多人必須要申請30年甚至40年的房貸才有辦法購買房子,但想到要揹著30年~40年的房貸,就讓許多人裹足不前,許多人抱怨,房子買下去,可能到退休時都還還不清房貸,一輩子就要當房奴了。



我能理解每個月都要還貸款的壓力,這房貸一揹就是30年以上,確實令人感到不舒服,有一種永遠無法放鬆或失業的感覺,但若是只貸款20年,每個月的還款金額根本就不是一般工作階級能負擔的,這情況實在讓人兩難。



長年期房貸真的那麼不好嗎?那可未必,我還希望我可以貸到50年的房貸呢!



首先我們先忽略每個月要還款的壓力,先理性的想想通貨膨脹的影響。我們知道通貨膨脹會讓物價上漲,東西與服務都會變貴,我們手上的錢會貶值,同樣的,銀行裡的錢也會貶值。



如果我們向銀行借錢,拿來投資或購買保值商品,則我們可以將大筆現金保留現有的價值,讓貨幣貶值由銀行來負擔,而我們需要付出的代價就是貸款利息。



舉例說明,假設未來10年的平均通貨膨脹率是3%,我們向銀行借款1,000萬元,購買或投資一項可以保值的商品,所謂的保值就是指其價值可以維持每年3%的增加,抵銷通貨膨脹,10年後,這項商品的價格會變成1,344萬,而我們只跟銀行借了1,000萬,數字上多賺了344萬元。



你說還要付利息啊,沒錯,若這10年的銀行貸款利率是2%,假設這10年我們都只還利息不還本金,最後一個月才連同本金一起清還,10年下來還給銀行的貸款本金加利息是1,200萬,我們的借款成本是200萬元,帳面上,我們還多賺了144萬元,換句話說,是銀行因為通貨膨脹損失了144萬元。



若貸款利率是4%呢?我們維持其他相同的條件,10年下來還給銀行的貸款本金加利息是1,400萬,我們的借款成本是400萬元,帳面上,我們損失了了56萬元,換句話說,銀行因為利息收的比通貨膨脹高,因此多賺了56萬元。



你可能會有疑慮,為什麼貸款利率漲了1倍,從2%變成4%,銀行才從損失144萬變成多賺56萬呢?因為我們還給銀行的利息是分成120個月償還,愈晚還的利息,在考量通膨折現後,其實際價值(購買力)或愈來愈低。



聰明的你可能已經反應過來了,在通貨膨脹率3%的情況下,只要銀行貸款利率低於3.44%,我們跟銀行借的錢愈晚還,獲利就愈多,時間是站在我們這一邊的,若超過3.44%,貸款時間愈長就對銀行愈有利。


如果是把貸款時間拉長到20年,計算3%通貨膨脹率20年後的資產價值是1,806萬,如果也是只還息不還本金,則對雙方有利的分界點利率是4.03%,借款20年且貸款利率低於4.03%,則對我們借貸方是有利的,這個利率甚至是高過通貨膨脹率的。



以上計算表示,如果我們可以跟銀行借到更長時間的貸款,30年或40年,對借貸方有利的利率會更高,所以你現在能理解我為何會希望貸50年了吧。想像一下,你若能在30年前貸款300萬元買一間公寓,月還本息1萬2,648元,當時可能會覺得非常辛苦,但現在這1萬多元,是否對你來說就是一筆小錢了呢?



請注意,以上情況成立的前題必須建立在這筆錢能購買或投資一項商品,其報酬率能超過通貨膨脹率,譬如3%以上。若你購買的商品是會隨著時間貶值的,譬如汽車,或是一次性消費,未來無法以金錢衡量其價值的,譬如旅遊,則無論貸款利率多低,都會是一項損失。


貸款利率夠低,房貸時間愈長愈有利


看到這裡,你是否可以接受,考量通貨膨脹與實際購買力後,若貸款利率夠低,則房貸時間愈長,對借貸方是愈有利的觀念呢?


我們再從心理層面來看...



完整文章請至「銀行不說的事》為什麼該選長年期房貸?理財達人教你這樣算:房貸根本不需要還完!」閱讀。




2023/7/19

想年領50萬,臨終前將退休金花完,需準備多少錢?

 


兩週前,我寫了一篇「年花費50萬,準備1000萬的退休金夠嗎?」的文章,主要重點是表達,如果考慮通貨膨脹,要維持每年50萬的消費力,實際需要準備的退休金應該是多少錢,那時計算出來的金額是1667萬(考慮2%通膨)與2500萬(考慮3%通膨)。


有些網友反映,我的計算方法是本金價值/消費力不減損的方式,每年實質50萬消費力可以永遠領不完的理想情況,才需要那麼多錢,但他沒有小孩,或沒有打算留錢給下一代,如果希望最終可以把錢用完,又該準備多少錢呢?


所以我再重新調整計算,同樣假設平均通貨膨脹率是2%,每年的投資可以穩定領到5%現金股利或利息,若所領的被動收入超過實際需要的現金,則餘額再投入投資本金,如果不足,就必須要賣掉投資資產,換成現金當作生活費。


我把生存年紀設定到100歲,需求一樣是年領現值50萬元的現金,假設60歲就退休開始領股息/利息當作被動收入,看圖表,60歲退休實際需要的退休金是....


文章後段請至方格子的「雨果生活理財經」閱讀。




2023/7/12

年花費50萬,準備1000萬的退休金夠嗎?

 


我看到很多計算退休金的例子,都拿1000萬當作標準,以5%現金股息為標準,年領50萬現金當作退休金為目標。我常常說這個金額是不夠的,必須要考慮通貨膨脹,到多年後退休時,實際需要的金額會更高。


即使是現在就擁有1000萬退休,每年都可以穩定的領到50萬的現金股利,這個金額還是不夠的,因為通貨膨脹不只是影響你的投資本金,同時也影響你每年領的現金股利價值,若想維持每年有目前50萬價值的消費力,你需要的本金其實要更多。


過去我習慣以3%來計算平均通貨膨脹率,這次我以2%來算就好,因為用3%計算會讓人太絕望。


你要維持每年都有如今價值50萬的現金股息可以領,表示每年領到的股息都要加計2%通膨,每年要領到的金額需要越來愈多,這表示投資本金也應該要越來越多,不能永遠維持在1000萬,這還是在每年都可以領到5%現金股息的理想假設下。


很簡單的原則,你領到的5%現金股息,只能拿3%來當作生活費,另外2%必須再滾入本金裡,讓本金成長2%,隔年領到的現金股利才會跟隨通膨增加2%,而你的生活費也會跟著增加,但加計2%的通膨折現後,實際購買力還是50萬。


我簡單做一個計算圖表,這是個很理想的數字演算,排除股市的波動造成本金的變動,也假設每年都固定會領到5%的現金股利,假設每年的通貨膨脹率固定都是2%。你可以看到這是非常理想的假設計算方式,現實生活不可能如此發生,但如此簡化只是要讓你理解想表達的主題。


詳細數字我們先看圖表裡的A~C欄位,投資本金若永遠維持1000萬,雖然帳面上是1000萬數字,每年也都可以領到50萬現金股利,但實際消費力卻是C欄位的數字,每年遞減,一直到90歲時只剩約30萬的價值。


若要將每年領到的現金股利保留2%起來再投入,維持每年的現金股利消費力...



文章後段請至方格子的「雨果生活理財經」閱讀。




2023/7/5

台灣的房價會不會因為少子化下跌?

 


最近台灣通過了平均地權條例,房價下跌成為了熱門話題,許多人都預估今年底前,房市會有一波明顯的下跌,再加上政府升息的推波助瀾,房價很可能會有一次明顯的回檔,是買加入手的好時機。


也很多人提到,台灣進入少子化時代,買房需求減少,未來很可能會跟日本一樣,房子會越來越便宜,現在買房根本就是冒著資產貶值的風險,以後你的房子要賣給誰?


近期房價是否會下跌,我不得而知,我認為這很看區域與地段。因為預期價格會下跌,買家縮手,成交量會降低,是滿合理的推估,但是否會造成全台的房價都下跌,我的態度是有所保留,或許有些屋主忍不住會降價出售,但應不至於全面下殺。


但台灣的少子化是否會讓未來的房屋價格全面下跌,我的觀點是認為不會,至少15年內不會,理由有幾點。


房屋需求數量不等於人口數


首先,認為少子化會造成房屋供過於求,以後買房子的人變少,想賣屋的人只能降價求售。我認為問題沒這麼簡單,因為這是看了全台人口數與房屋數量的增減所得出的結論,但總人口數減少並不直接代表買房的需求人數減少,畢竟總人口數代表的是所有年齡的人數,不是需要買房的人數,而且也不是一個人就只會/能買一間房子。


如果全部的房屋供給是10萬戶,而需求人口從10萬人降至只有5萬人,看起來,確實是會因為需求減少而必須降低售價,但實務上,房屋供給數量不能簡單的看成是10萬戶一個數字。


我們知道房屋有屋齡,有還沒蓋的預售屋,10年內的新成屋,11~30年的中古屋,還有很多屋齡30年以上的老屋,特別是舊公寓。雖然這些都是可以住的房子,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只要有房子住就好,地區、需求與品質還是會挑的。


現在一個很明顯的現象是,年輕人有買房需求的,大多會挑選有電梯與管理員的電梯大樓,大家不想等時間追垃圾車,需要有管理員收包裹,甚至需要樓下有自己停車位的大樓,現在很多人買房是不考慮舊公寓的,在計算房屋需求與供給量的時候,不該一併而論。


若真要認真計算,應該是要統計,目前新大樓、新成屋、透天厝、舊公寓甚至是別墅的需求有多少,然後在分別比較這些不同類別的房屋供給量有多少,才能知道是否是供過於求。


如果未來要買房的人都只想找電梯大樓,那即使因為少子化造成買方減少,可是這買方數量卻遠大於新大樓的數量,會造成的現象就是,新大樓供不應求,導致價格持續上漲,而舊公寓因為只有住習慣的老人家願意買,價格反而可能會因供過於求而下跌,又或是拿來都更改建變新大樓,價格就變成新大樓的價位了。


居住型態的改變


利率與資金


少子化的影響不是近期


買房要買在哪裡?



文章後段請至方格子的「雨果生活理財經」閱讀。





2023/6/28

銀行為什麼要推美元短期高利率定存?

 


過去一年很常可以看到銀行推出短期與限額的高利率定存,而且是要新轉入的資金才符合資格,或許你曾有過疑問,為什麼銀行要給出這麼高的利率來吸引客戶換成美金存入呢?


我查了一下各家銀行的美元一年期定存資料,利率大約介於3.8%至3.9%,money101的資料,2023年的渣打銀行「玉兔迎春美元優存」方案,優先理財客戶單筆存滿5萬美元,存款年息可達4.59%;私人理財客戶單筆存滿10萬美元,利率可達5.01%。加碼計息的期間,則從登錄當月起算「3個月內」。


不少人看到這超過4%甚至5%的定存利率,心動將資金換成美元存入,雖然計算時間只有3個月,但能多賺的機會就不要錯過,你可以看下圖由ETtoday整理出來的存款利率方案。你可能也有疑問,為什麼短期優惠的定存利率可以比一年期的利率高出1%以上呢?


如果你認為銀行是想要用高利來吸引更多資金存入銀行,那你就猜錯了,銀行最怕的就是大量資金存入銀行放定存,因為利息支出這是他們的成本,銀行的獲利是靠貸款出去的利息,與販售金融商品的管理費與手續費等收入。


央行公布2021年4月的國內存款餘額超過50兆台幣,其實這是銀行的痛,因為他收了一堆存款要付利息,但他能借錢出去賺利息的金額卻少很多,我們從銀行定存利率就可知道,一年期定存固定利率有1.4%,但300萬以上大額的定存利率就只有0.43%,這表示,請民眾不要存太多錢在我這裡。還有,不時會接到銀行打來問你要不要低利率借錢,就知道銀行有多努力在推展它們的貸款業務。


除了借款收利息,銀行的另一項收入來源就是販售金融商品,他可以賣保險賺佣金、賣債券賺手續費與管理費、證券部透過股票交易賺手續費,基本上,只要你在銀行做越多事情,用越多服務,他們賺的錢就越多。


為什麼銀行要用高利率來吸引用戶存入更多美金呢?



文章後段請至方格子的「雨果生活理財經」閱讀。






2023/6/21

3千萬的退休金要如何辦到?


 


我時常在提醒,計算任何未來金額的時候,千萬不要忽略了通貨膨脹。3000萬這金額看起來很高,但考慮平均3%的通貨膨脹後,20年後的3000萬價值(購買力)約等於目前的1661萬,40年後的價值約等於目前的920萬,如果你的退休金目標是3000萬,換算下來,你還會覺得很多嗎?


我每每提到2000萬、3000萬的退休金目標時,看到的就是一遍絕望的眼神,許多人反映,我這一輩子的收入都未必會有2000萬了,現在連要存到1000萬都覺得很困難,怎麼可能把退休金目標設定到3000萬,這樣退休不就無望了嗎?


這也就是為什麼必須要投資的原因。


如果自己的退休金全部都要靠自己從花剩的收入存下來,任你再會賺也很難存超過2000萬(每年存50萬,連續存40年),而且這時候的2000萬也已經貶值到不知道剩多少價值了,想準備退休金,當然要靠報酬率高於通貨膨脹率的投資方法。





我們看圖表說明,第一行的終期總資產是3009萬元,投資時間是20年,連續20年的時間,每年都要投入67萬元本金,假設投資報酬率為7.2%(指數化投資就能做到),則20年後就可以達到超過3000萬的資產,但自己總投入的本金只有1340萬元。


如果你會指數化投資,你只需要用20年的時間陸續投入1340萬,就能夠累積到3000萬的資產,沒有一開始想的那麼不可能吧。


但老實說,要扎扎實實從自己的收入存下1340萬也並非易事,沒有多少人能夠一年就能存下67萬元,而且要連續維持20年。


我們接著看第二行....



文章後段請至方格子的「雨果生活理財經」閱讀。







2023/6/14

GDP越來越高,怎麼我的薪水沒有跟著變高?

 



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是指國內生產毛額,代表的是一個國家在一個期間內,經濟活動所閃出的產品或勞務市場價值總額。這個數字通常用來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的健康狀況與發展水準。所以,當GDP數值越高,代表景氣越好、經濟活動越活躍。


景氣越好,經濟活動越活躍,跟人民所得有甚麼關係?我們先了解一下GDP的計算方式:


GDP=消費 + 投資 + 政府支出 + 淨出口


消費:國內民眾所有的消費金額總和

投資:國內的固定資產投資,包含住宅、機械與廠房等。

政府支出:政府的消費與支出的金額總和。

淨出口:國家的出口總額減掉進口總額,也就是貿易差額。


以上的計算方式可以看到,GDP計算的比較像是國內各種支出與消費的總額,當消費支出發生的越高,代表國家的生產力越強,經濟越好。但生產力強消費高,就能代表國民的所得也高嗎?


其實還有一個名稱叫GNP(Gross National Product),或叫GNI(Gross National Income),他會加計國民在海外的所得,包含利息等收入,但也會排除國內的外國人收入,這個數字比較能代表一個國家的國民在國內外實際的生產力,而不像GDP代表的是一個國家裡的人(不管國籍)所產生的產值。


依據勞動部統計數字,台灣的GNI從民國75年的4,141美金,成長到111年的33,565美金,如果把他當作投資績效來看,36年後的總增長是711%,換算成年化年增率是5.98%,也就是台灣的GNI每年約會增加6%。


有趣的是,若改計算GDP,111年的GDP是32,811美元,比GNI少754美元,意思是,加計國人在海外的收入後,在排除國內外國人的收入,台灣人的收入還增加了一點。


但GNI就真的代表了國人的所得水準嗎?我再查了一下台北市統計指標中的國民所得定義:


「國民所得毛額(GNI)係本國常住居民在國內及國外提供要素之生產結果;生產結果主要分配為受僱報酬、財產及企業所得,以所得者而言,即稱為國民所得(National Income, NI),惟固定資本消耗不能分配,因此國民所得毛額扣除固定資本消耗即為國民所得。」


這個定義解釋到,GNI涵蓋了企業的固定資本消耗,因固定資本消耗不能分配,所以從GNI裡扣掉這一項,才能算是國民所得。


那國民所得 NI(National Income)的意義又如何定義呢?有幾種算法:


國民所得 = 工資 + 租金 + 利息 + 利潤

國民所得 = GDP – 折舊 – 間接稅淨額

國民所得 = NDP – 間接稅淨額

GDP = 國民所得(工資 + 租金 + 利息 + 利潤)+ 折舊 + 間接稅淨額


廠商的廠房與器械折舊,不算入國民所得NI,但會算入GDP。所以,嚴格說起來,GDP並不能直接代表國民所得,但差別只在於不同算法的代表意涵不同,一個國家的生產力不直接等於國民的實際收入,其中還包含了分配的問題。


我們再回顧一下GDP的計算方式:


GDP=消費 + 投資 + 政府支出 + 淨出口


政府想要增加GDP,最快的方式是甚麼?鼓勵民眾消費,刺激企業投資,努力讓出口額高於進口額?


我看最容易的方式就是增加政府支出,多蓋些大型建案,重鋪馬路與人行道,政府稅收不夠就新增特別預算。政府只需要一直增加支出,依據公式計算方法,就可以提高GDP了,但GDP提高就等於我們的所得提高、生活變好了嗎?





2023/6/7

買ETF不如直接買績優股?

 


ETF在近幾年蔚為風潮,許多不敢買股票,不懂如何選股的投資人,ETF的特性大大降低了這些人的投資門檻,讓他們在不需要選股的情況下,也能安心投資股市,其中又以高股息ETF的被接受度為最高。


對於有些投資達人來說,買ETF是很愚蠢的行為,因為ETF的選股邏輯常會選進一些表現並不好的個股來拖累整體績效,與其買一籃子股票有的沒的公司,不如好好挑選表現較好的公司,集中投資在這幾檔(5~10檔)具有優勢的個股中。


還有一個理由是,ETF的選股邏輯常會有市值的限制,市值不夠高的中小型股往往都無法入選ETF的成分股,還有企業是否獲利的條件,還在投資拓展市占率階段的企業也很難入選。也因為如此,ETF很難有機會持有能狂飆幾倍的中小型股或是轉機股。


基於以上理由,ETF的績效表現波動不大,不但會選到拖累績效的爛公司,也無法挑到能在短期內飆漲數倍的績優股,要靠投資ETF賺大錢根本難上加難。


沒錯,我也同意ETF基本上會有這兩樣侷限,一來ETF的選股邏輯在招募時就已經設計好了,他無法挑出能飆漲的企業,只能透過篩選條件,盡量排除可能會表現不好的企業。


同時也因為ETF規模若大到一個程度,中小型股很可能不夠股份可以買,成績量又太低,可能光ETF自己的買盤就可以把該公司的股價買翻了。所以,一般操盤基金當規模大到一定程度後,勢必要去買大型公司,才有辦法消化資金,其績效也勢必會往平庸邁進。


不過,如一開始所說,ETF的好處就是不需要挑公司,他可能會挑到績效不好的公司,但也有很高的機會擁有不少好公司,只因為他的成分股數量夠多,較不怕遺漏調表現的企業。


對於有選股能力的人來說,當然選對企業並重壓可以為他帶來很好的獲利,半年內獲利20%~50%都很有可能,比起大盤指數ETF年化7%~10%來說,相當有吸引力。只是風險同樣也在於選股能力。


自認為有選股能力的人很多,市面上也有許多書籍、Youtube影片、部落格與APP等,教投資人如何挑選有上漲潛力的企業,相信很多人都有嘗試過,包括我自己也是,只是,挑選個股有更高的風險。


賠錢的風險我認為是其次,最大的風險,我覺得是浪費掉的時間。以下我將會用實際的績效數據驗證給你看...




文章後段請至方格子的「雨果生活理財經」閱讀。






2023/6/2

投資股市前該先準備的事

 


我相信大家把錢投入股市的初衷都是為了要賺錢,若早點接觸股市資訊的人,很可能出社會開始有收入之後,就會把手上存下來的幾萬塊投入股市買股票,能賺個幾千塊就很高興。


但把身上所有的資金都投入股市是危險的,為什麼?因為你放在股市裡的資金沒有一定會獲利,當你臨時需要用到大筆資金時,你帳上的持股是虧損的,又或是處在股市表現較差的時候,此時你只好賣股變現。


當然,你也可以選擇質押借款,或是另外借信貸解決用錢之需,避免賣出手中持股,但這些都是要付出利息代價的。


對於習慣短期進出股市的人來說,資金運用或許可以很彈性,真需要用錢時在賣掉股票就好,即使要實現帳面虧損也無所謂,但對於長期存股的人來說,要用錢時就賣股,等於破壞了投資紀律。


對於存股族,想要在臨時需要用錢時還不需賣股,就需要另外存一筆錢下來備用。看你自己的生活消費習慣與能力到哪裡,我會建議至少保留2~3個月的月薪放在活存帳戶,當作彈性備用金。


另外再準備一筆3個月薪資的存款放在另一個銀行定存帳戶,非到緊要關頭,決不動用這筆錢,這筆錢是最終的救命錢。兩筆備用金加起來大約就是5~6個月的薪資,並非是很大一筆錢。


以月薪5萬的人來說,就是準備好15萬的彈性備用金在常用的活存帳戶,可隨時彈性支付大筆支出,另外準備一筆15萬緊急備用金放定存,總共30萬元。認真一點存的話,這兩筆備用金應該可以在1~2年內存下來。


這兩筆備用金只能救急,但如果碰上重大醫療需求的時候,區區30萬就很不夠用了,有可能某一場手術,在健保支付下還需要花費20~30萬,如果是癌症,可能需要的費用更高,這時你應該要有基本保險來轉嫁這類高支出的風險。


如果一些醫療費或是意外損壞賠償,金額只有1~2萬塊,雖然付的會有點痛,但還不至於負擔不起,但一筆50萬的支出就會很苦惱了,即使股票帳戶裡有這麼多錢,要因為一場病或意外就花光辛苦存的錢,真的是很痛苦。


所以,每個月花個3~4千元買一些基礎必要的保險,規避這類可能會需要高支出的醫療與意外費用,就顯得很值得。雖然保險花費會稍微減緩資產累積的速度,可一旦不幸的事情發生,就可以幫我們避免掉很大筆的支出。


以上將可能發生的大筆支出規劃好金錢來源後,這時才是好好擬定存股計畫,為自己的短期與長期目標進行存錢存股的時候。即使存股過程發生臨時性大筆支出,也會因為事前的妥善規劃,讓存股計畫不受太大影響。


然後,就是好好了解股市的運作邏輯,與投資股票市場的目的與合理期待,採用正確且合理的策略,為自己的未來進行合理的投資規劃。


以上內容在我的《ETF存股》第二章裡有說明,有更多篇幅會介紹股市的基本運作與投資邏輯,還有執行ETF存股的資產規劃與實務操作方式,建議購入一本,直接滿足你想要長期透過股市存錢的需求。


《ETF存股》購買連結: https://reurl.cc/d7oq22



2023/5/31

短期美元高息利率,要換嗎?

 



這兩年美國升息,時常可以看到銀行推出美元短期的高息定存,如一年期定存利率3.6%時,可以看到有銀行推出限時方案,3個月定存年息最高4.5%,許多人為了賺這4.5%的定存利息,而將台幣換成美元。


我們知道兌換外幣會有匯差,以這張圖為例,2月18日的美元即期匯率,銀行賣出價是30.46,買入價為30.36,意思是,要跟銀行用台幣換成美元,每1美元需要用台幣30.46換入,如當下要再換回成台幣,就只能換到30.36台幣,一來一回的匯差是0.1元。


我來試算一下,這個0.1元的匯差,約等於損失0.3283%,而3個月的4.5%優存利率,本金存滿3個月後可以拿到1.125%的利息,假設匯率過了3個月都沒有變,扣掉0.3283%後,實質等於賺到0.7967%的利息。


但是,匯率每天都在變動,不太可能期待定存3個月後還能維持同樣匯率,如果匯率變好,當然是可以賺了利息又賺了匯差,如果變差,賺到的利息可能連匯差都抵銷不了。這3個月的利息約等於0.242的匯差,也就是要換回台幣時,若美元匯率低於30.118,匯差就足以吃掉3個月賺到的利息。


你說美元從30.36變成30.118會很難嗎?從圖表上可以看到,從2月8日至2月18日這9個工作天哩,銀行的買入價差就有0.355,我從2月18日回查過去3個月的匯率變化,美元買入價從32.14元變成30.36元,跌掉1.78元,跌幅5.54%。


如果高利率定存期滿後,匯率比當初台幣換成美元時還要差,該怎麼辦?



文章後段請至方格子的「雨果生活理財經」閱讀。



2023/5/24

甚麼商品都想投資?

 



上個月有網友詢問我關於券商介紹的債券商品意見,我跟他簡單介紹券商賣的債券是甚麼性質,裡面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那些數字與資料需要注意,包含手續費與信託管理費等細節。


後來又聊到哪家銀行有提供6個月的高利美元定存,他在考慮要不要換,但他手上已經有一筆閒置美金還沒做投資,去年因為高利率也換了人民幣,最近還買了房子,每個月也都能存款為將來的計畫做準備。


由於這不是第一次與他交流,大約了解他的投資與經濟狀況,於是我反問他,為什麼你要買債券,你需要債券帶給你的現金流嗎?為什麼你要換美金與人民幣,你需要那些短期高利率的利息嗎?


他說他不需要額外的現金流,目前的工作收入不但夠生活,還有餘額可以存錢,目前的投資資產有把握在未來20年都不動用,那些錢就是要當退休金用的,他想準備更多,所以聽到有賺錢機會,都會想去賺。


我有點直接的點出我認為他的盲點。




文章後段請至方格子的「雨果生活理財經」閱讀。





2023/5/18

為何需要定期定額投資?

 


前幾天看到喬王寫了一篇"定期定額存股好不好"的文章,內容很長很有料,各位可以去看看,我自己看完後也有一點小心得,自己再寫一篇補充我的想法。


不管是基金或股票,大多數專家都建議定期定額持續買進,說是可以攤平成本,創造微笑曲線,獲利機會高,但我認為這只是被簡化,方便推金融商品的說法。


如果第一筆買進後,價格持續下跌,才會有攤平成本的效果,如果是持續上漲,就會越買越貴,成本越來越高,最有利的方式反而應該是第一筆就梭哈。


如果你投資的項目一路衰退,價格一直下跌,你可能等不到微笑的時候就將資產認賠賣出了,也很可能根本就不會反漲,微笑曲線對你來說變成一種取笑。


定期投資就一定也要定額嗎?誰說的,誰規定每一次投資都要買一樣的金額,誰說每次都買一樣的金額才能攤平成本,股市大跌的時候,你不能多買一點嗎,這樣不是攤更多更快?


定期定額只是方便銀行/銷售方銷售金融商品,他們可以每個月穩定的從客戶手中獲得持續的交易金額,就像每個月領薪水一樣,推銷的越多,每個月領的錢就越多,就像是有穩定的收入,多好~


但定期定額對於絕大多數的上班族來說,確實也是一個簡單方便的投資方式,因為收入固定,每個月能用來投資的錢也差不了多少,先教育你要先把想存的錢扣下來,剩下的才用來消費,你存的到錢,銀行/券商每個月都收的到錢,雙贏。


只是,定期定額一定就是獲利的保證嗎?


基於上面的分析,定期定額要獲利,必須要符合一個最基本的條件,就是投資標的長期來說是成長的,即使短期內有價格修正,最終還是會回到成長曲線,這樣定期定額扣下來才會看到傳說中的微笑曲線。


另一個是你要有足夠的信心長時間等待,如果你投資的是之前很流行的貝萊德世礦,從2011年一路下跌到2016年,之後才緩慢上漲,一直到現在才漲回2011年高點的75%左右,這一個微笑可是要撐12年才等的到,你對礦業這麼有信心嗎?


除了薪資來源,還有一筆可以投資的資金是現金股利,不管是年配息或是季配息,領到股息後不要花掉,繼續買進持股,其實也是一種定期定額,以配息率約5%的標的來說,等於每年固定買進5%,或每季固定買進1.25%,而且這筆金額可能比薪資還要高。


有人說定期定額到後期,攤平成本的效果會鈍化,如果這指的是從薪資存下來的部分,確實沒錯,資產已達2000萬時,每個月扣2萬塊投入確實影響不了多少成本,只是你的資金來源不該只有薪資,股利此時顯得更為重要。


同樣資產已達2000萬,年領5%的現金股利等於可以領到100萬現金,再投入買股的攤平效果,相較於每個月投入2萬的薪資,股利再投入絕對讓你有多一點感覺,而且這筆金額會隨著資本變大而放大,絕不會有鈍化的問題。


所以,與其堅持定期定額,建議不如換個角度思考,其實只要每隔一段時間就把手上所有的可運用閒錢投入就可以了,特別是領到的股息股利,到後期的效果,絕對比從薪資定期定額扣款要來的重要,這聽起來是不是更像「不定期不定額」。


但我要強調,不定期不定額意指每隔一小段時間就把手上所有的閒錢投入,不是要你看股市變化,股價高低,看月K線判斷股市低點,自己決定甚麼時候要買進多少錢,這不叫不定期不定額,這叫擇時操作。


我在《ETF存股》這本書裡的第215與236頁有寫到相關的觀念,還有提到其他投資常碰到的應知觀念,歡迎購買收藏。


《ETF存股》購買連結: https://reurl.cc/d7oq22





2023/5/10

為何現在準備退休金這麼難

 



現在的中年人要準備退休金常會感到力不從心,因為很多人在40歲過後,小孩還小,父母年老,工作上可能又卡住,擔心中年失業,收入在支付所有支出後,可能已所剩無幾,需要付房貸的人又更辛苦了。


上一代人養2~3個小孩,買了一兩間房子,還有餘裕能準備一定的退休金,甚至還能幫小孩付頭期款,為什麼差了一代差這麼多?


當然經濟環境一定是主因,台灣的產業發展已不像30~40年前那樣,可以雨露均霑,各行各業都能蓬勃發展,願意出來做生意的人都還能有不錯的收入,願意咬牙買房子的人可能都還能存個一兩間房子下來。


近20年,台灣的產業發展明顯偏向特定幾個政府扶植的產業,譬如同樣是工程師,不同產業的工程師收入,年薪可以有60萬至200萬的差別,有些產業就算再努力,產業薪資級距到頂可能就只有80萬,相較於某些半導體產業,畢業生第一年就有150萬的收入,實在是令人生羨。


除了產業環境,我認為跟現在人的人生價值觀也有關係。現在60歲以上的那一代,學歷並不高,早早就出社會工作,25歲左右就結婚生小孩,那時候就是努力工作養小孩,還房貸,50歲以前,小孩就已經畢業出社會工作,除了已還完房貸的房子,還有10~15年可以開始存自己的退休金,40幾歲時,小孩就已獨立,才開始自己的享樂生活。



文章後段請至方格子的「雨果生活理財經」閱讀。



2023/5/5

投資ETF需要分散嗎?

 


有位朋友問到,他投資個股的時候,人家都會說要分散投資,那投資ETF時,是否也應該要分散,多買幾檔ETF呢?


我覺得很多人在投資ETF的時候,還是會將過去個股買賣的習慣套用進來,不管是分散投資、看K線分批進場、或是想要短線低買高賣,但我認為投資ETF的邏輯與投資個股很不一樣。


首先,ETF已經分散了,差別在於有多分散,所以不需要為了分散這目的去多買ETF。


舉例來說,如果你買電動車概念ETF,這檔ETF的成分股應該都是跟電動車產業相關的個股,如果你買的是中國高股息ETF,這檔ETF的成分股就應該是中國企業,可能持有的是30~50檔,甚至更多,光是買ETF就已經達到投資企業分散的目的了。


不將投資集中在特定一家公司,透過買ETF同時持有幾十家公司,本身就已經是一種投資分散。但上面的例子,只有公司分散,卻沒有做到產業分散,就好像買了10幾家銀行股,看似分散,但其實都集中在金融產業。


如果你買的是0050這種持有市值前50大企業的ETF,不只能做到企業分散,還能同時做到產業分散,0050的成分股包含了資訊科技、金融股、原材料、工業、通訊服務、與日常消費品等產業,若某段時間金融股表現不好時,也不至於影響到所有的持股。


所以,當你買的是0050這種ETF時,你還有需要特別再去買其他的ETF,來達到分散投資的目的嗎?我認為是不用的,不只是0050,持有00692、00850、甚至是0056、00878這種高股息ETF,也不需要為了分散而同時買多檔ETF,因為它們已經分散了企業與產業了。


那是否也不必要同時持有多檔ETF呢?我認為也不至於只能持有一兩檔ETF,想要分散多買也是可以,但出發就不是為了分散風險,而是增加機會。


譬如0056、00878、00713這三檔高股息ETF的選股邏輯是不一樣的,雖然都叫高股息,但他們的成分股一定會有些程度的不同,持有0056會有50檔個股,00878有30檔個股,00713也有50檔,但若同時擁有這3檔ETF,不重複的成分股可能會超過70家。


增加持有的成分股也是一種好的分散風險與提高機會,而且3檔ETF的選股邏輯都不一樣,績效表現肯定也會有一定的落差,甚至有可能輪流有好的績效表現,如果會煩惱哪一檔高股息ETF表現會比較好,就乾脆都買,不管誰表現好,你都會擁有。


還有一種方式是持有0050與0051,0050是持有台灣市值前50大的權值股,0051是持有市值排名51至150大的中型股,若同時擁有0050與0051,就可以將實際投資的公司增加到150家,幾乎完全不重複。


我們同時持有多檔ETF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要分散ETF的風險,而是為了增加不同成分股的數量,擴大產業類別,不只讓風險分散,也讓賺錢的機會提高,而不同的ETF選股邏輯也會影響其成分股的內容與整體績效,我們可以藉此獲得更平均的投資報酬。


所以,同時持有0050與006208是沒必要的,因為他們的選股邏輯是一模一樣的,成分股是完全相同,並沒有達到擴大持股增加機會的目的。


我在《ETF存股》這本書裡有介紹了台股的6檔類指數型ETF與5檔高股息ETF,特別介紹這11檔ETF的特性,你可以先參考內容,再決定想要將資金分配到幾檔ETF。




 

2023/5/3

用房子準備退休金可不可行?

 


前陣子收到一位網友的私訊詢問,他的月收入約6萬多塊,可是他是月光族,幾乎沒有辦法存錢投資股票,因為他每個月要繳約4萬塊的房貸,剩下2萬多塊的生活費都幾乎用完,而且房貸還有20幾年。


他問到,等到他60幾歲的時候可能就沒有薪資收入了,但那時候的房貸很可能都還沒繳完,他也沒有多餘的錢去存退休金,所以他打算用房子準備退休金,繳的貸款當作存錢,等退休時就辦以房養老,雖然金額不多,但再加上勞保年金與勞退金,應該還能過,至少不用再繳房貸了,這樣做是否可行。


以前我曾寫過以房養老的文章,我再稍微解釋一下以房養老的概念,就是在到了退休年齡之際,以玉山銀行網頁試算是60歲以後,可以將你的房子反向抵押給銀行貸款,然後每個月給付一筆費用給申請人,利息從給付的費用裡扣除。


以玉山銀行提供的方案為例,領取期間最長為30年,領取期間與房屋屋齡總和需小於60年,領取期間與你的目前年齡合計需大於90年,貸款利息按月繳息,利息收取上限為每月撥付本金之30%,貸款額度最高以本行房屋鑑價金額的6成為原則。


實際試算一個案例,假設申請時的年齡是60歲,房子屋齡是30年,以房養老貸款領取時間也為30年(可領到90歲),假設貸款金額為1,200萬(銀行鑑價金額須為2,000萬以上),貸款利率用目前方案裡最低的2.24%來計算。


可以得到,貸放後第1個月可實領 33,333 元,之後每個月能領到的錢會越來越少,因為貸款累積金額增加會增加內扣利息費用,自第 162 個月(13年半)至第 359 個月可實領 23,333 元(因利息已達30%),最後一個月可實領 23,453 元。


我們先假設這個人持有的房子鑑價有達2,000萬,自60歲退休後可以開始從銀行月領33,333元,直到13年半後可維持月領23,333元,減少了1萬元。以目前月領3萬多元,再加上可能有2萬元的勞保年金來說,可能是足夠的。


但要注意一個風險,每個月能領的金額會越來越低,而通貨膨脹會讓物價越來越高,此消彼漲,這個消費力的減少是能明顯能感受到的。而且這是現在就退休的算法,實際上網友還有20年才退休,20年後的房價與物價漲幅又很難在現在評估。


同時還有一點要注意,這位網友如果想在這間房子住到終老,那這間房子的屋齡必須要小於10年,因為20年後要申請30年的以屋養老貸款的話,屋齡不能超過30年。或是換個方式,在要申請以屋養老的貸款前,需要先換到一間屋齡低於30年的房子,才有辦法申請到30年領取時間。


回到網友主要的問題,靠繳房貸存房子,能不能滿足退休的需求呢?


文章後段請至方格子的「雨果生活理財經」閱讀。





2023/4/26

為什麼有機車待轉區

 


去年看到一則新聞,在說有很多年輕人不滿設置機車待轉區的規定,希望可以取消機車待轉區,甚至號召一群人故意擠滿機車待轉區,一直在路口繞圈圈,試圖癱瘓路口交通。


我想稍有年紀的人應該有經歷過以前沒有機車待轉區規定的年代,2000年以前,機車可以隨時在綠燈時在路口直接左轉,我們也常可以看到大量的汽機車在路口的內線道等待左轉。


這時候常常可以看到不同駕駛人的技術與膽量的展現,有的人要等到車距離很遠的時候才敢轉,有的人會抓對向車兩車間距的距離,只要速度夠快衝的過去,他就會快速左轉。


這同時也很考驗對向車的駕駛膽量與反應,因為他會看到有車子在路口等待準備左轉,但他不知道到底會不會有車突然衝出來。其實現在的機車騎士應該偶爾也會感受到,騎在路上可能會碰到對向迴轉的汽車,硬是要在小小的車距之間迴轉,逼得你必須要減速讓他過。


還有,當道路很寬的時候,譬如6線道,當你看著對向來車判斷距離與車速,認為可以左轉的時候,卻可能沒有看到被那台車遮住的旁車,也正快速地從隔壁車道加速衝出,很多人左轉避過了看到的那台車,卻被隔壁道另一台藏在後面更快速的車撞上,這台車還常常是飆很快的機車。


以前路口常常發生直行車撞左轉車的意外事故,尤其是摩托車煞車不及攔腰撞上,下場都滿慘的,後來才推出兩段式左轉,並於試行一段時間後開始強制執行。當然,執行細節上屢有爭議,譬如有些路口很小,或是車流量很大,根本沒有空間讓機車待轉,待轉的機車反而更容易被同向的直行車撞到,還有等待時間很長。


有民眾質疑,同樣都是機車,難道可以直接左轉的紅、黃牌機車,就會比白牌機車安全嗎,而且交通意外事故跟車種無關,是跟不安全的駕駛行為有關,應該重視車速分流,而非車種分流,讓慢速車在外線道,快速車在內線道,包含可以騎比較快的機車。


以我個人的感受,剛開始實行機車待轉區時真覺得很麻煩,而且很浪費時間,如果在路口想要左轉剛好碰到紅燈,就必須要等待兩個紅燈才能左轉,雖然現在還是很不想每次左轉就要等兩個紅燈,甚至迴轉要等三個紅燈,但強制執行一段時間後漸漸就習慣了。


相較於要在路口靠技術與空檔機會等待左轉,現在的機車待轉區有讓我感到更安全的感覺,雖然等待紅燈時間久了一點,但用60~90秒換多一點安全,現在的我是可以接受了。而且現在我在開車的時候,也不用擔心隨時會有機車因為要左轉而衝出來。


其實這個過去(現在也是)讓我覺得很浪費時間的機車待轉區,有讓我感受到他的實際用處,對於許多騎車技術與交通安全意識不好的人,也頗有幫助,許多剛學會騎車與老人家其實是轉不過去的,常要等別人先衝過去,把對向車擋下來,他們才敢跟著過。


我也認為有些路口其實不需要待轉區,只要設置左轉燈,讓機車與汽車一起等待左轉燈左轉就好,沒必要讓所有路口都強制機車待轉,這些設置與取捨就留給政府去判斷吧。


解釋這一大段,我其實是想表達,不少反對機車兩段式左轉的年輕人,很可能是因為很少(或沒有)在大馬路口要直接左轉的經驗,沒感受過要跟對向車道的車搶綠燈與拚車速的刺激感,只感受到要兩段式左轉很浪費時間。


我認為一些傳統習俗也是這樣來的,因為過去的經驗,慢慢演化成現在的習俗習慣,但因年代久遠,已經漸漸忘記了當初會有這些習俗習慣的原因了,而當我們要挑戰習俗時,或許該習俗真的已經過時,但是否也先認真了解一下該習俗形成的原因呢。


我覺得投資也很相似,有些前人的經驗自己從沒經歷過,也常會有疑問為什麼要這樣做,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規定,為什麼要浪費資金來做風險規避,要有這麼麻煩的保護機制等等,其實很可能是發生過甚麼重大事情才產生的。


在想要挑戰之前,建議先了解一下前因後果,有些前輩的經驗與心態你無法理解,他這麼做肯定有他的背後因素與考量,前車之鑑是很好的借鏡,自己不需要再重蹈覆轍,全部再經歷一次。




2023/4/19

養成記帳習慣的3個關鍵

 


今天我又要來與大家談煩人的記帳了,我相信大多數人都沒有記帳的習慣,也覺得記帳很煩,或許不少人都了解記帳的重要性,但真要開始去做,卻又無從起步或早早放棄,於是又給自己找了不需要記帳的理由,這篇文章就是要分享如何養成記帳的習慣。


個人或家庭記帳其實跟公司裡的記帳很像,同樣是想或需要知道明確的現金收入與支出,月底或年底到底有沒有盈餘,需不需要做出調整改變,但相對於公司記帳,個人與家庭的記帳簡單太多了。


我再強調一下,個人與家庭記帳的目的是想要知道收入與支出的結果,在月底或年底有沒有剩餘,有沒有需要改變的地方,只要能達到這個目的就可以了。


家庭記帳與公司會計帳很大的不同,是我們並不需要向國稅局報稅,不需要繳交一塊錢誤差都沒有的明細,也不需要套用國稅局訂定的消費科目,所以我們完全不需要追求完美精準的現金進出明細,這是第一點觀念。


要達到「知道收入與支出的結果,在月底或年底有沒有剩餘」這個目的,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知道一個月的總收入與總支出,相減就是結果了,對於固定領薪的上班族來說,知道每個月總收入並不難,對於接案、領獎金、銷售商品的業務來說,確實需要明確記錄每一筆收入並做統計。


而總支出的部分,最懶惰的方法就是在月初準備一筆現金,譬如10萬元,這個月的所有花費都用這筆現金支出,最後在月底時再看一下現金剩多少錢,就可以知道這個月的支出是多少了,然後每個月都把這個金額記錄下來,12個月後你就會有一年的支出需求數字。


但現在有很多數位支付、銀行自動扣款與訂閱自動信用卡扣款,沒辦法全部都用現金支付,那你就需要把這些非現金支付的消費另外一筆一筆記錄下來,或是在月底的時候再一次結算這些消費(數位支付與自動扣款都會有數位明細),再加上月底結算花掉的現金,就可以知道當月的支出了。


以上就是用很簡單的方式,就能知道每個月的收入與支出,並得到每個月的結餘是有剩餘或是透支。如果是透支,或是希望結餘能夠增加,我們想做出調整,就會需要藉由分析消費明細來做出判斷,記帳明細這時候就派上用場了。


紀錄每日消費的明細真的很困難,買支原子筆15元、買瓶飲料25元、給小孩玩個遊戲機10元,這些都要詳細記錄下來嗎?我認為完全不需要,前面說過了,我們不是要記帳給國稅局,不用每一筆消費都依照科目編列報銷,記錄到這麼細完全沒有必要也沒有意義,就算真能記錄到這麼細節,也沒幾個人有能力將這些資料做統計分析,然後做出有意義的決定。


我們在前面已有了紀錄收入與支出的方法,是因為需要透過消費明細來思考如何改善消費習慣,才有了紀錄消費明細的需求,所以家庭記帳的深入程度,只需要達到足夠協助你分析你的消費習慣,並有辦法從中找出需要調整的地方即可,這是第二點觀念。


文章後段請至方格子的「雨果生活理財經」閱讀。




2023/4/12

用風險承受度來決定投資商品?

 


最近閱讀了一本書,這本書序論裡的一句話讓我覺得很有道理,我們讓風險承受度決定了投資商品,該商品的報酬結果好壞,決定了我們的財務目標,但這並不是一個理想的投資模式。


當我們在銀行想要了解或購買一些投資商品時,銀行除了依據你的收入、年齡、學歷、與職業等客觀條件評估風險承受度外,也會依據對於虧損的忍受程度等主觀認定來評分你的風險承受度,進而建議或決定適合你投資的商品,但這樣的方式是有問題的。


譬如,當適逢市場大好,人們偏好積極參與投資時,自評所能承受的虧損程度很可能會偏高,然而當市場崩跌時,人們卻不敢繼續持有,這時候的風險承受度又會轉向偏於保守。同一個人,其風險承受度大大的受到當時市場環境的影響,這樣主觀評估的風險承受度真的能當作參考嗎?


合理的投資評估,應該是以目標導向為主,先具體考量財務目標的金額與時間,同時也要考量通貨膨脹的影響,盤點自己的收入以及剩餘的時間後,可以得到一個達成財務目標的目標報酬率,再依這個目標報酬率來考慮適合的投資商品與資產配置規劃。


設定好所需的目標報酬率後,才去建構適合的投資組合,做好資產配置,且承擔合理的投資風險(資產波動)。譬如,目標報酬率是年化3%,那投資標的很可能只需要選擇美債或甚至美金定存/保單即可,若目標報酬率是年化8%,可能就需要有70%以上的資產是投資股市。以上的投資組合標的,與你的風險承受度無關。


若目標報酬率高過合理市場報酬(15%以上),我們應該是要先調整財務目標,或是增加收入、減少支出以提高投入金額,而非尋找能帶來超額報酬的投資方式,承受不合理的風險。這也與你的風險承受度無關,你不會因為自評風險承受度很高,就可以採用期待年化報酬率30%的投資方式。


以目標導向為主的投資方式,可以讓我們知道:
  • 到底要賺多少錢才夠。
  • 目標到底合不合理。
  • 理財規劃能否達成目標。
  • 投資方式對不對。
  • 買的保險適不適合。


若空無目標,很容易甚麼產品聽起來都很好,感覺都很需要,結果保險買一堆,金融商品買一堆,但都不知道是否真的對自己有用的,也不知道該投資多久。






2023/4/5

你知道你的錢是怎麼在無意中浪費掉的嗎?

 



有的人喜歡花10萬塊買一個名牌包放在家裡收藏,很少會拿出來用,因為預期未來還會有增值的空間,有的人會花2千塊買一個包,平常就可以常常帶出去使用(當然也有兩種都有的人)。


兩種買包與使用包的方式,覺得哪種比較值得?


一筆錢用的有沒有價值,有很多評斷標準,這個物品是你很喜歡想要擁有的,這個物品是很稀有很保值的,或這個物品是你會常常用,使用頻率很高的?


大部分的人賺錢都不容易,賺來的錢屬於有限資源,要把這有限資源變成你需要與想要的物品與服務,加上人性的貪婪與不滿足,常常都需要多做一部取捨考量,每個人價值觀就決定了他的選擇。


其實大多數人都會有這樣的經歷,感覺這個東西滿不錯的,以後在某些情況可能會用到,又不是很貴,於是就買入手,但買了之後就是收在衣櫥櫃子裡,久了就忘了,從來沒有用過,哪天無意間看到的時候,又覺得這有可能會用到,所以繼續放著。

 

其實這就是把我們有限的資源「現金」變成一個從來沒有用過的商品,他的價值在真的使用到之前,其實就是零,如果在商品損壞或丟掉之前只用過一次,那使用這一次的價值就是當初購買他的那筆「現金」。


這筆現金所換成的商品,如果都沒有用到,其實你就等於損失了可以投資的機會成本,你可以用5%、7%、10%去算,看你平常的投資績效是多少。再加上通貨膨脹的價值減損,來回損失可能就是7%~10%之譜。


換句話說,你把錢拿去買了一個一直沒有在用的東西,你的這筆消費就是以每年7%~10%的價值落差在減損,直到這件商品不能用了被丟掉或是轉送他人,這個商品對你的價值就正式歸零了。


幾年前我心裡意識到這個問題,於是近兩年我漸漸有物盡其用的念頭,基於以下幾個原則:


  1. 購買商品前,要認真想過,未來是否會常常用到這商品,做到物盡其用。
  2. 如果只有少數幾次的使用需求,購買價格盡量控制在合理範圍內的低。
  3. 如果...



文章後段請至方格子的「雨果生活理財經」閱讀。






2023/3/28

2千萬退休金根本不夠用

 


前幾天在今周刊看到一篇文章,內容簡單擷取如下:


『一位朋友在56歲時決定離開已經工作了20幾年的公司,提早退休,當時她準備了大約總值將近2千萬元的現金+黃金+股票部位,租屋在台北市區,每月房租+水電費大約是33,000元,還有高齡80幾歲的母親要奉養。


她原本認為自己準備的退休金應該足夠,但隨著退休後沒有其他收入入帳,完全只能靠股票收益,偏偏今年股票又逢空頭年,加上通膨高漲,物價飆,母親的奉養費+一位外籍看護的費用,讓她覺得應該要開始縮衣節食,否則現金很快會在不知不覺中花掉大部分。


我這位朋友,尚有一位高齡母親需要照顧,因為沒有住在一起,所以必須再多聘請一位外籍看護日日照護母親,加上自己是租屋在外,台北市中心的小套房一個月房租就要3萬元,加上水電等費用,起碼每月也要33,000元,這兩筆費用我估計差不多就要將近10萬元,所以不包含自己的生活費用,單是這兩筆一年就要花掉120萬元,就算準備2千萬元,差不多16年也花光了。難怪朋友現在會開始擔心手上的資金可能不夠使用。』


我很常聽到有人把退休金目標設定為1000萬,算法很簡單,預設每個月生活費3萬元,一年費用36萬,1000萬可以使用27.78年,如果是65歲退休,這筆錢可以用到超過92歲,比平均餘命還要高了,應該很足夠。


我知道對不少人來說,1000萬已經是個感覺遙不可及的目標,年輕人每個月的收入比較低,每個月能存下的錢可能不到1萬塊,1000萬就需要他存83年,即使未來的收入增加,平均每個月可以存到2萬塊,要存到1000也需要40年以上。


40歲以上還沒開始存退休金的人也覺得很困難,雖然收入比年輕人高,但是家庭、小孩、甚至父母的花費,反而讓中年人更存不到錢,距離退休年齡只剩20~25年,等於平均每個月要存下3萬多塊才能達標,難度也是不小。


更何況,以上計算都沒有考慮通貨膨脹的影響,未來的東西只會越來越貴,20年與40年後的1000萬元,在考慮3%通膨後的實質購買力只有現在的550萬與300萬,根本就不夠用。若計算3%通膨後,實際需要的退休金金額會是1800萬與3300萬,遠遠大於許多人的1000萬目標金額。


我們看到這篇文章的例子,大家在抓退休金需求的時候,通常都只會抓自己或夫妻兩人的基本生活費,也就是還活得下去的保守金額,很少考慮到意外、疾病、照顧父母、小孩需求等等因素。


很多人可能會估算自己可能有長照需求,去投保長照險,卻很少人會考慮到父母的長照需求,而為他們投保,譬如故事中的母親奉養費與看護費用就高達7萬元。我知道這很難,因為父母的年紀要投保長照險,費用已相當高,但在規劃退休金需求時,我們應該要把這些可能發生的需求考慮在內。


1000萬退休金到底夠不夠?


我認為若是在20年後才要退休,1000萬的退休金絕對不夠,而且即使是2000萬的退休金也可能不夠,除非你打算要過很簡約的退休生活,加上勞保年金與退休金,或許可以應付需求。


對於有些年紀不到45歲,資產累積到一千多萬就決定退休的人,我認為未來的風險極大。靠這1000多萬本金帶來的被動收入過生活的人,或許目前的生活還過得去,但在未來很可能會遇上更多生活上的挑戰,而這本金可能還無法隨著通貨膨脹繼續成長,導致被動收入的消費力越來越低。


我認為比較可行的方式,是用這1000多萬當本金,繼續在股市裡累積資產,將獲得的股利繼續滾存進去,取得複利報酬,或許可以不用再繼續投入工作收入了。而平常的生活費還是需要靠工作、接案、經營自媒體或其他方式取得,你可以獲得選擇工作的自由,但離真正可靠的財務自由還有一段路要走。






2023/3/21

記帳只需記3個月?


 


我知道大部分人都很討厭記帳,因為這真的是一件有點煩人的瑣事,如果一天只有2~3筆消費要記倒還好,若一天超過10筆需要記帳,還真的是一種困擾,如果是家庭消費,更需要另一半願意配合。


不記帳與記帳的兩極中間還有其他替代性選擇,譬如我不需要記帳,我只要關注帳戶裡的錢有沒有增加就好,那就是我存下來的錢。還有一種是只需要記帳3個月,大約知道每個月的支出是多少,有個概念即可。


我曾提過我從2000年就開始記帳了,記帳的原因是為了讓我可以更安心的消費,不會為了省錢而在每一次消費時都猶豫不決與斤斤計較,控制消費的手段是設定每種類別的預算上限,記帳是讓自己知道離上限還有多少空間。


採用只關注帳戶裡的錢有沒有增加就好的人,他可能會非常需要嚴格執行先儲蓄再消費的方式,因為先把想要存的金額留下來,剩下的就是他可以花掉的部分,如果是消費剩的才存下來,那每次能存多少其實都很不穩定,不穩定就無法以此規劃未來的投資與儲蓄計畫。


只記帳3個月的方式,我認為也不實際,因為這樣的記帳方式無法真正知道你實際的消費有多少,我指的是一整年的消費金額。請你回想一下,你每個月記帳會記錄到那些內容?


三餐飲食、家庭文具用品、水電瓦斯電話費、與朋友家人吃飯聚餐、出門旅遊、電器家電、可能還有婚喪喜慶紅包,你有沒有發現,有些支出是每個月都會有的,有些是幾個月才會發生一次的,有的甚至幾年才一次。


還有些是固定每年只會發生少數幾次的支出,譬如定期扣款的保險費、個人所得稅、牌照燃料稅、房屋地價稅、與小孩註冊費等等,如果只記帳3個月,這些支出未必會剛好出現在你嘗試記帳的那3個月裡。


以上會發生甚麼問題呢?


你試著記帳的那3個月,很容易出現每個月的金額落差很大,譬如剛好某個月碰到冰箱壞掉,需要花幾萬塊換一台冰箱,或是剛好碰到要繳所得稅的月份,你無法得到一個月大約需要支出多少錢的準確結果。


而且....



「我的想法是」...


文章後段請至方格子的「雨果生活理財經」閱讀。




2023/3/15

別看輕功課不好的同學

 


前幾天聽到朋友分享一件令他感到震撼事情,他說最近他才知道,原來他以前高中時候看輕的親戚同學,現在發展的很好也很有規劃,剛他想的完全不一樣。


他說到,他有一個小他一兩歲的親戚,國中時不愛念書成績很差,高中去上職業學校學餐飲,畢業後就到泰式餐廳打工,而且一家餐廳做不久就會換工作,在他眼裡,覺得這個親戚很沒定性,工作也不能好好做,時常在換工作。


最近有機會跟那位親戚深聊,才發現他現在開了幾家連鎖泰式餐廳,還開了熱炒店、早餐店、和火鍋店,最近還打算頂下一家自助餐店,除了原本的生意以外,還可以將自助餐的廚房當作中央廚房,為其他餐廳一起叫食材與供餐。


他對於這位親戚目前的成績與他以前念書時的情況完全無法聯想在一起,記得高中時他愛念書,工作也常常在換工作,怎麼現在已經是多家餐廳的老闆了。


這位親戚解釋,他從高中時就知道他未來想要做甚麼了,對於在學校念書完全沒有興趣,學校教的東西完全沒有幫助,所以他不花時間在學業上,開始工作後就去餐廳學經驗學技術,學完就換下一家。


剛開第一家泰式餐廳時,還請了幾個親戚去幫忙,很快就忙不過來需要聘請員工了,過沒多久就開了第二家分店,然後一路開下去,他說,這個都是他在高中時就想要做的事情,他只是在準備好後一一實現而已。


還有一位親戚是學工程的,在學期間就很努力在考證照,當時不知道他為什麼要考那麼多證照,後來他考進了捷運局擔任工程師,在工作了多年後已升上資深工程師,年薪有上百萬,這期間他還是繼持續在考證照。


最近他離職換到新北市的捷運局,從基礎工程師開始,薪水只剩原本的一半。朋友問他為什麼要這樣做,原本的工作跟薪水不是很好嗎,親戚回答,新北捷運局剛成立,我可以去那邊學習如何從無到有,這些經驗對我會很有幫助。


而且捷運局還會鼓勵補助員工考證照,他持有的證照已經快夠用了,未來幾年他會出來成立公司,專門接政府的公共工程,這麼多年認識的人脈也都對於他將來開公司需要的資金與接案有幫助,這一步他已經準備很久了。


朋友對於這兩位親戚的發展近況與長期準備感到驚訝,沒想到以前讓他覺得很混的人,竟然早在10幾20年前,心裡就已經有了抱負,並且默默地堅持努力了這麼久。


這位朋友自畢業後在同一家公司服務了超過20年,再過幾年就可以申請退休了,他在猶豫該不該繼續在同一家公司做下去,或是轉換到其他跑道,甚至是自己創業,以他的工作經歷與能力,確實有足夠的能力創業。


他分享,這兩位親戚給他最大的刺激是,如果你有想做的事情,專注做好你應該做的事情就好,不用管別人怎麼想/講,就像他們學校課業不好,常換工作,那是因為他們很清楚將來想做甚麼,現在只是在做準備。


先不論朋友口中的這兩位親戚是否有很好的成就,也不論他們是否在20年前就已經想好未來要做甚麼,我想分享這則故事的重點是,你只要顧好自己的事情就好了,別人怎麼評論你沒有那麼重要,不需要活在別人的嘴/眼裡。


記得我的老闆曾說過,他在大學時期就創業了,他知道這個才是他想做且該專注的事情,學校成績只要能PASS就好了,時間分配上很重要,用最少的時間,最有效率的方式,達到你需要的目標即可。


所以,不要再看輕你的同學或是身邊看起來過得很混的人,他們可能早就有夢想與目標在進行了,只是他們懶的解釋,身旁的人看不懂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