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股票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股票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4/3/6

保險業務的競爭對手竟然是ETF

 


前幾天看到兩篇文章很有感,雖然我不是保險從業人員,但在過去十多年與幾位保險業務人員接觸後,也有類似感受。


以下是節錄部分文章內文:


『不僅保費收不進來,近兩年美國暴力升息,美元定存利率超過5%,不少業務員頭一次遇到保戶把保險解約,改放定存、買債券ETF,「我的競爭對手竟然是ETF,」凱基人壽處經理孫國城也感慨。


以前業務員只要懂一、兩種商品,每個客戶都賣一樣的就好;但現在保單CP值沒那麼好,客戶也已買了很多張保單,業務員要從商品銷售,轉成解決方案銷售,為客戶量身訂做,得熟悉公司大部份的商品。


由於保單會大轉型,業務員不能再用「每年可領到多少錢的保證收入」來賣保單,銷售難度大幅提升。台灣業務員人數太多,平均服務的客戶數僅歐洲的五分之一,未來保單變難賣,加速業務員汰弱留強,人數恐萎縮八成。


台灣定期險大多只保到80歲,就是因為在台灣調整費率極難。林世德舉例,在香港只要保戶願意繳保費,而且能接受保險公司調整費率,定期險也能保障到109歲。台灣人的觀念需要突破。』


由於ETF的入手容易且接受度高,這幾年台灣ETF非常盛行,尤其是高股息ETF如雨後春筍般大量發行,動輒7%、10%的股息殖利率讓大量投資人捧著錢進場,再加上美國升息,美元定存的利率都來到5%以上,拉高了一般投資民眾對投資報酬率的要求。


過去台幣定存利率只有1%的年代,儲蓄險的內部報酬只要有2%,許多人就可以買單,因為以保本投資來說,2%報酬率已經是定存利率的兩倍,但隨著高股息ETF的盛行,加上美國升息,讓美國定存、公債甚至公司債的利率都輕易來到4%以上,儲蓄險的2%-3%內部報酬大大降低了吸引力。


以前許多保險業務員只需要懂賣壽險、醫療險、癌症險跟儲蓄險(或分紅型保單),就可以做出好成績,在理財意識越來越抬頭與普及後,消費者想要知道的會多更多,光只是賣保險商品已不足以滿足許多人的需求。


十多年前與一位朋友一同去見一位保險業務,聽說是他以前的同學,剛進保險業(果然都是先從過去認識的人開始),聽他的介紹內容,就僅是著重在介紹商品與理賠內容,一股腦地把他在公司學的展現出來,很明顯的感受到,他只是在做業務銷售簡報,卻沒有理過我們需要甚麼。


礙於面子當然是完整的把他聽完,反問他的問題,他也回答的不太確定,當然後續就沒有再與這個人聯繫。


後來陸續又與幾位做保險的朋友聊過,每個人的出發點都是以"風險"為主,千篇一律地告訴你,如果發生甚麼事情,可能會需要花多少錢,如果你花一點錢買這張保單,你就可以把風險轉嫁給保險公司,保險公司可以理賠多少錢,讓你減少負擔。


可是這些風險如果都要轉嫁給保險公司,我會有買不完的保險,而且保險額度若要買足,全部列出來,一年要繳幾十萬的保費,根本不太可能這樣買。礙於不可能花這麼多錢把保險買好買滿,所以必須要做出取捨。



完整文章內容請至方格子的「雨果生活理財經」閱讀。





2023/6/21

3千萬的退休金要如何辦到?


 


我時常在提醒,計算任何未來金額的時候,千萬不要忽略了通貨膨脹。3000萬這金額看起來很高,但考慮平均3%的通貨膨脹後,20年後的3000萬價值(購買力)約等於目前的1661萬,40年後的價值約等於目前的920萬,如果你的退休金目標是3000萬,換算下來,你還會覺得很多嗎?


我每每提到2000萬、3000萬的退休金目標時,看到的就是一遍絕望的眼神,許多人反映,我這一輩子的收入都未必會有2000萬了,現在連要存到1000萬都覺得很困難,怎麼可能把退休金目標設定到3000萬,這樣退休不就無望了嗎?


這也就是為什麼必須要投資的原因。


如果自己的退休金全部都要靠自己從花剩的收入存下來,任你再會賺也很難存超過2000萬(每年存50萬,連續存40年),而且這時候的2000萬也已經貶值到不知道剩多少價值了,想準備退休金,當然要靠報酬率高於通貨膨脹率的投資方法。





我們看圖表說明,第一行的終期總資產是3009萬元,投資時間是20年,連續20年的時間,每年都要投入67萬元本金,假設投資報酬率為7.2%(指數化投資就能做到),則20年後就可以達到超過3000萬的資產,但自己總投入的本金只有1340萬元。


如果你會指數化投資,你只需要用20年的時間陸續投入1340萬,就能夠累積到3000萬的資產,沒有一開始想的那麼不可能吧。


但老實說,要扎扎實實從自己的收入存下1340萬也並非易事,沒有多少人能夠一年就能存下67萬元,而且要連續維持20年。


我們接著看第二行....



文章後段請至方格子的「雨果生活理財經」閱讀。







2022/12/22

存成長股一定比存高股息股來的好嗎?

 



台灣近幾年很流行存股,有人喜歡存股價穩定的金融股與電信類股,但也有人建議存成長股,因為長期下來,成長股能帶來的報酬會比傳統認知的定存股要來的多,同樣道理也可套用在指數型、產業型ETF(5G或半導體)與高股息ETF上。


我用台積電與中鋼來做比較,現在很多人覺得台積電是很有發展潛力的成長股,但有個15年以上投資經歷的人應該知道,台積電過去可是被稱為漲不太動的牛皮股的,而中鋼是相當優良的定存股,配發的現金股利相當優渥,甚至還有一段很不錯的成長史。


這張圖是2002年至2013年的台積電與中鋼還原股價走勢圖,我們可以看到在這11年期間,台積電的含息還原股價從30.28漲到67.1元,年化報酬率7.5%。中鋼是從3.77漲到18.2元(最高還曾到24.48元)年化報酬率是15.4%,超過台積電一倍。


那時候買台積電並不是一件很厲害的事情,股價通常都在40~60之間遊走,現在聽到有人以前用60元買進台積電抱到現在深覺羨慕,以為抱久就會有豐厚的獲利,但當時買台積電就很像買中鋼一樣,不是追求高額獲利,單純只是求穩而已。


再看中鋼,2000年網路泡沫後至2008年金融海嘯這段期間,美國陷入發展平緩時期,當時最火紅的是原物料產業,相信很多人還記得金磚四國、貝萊德是藉礦業基金、南非等,當時很熱門的投資標的,中鋼的還原股價自3.77成長倒最高將近6.5倍,即使08年後大幅下跌,之後也沒有漲多少,配息殖利率也變低,但統計到2013年都還有年化15.4%的報酬率。


以上例子同時可以看到產時代轉變與產業榮景的變化,2000前的網路科技股狂漲,之後輪到原物料產業與新興市場狂漲,2009年後又輪迴科技產業狂漲,特別是網路服務與半導體,2022年後,半導體又大幅下跌,誰知道2023年後可能又會輪到哪個產業興起呢?


現在的成長股在未來未必會一直成長,現在所謂的高股息定存股未必就會一直表現比較差,也未必一定能維持高配息,投資個股與產業型ETF的人需要格外注意產業變化。


舊新聞「『台積電溢價』現象開始擴散

"自從二○○三年後,股價幾乎只有在超跌時才有重要表現的台積電,從去年十二月以來,股性表現一反過去牛皮,股價創近八年半來新高,進而成為台股主攻九千點焦點。"




2022/2/16

低利率時代 債券還適合做資產配置嗎

 



有網友提出,在這幾年債券利率這麼低的情況下,用儲蓄險替代債券用來做資產配置是更好的方法。


主要的理由是:保險利率高於債券ETF,利變壽險IRR超過2%,IEI不到1%,BND不到2%,利變壽險宣告利率也會提高,股票搭配利變壽險,勝過股債搭配。


因為資料回測網站無法回測利變壽險數據,無法直接做比較,所以我單純只列出債券過去8年的年化報酬率比較。





這張圖片我用歷史數據統計了三種純債券的年化報酬率比較,第一個藍線是全球債券市場,本是想用BNDW,但因為上市時間太短,所以改以其成分內容替代(BND+BNDX)。


第二個紅線是美國中期公債(VGIT),債券到期時間是3~10年,第三條黃線是美國長期公債,債券到期時間是20年以上。


指出幾個重點:


  • 最上面可以看到各債券的年化報酬率,全球債券的年化報酬率有3.27%,美國中期公債有2.39%,長期公債有6.63%,這些報酬率應該都不比儲蓄險低。



文章後段請至方格子的「雨果生活理財經」閱讀。




2021/11/1

資產配置並非追求最高報酬 (asset allocation is not aiming for optimal profitability)



過去的文章談論過許多次資產配置,資產配置的方式很多,因應不同的理財需求與家庭財務背景會有很不同的規劃方式,但追求最高報酬不該是資產配置最主要的目的。


如果要追求最高報酬,應該要去找出下一檔 Facebook、Apple、Amazon、這種漲了上百上千倍的股票,資產配置的結果,會將所有資產都集中到最可能帶來最高獲利的地方。


而我們過去將資產分配到股票、債券、房地產、甚至原物料與重金屬等不同資產,為的就是要避免單一資產突發性暴跌的風險,同時也期待不同性質的資產在不同期間能帶來較佳的報酬。


譬如股市大跌修正時,債券可能會因避險需求而上漲;股債都下跌時,房地產可以持續帶來穩定的租賃收入;景氣循環到復甦期,原物料可能會有一波明顯的漲幅。


如果可以預知股市何時可能會大幅度下修,現在處於景氣循環期的哪一個階段,美國央行甚麼時候要升息,升息之後有哪些資產會受到影響,那投資人確實可以追求投資最高報酬,而非資產配置。


其實絕大部分的投資人都無法做到,但許多人都會試著去學習並預估,希望可以拿到比大盤走勢還要好的投資報酬,希望可以十萬進場百萬出場,可惜結果通常都是事與願違。


所以比較簡單的方式就是採用資產配置,股票、債券、房地產、甚至原物料都持有一些,差別僅在於各類資產的持有比例不同,這樣不管是哪個資產上漲,都可以獲得該部分的報酬。


各類資產之間並非是完全的負相關,某類資產上漲,其他資產就會下跌,它們更像是輪流的漲,或是漲多漲少的差別。


譬如股市多頭的時候可能上漲了20%,但債券價格可能也會上漲個3%,再加上每年固定配息的1%至2%,同時房地產也每年帶來3%至5%的穩定租金報酬。當遇到股市下跌15%時,債券價格可能還因短期避險上漲了10%,而房地產也沒有受股市下跌而影響價格(REITs短時間內會受股市下跌影響)。


就算碰到股災時股債雙跌,常常股票的跌幅也遠比債券價格還要多,將股票資產部分暫時轉換到債券,少賠一點也是一種配置方式,資產配置並不全然要想辦法把資產放在會賺錢的地方,或是一股腦的閃避虧損,而是看整體報酬與風險的相對應關係是否合理與能否承受。


2021/10/14

有大筆資金時該單筆還是分批投入 (should I buy in batches)


 

曾看過有人在討論,如果手上突然有一筆金額比較大的資金,譬如幾個月的年終獎金,或甚至是一筆數百萬的遺產,應該要當下就單筆投入,還是分批投入呢?


這個問題我認為並沒有一個標準答案,但是我們可以來看看幾個可能的情況。


如果是投資初期資金並不多,替如投資資產大約50萬,這時候獲得一筆30萬的獎金,如果一次單筆投入的話,這筆資金會佔總資產的37.5%,這筆單筆投資對於資產的買進成本會有較大的影響。如果近期有較大的股價跌落,很可能就會買在相對較高的價位,分批投入可以平均買進成本,可能可以讓買進成本稍微低一點。


若這時資產已經有1000萬,單筆30萬的獎金對於總資產影響很低,不管是單筆投入或分批投入,就算近期有大幅度的股價崩跌,也不會有多大的影響。如果這次單筆金額是1000萬,佔了總資產的50%,單筆投入與分批投入的影響就會很大。


但如果你還要累積資產的時間還有很長,譬如目前是40歲,還有20幾年可以累積退休金,那這筆較大筆的投資在未來回頭來看,可能也沒有很大的影響力,因為20幾年後你的總資產可能已經來到6000萬了。


這裡說的分批投入指的是把一大筆資金分成6-12份每個月投入,而不是分成每一年投入,如果一筆資金拆成10年分批投入,那你很大比例的資金就錯過了8年9年的成長,這絕對是不如當下就單筆投入的,除非未來10年都是下跌趨勢。


所以該單筆投入或分批投入,我覺得可以看自己個人的心態,如果你對股市未來很有信心,怕未來幾個月會一直上漲,那就單筆投入。如果你覺得未來半年一年內會大跌,也可以在一年內將資金分批投入。


未來一年的股市會漲會跌沒有人猜的準,將單筆資金分成一年分批投入,若是上漲就會少賺一點,若是真的下跌就買進成本低一點,但是否獲利還是要看最後要賣出變現時的價格,當下帳面上的損益多寡都不具多大意義。


以上做法其實都是讓自己安心而已,若你的單筆資金對於總資產而言比例很低,其實在退休後需要開始動用資金時回頭看,當時不管是單筆或分批投入,對於整體投資績效的影響都很低,不需要對這件事情太糾結。


2021/9/6

長期定期定額一定會獲利嗎 (is systematic-investment a profit promise)

 

大部分的理財專家都會建議投資人,不要害怕股價下跌,只要長期定期定額買進,在低檔的時候持續買進可以買到成本更低的單位,等待未來股價上揚就可以獲利,這就是大家常聽到的定期定額微笑曲線。


事實上,長期定期定額並不一定是獲利的保證,股價這條曲線也不一定會微笑,原因在於沒有人能保證股價一定會重新漲上去。


如果你投資的是個股,長期定期定額就不一定適用,如國泰人壽(現已併入國泰金控)於1989年6月22日,就曾創下每股1,975元的天價,如今的國泰金歷史股價也從未回到1990年的高點。這類的個股不勝枚舉,譬如大家應該還有印象的宏達電。

國泰金歷史股價

宏達電歷史股價


那麼買指數ETF是否就可以避免個股股價不再回來的問題呢? 我們再看台股的指數走勢,如果你確實執行定期定額,每個月都買進固定金額,假設得到的平均成本是紅色這條線,價格在紅線以下都是虧損,紅線以上才有獲利,如果你投資的市場是這樣的波動區間,沒有持續的上漲創新高,那麼長期定期定額也未必可以獲利。各位可以再想想過去盛行的金磚四國現在狀況如何。

台股指數


如果你投資的是每股S&P 500這樣的市場,長期定期定額就有很高的機會可以獲利。

美國S&P 500指數


由上面的資訊可知,長期定期定額想要獲利,必須要投資會長期持續成長的個股或是市場,否則只會越攤越平。


定期定額還有一個限制,就是累積到後期的每一筆投資金額影響力會頓化。換句話說,如果你已經累積到了500萬的投資本金,每個月再投資1萬元的資金進去,影響力只有五百分之一,如果這時候帳面上是虧損20%,這1萬元新資金只會將虧損降低0.04%,變成19.96%,攤平的效果其實非常微小。


所以長期定期定額想要有有效的攤平效用,你需要定期投入的不單只是每個月固定的資金,而是每年或每季領到的股息。


因為股息配發會隨著持股的增加而增加,計算的不是一個固定金額,是一個百分比,所以不管你的持股成本是100萬還是500萬,你獲得配發5%的股息就是5萬或是25萬元。將這5%的配息重新再投入,後期的影響力絕對會比一開始每個月定額的1萬元還要高,如此做也才能有複利的效果。


總結,定期定額投資必須要掌握兩點原則:

  • 市場會持續的成長
  • 配息要不斷的再投入


2021/9/1

別以為股市會一直創新高 (stock market has its limit)


 

有些投資人認為股市會不斷的創新高,如果碰到崩盤,只要撐得夠久,股市還是會回到原本的高點,甚至持續創新高。


以過去10幾年來的大盤走勢來說,這麼說也沒有錯,自2008年金融海嘯以後,股市就走了一段長達12年的多頭。即使碰到2020年疫情的大修正,也運氣很好的在短時間內就反彈,並且漲得比修正前還多出不少,讓許多投資經驗尚少的投資人覺得,我只要跟他凹下去,總會等到他反轉創新高賺錢的時候。


以上的說法,我想要提醒投資人幾個不同的思考點。


首先,大盤不斷創新高,可能跟你一點關係也沒有。如果你買的是個股,而且這些個股還不是權值股,那麼很有可能大盤指數在漲,你手上的持股卻還是在跌的。千萬別以為大盤屢創新高,你不管買什麼股票都會賺錢,只要你持有的不是跟大盤指數連動的ETF,大盤不斷創新高就未必跟你有關係。


第二點,台股不同於美股,台股在過去30年沒有不斷創新高。我用一篇文章來提醒各位,財訊的「回顧台股30年 12682的驚奇與瘋狂之旅」告訴大家,台股上一次超過12000點是在30年前,直到2020年底才突破13000點。如果你是在30年前的12000點買進股票,你很可能要等到30年後股價才回來,而且那時候還沒有指數型ETF,你持有的個股很可能早已經下市了。


我們來看一下美股的 S&P 500,我們從1975年開始看到現在,我們可以說股市會不斷的創新高,但這過程中還是有一段滿長的時間是沒有突破新高的。看一下自2000年網路泡沫高點崩盤後,等到了2008年才又回到之前的高點,卻又碰到一次金融海嘯崩盤,一直到2013年才創新高。心裡抱持股市會不斷創新高的投資人,你有能力等待13年嗎?




我們再回頭來看看台股,2020年底台股指數終於創新高了,為什麼會創新高呢? 我們從下圖來找一下可能的原因。










我將與台股大盤連動的0050前幾檔成分股的股價走勢放在一起,你有觀察到什麼現象嗎?


台積電占0050的比重達47%,第二第三名的比重各只有4%多,第四第五名只有2%多,我幾乎可以說台股會突破13000點的主要因素是台積電一檔個股。而台積電在2020年後不斷創新高的原因,除了技術能力領先與市場需求外,多少還是受到疫情影響與晶片缺貨的因素,讓台積電的晶片報價可以提高。


若之後疫情減緩,台積電在美國與其他國家擴廠的產能開出來,還有擴廠的資本支出計算進去,台積電股價開始修正導致大盤指數拉回整理,台股指數在未來還有多大的機會能持續創新高呢? 需要等多久? 我們都不知道。


影響股市的因素很多,特別是在這兩年疫情的影響下,世界各地的生活都受到嚴重的影響,但股市卻不斷的突破上漲,導致部分投資人認為就算現在買在高點套牢了,只要撐得夠久,股市在未來還是會持續創新高。


台股與美股的體質不同,美股有許多世界級的公司,還會不斷有創新的公司上市並成為全球領先者。而台股僅有極少數幾家能稱得上世界級,而且都是以代工生產為主,新上市的公司幾乎沒有有能力在世界佔有一席之位的企業。美股或許可以不斷創新高,台股也可以嗎?


我想提醒投資人的是,股市是否一定會不斷創新高? 你這麼有把握嗎? 你認為你真正能撐多久? 5年? 10年? 還是30年? 


2021/8/13

人生收支曲線圖 (life cycle curve)

 


之前在網路上看到有人分享了一張來自「好險網」的一張「人生收支曲線圖」,這是一張看似很簡單,卻也清楚解釋了人生一輩子需要經歷的階段與財務需求。


從左邊的出生開始,馬上就需要一定的生活支出費用,但剛出生,誰有能力負擔自己的生活費用呢? 當然,從出生到上學到就業階段,是所謂的撫養期,這些生活支出就是要靠父母、親戚、或是各救助單位的支持。


有些家庭生活比較困苦,可能在撫養期就需要有人救助,或甚至是出社會前就需要借貸,最常見的就是助學貸款,許多年輕人在就業前就會先欠下約40萬元的大學助學貸款。


這條黃色的生活支出線,顯示剛出生時的花費比較低,隨著年紀增加會越來越高,但當到了退休之後,必要的生活支出費用也會隨的年齡增加而越來越低,當然這並不包括醫療費用。


開始就業之後就是圖上的奮鬥期,就業所帶來的工作收入理當要高過自己的生活支出,才有辦法獨立負擔自己的生活,又或是說,自己的生活支出應該要控制在自己的工作收入以內。


一般人的工作時間大約就40-45年,尤其過了一定年紀後,隨著體力下降與所學知識漸漸被新時代淘汰,收入也很可能會漸漸減少,一直到年紀或體力條件到了一定程度後就會選擇退休。


紅色這條工作收入線呈現的是大部分一般民眾的收入狀況,當然也有很多高階族群的收入會隨的年齡、經驗、與人脈的增加而增加,未必會在屆退休年齡時而減少。但不管如何,總有一天會無法靠自己的勞動力帶來主要的工作收入。


在退休後與身故前還有一段養老期,這段養老期同樣有生活支出需要支應,但不同於撫養期,這段時間沒有人會負責負擔自己的生活開銷,所以在退休之前,一定要準備好退休期間需要的生活支出。


運氣好的人,或許可以等待上一代的贈與與繼承,變賣繼承來的資產來換取生活支出所需的現金。相信大多數人就算有財產可以繼承,也應該還是需要自己另外準備一筆退休金,而這筆退休金就必須要從奮鬥期裡來累積。


每個人的生活花費習慣大不相同,有的人很努力地存錢,有的人是賺多少就花多少錢,黃色這條生活支出線應該視為最基本的生活費用需求,而紅色工作收入線超過生活支出線的部分,就是一般人的收入扣掉必要生活支出費用後所剩餘的資金。


這一塊區間的錢,可以選擇存下來當作養老期的生活費,也可選擇盡情的花掉來豐富自己的人生經驗。但如果要靠工作收入來準備養老期的生活費,就必須要留下一部分的收入,並透過適當的理財才累積養老金。


綠色這條虛線就是理財收入線,順利的話可以從開始就業時就積少成多,期望到了退休時,理財收入可以銜接上,取代退休時即將消失的工作收入,並且足夠負擔養老時期的生活支出。


如果綠色線的起頭不是由開始就業那一點就開始,而是到了奮鬥期中間才開始,就會造成兩個情況,一是綠色線的斜度要很大,才來的及趕在退休前達到生活支出線那個標準,否則就是要強迫降低生活支出線來配合比較低的理財收入線。


圖裡還有四個灰色的點代表不同的情況:

  • 活太短:如果活太短,那很可惜,希望在這短短的人生能夠沒有遺憾。但慶幸的是,在壯年時期,工作收入與理財收入會比生活支出多,不會面臨財務窘境。如果是已成家有小孩,那就要考慮到家人是否會因為你的突然離開而失去生活收入依靠。
  • 殘廢長年病:若在奮鬥期發生意外殘廢或是長年疾病,導致估做收入中斷,甚至還有額外的醫療費用,支出馬上超過收入,如果沒有其他人可以奧援,就必須要提早規劃保險來協助你盡量減少這一筆收入與支出的落差。
  • 收入中斷:除了疾病以外,也有可能發生工作不順利或中年失業,這時候如果理財收入線有累積到一定的程度,或許就可以靠降低必要生活支出來應對,或是換一個收入比較低一點的工作,加上理財收入,可剛好可以負擔原本的生活支出水準。
  • 活太長:長壽理當是一件美好的事,但是當退休金準備不夠時,活太長反而變成一種負擔。如果存活超過你預期身故的年齡,而資產又即將用盡,或理財收入無法支應必要生活支出,這樣的退休生活可一點都不幸福呢。


這張圖標示了人生理財規劃的幾個重點:

  • 奮鬥期是努力工作生活並累積理財收入的時段,如果發生工作中斷或急病殘廢,可能就會大大影響理財收入的累積甚至當時的基本生活,所以應該要做好相對應的應變計畫與投資,譬如擁有適當的保險、培養第二第三專長、保持健康的身體、與盡量避免意外的可能。
  • 理財應該要從開始有收入時就開始做,否則越晚做就要冒更高的風險追求更高的報酬。而且要避免賭博式的投資方式,理財收入線才會穩定的向上發展,許多人是在退休前才把長期累積的資產賠光。
  • 養老期的生活花費需求其實會降低,但在圖中看不到的是醫療支出,這個隱藏性的支出可大可小,建議要盡早做好保險與理財規劃,退休後用保險金與夠高的理財收入來支應無法預估的醫療支出。


紅色的工作收入線未必到了退休就會歸零,如果工作資歷豐富,有一些顧問類的兼職工作是可以持續帶來工作收入的。也有人將興趣寫成文章或拍成影片,在從事興趣的同時,持續可以獲得不無小補的收入來源。

2021/8/3

定期定額的重要性 (the importance of systematic investment plan)

 


大部分的投資人都會認為,只要買進長期持有就會獲利,前面的文章也解釋過,這需要看你買進與賣出時間的相對價位關係,很有可能抱了20年還是虧損的結果。而最簡單的解法就是持續的買進,讓買進成本分布在股價高與低的時候。


我們看看下圖,這張圖是台股的月線走勢圖,我挑了幾個時間點買在當月最高價的位置,有些時間點在買進後就會碰到一段長達一兩年的跌幅,幾乎可以說是買在近期的股價高點。我們從1994年之後開始買,不定期的隨意買進,總共有9個買點,然後在2017年中檢視過去的投資報酬率,我們本篇文章先不討論現金股利的部分,我們可以看到10463這條綠線,每一條垂直的綠線就是該次買進持股的獲利空間。只要你抱得夠久,可以等到股市高檔在賣股,就幾乎都可以獲利,只是賺得多少的差別。




我們再看第二張圖,這張圖我們在同樣的時間點買進,一樣在2017年中來檢視過去的投資報酬率,假設這個時候的台股是在7768點的價位,我們看看獲利情況如何。



紅色線就是7768點,成本價在下方的畫上垂直綠線代表獲利,成本價在上方的畫上垂直黃線代表虧損。我們可以看到在過去23年以來,某些時期買進的持股有獲利,某些時期買進的持股依然虧損,總損益是多少,就看買進的數量與成本總和,未必長期持有就一定會獲利。


如果我們固定每個月都買進股票呢? 假設我們一樣每個月都買在當月的最高價,一樣用7768點來做結算,我們就可以畫出一個損益面積圖,如下圖。綠色區塊就是在2017年結算時獲利的部分,紅色區塊就是虧損的部分,正常人都會想等到股價高一點,綠色面積多一點的時候才想獲利了結。如果是正逢要退休的人,就是盡量減少資金需求賣少一點股票,期望能夠撐到股價漲回高檔位置。




打算長期持有的投資人理當會希望能夠選擇到一個持續向上漲的投資市場,而非在一個區間上下起伏的市場,這樣投資人就有很高的機會可以保持獲利,而且投資時間越長,獲利會越多。下圖是美國S&P500指數的走勢圖,綠色區塊就是1994至2017年中的投資獲利部分。




獲利多少跟你持有的股數也很有關係,不該只在乎買進成本


在不同時間點買進成本10元與20元的股票,在股價22元的時候賣出,請問何者的獲利比較多? 答案不一定是10元的那個。假設股價低檔不敢加碼,只買了一張試水溫,而股價20元時才充滿信心買進10張,堅持持有到股價來到22元時,成本10元的獲利120%,賣掉的實際獲利是1.2萬,而成本20元的獲利是少少的10%,但賣掉的實際獲利是2萬元。


所以投資不該只是在意買進成本夠不夠低,要等到很低檔時才要買進,同時也要在意持有的股數夠不夠多,能帶來多少實質獲利。當然,這是一個極端的例子,我們當然希望能在股價低檔的時候買進越多越好。


有的人堅持想買在很低檔的時候,寧願手抱現金一直等待崩盤,可能有幾次少量買在相對比較低檔的時候,並對於帳上的投資酬率相當滿意。另一個比較敢勇於投入的人,雖然帳上投資報酬率只有個位數,但因為持有的股數很多,實際獲利的現金價值卻遠高於高投資報酬率的人,投資人千萬不要迷戀於投資報酬率這個數字,一千萬的10%也是很可觀的。


該用「定期定股」還是「定期定額」


前面幾張圖片的例子與獲利計算是採用定期定股,每個月都固定買進相同的股數(譬如一張),才能直接用面積計算的方式來看損益,如果是用定期定額,實際可能的報酬會比用面積的算法更高。


用定期定股的方式,在股價10元時買進一張,股價30元時也買進一張,當股價在20元時,一賠一賺剛好打平(先忽略手續費與交易稅)。若是定期定額的方式,假設同樣都投入9萬塊買股,股價10元時可以買進9張,股價30元時可以買進3張,當股價來到20元時,成本10元的9張持股獲利9萬,成本30元的3張持股虧損3萬,總損益是6萬元。


一樣的買進成本與股價變化,從高點30元跌到20元,定期定股會是損益兩平,而定期定額還可帶來33%的獲利。以上面的例子來說,定期定股的損益兩平價位是20元,也就是從高點跌超過33%就會開始變成虧損,而定期定額的損益兩平價位是15元,從高點跌超過50%才會開始變成虧損,哪個方式比較有利顯而易見。


2021/7/18

不同時間、不同年期的績效統計差別 (different return in different years and periods)



美股是否優於台股,指數ETF投資是否就是所有問題的解答,我們來玩一下數字遊戲。


在研究指數化ETF投資時,常聽到財經專家會提到美國股市與台灣股市的長期指數投資年化報酬率大概在6%-10%之間,差別在於計算的時間區間有多長。到底在我們實際的投資過程中,是否真可以獲得6%-10%的年化投資報酬率呢,本篇將來分析一下這其中的眉角。


我利用PORTFOLIO VISUALIZER來計算美股與台股的歷史年化報酬率紀錄,為取得比較長年期的統計資料,美股我使用的是VTSMX (Vanguard Total Stock Mkt Idx Inv),而台股是用TWN (Taiwan Fund)來當作比較範例,TWN雖未能完全代表台股指數績效,但本篇主要是想分享如何採用有參考價值的年化報酬率,實際的報酬是否完全貼近大盤不會造成觀念的不同。


在以下的圖表,VTSMX 顯示於 Portfolio 1,TWN 顯示於 Portfolio 2,最長統計時間從1992年至2021年。我們不再特別找美股的所有歷史紀錄,因為我可以看到的S&P500指數從1928年開始,早期經歷過大蕭條、第二次世界大戰、與美蘇冷戰,後期又進入了網路時代,許多經濟狀況已與數十年前不同,而且我們為退休金準備的投資年期可能了不起20-40年,未必需要看到近百年的指數變化。


我們用1992年以後的指數變化資料,經歷過美國快速發展的10年,也有經濟發展停滯的10年,又經另一個股市大漲的10年,中間也經歷過網路泡沫、金融海嘯、新冠疫情等影響。這近30年的歷史績效與我們準備退休金的年期差不多,應可以當作本次分享的資料來源。


先從下圖開始看起,這裡統計的是從1992年至2021年,近30年的資料,美股的年化報酬率約是10.5%,台股的年化報酬率是7%,大概就是介於6-10%之間,落差不大。也可以看到美股在1992-2000年的股價成長近4倍,而台股高低點就介於10000-20000之間。美股2000-2010經歷了兩次大跌,沒有再創新高,而台股也差不多一樣。2010年之後美股與台股又大幅成長超過一倍。




注意看一下美股年化報酬率10.5%跟台股的7%,在30年的複利累積下,最後資產的總金額是171K跟68K,兩者相差了2.5倍。所以你說3%的報酬率差多少,如果時間拉得夠長,整體績效可以差很多。如果你的投資手續費被多收1%,30年下來總資產可以差到32.5%。


我認為我們要保守一點考慮,不要把2020-2021這兩年的資料計算進去,因為這兩年碰上新冠疫情的股價修正,又接上暴漲一倍的V型反轉,這兩年的績效會把整體績效變的特別好。這種事情未來也不知道會不會再發生一次,所以我們只統計到2019年底,再來看一次美股與台股的投資績效如何。



上圖可以看到,美股的年化報酬率變成9.74%,比前一張圖少了1%,而台股只剩4.77%,比上一張圖少了2.2%,可見這兩年的漲幅對台股報酬貢獻很多。如果你是在2019年底前查看台股的指數投資報酬率,美股與台股的2019年底總資產差了3.5倍,這不到5%的年化報酬率,是否會讓你對台股指數ETF投資卻步呢。


其實很多人準備退休金的時間並不會到30年這麼久,年輕時存錢買房,結婚養小孩,每一次都很可能把積蓄清零,真正可以認真開始準備退休金可能是40-45歲以後,距離退休年齡大概只剩20年左右,所以我們把時間期間縮短到20年再比較一次看看。


下圖是2001年至2021年的投資績效,美股的年化報酬率為8.46%,台股為10.16%,人家都說投資蘋果概念股不如直接投資蘋果,投資台股不如投資美股,但如果只看這20年的資料,台股的績效表現還優於美股呢。



台股在2020至2021這兩年的表現實在是太驚人了,績效一舉超越美股,如果排除這兩年不看,我們只看2001至2019年底的績效表現,數據呈現於下圖,我們可以看到台股與美股表現幾乎相同,年化報酬率都在7.25左右,也是有在6%-10%之間的標準。你可以發現,就只是少看兩年的數字,台股與美股的績效表現就一樣了。



或許你會說,這樣看就不是完整的20年了,而且有點玩弄數字的感覺。好的,那我們就把年期調整為1999至2019年,經歷過網路泡沫與金融海嘯,看看會發生甚麼變化。我們從下圖可以看到美股年化報酬率維持在7%,而台股只剩5.56%,總資產就差了35%。



或許你覺得差35%還好,至少台股年化報酬率也還有5%以上,那我們再來調整一下統計區間。如果你準備要退休的時間不是2019年,而是2012年呢? 我們改統計1993-2012年底這20年,如下圖,我們就會看到很大的區別,美股的年化報酬率還有7.8%,而台股卻只剩2.87%,20年下來資產只增加71%,遠不如美股的表現,兩者於2012年底的總資產差距2.4倍。



如果我離退休年紀只剩10年左右,我最近看很多專家提到0050過去10年的年化報酬率有7%以上,我是否還可以做股票指數ETF投資呢? 以下我就把投資年期縮短到10年左右來比較看看。


下圖是2009至2021年的12年投資績效,我們可以看到非常漂亮的投資報酬,美股的年化報酬率達到15.78%,而台股甚至達到16.32%,比前面說的6%-10%高出很多。如果用這個績效來看,12年資產變成原本的6倍多,我若100%投資股市應該是可以獲得滿不錯的退休金吧。



先別高興太早,我們再來看一下不同期間的報酬率表現如何。下圖我將投資區間調整為2000至2010年底,這10年的投資績效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美股的年化報酬率僅剩1.2%,台股僅剩1.58%,兩個股市的年化報酬率都比銀行定存還要低。看到這個數字,你還敢用股市來存退休金嗎?



我們再來調整一下時間區間,下圖把時間調整為1993至2000年底,美股的年化報酬率還有15.84%,而台股的報酬率僅有-0.8%,投資了8年後不但沒增加資產還賠錢,這時候你還有心情退休嗎?



上面的多張圖表從30年區間調整到20年與10年,在不同的起始年份與統計區間都可以得到差很多的投資年化報酬率,彷彿是故意在玩數字遊戲一般。其實我們還可以繼續找不同區間的10年與20年,找出最棒與最糟年化報酬率的數據,但玩這些數字遊戲一點意義也沒有,從以上的數據與圖表我們可以獲得一些結論:


  • 時間越長的年化報酬率數值比較具有參考價值,但也不需要太長,畢竟我們準備退休金的時間只有20-40年,看近百年的統計數字並不會更精準,過去的歷史也未必會在我們退休前發生,未來也可能發生過去從沒發生過的事情,重點是我們這20-40年的投資區間會落在歷史上的哪一段? 經濟大蕭條、世界大戰、還是景氣大爆發的榮景時刻。
  • 時間越短的數字落差越大,過去10年的年化報酬率不太具有未來的參考價值,我們剛剛已經看到了不同區間的10年可以看到15%也可以看到-0.8%的報酬率,你能知道未來10年會走哪一條路線嗎。
  • 不要以為美股一定比台股強,如果你的投資期間不夠長,你很可能在退休前剛好碰到美國盤整的10年,也可能碰上台股漲不破萬點的天花板,也可能碰到如2021年台股飆贏美股的情況,我不知道到時會碰上哪種情況,分散投資應該是比較好的策略。
  • 你看台股1993至2000年底與2000至2010年底的總投資報酬率不到2%,這是單筆買進一直放10年後的投資報酬率,誰說投資風險較高的標的就能獲得較高的報酬,如果方法錯誤一樣可以白忙一場。若你能定期投入新資金,再加上固定規則做股債再平衡,達到攤平成本、獲利了結、低檔加碼的效果,績效有較高的機會比單筆單壓股票市場好。
  • 退休時間必須要有彈性,如果剛好碰到股市大跌,資產大幅貶值,一定要有延後幾年退休的計劃與經濟準備。
  • 人的投資生涯沒有很多個10年,錯誤的財務規劃浪費掉10年,對理財績效與進度,還有必須跟著修正的投資方式,是會造成滿大影響的。


2021/7/2

股債配置降低波動就可以帶來更好的報酬嗎 (will lower volatility bring better profit)


很多投資專家都建議使用股債配置並定期做再平衡,可以降低資產波動度並獲得更好的報酬,但事實上可能並非如此。


我用三個資產配置方式來做說明:

Portfolio 1:股票100%,持股VTI

Portfolio 2:股票80%、債券20%,詳細持股內容請看圖1

Portfolio 3:股票60%、債券40%,詳細持股內容請看圖1



(圖1:Portfolio 2與3的股債配置)


下圖2是2002年開始投入一萬美元,期間不再投入資金,並且每年做一次股債再平衡的資產走勢。

我們可以看到在2015年以前,全股票(VTI)的績效一直都低於股債配置的組合,甚至在2008年股災的時候,差距拉的更大。但是從2015年之後,全股票的績效就開始領先股債配置,2017年之後更明顯的拉開,一直到2021年的6月底,差距是越來越明顯。




(圖2:2002-2021的績效表現)


Portfolio 1 在這將近20年的績效是年化報酬率9.7%,本金成長了6倍。

Portfolio 2 在這將近20年的績效是年化報酬率8.2%,本金成長了近4.7倍。

Portfolio 3 在這將近20年的績效是年化報酬率7.5%,本金成長了4.1倍。


由此圖表我們可以證明,只要時間拉長,全股票的投資績效確實會比股債配置的績效好,真的是這樣嗎?



投資績效的好壞,其實取決於「開始投資的時間」與你「查看績效的時間」,跟投資時間長短沒有絕對關係。



下圖3我只擷取2009年開始至2021年6月底的績效比較,如果你是在金融海嘯之後才開始投資,這12年半的投資績效,很明顯的是全股市的Portfolio 1勝出。


Portfolio 1僅用12年半的時間就達到年化報酬率15.9%,本金成長了6.3倍,比上一張圖表投資了近20年的績效還要好。所以投資時間越長,績效就會越好嗎?


(圖3:2009-2021的績效表現)


下圖4我只擷取2002年至2012年這10年間的績效表現,如果你是在2002年單筆買進股票,則這10年的績效表現,股債配置的績效一直都比全股市還要好。而Portfolio 2(股債80:20)與 Portfolio 3(股債60:40)的配置比例,在2000年網路泡沫後Portfolio 2的績效就比Portfolio 3差,但2003年以後股市變好,Portfolio 2的績效開始追趕,直到2006年超過Portfolio 3。


直到2008年金融海嘯發生後,Portfolio 2又落後給了Portfolio 3,股市占比較高導致跌幅較重,可以理解。只是這一跌一直到2012年,Portfolio 2的績效一直都無法超前Portfolio 3,如果我們身處在2012年,可能很多專家會說股債配置的績效會比全股市好,債券配置到4成的績效比2成又好,是因為波動降低或甚麼其他原因。


(圖4:2002-2012的績效表現)


看了上面這幾張圖有沒有感覺很錯亂,到底哪一種資產配置方式才是最好的呢? 答案其實就是要看你「開始投資的時間」與你「查看績效的時間」,換個方式說,就是看你真正需要賣出持股變換成現金的時間。


如果你是從2002年開始準備退休金,你走全股市投資的方式,想在2010至2012年左右退休的時候,你就會比使用股債配置的人吃虧。同樣是投資10年左右的時間,你若是從2009年開始投資,同樣走全股市投資的方式,想在2021年退休,你的報酬就會比股債配置要高非常多。而且實際報酬還會比從2002年就開始投資到現在,放了將近20年的人還要多,不管是用全股市還是股債配置的方式來投資。


這三個Portfolio有一個蹊蹺的地方,Portfolio 1 的VTI是全美國股市,而Portfolio 2與3的股市還搭配了其他國家的股票,並非只有單一美國。如果比較美國股市與非美國家股市的表現,會發現在2005到2009年之間,非美國股市的表現是比美國股市好的,所以那段時間的股債配置方式績效才會贏過只投資VTI的績效(參考下圖5)。


(圖5:1998-2021的美股與非美股績效表現)


但也不要看了上圖就因此覺得美國很強大,我要壓越高的比例在美國,績效就會越好。如果你要退休的時間是在2000年那個階段,那麼你未來會有12年的時間,績效都輸給非美國股票市場。至於美國跟非美國應該要怎麼配置,我也沒有答案,因為一切都是運氣成分。有可能美國大舉債擴大基礎建設之後又強盛了20年,也有可能因無限QE造成惡性通膨之後股市頹廢20年,未來的事情沒有人知道,自己決定了就不用後悔。


這裡簡單總結,投資績效好壞其實大多是靠運氣,並沒有哪一種方法就一定會贏過另一種方法,一切都取決於你開始投入的時間與比較績效的時間,花大量時間去研究配置方式或甚麼模型比較好並沒有很大的意義。但這也並不表示因此就隨便買就好,你還是需要找到一個合理且適合你的方式,可以長期持續的運作,至於績效好壞就不需要一直去比較了,你的目標是用對方法存到夠用的退休金,不是跟別人比誰的績效比較高。



2021/5/2

你是那個萬中選一的人嗎? (are you the ONE)

 

最近很常看到股市大賺幾百上千萬的新聞,譬如最近有一位分享買長榮、陽明海運股,本金從400萬翻到1700多萬,實在是令人羨慕,我想提醒投資人一些事情,這樣的獲利雖然很令人羨慕,但是否就可以從此一帆風順、高枕無憂了嗎?


投資理財是一輩子的事情,並不是到你達到財務自由或是退休後,就不用再想投資理財了,達到財務自由前,需要想辦法讓自己達到真正的財務自由,財務自由之後,還是要想辦法讓自己繼續維持這樣的財務自由,而這都是需要靠投資理財的方法來達到。


先不論這位靠著今年重壓航運股獲利1000多萬的網友是運氣好,還是有他自己一套的投資方式,在他累積達到1700多萬資產後,相信應該還沒達到財務自由或可以退休從此不工作的地步,就算可以,以人性說,相信他也不會從此就不再投資股票,應該會繼續用他這次賺大錢的方法,尋找下一個標的,將資產再翻倍,各位要想的問題是,這個方式可以持續用多久? 未來30-50年的理財投資方式,可以用同一套方法一直運用下去嗎?


運氣好連續成功的人注定失敗,因運氣好成功的人有一個最大的風險,就是不知道自己是因為運氣好還是實力堅強而成功,若一個人在股市多頭時,剛好運氣都不錯,連續幾次都投資獲利,很可能他會認為他的投資方式很棒,信心飽滿,可以一路這樣賺下去,認為價值型投資或指數被動投資很蠢也太慢,之後也很有可能想要加速獲利,開始使用槓桿,利用融資或是操作選擇權或權證,欲求在短時間獲得翻倍的獲利,這樣的操作方式會在某一次運氣不好的時候賠光資產時結束,甚至是借款負債累累後收場。


可能在某段時間,某些個股剛好用技術分析可以獲利,某些時間又適用所謂的財報分析價值投資,有些時候又碰到全面崩盤,只能比誰跌的少,如果你學的投資方式只能適用某些條件與情況,那麼在未來的幾十年投資時間裡,你的挑戰不僅是你的投資方式,更是人性,你能想像你在60幾歲的時候還要每天盯盤關注股市波動與K線嗎? 在那之前你是不是會想要轉換成一種比較輕鬆又可以穩定獲利的方式呢?


喜歡打籃球的人或許都很嚮往NBA,希望自己可以厲害到打進NBA,喜歡打棒球的人嚮往MLB,希望自己可以厲害到踏上MLB舞台,許多人都經過教練的訓練與相當大的努力學習,最後這幾千萬人可以成功站上NBA與MLB的就只有那幾百個人,其他沒有成功站上的人,是因為他們的訓練方式不對嗎? 還是他們的練習不夠呢? 或許都不是,或許只是因為每個人的天份不同,不該期待每個人只要透過充足的練習,就可以打的像 Stephen Curry 或 LeBron James 一樣出色。


主動選股投資並非不可行,而是可以用這個方式達到長期獲利的人少之又少,或許你可能是其中一位練武奇才,但絕大多數人都沒有那樣的天份,也沒有那樣的時間做大量學習與練習,更不要說有相關產業知識、內線資訊、或甚至足夠的資金與金援可以在失敗後再重新開始,在發掘自己是不是天生練武奇才之前,基本的被動式指數型ETF投資可能會是每個人基本應該要會的投資方式。


無論你是甚麼階層、哪個領域的人,若要不讓資產被通貨膨脹侵蝕,投資理財就是必須要做的事情,而且投資報酬率必須高於當地的通貨膨脹,一般人如果只放定存,現在年報酬率只有1%不到,如果買保險,年化報酬率約僅有2%左右,都不足以抵抗通貨膨脹,更不要說累積財富了,投資房地產收取租金與期待房價上漲,或許可以期待3%以上的投報率,但這也是另一塊需要投入時間與大量資金的領域,指數化ETF的股債搭配或許是目前最簡單、最容易入門、資金需求門檻也最低的基礎投資方式了。


建議所有投資人先將資金放在最基本的投資組合獲取高通貨膨脹的報酬率,再來用部分資金進行天賦開發的投資學習,看看自己是不是那個萬中選一的人才,這過程或許需要花許多年來驗證,有興趣的人透過積極學習與練習,或許真會發現自己摸索出一套比被動投資更好的投資方式,也或許會發現自己選股的投資績效比被動投資還差,不管結果如何,你的資金都在股債搭配裡賺取高於通貨膨脹報酬的機會,不至於花了幾年甚是十幾年的時間,財富不但沒增加還被歸零了。

2021/2/4

公司帳上已有許多現金,為何還要發債? (why issue more debt when having lots of cash)


蘋果將發行140億美元債券 可能擴大買回自家股票

摘截文章內容:蘋果(Apple)利用舉債成本尚低的機會,發行140億美元債券,是去年5月以來第三次發債,蘋果將發行6種債券;最長為40年期,殖利率為美國公債加95個基點,原初討論是加115至120個基點。彭博巴克萊指數顯示,投資級公司9年左右期限的舉債利率為1.86%,而蘋果去年8月發債時,這個利率水平為1.94%。蘋果已握有1,960億美元現金,依然往返於債市,我們相信,這表明返還股東的步調會再加快。蘋果已表示,發債所得款項將用於一般公司用途,包括買回自家股票並支付股利 。知情人士說,它還可以用於流動資金、資本支出、收購和還債。


一家公司發行債券通常是因為需要更多現金來維持公司的營運或是進行大型擴張,有時候也會為了未來囤積現金而發債,公司除了跟銀行借款之外,還可以發行股票透過公開市場募集資金,也可以發行債券向投資人募資,但蘋果明明已經有很多現金,為何還要繼續發行債券募集資金呢?


其實公司發行債券的目的並不一定是因為公司需要現金,而是為了更有效的運用公司帳上的現金,所謂更有效基本上可以解釋為能帶來更多的利益,或是降低已存在的成本,以下舉幾個例子。


公司可以降低債券配息成本:這幾年的銀行與公債利率越來越低,幾年前發行的債券可能需要票面宣告利率5%才能募集資金,但是現在公債利率只剩1%多左右,美國銀行定存利率不到1%,舊債券的價格應該已經上漲到殖利率剩2%-3%左右,這時候公司發行的債券可能只需要3%票面利率就可以被投資人所接受,所以公司可以藉由發行新的較低利率債券來募資,把過去發行較高利率的債券贖回,即可直接降低公司債券需要配發的利息,立即降低成本。


公司也可以借錢來配發股息:若公司發行的債券票面利率可低於股票配息殖利率,則公司可利用較低利息借來的錢當作股利發給股東,公司直接可省下利息價差,譬如台積電於2020年初發行的十年期公司債,票面利率只有0.64%與0.48%,遠低於股利殖利率,但或許你會覺得10年都要配息0.64%,10年下來累積也要6.4%,比股利還高,別忘了,10年下來有通貨膨脹因素,還有這筆資金也可以從其他地方幫公司獲得更多獲利。


公司也可以借投資人的錢來買回自家公司的股票:如果公司認為自家公司的未來發展很好,股價在未來會持續上漲,也可以透過發行債券跟投資人拿一筆資金來回購公開市場上的股份,可能股價的漲幅獲利都可以超過債券募資的總額了。


公司發行公司債的目的有很多,除了一般常看到的舉債擴廠、償還銀行借款、借新債還舊債這類的性質以外,發行新債也可能可以優化公司的財務運作,降低未來的利息支出,或創造更高的業外收入。

2020/12/9

永豐複委託手續費最低1美元「永豐金證券的大戶投豐存股」



台灣人要投資美股主要有兩種管道,一個是在銀行開立複委託證券戶,透過台灣銀行買賣美股,另一個是直接上網在美國券商申請帳戶,將錢匯到美國券商買賣美股,近幾年有意願投資美股的台灣人數越來越多,畢竟能直接買到蘋果股票,何必買台灣的蘋果概念股呢,但是礙於台灣複委託的0.3%交易手續費與最低15美元以上的限制,相較於有多家美國券商已經提供0元交易手續費的服務高出不少,有不少人願意透過網路在美國券商開立帳戶,網路上也有許多美國券商的開戶教學。


或許是投資美股的需求越來越高,永豐金證券率先打出最低只要1美元手續費的方式來搶複委託的生意,該服務名稱叫「大戶投數位理財投資帳戶-豐存股」,讓投資人可以定期定股的方式買美股,該帳戶不只可以投資美股也可以投資台股,以下是關於此次活動存美股的相關優惠(活動期間至2021/06/30止):


  • 買進手續費為成交金額乘以0.3%,低於1美元以1美元計費,手續費優惠的部分會在次月退回戶頭,優惠期間過後會恢復為最低收4美元。
  • 賣出手續費依照一般複委託費率規定,0.5%-1%或35美元至100美元,並沒有優惠,但可於開戶時與業務人員談折扣。
  • 銀行購買時會以前一日的收盤價x110%做為限價於開盤掛單買進,若位於開盤成交,會留單一直到收盤為止,不保證成交,也就是開盤漲10%以內就會成交。
  • 豐存股持有的美股與永豐付委託帳戶裡的持股是分開管理,所以在複委託庫存是看不到透過豐存股買的美股,彼此也不能做轉換,豐存股裡的資金存股只能透過豐存股平台做買賣。
  • 扣款分為每個月6號、16號、26號等3個交易日,三個不同交易日都可設定買相同或不同的股票,唯同一天同一檔股票只能設定一次。
  • 如果交割餘額不足,銀行會依據商品英文字母排序及帳戶餘額來判斷是否能成功扣款,假設當日要買進3檔股票,但買進第一檔後的餘額不夠買第二檔,則銀行會跳過第二檔去執行第三檔,如果要購買第三檔的金額足夠,就會扣款買進股票。
  • 帳戶若餘額不足,銀行會取消該次交易不執行,不會變成違約交易,但如果失敗次數達三次,銀行就會終止該筆定期定股的委託,需要重新設定。
  • 要賣出持股時,可以自行設定賣出的價格與股數,賣出採預約單,委託單生效後就無法刪單了。
  • 永豐金證券已取得QI資格,投資ETD或債券ETF將免扣30%的稅款。


我一開始針對豐存股裡的持股不能轉換到自己的複委託帳戶有些存疑,懷疑透過豐存股買進的持股其實是登記在永豐金證券名下,並非是我本人真正擁有的股票,後來致電證券客服詢問,客服的回答是持股還是屬於投資人名下的,只是會跟一般複委託的帳戶分開,兩邊不能做轉換,豐存股裡的持股只能在豐存股裡買賣。


更多關於豐存股的規定細節與常見問題,請自行參考「官網說明」。


到美國券商開戶的最大好處就是0手續費,但是可能需要面對語言的問題,有問題要詢問時相對麻煩,也擔心如果投資人離世了,在海外的錢不容易拿回來,如果台灣銀行的複委託手續費可以大幅降低,譬如只收交易金額0.1%與最低手續費3美元,相信會有很多人願意放棄海外券商的0元手續費,改用台灣的複委託來做美股交易。


期待很快能有其他的銀行陸續加入競爭行列,調降複委託的手續費。 


2020/9/11

投資美國從VTI ETF開始(start with Vanguard Total Stock Market ETF )

 



過去的文章提到,只投資台灣股市的風險就是重壓單一國家,而且很可能高度集中在半導體與電子產業,如果你想將投資組合擴大到台灣以外的市場,有幾個區域是可以優先考慮的,分別是美國、已開發國家、亞太地區、新興國家市場,美國身為全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他的經濟實力是無庸置疑的,在看看世界知名的全球企業,有許多是美國企業,如果你想分散單一國家或區域的風險,美國市場可能是第一個可以考慮的對象。


美國有許多全球知名的上市企業,譬如微軟、蘋果、Facebook、Google、特斯拉、星巴克、麥當勞、VISA等,相信這些你都聽過,但是要投資美國企業,要怎麼評估哪家公司比較好呢? 雨果在這不鼓勵從單一個股開始,若我們的目的是分散風險,我們應該就不要再涉入投資單一個股的風險,而是直接投資美國整個國家,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投資Vanguard Total Stock Market ETF (VTI)。


VTI 是一檔相當具有代表性的美國整體股市指數ETF,不同於SPY僅投資美國各產業具代表性的500大企業,Total Market全市場代表的是這檔ETF同時包含了大型、中型、與小型企業,採被動式管理方式追蹤CRSP US Total Market Index指數,VTI 的表現可近乎代表整體美國股市的表現,透過這類追蹤全市場指數的ETF,投資人可以取得非常貼近美國股市的"市場報酬"。




VTI (Vanguard Total Stock Market ETF) 的風險評估是4級(最高5級),成立於2001年5月,總管理費用為0.03%,目前市值達到9200億美元,基準指數為道瓊指數,採每一季配息,結至2020年7月底為止,共持有3529檔美國企業股票,可在連結參考VTI的持股狀況 (Portfolio Holdings),前10大持股公司為蘋果、微軟、亞馬遜、Facebook、Google、嬌生、波克夏、寶僑、VISA、聯合健康保險,而且第一大持股只占比5.16%,前11大持股總佔比為23.87%(Google佔了兩名),遠不如台積電在台灣50(0050)高達40%的佔比,VTI也包含了NVIDIA、Paypal、特斯拉、Netflix、Adobe、英特爾、可口可樂、Mastercard、麥當勞、Costco、NIKE、高通、IBM等世界知名企業。


VTI自2001年成立以來,經歷過2008年金融海嘯與2020年疫情危機,統計至2020年8月底的年化報酬率為7.84%,近10年的統計年化報酬率為14.95%,可說是相當不錯的表現,這意味著如果你是在2001年成立時投入10萬美元,現在帳上應該已經變成將近42萬美元,19年後成長4.2倍,若是在2010年投入10萬美元,目前已經來到40萬美元,成長4倍,拿VTI ETF的報酬率與道瓊指數來做比較,近十年的報酬率變化,VTI還略勝道瓊指數,簡單說就是VTI指數績效贏過大盤。





上面提到自2001年開始投資19年獲得4.2倍的報酬,自2010年開始投資10年也獲得4倍的報酬,感覺好像前面的9年都做了白工,但別忘了2008年發生過大盤崩跌超過50%的金融海嘯,而近12年走的大多頭,只有在2020年3月才發生疫情危機,大盤跌了30幾%,而且還接著V型反轉,在8月份幾乎回到原點,兩者的報酬率看似很接近,但一個是用了19年的時間,經歷兩次股市大危機與數次中型回檔,另一個只有10年時間並只經歷了一次30幾%的大跌,經歷越長時間的漲跌所獲得的正報酬,難度肯定比時間較短的高,不能簡易的說前9年的時間浪費掉了。


若你預計在20年後退休,而這個標的可以在你退休時給你本金4倍的報酬,例如你20年後需要2000萬元退休,現在只需要你投入500萬元,相信這樣的報酬率是可以接受的。當然過去的績效表現不能代表未來,僅能說VTI的績效表現非常貼近大盤,甚至還略勝道瓊指數,而美國過去10年或20年的經濟與股市表現很好。VTI 在9/10的收盤價為169.06美金,換算約台幣4956元(匯率29.315),只需要台幣5000元就可以買進1股VTI,參與美國市場的興衰,比台股的0050一張要台幣10.3萬容易得多了。


發行美國總體市場ETF的公司有好幾家,而Vanguard所發行的VTI應該是目前市場上管理費最低的一個選擇,如果你是直接在美國券商開戶,目前幾乎都沒有交易手續費,唯一的費用應該就是匯款至海外的單筆手續費約台幣400-800元,可以設定股利自動再投資來達到複利效果,如果是透過台灣銀行的複委託,則每筆交易會有0.15%至0.5%左右,最低美金15元的手續費,比較無法進行小額投資,也無法做股利自動再投資。


本篇僅做ETF介紹,並無推薦購買的目的,投資人請自行研究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