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21

投資市場的倖存者偏差現象 (survivorship bias in investment )

 


在股票投資市場,常常都可以看到某某人靠甚麼方式賺了一大筆錢,尤其在現在這種資訊傳播容易的時代,每個人都有發聲的機會與管道,在某檔投資大賺50%的時候,就可以在Facebook或Youtube昭告天下,剛開始可能覺得他只是運氣好,再賺個幾次,開始就會有人想要學他的方法,於是就會有教你檔檔獲利50%的書籍或是課程出來,相信正在看文章的你,可能也有上過類似的課程,或是研究過這類技巧的文章,試問,你成功學起來了嗎?

 

股票市場很常聽到的K線技術分析、KD線、布林通道、籌碼面、財報基本面等分析個股的方式,你可能學過其中幾種,而且聽起來並不難,只要符合某幾個條件就可以買進,符合某個條件就賣出,相當的科學化並且好執行,讓你跟著做就可以輕鬆達到財富自由,在股市實際操作後,真的有因此年年獲利20%,或很多檔投資都賺個50%以上嗎?

 

這邊要分享一個概念,叫做倖存者偏差,我們很常在書局看到一些企業家分享成功創業的故事,看了王永慶與郭台銘的故事,就覺得人生不一定要讀大學也能成功致富,殊不知,社會大眾都只會看到成功者的故事,卻永遠看不到失敗者的故事,因為沒有人會找失敗者來出書,教大家如何失敗,而讀者常誤以為只要跟著書中的方式做,我也很有機會可以成功致富。

 

致力於追尋成功的人,最容易陷入倖存者陷阱

 

事實上,創業成功的比例不到1%,天下雜誌有一篇文章談到,經濟部中小企業提供的一項數據顯示,創業一年內就倒閉的高達90%,存活下來的10%中,又有90%在5年內會倒閉,換句話說,只有1%的新創公司可以維持5年以上,而這1%的公司,又有相當大比例只是撐著維持營運,並沒有真的實質獲利。

 

沒有創業過的人,都只看到王永慶與郭台銘的成功,當工作不順或是覺得才情無法發揮時,就會冒出乾脆自行創業的念頭,殊不知,他們看到的美好範例僅是眾多創業者裡的倖存者,卻看不到那些失敗者的例子與風險,而且創業成功的人除了自己的能力之外,還需要一部份的運氣,這些運氣可能來自自身的人脈、政經環境的變化、或單純就是運氣好大單找上門,這些在成功者的書裡都不會提到的,才是新創企業成功存活下來的主要因素。

 

回到投資領域,我們在週遭看到的許多例子也都可能只是個人運氣與當時的大環境所造就出來的倖存者,從去年3月股市低檔到現在一年的時間,大量年輕人投入股票投資,賺取翻倍的投資報酬,你我身邊可能都出現不少個新生代股神,你覺得是他的投資技術了得,還是剛好在股市多頭時買進,怎麼買怎麼賺呢。

 

再用個簡單的例子,我先準備好1000個人的名單,告訴其中一半的人明天某檔股票會上漲,另一半的人告訴他明天某檔股票會下跌,無論明天股票是漲是跌,一定會有500個人看到我的分析預測是正確的,然後如法炮製繼續再將漲跌不同的結果分別告訴各一半的人,連續做7次之後,就會有7-8個人看到我連續7次準確預言股票漲跌,接著我就可以販售他們致富的課程,或是募集他們的資金來幫他們操盤投資,這7-8個人就是所謂的倖存者。

 

當你看到某個成功案例也想要模仿學習時,不僅是指投資方式或是創業故事,還有市面上各種的技能,建議都要先想一想,他這麼成功的的方式是否自己學得來,有沒有其他沒有說出來的背後因素,其他用同樣方式的人結果如何,你要承受多少風險與成本來嘗試一樣的事情。在投資領域也是,這個人成功的方式是否可以不斷地複製使用,是否可以適用未來各種不同的情況與環境,他的方式是否建立在許多前提因素上。

 

我甚至會建議多去聽聽失敗者的經驗,為什麼這家餐廳會結束營業(可能是租金太貴、地點不好、不會管理員工、周轉金準備不足、餐飲業太忙太累等),為什麼這家新創公司會倒閉(可能一開始的商業模式太理想化、股東合夥人理念不合、廠商票期太久周轉不靈、進入門檻太低馬上被學走、甚至是一開始就有侵權或違法問題),為什麼某個人這麼年輕就財務自由(可能他的生活支出特別低、父母已經留給他三間房子收租、父母資助1千萬本金做股市投資)。

 

成功無法學習,因為其中參雜了許多因素,譬如家庭背景、當時的政經環境、與莫名的運氣,但是失敗可以避免,這些人犯過的錯都可以作為自己的借鏡,減少犯錯就是增加了成功的機會,最後成功存活下來的人就是所謂的成功者,投資上也是,避免無效沒有邏輯的投資方式,不但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虧損,還可以節省失去的投資時間,盡早用正確的方式累積投資複利。

2021/4/9

閒聊投資型保單 (Investment Link Product or Variable Insurance)


過去我們有幾篇文章談到保險,而雨果最不推薦的就是投資型保單,十多年前雨果也買過投資型保單而吃了虧,繳費5-6年後才發現投資型保單的風險之處,解約時所拿回的帳戶價值金額比總繳保費還要少10萬元,也就是虧了10萬元,最近在Mobile01看到一篇細部解說魔鬼細節的文章,決定拿出來分享,以下是擷取部分文章重點內容:


投資型保險一點也不保險-閒聊投資型保單這商品 


「每個月保費6000元,12年剛好繳了86.4萬,結果看了一下戶頭裡面剩多少呢?81萬左右!怎麼我投資了12年花了86萬還反虧5萬?


這裡舉例你一年保費是3萬,20年期總共繳了60萬,過世時拿100萬,這60萬裡面有保險公司要先扣除的內部費用,內部費用就是保險公司要賺的部分,這合情合理,那60萬扣完某個我們所不知道的神祕數字後,我們假設他扣20萬起來剩40萬,這40萬花20年(或更長)的時間保險公司去投資,去賺取承諾你身故後所須理賠給你的100萬。所以你活越長對保險公司越有利,反之則保險公司虧損。


  • 前置費用:這就是保險公司賣你這商品要賺取的利潤,用以營運公司
  • 保險(障)費用:簡單說就是純保費。投資型保單=定期型壽險(而非終身型壽險),我舉這張保單為例,他並非平準型而是自然型,自然型就是越老越貴,平準型就是保費都固定,投資型保單的在壽險成本這部分是會逐年上升的。
  • 投資相關費用:這就是很四平八穩的沒什麼大問題的費用,就是投資要付出的成本
  • 後置費用:這部分我沒遇到不提,大部分保單應該也沒


他先把投資金額拿去買標的,再用標的換出等值於保障費用(保費)去繳納,以這邏輯來推論這張計劃書就跟你說我投了9000塊(第一年)進去投資,但他沒跟你說他從投資標的裡換出1168來繳保費。所以實際上你第一年實際進入市場只有7832,就是個操作。


簡單來說你只要開始繳納保費,前置&每月的保障費用(定期險保費),就是對應到你的100萬保額,而扣除剩餘的錢會去到你的對應到的就是你的基金帳戶價值,所以等你掛了就是100萬+基金帳戶價值,這是你持續繳的狀態。


如果你沒繼續繳呢?有兩種請況:

1.停繳,但保單仍有價值,即基金帳戶仍有價值讓他內扣每月的保費,則帳戶價值就不會繼續增加,反而會隨著保費逐年下降。

2.解約,把帳戶裡所有價值贖回,即視為解約,那你的前置費用就掰掰拉。所有的保障也都沒拉,所以才說很像定期險,你不續繳(扣)保費就沒保障。


所以在此我可以說投資型保單是個很失敗的投資工具,即便當作是保險工具也是很糟糕。你從投資角度來看,我定期定額12年投資標的是正的,還是倒虧5萬,(這也一再再地提醒你買的是保險!)再者從保險角度來看也是很差勁,同樣壽險需求我拿定期險來看,我買一年期壽險買不用被綁,價格我沒比較相信也差不了多少。

這就好像是買了終身型一年期壽險??你解約,前置費用消失,就如同終身險解約一般,你不解約繼續繳,保費是自然型等於越老越貴(不像終身險是平準保費)」


投資型保單以投資的名義包裝壽險,特別吸引不太想消費買保險,但可以接受邊投資邊擁有壽險好處的險種,投資型保單就顯得很吸引人,讓投保的人以為自己的錢是在做投資,但同時又可以擁有一兩百萬的壽險保障,對於內扣的費用僅淡淡提及。


投資型保單的內扣費用如前面的mobile01文章所提,保戶所繳的錢會先扣一筆保險公司要收的費用,這筆費用主要是公司要賺的獲利與要給業務的分紅獎金,雨果10幾年前投保的保誠人壽,第一年的內扣費用比例是70%,也就是一年繳6萬元的保費,會先被保險公司收走4.2萬,只有1.8萬才是真的拿來買基金作投資。


然後買基金還會需要扣基金管理費與手續費,通常投資型保單裡的基金選擇不多,而且可能大多是保險公司自己所推出的基金,譬如保誠人壽的投資型保單能選的十幾檔基金幾乎都是自己的基金,當然管理費與手續費也是保誠自己賺。


壽險的保費也是從基金裡內扣,保險公司會贖回基金的部分單位來繳納保費,而保險費用雖然會比一般年期壽險便宜,但保費是以「自然費率」計算,隨著年紀增加,內扣的保險費用會越來越高,讓雨果決定解約的主要原因就是這筆保險內扣費用,因為發現到了55歲以後的保險費用增加的很快,65歲以後的500萬壽險保額,一年保費高達10幾萬,如果你的基金淨值不夠扣繳保費,此保單將會被解約。


或許你會覺得,到了65歲的時候,我繳的保費加上幾十年的投資績效,可能已經累積上千萬的保單價值了,每年扣個10幾萬的保費應該也還好吧。這一點在當時保險業務算給我看的時候,他用基金投報率15%與9%試算給我看,強調基金一年報酬率平均大約15%,我用9%比較低估的方式來試算,複利到60歲的時候已經累積到好幾千萬的價值,而且還不需要繳遺產稅,聽起來真的是相當棒。


但實際上,任何一種股市投資都無法用每年多少%的複利來計算,股市的特性就是會上下波動的,以美國股市指數型基金的年化報酬率約7%-9%來說,基金投報率9%都已經算是高估的了,雨果當時就是接受了這些話術,加上當時的心態也不對,想利用投資型保單進行投資,又擁有壽險保障,又可以在報稅時利用保費節稅,導致幾年後損失10萬元解約。


投資型保單把壽險與基金包裝成投資的方式,讓不想白繳保險費的消費者願意買單,其實這樣的險種讓保險公司一次賺足了保險費與基金管理與手續費,而這些費用都默默的從基金淨值裡面扣掉,讓消費者沒有明顯感覺。


投資型保單也有兩點好處,第一是年紀還輕的時候,年繳的壽險保費比較便宜,以30歲為例,每百萬的年繳保費會比20年期的定期壽險要少一半,另一個好處是保額可以彈性調整,譬如30歲還單身時可以設定100萬元的壽險保額,到了35歲如果已經結婚有小孩,就可以考慮把保額提高為200或300萬,不需要重新投保新的保單補充保額,當然,提高保額也會提高保費,而保費就是從你的基金淨值裡內扣。如果這樣的特性剛好符合你的需求,或許投資型保單正是適合你的保險方式。


個人建議,投資歸投資,保險歸保險,投資與保險都可以很簡單,當你把事情越想越複雜,越想透過複雜的方式來增加利益、減少支出/稅金,其實更可能會弄巧成拙。

2021/4/7

有感的通貨膨脹 (Perceptible Inflation)


各位對「百萬名車」、「千萬富翁」這些名詞還有印象嗎? 你覺得售價百萬的車還是名車嗎? 你覺得擁有千萬的人算是富翁嗎? 過去大家習慣說的第一桶金是100萬,現在你覺得100萬還能算是達到第一桶金嗎? 以前這些習以為常的稱號,為何現在都變了味道? 因為通貨膨脹正把這些財富標準不斷的往上抬高。


有閱讀雨果部落格文章的朋友,應該都對通貨膨脹不陌生,最近因美國大量舉債印鈔,世界各國商品產量不足,貨運成本又大漲,造成預期性的通貨膨脹機會越來越高,美國公債近期快速的調漲票面利率,造成已發行的公債價格大跌,我們知道通貨膨脹會讓我們的現金資產貶值以外,也一起了解一下通貨膨脹發生的幾個原因。


造成通貨膨脹的大大小小原因有很多,比較主要的兩個就是「因需求帶動的通貨膨脹」與「因成本推升的通貨膨脹」。


因需求帶動的通貨膨脹」是指當大部分的人錢都變多了,可能是薪資普遍增加,或是股市大好,投資人大都獲利豐富,就比較願意/有能力出較高一點的價格來購買商品,商品銷量好,逐漸就會帶動商品價格上漲。


因成本推升的通貨膨脹」則是指供給面生產不足,或是原物料成本上揚而導致商品售價上漲,譬如工資上揚,石油等原料價格上漲,或企業壟斷等等。目前貨運價格狂飆,半導體產能無法滿足需求,原物料與生產成本的增加都有可能推動更高的通貨膨脹。


近期有兩次比較明顯的成本推升通膨的案例,1970年代兩次石油危機,油價大漲導致石化產品價格上漲與運輸成本大增,造成世界通貨膨脹,還有約從2005年起,因中國開發內需需求,全球原物料大漲,澳洲、紐西蘭、巴西、加拿大等國經濟大好,定存利率與匯率都上漲很多。


還有一個情況是預期性通膨,當多數人預期通貨膨脹在未來會繼續存在,隨著商品和服務的價格上漲,人們也會要求更高的薪資來維持他們的生活水平,這將連帶造成商品和服務的成本增加,進一步推動全面性的價格上升。較久以前,台灣每年都會調整薪資,主要就是受較高的通貨膨脹影響,但近十多年已經很少因通貨膨脹而調整薪資了。


還有來自國外的進口品價格上漲也會造成所謂的「輸入性通貨膨脹」,對台灣來說,大部分的能源原物料都是進口的,譬如煤礦、石油、天然氣等,如果這些能源原物料價格大漲,就很可能會造成電價需要做調整,電價只要上漲,就有機會對各行各業造成影響,必須調漲售價。


通貨膨脹有利也有弊,波動太大的通貨膨脹會造成現金失去價值,商品一日三價,不如以物易物,沒有通貨膨脹或是負通膨也不行,這代表經濟陷入零成長甚至負成長,當人們預期商品價格會越來越低,民眾就會盡量存錢減少消費,因為以後買更便宜,企業賺不到錢,薪資就無法成長甚至減薪,收入減少就更減少消費,進入負面循環,經濟運作就會陷入停滯。所以政府通常會將通膨控制在一個穩定的範圍。


通貨膨脹會有甚麼影響呢?


通貨膨脹最主要的是使現金價值貶值,也就是同樣的錢,可以買到的東西會越來越少,最直接影響的就是依賴固定收入的人,例如受薪階級、靠社會福利金或退休金,或依賴固定利息生活的人,在通貨膨脹之下,購買力降低了,生活因此會受到影響。


但通貨膨脹時,實體資產的價格也會跟著上揚,譬如房地產價格通常也會上漲,因此擁有房地產的人財富會跟隨著增值,但是沒有房地產的人則會更加買不起房子。所以當通貨膨脹嚴重的時候,民眾會寧願持有實體商品,也不想持有現金,民眾心理因素開始囤貨,更進一步造成商品價格上漲,通貨膨脹越嚴重。


相對的,通貨膨脹也會使借錢出去的債權人受損,因為收回來的本金,購買力已經不如從前,所以借貸出去必須要加計利息,而這利息就必須要高於通貨膨脹率,對於債權人才划算。但對債務人的影響剛好相反,20年前買房子的房貸一個月要繳2萬元,在當時的負擔可能很高,但20年後2萬元的房貸就相對輕鬆很多,借貸購買商品,也算是把商品的價格定在當時的物價水準。


簡單說,貨幣型資產會因通貨膨脹而貶值,而最不受影響的則是持有有價資產的人,因為價值變低的只有金錢,相對物品資產的價值並沒有變低,譬如房屋不動產與黃金白銀,如果貨幣型資產可以帶來利息或是價格漲幅收益,收益幅度大於通貨膨脹,這也能避免通貨膨脹導致資產縮水,譬如股票與債券。


當借貸利率低於通貨膨脹時,借錢來買可增值的資產反而更有利,因為你可以用低於通貨膨脹的成本,用相對於未來較低的價格買到可增值的資產。


2021/4/1

新房地合一稅制是否可以使房價下跌 (new real estate regulation)

 


「立法院財委會初審通過房地合一2.0相關修正草案,規定2016年後取得房地、預售屋及特定股權交易,2年內出售課45%,逾2年、未滿5年內出售課35%,祭出重稅抑制炒房;生效日部分則保留朝野協商。


境內個人、企業適用重稅的「短期交易」期間,拉長持有2年內出售課45%,持有逾2年、未滿5年出售課35%,按行政院版通過,僅在企業部分增訂排除條款,因財政部公告的非自願因素出售持有期間5年以內房地,以及企業以自有土地與其他企業合作興建房屋,自土地取得日起算5年內完成銷售,可適用20%稅率。


此次修法也趁機補足房地合一制漏洞,除境內企業「短期交易」稅率由20%拉高至35%或45%,並納入特定股權交易課稅外,同時,也通過增訂防避稅條款,避免有心人士刻意拉高計稅時的可減除項目來降低稅負。」


房地合一2.0是否可以使房價下跌呢? 先說結論,我個人認為新通過的房地合一稅制並不會壓抑房價,反而還可能讓房價繼續上漲。


房地合一稅1.0版本的稅法規定,房屋買賣持有期間在一年以內者,所得稅率是45%,1-2年者為35%,2-10年為20%,10年以上的稅率為15%。105年1月1日以後取得或103年1月2日以後取得,且持有期間在2年以內的房屋、土地,在105年1月1日以後出售者,都屬房地合一新制的課稅範圍。


當時房地合一稅法通過後,就讓相當多的房地產投資客離開市場,因為投資客想要快速獲利,他們會追求快速轉手,並且避免繳貸款本金,所以會盡可能地善用銀行貸款寬限期,每一次買賣轉手可以獲利30-50萬,坪數大一點的甚至可獲利上百萬,相當於一般人的一年收入,房地合一稅讓純投資客的獲利少了一半,讓許多只是跟風炒房的非專業投資客退出市場,近幾年的交易較高比例是有實際需求的自住客。


而原本底氣(資金)比較足的投資客也只能順應稅法,將房屋持有時間拉長到2年,以不要超過房貸寬限期為原則,將稅率降為20%,等於省下一半的稅金,而新的房地合一稅一口氣把35%稅率拉長為5年,讓想靠寬限期撐過2年高稅額期限的人直接放棄,如果2016年以後買房的投資客想避開新稅率,就必須要在新稅率正式上路前趕快將房產脫手,包括公司法人持有的房地產,所以近幾個月可能會有一些人降價出售。


但近幾年雙北的房產需求大都是自住客居多,如果原本的投資客有辦法惜售硬拖到5年後才賣,可以想像,若未來幾年的房屋供給量會減少,而自住的需求依然在,有可能在自住需求帶動下,讓房價逐步升高。


房地合一2.0應能有效的打擊投資客在短時間內炒作,將房地產價格快速拉高的效果,但要期待房價會因此而開始回落,我預期機會很低,反而是在自住需求與原物料上漲的情況下,房價會持續緩步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