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6/28

銀行為什麼要推美元短期高利率定存?

 


過去一年很常可以看到銀行推出短期與限額的高利率定存,而且是要新轉入的資金才符合資格,或許你曾有過疑問,為什麼銀行要給出這麼高的利率來吸引客戶換成美金存入呢?


我查了一下各家銀行的美元一年期定存資料,利率大約介於3.8%至3.9%,money101的資料,2023年的渣打銀行「玉兔迎春美元優存」方案,優先理財客戶單筆存滿5萬美元,存款年息可達4.59%;私人理財客戶單筆存滿10萬美元,利率可達5.01%。加碼計息的期間,則從登錄當月起算「3個月內」。


不少人看到這超過4%甚至5%的定存利率,心動將資金換成美元存入,雖然計算時間只有3個月,但能多賺的機會就不要錯過,你可以看下圖由ETtoday整理出來的存款利率方案。你可能也有疑問,為什麼短期優惠的定存利率可以比一年期的利率高出1%以上呢?


如果你認為銀行是想要用高利來吸引更多資金存入銀行,那你就猜錯了,銀行最怕的就是大量資金存入銀行放定存,因為利息支出這是他們的成本,銀行的獲利是靠貸款出去的利息,與販售金融商品的管理費與手續費等收入。


央行公布2021年4月的國內存款餘額超過50兆台幣,其實這是銀行的痛,因為他收了一堆存款要付利息,但他能借錢出去賺利息的金額卻少很多,我們從銀行定存利率就可知道,一年期定存固定利率有1.4%,但300萬以上大額的定存利率就只有0.43%,這表示,請民眾不要存太多錢在我這裡。還有,不時會接到銀行打來問你要不要低利率借錢,就知道銀行有多努力在推展它們的貸款業務。


除了借款收利息,銀行的另一項收入來源就是販售金融商品,他可以賣保險賺佣金、賣債券賺手續費與管理費、證券部透過股票交易賺手續費,基本上,只要你在銀行做越多事情,用越多服務,他們賺的錢就越多。


為什麼銀行要用高利率來吸引用戶存入更多美金呢?



文章後段請至方格子的「雨果生活理財經」閱讀。






2023/6/21

3千萬的退休金要如何辦到?


 


我時常在提醒,計算任何未來金額的時候,千萬不要忽略了通貨膨脹。3000萬這金額看起來很高,但考慮平均3%的通貨膨脹後,20年後的3000萬價值(購買力)約等於目前的1661萬,40年後的價值約等於目前的920萬,如果你的退休金目標是3000萬,換算下來,你還會覺得很多嗎?


我每每提到2000萬、3000萬的退休金目標時,看到的就是一遍絕望的眼神,許多人反映,我這一輩子的收入都未必會有2000萬了,現在連要存到1000萬都覺得很困難,怎麼可能把退休金目標設定到3000萬,這樣退休不就無望了嗎?


這也就是為什麼必須要投資的原因。


如果自己的退休金全部都要靠自己從花剩的收入存下來,任你再會賺也很難存超過2000萬(每年存50萬,連續存40年),而且這時候的2000萬也已經貶值到不知道剩多少價值了,想準備退休金,當然要靠報酬率高於通貨膨脹率的投資方法。





我們看圖表說明,第一行的終期總資產是3009萬元,投資時間是20年,連續20年的時間,每年都要投入67萬元本金,假設投資報酬率為7.2%(指數化投資就能做到),則20年後就可以達到超過3000萬的資產,但自己總投入的本金只有1340萬元。


如果你會指數化投資,你只需要用20年的時間陸續投入1340萬,就能夠累積到3000萬的資產,沒有一開始想的那麼不可能吧。


但老實說,要扎扎實實從自己的收入存下1340萬也並非易事,沒有多少人能夠一年就能存下67萬元,而且要連續維持20年。


我們接著看第二行....



文章後段請至方格子的「雨果生活理財經」閱讀。







2023/6/14

GDP越來越高,怎麼我的薪水沒有跟著變高?

 



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是指國內生產毛額,代表的是一個國家在一個期間內,經濟活動所閃出的產品或勞務市場價值總額。這個數字通常用來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的健康狀況與發展水準。所以,當GDP數值越高,代表景氣越好、經濟活動越活躍。


景氣越好,經濟活動越活躍,跟人民所得有甚麼關係?我們先了解一下GDP的計算方式:


GDP=消費 + 投資 + 政府支出 + 淨出口


消費:國內民眾所有的消費金額總和

投資:國內的固定資產投資,包含住宅、機械與廠房等。

政府支出:政府的消費與支出的金額總和。

淨出口:國家的出口總額減掉進口總額,也就是貿易差額。


以上的計算方式可以看到,GDP計算的比較像是國內各種支出與消費的總額,當消費支出發生的越高,代表國家的生產力越強,經濟越好。但生產力強消費高,就能代表國民的所得也高嗎?


其實還有一個名稱叫GNP(Gross National Product),或叫GNI(Gross National Income),他會加計國民在海外的所得,包含利息等收入,但也會排除國內的外國人收入,這個數字比較能代表一個國家的國民在國內外實際的生產力,而不像GDP代表的是一個國家裡的人(不管國籍)所產生的產值。


依據勞動部統計數字,台灣的GNI從民國75年的4,141美金,成長到111年的33,565美金,如果把他當作投資績效來看,36年後的總增長是711%,換算成年化年增率是5.98%,也就是台灣的GNI每年約會增加6%。


有趣的是,若改計算GDP,111年的GDP是32,811美元,比GNI少754美元,意思是,加計國人在海外的收入後,在排除國內外國人的收入,台灣人的收入還增加了一點。


但GNI就真的代表了國人的所得水準嗎?我再查了一下台北市統計指標中的國民所得定義:


「國民所得毛額(GNI)係本國常住居民在國內及國外提供要素之生產結果;生產結果主要分配為受僱報酬、財產及企業所得,以所得者而言,即稱為國民所得(National Income, NI),惟固定資本消耗不能分配,因此國民所得毛額扣除固定資本消耗即為國民所得。」


這個定義解釋到,GNI涵蓋了企業的固定資本消耗,因固定資本消耗不能分配,所以從GNI裡扣掉這一項,才能算是國民所得。


那國民所得 NI(National Income)的意義又如何定義呢?有幾種算法:


國民所得 = 工資 + 租金 + 利息 + 利潤

國民所得 = GDP – 折舊 – 間接稅淨額

國民所得 = NDP – 間接稅淨額

GDP = 國民所得(工資 + 租金 + 利息 + 利潤)+ 折舊 + 間接稅淨額


廠商的廠房與器械折舊,不算入國民所得NI,但會算入GDP。所以,嚴格說起來,GDP並不能直接代表國民所得,但差別只在於不同算法的代表意涵不同,一個國家的生產力不直接等於國民的實際收入,其中還包含了分配的問題。


我們再回顧一下GDP的計算方式:


GDP=消費 + 投資 + 政府支出 + 淨出口


政府想要增加GDP,最快的方式是甚麼?鼓勵民眾消費,刺激企業投資,努力讓出口額高於進口額?


我看最容易的方式就是增加政府支出,多蓋些大型建案,重鋪馬路與人行道,政府稅收不夠就新增特別預算。政府只需要一直增加支出,依據公式計算方法,就可以提高GDP了,但GDP提高就等於我們的所得提高、生活變好了嗎?





2023/6/7

買ETF不如直接買績優股?

 


ETF在近幾年蔚為風潮,許多不敢買股票,不懂如何選股的投資人,ETF的特性大大降低了這些人的投資門檻,讓他們在不需要選股的情況下,也能安心投資股市,其中又以高股息ETF的被接受度為最高。


對於有些投資達人來說,買ETF是很愚蠢的行為,因為ETF的選股邏輯常會選進一些表現並不好的個股來拖累整體績效,與其買一籃子股票有的沒的公司,不如好好挑選表現較好的公司,集中投資在這幾檔(5~10檔)具有優勢的個股中。


還有一個理由是,ETF的選股邏輯常會有市值的限制,市值不夠高的中小型股往往都無法入選ETF的成分股,還有企業是否獲利的條件,還在投資拓展市占率階段的企業也很難入選。也因為如此,ETF很難有機會持有能狂飆幾倍的中小型股或是轉機股。


基於以上理由,ETF的績效表現波動不大,不但會選到拖累績效的爛公司,也無法挑到能在短期內飆漲數倍的績優股,要靠投資ETF賺大錢根本難上加難。


沒錯,我也同意ETF基本上會有這兩樣侷限,一來ETF的選股邏輯在招募時就已經設計好了,他無法挑出能飆漲的企業,只能透過篩選條件,盡量排除可能會表現不好的企業。


同時也因為ETF規模若大到一個程度,中小型股很可能不夠股份可以買,成績量又太低,可能光ETF自己的買盤就可以把該公司的股價買翻了。所以,一般操盤基金當規模大到一定程度後,勢必要去買大型公司,才有辦法消化資金,其績效也勢必會往平庸邁進。


不過,如一開始所說,ETF的好處就是不需要挑公司,他可能會挑到績效不好的公司,但也有很高的機會擁有不少好公司,只因為他的成分股數量夠多,較不怕遺漏調表現的企業。


對於有選股能力的人來說,當然選對企業並重壓可以為他帶來很好的獲利,半年內獲利20%~50%都很有可能,比起大盤指數ETF年化7%~10%來說,相當有吸引力。只是風險同樣也在於選股能力。


自認為有選股能力的人很多,市面上也有許多書籍、Youtube影片、部落格與APP等,教投資人如何挑選有上漲潛力的企業,相信很多人都有嘗試過,包括我自己也是,只是,挑選個股有更高的風險。


賠錢的風險我認為是其次,最大的風險,我覺得是浪費掉的時間。以下我將會用實際的績效數據驗證給你看...




文章後段請至方格子的「雨果生活理財經」閱讀。






2023/6/2

投資股市前該先準備的事

 


我相信大家把錢投入股市的初衷都是為了要賺錢,若早點接觸股市資訊的人,很可能出社會開始有收入之後,就會把手上存下來的幾萬塊投入股市買股票,能賺個幾千塊就很高興。


但把身上所有的資金都投入股市是危險的,為什麼?因為你放在股市裡的資金沒有一定會獲利,當你臨時需要用到大筆資金時,你帳上的持股是虧損的,又或是處在股市表現較差的時候,此時你只好賣股變現。


當然,你也可以選擇質押借款,或是另外借信貸解決用錢之需,避免賣出手中持股,但這些都是要付出利息代價的。


對於習慣短期進出股市的人來說,資金運用或許可以很彈性,真需要用錢時在賣掉股票就好,即使要實現帳面虧損也無所謂,但對於長期存股的人來說,要用錢時就賣股,等於破壞了投資紀律。


對於存股族,想要在臨時需要用錢時還不需賣股,就需要另外存一筆錢下來備用。看你自己的生活消費習慣與能力到哪裡,我會建議至少保留2~3個月的月薪放在活存帳戶,當作彈性備用金。


另外再準備一筆3個月薪資的存款放在另一個銀行定存帳戶,非到緊要關頭,決不動用這筆錢,這筆錢是最終的救命錢。兩筆備用金加起來大約就是5~6個月的薪資,並非是很大一筆錢。


以月薪5萬的人來說,就是準備好15萬的彈性備用金在常用的活存帳戶,可隨時彈性支付大筆支出,另外準備一筆15萬緊急備用金放定存,總共30萬元。認真一點存的話,這兩筆備用金應該可以在1~2年內存下來。


這兩筆備用金只能救急,但如果碰上重大醫療需求的時候,區區30萬就很不夠用了,有可能某一場手術,在健保支付下還需要花費20~30萬,如果是癌症,可能需要的費用更高,這時你應該要有基本保險來轉嫁這類高支出的風險。


如果一些醫療費或是意外損壞賠償,金額只有1~2萬塊,雖然付的會有點痛,但還不至於負擔不起,但一筆50萬的支出就會很苦惱了,即使股票帳戶裡有這麼多錢,要因為一場病或意外就花光辛苦存的錢,真的是很痛苦。


所以,每個月花個3~4千元買一些基礎必要的保險,規避這類可能會需要高支出的醫療與意外費用,就顯得很值得。雖然保險花費會稍微減緩資產累積的速度,可一旦不幸的事情發生,就可以幫我們避免掉很大筆的支出。


以上將可能發生的大筆支出規劃好金錢來源後,這時才是好好擬定存股計畫,為自己的短期與長期目標進行存錢存股的時候。即使存股過程發生臨時性大筆支出,也會因為事前的妥善規劃,讓存股計畫不受太大影響。


然後,就是好好了解股市的運作邏輯,與投資股票市場的目的與合理期待,採用正確且合理的策略,為自己的未來進行合理的投資規劃。


以上內容在我的《ETF存股》第二章裡有說明,有更多篇幅會介紹股市的基本運作與投資邏輯,還有執行ETF存股的資產規劃與實務操作方式,建議購入一本,直接滿足你想要長期透過股市存錢的需求。


《ETF存股》購買連結: https://reurl.cc/d7oq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