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20

資產配置會有怎樣的效果? (how the portfolio improves investment)



要不要做資產配置,怎樣的資產配置會有怎樣的效果,我們來做幾個比較看看,以下四張圖分別是用不同的股債配置方式來跟100%的VTI績效來做比較,VTI (Total Stock Market ETF)為全美股市績效指標,TLT (20+ Year Treasury Bond ETF)為美國20年期以上公債。我們從2003年投入一筆10萬美元的資金,之後不再投入新的資金,只會將股息再投入,我們來看看以下幾種方式的差別。


圖一是股債比50:50搭配,但是不做再平衡


圖一是股債比50:50搭配,但是不做再平衡,從2003年以來的數據顯示,紅色線是100% VTI的績效用來當作比較標準線,股債各半的績效會比全股票來的差,穩定度也稍微比要好一些,只有在股市崩盤大跌的那段時間,股債各半搭配的績效才會勝過全股票,否則多頭時期越長,績效會越差越多。


圖二是股債比50:50搭配,固定每年做一次再平衡


圖二是用一樣的股債搭配,但是每年會固定做一次股債再平衡,從圖表中可以明顯看出執行再平衡的效果,雖然2008年以前股債搭配的績效都輸給全股票,一但碰到一次股災,股債配置的跌幅明顯較小,累積績效馬上勝過全股市,而且勝出時間一直維持了4年半之久,直到8年後才明顯被超越,2020年股災又一次讓股債再平衡的績效勝過全股市,可見再平衡的重要性。


圖三是股債比80:20搭配,固定每年做一次再平衡


圖三是增加股票的占比,變成80:20,並且每年都會做一次再平衡,可以明顯看到藍色線的績效與紅色線很貼近,在碰到股災之後,股債搭配的績效就勝過全股市,領先期間維持了8年多之久,之後也沒有明顯的差別。


圖四是股債比30:70搭配,固定每年做一次再平衡


圖四是把股債配置反過來,變成30%股票配70%債券,可以看到藍色線的穩定度變得相當高,受股市漲跌幅的影響降低很多,當然績效也是四張圖裏最低的,績效最好的一年,報酬率也還有24%。


圖一的股債搭配不做再平衡,績效絕大多時間都輸給大盤,只有股市崩盤的時候超越大盤並維持了僅一年左右,圖二固定每年做再平衡,股債搭配的累積績效就比較好了一點,股災時受傷的也比較少,後續績效領先的時間也比較久,在股災後要退休也不會吃虧。


而圖三將股票比例提高到8成,雖然股災後有一大段時間績效都領先大盤,但是波動度卻也跟大盤差不多了,若是剛好在08-09年要退休,可能就需要將退休計畫延後3年,對於超保守的人,圖四裡債券配置的比股票多可能會比較安心,雖然累積績效最差,卻也提供了不錯的投資效果,即使碰上股災依然可以安然退休。


我們不知道未來10年甚至20年的股市是否會持續多頭,或是會再碰到多大的回檔,如果光看過去10幾20年的數字就斷定股市未來10年20年也都會是上漲的,這也是一種太過樂觀的風險,如果未來10年的美股長期呈現盤整甚至緩慢衰退,剛好在這10年間要退休的人,股債8:2的配置績效就未必會比3:7的配置要好。


這幾張圖可以有幾點小結論:

  • 同樣的股債搭配,固定做再平衡的績效會比較好。
  • 股票占比越多,績效就會更貼近大盤,但加上固定時間再平衡,累積績效就有可能在某一長時間領先大盤。
  • 即使是30:70的股債搭配,也可以有還不錯的獲利,最大跌幅甚至還小於全債券。
  • 績效好壞要看比較的時機點,不是某一種方式就一定永遠的贏家。

2021/2/19

主動選股投資有多難 (invest in the right company is hard)


 

在ETF指數型投資盛行之前,相當多人首次進入股市都是從個股投資開始,第一檔投資的股票通常是來自翻閱報章雜誌,或聽朋友推薦介紹而來的,投資的理由應該不外乎是看雜誌或是聽朋友說某檔股票在做甚麼事業,目前正夯,應該很有賺錢機會,回想十幾年前的LED、太陽能、綠能、智慧型手機等類股股價曾經飆漲一大段的產業,有多少人受傷退出股市。


很多人覺得投資ETF賺得太慢了,等了一年才漲15%,投資10萬塊才賺到1萬5千塊,是要投資多久才會有錢呢,還不如投資個股來的快,雖然風險比較高,但選對股一年可以獲利30%或50%都有可能。這問題不在於獲利太慢,而是投資人的本金太少了,如果你是投資1千萬,15%就有150萬的獲利,這時還會嫌少嗎?


投資個股賺大錢並非不可能,只是難度相當高,雖也有不少人成功做到,但比例很低,你自己會是另一個成功的例子嗎? 我們來看看現實中要投資個股取得高額獲利有多難。


我們就先不說擇時低點買進高點賣出有多難,幾乎沒有人能夠長時間辦到低買高賣,想到等到股價低點在買高點在賣的人,根本不適合投資股票,真的勸您再多想想。


另一個股市新手最常開始研究的技術分析,如果你願意花多一些時間去用過去數據驗證,甚至花6個月的時間用真實股市來模擬操作,你肯定會發現技術分析的方法,不靈的時間比靈的時間還多,而且常常只會賺到一小段,卻錯過更長的獲利波段,因為任何指數到了上下極端都會開始鈍化失真,長期用技術線型分析來投資的人都很難會獲利,大多是小賺大賠收場。


如果是看好某個產業,打算選幾檔股票長抱幾年,或是存股族想要持有幾十年當長期股東,那勢必就要針對該家公司的基本面有一定的認識,我們來討論幾個常看到的方法。


舉一個例子,現在5G當紅,有很多所謂的5G概念股,多年前蘋果手機大賣,台股也很常聽到蘋果概念股,最知名的大概就是鴻海了,如果你也認同蘋果手機這個產業前景,想要投資相關個股,你該怎麼做?


找出報章雜誌列出的蘋果概念股,然後開始研究各家公司是負責生產甚麼零件,蘋果營收佔該公司的營業額多少,毛利多少,預計會有多少獲利,可以貢獻多少EPS,反應到股價上應該值多少錢等等。還有一種價值投資是用近幾年的公司營運狀況與股利來推算,如果照這個情況發展下去,公司未來的股利會增加到多少,未來10年股利折現會值多少錢,換算成公司內化價值與目前的股價相比,股價是否被低估等。


我想提出來的是,除非你是相關產業裡,對於產品線很熟的業內人士,否則以上這些資訊你應該也只能從報章雜誌、網友留言、公司公告訊息、股市名嘴分析來取得,並開始「推估」公司股價還有多少上漲空間,你所能獲得的資訊決不會比該公司的老闆與高層要來的詳細與精確。


但現實更可能是,老闆自己都不知道幾年後的未來會如何,這筆單之後還會不會有,這個產品可以供應多久,甚麼時候會有新的競爭對手出現,會不會過幾年有更好的科技出現,可以完全取代目前的產品零件,蘋果會不會突然換供應商,投資人怎麼可能用現況去推估未來好幾年的營收與企業發展,絕大多數都是個人當下的「樂觀」預測,算出來的數字意義不大,只要半年後某家公司突然抽單,現在所有的計算都沒有意義了。


這個方式僅適用於在產業獨大,而且多年內都不太可能會有替代性產品與競爭者,產品也不屬於沒落中的產業,最好還要是民生必需品,不會成長也不太會沒落,才有辦法推估10年後「可能」會是怎樣。


有些公司會開啟多角化經營,開始經營與本業完全不同的新產業,說好聽叫多角化經營,現實很可能是本業獲利已經不行了,逐漸失去競爭力,需要在不熟悉的領域開發第二條財源,也有可能是老闆要給兒子弄一個新的事業,讓他有事情做。但有些投資人會解讀為公司很有心要擴大經營,未來幾年的營收會增加,EPS會比現在更高,現在趕快進場投資。


還有一個情形是你選對了產業卻選錯個股,譬如之前太陽能正熱的時候,生產太陽能板的公司有好幾家,你如何知道哪一家能走的最長久? 如果剛好投資到沒發展起來的那家公司,那獲利也與你無關,目前的5G概念股也是同樣情況,許多企業都能跟5G沾一點邊,跟上話題就能讓股價拉抬一波,若你非這領域的專家或產業內人士,你有把握分析出哪幾家企業能從5G浪潮中得利嗎?


現在還有一個現象是資金行情已造成股價與基本面脫鉤,就算你選錯產業或選錯個股,都可能因為資金行情讓你的個股獲利,但你可能會解讀為你的分析判斷正確,而繼續這個錯誤的模式下去,只要資金行情開始退潮,虛漲的個股會跌得比誰都快,在過程中不斷加碼的人就很可能是受傷最重的人,但他們都不會看到風險,因為過去的經驗已讓他們養成習慣,有拉回就趕快再加碼,只要放著就會再漲回去。


投資個股真的很難,就算你花很多時間研究,打電話給公司發言人詢問公司狀況,你也未必能取得正確的資訊,公司發言人是幫公司美化形象的人,他是不會告訴你公司現在有多糟的。許多公司的明後年產業狀況如何,連老闆都不一定知道了,更何況是散戶投資人單憑一些外部資訊就想要解析未來股價走向,我們能解析的只有自己對於該公司未來發展的「臆測與期待」。


最後,有些人真的凹中幾檔個股對了幾年賺了一些錢,但這個方式可以持續對多久呢? 一個人一生20-40年的投資生涯中,能夠大部分時間都持續對下去嗎? 想必是相當有難度的。又如果股價有一段時間與自己預期的不同,你能堅持多久? 是不是會開始懷疑自己是否判斷錯了,已經跌了30%了,還要繼續凹下去嗎? 要逢低攤平還是停損呢? 


投資個股難的地方就在於我們所獲得的資訊都是不完整且也未必準確的,再加上我們也知道很多是來自個人對於公司未來的臆測與期待,並非有100%的把握,當股價漲的時候我們會覺得自己分析正確,但其實可能是其他因素,當股價跌的時候我們會開始懷疑自己,當時的分析是否是錯的,個股投資過程就反覆不斷的在這假象與自我懷疑中掙扎,不時在問自己,該加碼還是要停損?



2021/2/4

公司帳上已有許多現金,為何還要發債? (why issue more debt when having lots of cash)


蘋果將發行140億美元債券 可能擴大買回自家股票

摘截文章內容:蘋果(Apple)利用舉債成本尚低的機會,發行140億美元債券,是去年5月以來第三次發債,蘋果將發行6種債券;最長為40年期,殖利率為美國公債加95個基點,原初討論是加115至120個基點。彭博巴克萊指數顯示,投資級公司9年左右期限的舉債利率為1.86%,而蘋果去年8月發債時,這個利率水平為1.94%。蘋果已握有1,960億美元現金,依然往返於債市,我們相信,這表明返還股東的步調會再加快。蘋果已表示,發債所得款項將用於一般公司用途,包括買回自家股票並支付股利 。知情人士說,它還可以用於流動資金、資本支出、收購和還債。


一家公司發行債券通常是因為需要更多現金來維持公司的營運或是進行大型擴張,有時候也會為了未來囤積現金而發債,公司除了跟銀行借款之外,還可以發行股票透過公開市場募集資金,也可以發行債券向投資人募資,但蘋果明明已經有很多現金,為何還要繼續發行債券募集資金呢?


其實公司發行債券的目的並不一定是因為公司需要現金,而是為了更有效的運用公司帳上的現金,所謂更有效基本上可以解釋為能帶來更多的利益,或是降低已存在的成本,以下舉幾個例子。


公司可以降低債券配息成本:這幾年的銀行與公債利率越來越低,幾年前發行的債券可能需要票面宣告利率5%才能募集資金,但是現在公債利率只剩1%多左右,美國銀行定存利率不到1%,舊債券的價格應該已經上漲到殖利率剩2%-3%左右,這時候公司發行的債券可能只需要3%票面利率就可以被投資人所接受,所以公司可以藉由發行新的較低利率債券來募資,把過去發行較高利率的債券贖回,即可直接降低公司債券需要配發的利息,立即降低成本。


公司也可以借錢來配發股息:若公司發行的債券票面利率可低於股票配息殖利率,則公司可利用較低利息借來的錢當作股利發給股東,公司直接可省下利息價差,譬如台積電於2020年初發行的十年期公司債,票面利率只有0.64%與0.48%,遠低於股利殖利率,但或許你會覺得10年都要配息0.64%,10年下來累積也要6.4%,比股利還高,別忘了,10年下來有通貨膨脹因素,還有這筆資金也可以從其他地方幫公司獲得更多獲利。


公司也可以借投資人的錢來買回自家公司的股票:如果公司認為自家公司的未來發展很好,股價在未來會持續上漲,也可以透過發行債券跟投資人拿一筆資金來回購公開市場上的股份,可能股價的漲幅獲利都可以超過債券募資的總額了。


公司發行公司債的目的有很多,除了一般常看到的舉債擴廠、償還銀行借款、借新債還舊債這類的性質以外,發行新債也可能可以優化公司的財務運作,降低未來的利息支出,或創造更高的業外收入。

2021/2/3

新世代投資人偏好高槓桿快速致富 (high financial leverage for getting rich quick)

 


2020年的疫情造成全球股市有一大波段的回跌,同時也創造了許多人新開戶開始投入股市,其中包含了相當多初入股市的年輕人,這些年輕人很幸運地碰到美國無限量QE,全球股市呈現V型反轉,只要忍得住幾天的虧損,幾乎每個人都賺錢,差別只在於賺多賺少,敢用槓桿的人獲利是好幾倍的在算。


前幾天在財訊雜誌看到一篇「8年級生買股票:我用我的方法,5年賺到2000萬!」利用波段操作、期貨與現貨當沖操作,自2017年將50萬的本金操作到目前獲利2000萬元,細讀了一下文章中敘述的歷程,認識了大華證券(現已併入凱基證券)自營部交易員,參加元大期貨舉辦的「海龜計畫」操作海外期貨與群益期貨的校園海選賽,接著開始在手握數億元資金的大戶家中打工,幫忙大戶電腦下單、陪大戶聊天,這期間也繼續就讀台北科技大學研究所與財金博士班,看的出來自學生時期就將大量的時間投入在金融市場與相關領域的學習中。


雜誌的文章整理了新世代投資人的五大特性

  • 投資行為大膽,勇於槓桿操作,追求高報酬率。
  • 喜好短線交易與當沖,拋棄定存股與長線布局等傳統投資方法。
  • 勇於追逐強勢股,重視市場趨勢更勝於產業基本面。
  • 投資工具多元,偏好如權證、小台期及個股期等小成本金融商品,並能靈活配對操作。
  • 掌握數據分析工具,並透過網路結交投資同好,學習各種不同的操作技法。


看完文章內容,我覺得這些並不僅是新世代投資人偏好的方式,而是絕大多數新進場的投資人都會做的事情,或許工具不同,但是心態是一樣的,想利用一些技巧與高槓桿的工具,賭一把以求快速致富,剛好去年台股的行情都集中在某幾檔電子/半導體股,過去幾年廣為推廣的價值投資選股方式卻沒有賺到甚麼錢,導致追求強勢股與利用高槓桿的方式越來越被接受,而且近半年獲利可觀,可是這真的是每個人都該學習的方法嗎?


雜誌裡的另一篇,投資人給年輕人的一句話

  • 不要追求一夕致富,而忽略了投資是時間累積的報酬。
  • 風險控管才是投資首位,而不是一味追求報酬率。
  • 短線操作要注意風險控管,總報酬率比勝率更重要。
  • 過度專注在技術面操作,會失去對經濟產業的全面看法。


投資年資比較長的人應該大多能認同與體會以上這幾個建議,我想許多投資人應該都經歷過一進入股市開始從新聞雜誌找明牌的歷程,然後開始買股市相關的書,開始研究技術分析,譬如靠兩個指標就能賺錢之類的書籍,有的人賺到錢開始加碼想要賺更快更多,有的人賠了一堆便決定離開股市。


不放棄的人繼續研究期貨選擇權,現在還有個股期貨與權證等高槓桿方式,股市同好社團與群組也相當多,在技術分析與當沖賺不到錢的人,可能開始轉念改學習價值投資,研究產業、閱讀財報、計算每股盈餘與本益比等,等待股價低於自己估算的價值時候買進,也有的人乾脆去買定存股乖乖領股利,把股票當商品買,獲利完全看每年的配股配息,這樣的股市歷程與心態轉變,相信曾發生在許多投資年齡7-8年以上的人的身上。


我認為這就是人性,每幾年就會有一套該期間獲利比較好的方式被推廣出來,技術分析、價值投資、ETF股債配置、期貨選擇權等,就算剛進股市用的是購買ETF的方式,很可能過一段時間之後就覺得獲利太慢,開始想要學習技術分析做波段操作,或是期貨選擇權做高槓桿操作,甚至是反向做空/避險求獲利,唯有真正賠過才會知道這個方式不適合自己。其實只要心態正確,了解投資的本質與投機的區別,就不難分辨哪些方法是可以長久使用的,只要投資的目標清楚,就可以知道哪些方法是適合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