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2

不要誤解年化報酬率 (misunderstanding of Internal Rate of Return)

 


何謂年化報酬率呢? 年化報酬率其實就是以年為單位的複利回算,這段期間的總報酬,相當於如同每年定存固定利率,並將利息再投入之後的複利報酬。


譬如一筆100萬的投資,10年後變成130萬,總報酬率就是30%,每年平均報酬率是3%,然而換算成年化報酬率即為2.66%。


年化報酬率只代表某段期間的總報酬,相當於每年固定利率的複利報酬,不管這段期間的報酬是如何變化。


我們以下表為例:



以10年的時間將資產從10萬元變成18萬元,總報酬率為80%,平均年報酬率是8%,年化報酬率是6.05%。起始金額是10萬元,最終金額是18萬元,我用3種版本列出這10年間可能的資產變化。


我們看績效1,每年的資產都是增長的,每年幾乎都是6%至8%的報酬率,只有一年比較差只有1%,另有一年比較好是12%,這樣穩定的資產成長帶來10年80%的資產報酬。


而績效2是比較不幸的版本,開始投資後就碰到下跌,有兩年有2位數的虧損,中間穿插2%、3%的正報酬,連續6年的資產都比原始本金低。一直到第7年開始每年都有20%以上的獲利,才將投資資金從10萬元以下的虧損,用4年的時間成長到18萬元。


績效3是高波動版本,幾乎每一年的報酬率都是兩位數以上,虧損的時候有20%至30%的跌幅,獲利的時候也有30%至40%的獲利,每年的資產變化幅度很大,到第10年的時候資產也來到18萬元,但這中間的過程相當刺激。



以上三種版本都是年化報酬率6.05%的結果,你認為你能夠承受哪一種版本呢? 穩定成長的、熬很久後快速上漲的、還是每年都有大幅度漲跌波動的呢?


第一種版本看起來比較穩定,但也不代表未來10年就一定會以這樣的方式前進,第二種版本雖然後面大漲了幾年,但也有可能未來幾年又會碰到連續多年的大跌,第三種版本每年都大漲大跌,也不知道你需要用錢的時候會碰到大漲還是大跌那一年。


年化報酬率都是一段限定期間的報酬統計,同樣的投資或資產配置方式,在不同期間統計出來的年化報酬率都不一樣,所代表的意義也不同。


許多人會習慣性的把年化報酬率直接當作每年平均報酬率來看,預期未來每年的報酬率大概就是這個數字左右(版本1),沒想到另外兩個版本也是會得到同樣的年化報酬率。


你覺得你可以撐過版本2長達6年的帳上虧損嗎? 你覺得你可以承受每年20%至40%的漲跌幅嗎? 這些跟你所期待的年化報酬率6.05%是一樣的嗎?


2021/10/20

退休金一千萬夠用嗎 (is ten million enough for retirement)



大家都喜歡問退休金多少才夠,我看過很多種不同的版本,有500萬、800萬、1000萬、1500萬或更多,我們知道需要多少退休金是取決於自己要過甚麼樣的退休生活,金額大小因人而異,在郊區可能可以低一點,不過在雙北地區要低於1000萬以下是有點誇張。


在雙北地區最起碼的版本是1000萬,計算方式是用5%的股息殖利率換算每年可以領到50萬現金股利,平均一個月4萬多元,再加上勞保年金1萬多元,每個月大概可以有5至6萬元的現金可以花費。


一個月5萬多塊聽起來滿不錯的,比現在許多出社會不久的年輕人工作薪資還要高了,所以存到1000萬的退休金就夠了嗎?


這裡我們不討論一個月5萬多塊是否足夠花用,也不討論勞保會不會倒閉,未來會不會調整勞保年金。我只想點出你以為的5萬多元真的就是會有5萬多元嗎?


首先,每年5%殖利率不是固定的,要看你的買進成本。0056雖號稱每年都可以配發5%以上的現金股利,那個5%殖利率通常是用當年公布的現金股利除以當時的股價,譬如2012年配發1.3元股利,而除權息日前一天的收盤價為24.4元,股息殖利率為5.33%。2016年也配發1.3元股利,除權息日前一天的收盤價為25.35元,股息殖利率為5.13%。


但我們再看看2017年度,當年配發0.95元股利,而除權息日前一天的收盤價為26.39元,股息殖利率為3.6%,不到5%。而且用2012年與2016年的買進價24.4與25.35來算,現金股利0.95元的殖利率為3.9%與3.75%,都不會到5%。


若再看2018配1.45元與2019配1.8元,以除權息日前一天的收盤價來計算,當年的殖利率為5.6%與6.2%,而用2012年與2016年的買進價24.4與25.35來算,這兩筆成本的換算殖利率分別為5.9%、5.7%、7.4%、與7.1%。


所以我們應該要知道,我們不應該把0056輕易的用固定5%殖利率來當作每年固定可以領的現金股利,實際殖利率要看你的持股買進成本,如果股市發展不好現金股息發的少,0056也是會有低於5%殖利率的時候,所以持有成本高低很重要。


第二點是通貨膨脹。通貨膨脹有兩個思考點,第一是現在估算每個月5萬元的生活費感覺很夠用,那是現在的現金價值感受。如果以基本的平均3%通貨膨脹率來推算,到20年後這5萬元的價值只有目前的27000多元,少了快一半。現在以為20年後退休有5萬塊可以用,其實那時候的5萬塊可能只等於現在的2萬7千多塊的消費力而已,這樣你還會覺得夠用嗎?


如果要維持現金價值跟現在的感受一樣,就要把通貨膨脹考慮進去。假設你現在就要退休也確實可以每個月有5萬元可以用,為了維持20年後還是可以有每個月如同現在的5萬元價值現金可用,你必須要將你的投資所得拿出本金的3%再投入,以期許20年後可以如同於現在每個月5萬元價值的現金可以用,那也就是每個月約90300元。


每年拿到5%的現金股利看似夠用,就算你的持有成本夠低,讓你的股息殖利率來到6%,但如果還要保留3%的通貨膨脹再投入,其實可以拿來花的股息只有3%。


用3%反推每年要領50萬的股息,投資本金至少要有1667萬元,如果是用股息殖利率5%來算,扣掉3%通貨膨脹剩2%,50萬反推需要2500萬的投資本金,不會是1000萬而已。


而且以上算的都是每年50萬的生活費夠退休使用,都不能有其他意外或額外的支出需求,這樣算剛剛好只能期待未來不會有突發需求發生。


就算你降低需求,一年只要40萬現金股利,扣掉通貨膨脹用3%來計算,投資本金也需要1333萬,這樣你還覺得1000萬夠嗎? 


看完之後有沒有覺得這1%的差距影響很大? 從3%變2%就可以讓本金需求多了800多萬,而這1%可以是每年投資報酬多1%,或是通貨膨脹少1%,現在感受到通貨膨脹的威力了嗎?



完全無法認同的一篇文章:「只要年賺6% 退休金不必千萬起跳



2021/10/16

消費內疚 (guilt of spending)

 

我們知道想投資理財得先要有資金,大多數人的資金來源都是靠薪資存下來的,而儲蓄對於許多人是相當困難的一件事。


網路上教人增加儲蓄的方式有很多種,譬如有333存錢法、365存錢法、信封存錢法、零存整付存錢法等,將其簡單的分類,大概就是要消費者先把收入存一部分起來再消費,或是每天或每週固定存一小筆零錢起來,累積一年後就會有一筆金額較大的存款。


還有一種常聽到的說法,專家會算給你聽,你省下買一件衣服的錢1000元,40年後可以變成1萬5千塊,省下一趟計程車的錢300元,40年後可以變成4500元。或是換個說法,現在花掉1000元買衣服,相當於花掉40年後的1萬5千元,我之前在某篇文章也舉過類似的例子。


這個方式其實就是在為自己建立一種消費內疚感,藉由讓自己因每一筆消費而感到內疚,進而減少花費來達到省錢存錢的目的,只是這樣的作法會讓人生過得很辛苦。


我們賺錢為的不該僅是讓自己有足夠的錢可以過好退休生活,而是還要將退休前的人生過的有價值,如果為了省錢而過極節省甚至病態的生活,導致身體健康都受到不良的影響,這是否又本末倒置了呢。


與其用內疚的方式讓自己害怕消費來存錢,不如為自己建立好良好的消費意識。知道自己重視甚麼,就可以允許自己在該方面有多一點的消費,對於不是很必要的就盡量減少甚至不要消費。


舉幾個例子,現在大家都有智慧型手機,但智慧型手機的功能已發展至一個瓶頸,當你要換手機的時候,是否有必要多花幾千上萬塊購買最高階的手機呢?


有人想要健身雕塑身材,繳幾萬塊健身房的費用去請教練,但或許你需要的只是一些簡單器材與持續運動的毅力。


有人覺得大創的東西便宜,一樣只要49元,進去看到有興趣就買,花了上千元買了一堆,結果拿回家真正會拿出來用的沒有幾樣,這就是沒有建立好消費意識。


人常常以為東西買了、錢花了,就可以達到目的,譬如健身房、買書、報名學習課程,但許多人錢花了之後就很少去健身房運動,書櫃堆了一堆書都沒有拿出來看,課程聽完了就當聽故事一樣過去了,沒有實際去實踐,其實很多人的錢都是這樣浪費掉的。


為了避免陷入消費內疚的陷阱,我自己的方法是使用預算規劃來控制消費。依據過去的生活習慣設定好飲食花費、娛樂花費、交通花費等,其他的就是要存下來投資的錢,只要消費總額還在預算內,就可以放心的花費做想做的事情,不需要感到內疚。


有一筆花費是我認為不應該省的,那就是三餐的費用。有些人為了省錢會從吃的開始省起,本來一餐100元便當變成一碗50元的乾麵,本來有澱粉、有肉、有菜等多種營養,省錢後卻只剩澱粉一種,有趣的是有人還會因為省了餐費要犒賞自己一下,用完餐後還買了杯60元手搖飲料。


建立消費意識就是清楚的知道哪些是想要與必要,設定好每個月的消費預算,就不用每次要買東西都要經過一段內心的煎熬了。

2021/10/14

有大筆資金時該單筆還是分批投入 (should I buy in batches)


 

曾看過有人在討論,如果手上突然有一筆金額比較大的資金,譬如幾個月的年終獎金,或甚至是一筆數百萬的遺產,應該要當下就單筆投入,還是分批投入呢?


這個問題我認為並沒有一個標準答案,但是我們可以來看看幾個可能的情況。


如果是投資初期資金並不多,替如投資資產大約50萬,這時候獲得一筆30萬的獎金,如果一次單筆投入的話,這筆資金會佔總資產的37.5%,這筆單筆投資對於資產的買進成本會有較大的影響。如果近期有較大的股價跌落,很可能就會買在相對較高的價位,分批投入可以平均買進成本,可能可以讓買進成本稍微低一點。


若這時資產已經有1000萬,單筆30萬的獎金對於總資產影響很低,不管是單筆投入或分批投入,就算近期有大幅度的股價崩跌,也不會有多大的影響。如果這次單筆金額是1000萬,佔了總資產的50%,單筆投入與分批投入的影響就會很大。


但如果你還要累積資產的時間還有很長,譬如目前是40歲,還有20幾年可以累積退休金,那這筆較大筆的投資在未來回頭來看,可能也沒有很大的影響力,因為20幾年後你的總資產可能已經來到6000萬了。


這裡說的分批投入指的是把一大筆資金分成6-12份每個月投入,而不是分成每一年投入,如果一筆資金拆成10年分批投入,那你很大比例的資金就錯過了8年9年的成長,這絕對是不如當下就單筆投入的,除非未來10年都是下跌趨勢。


所以該單筆投入或分批投入,我覺得可以看自己個人的心態,如果你對股市未來很有信心,怕未來幾個月會一直上漲,那就單筆投入。如果你覺得未來半年一年內會大跌,也可以在一年內將資金分批投入。


未來一年的股市會漲會跌沒有人猜的準,將單筆資金分成一年分批投入,若是上漲就會少賺一點,若是真的下跌就買進成本低一點,但是否獲利還是要看最後要賣出變現時的價格,當下帳面上的損益多寡都不具多大意義。


以上做法其實都是讓自己安心而已,若你的單筆資金對於總資產而言比例很低,其實在退休後需要開始動用資金時回頭看,當時不管是單筆或分批投入,對於整體投資績效的影響都很低,不需要對這件事情太糾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