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閒聊投資型保單 (Investment Link Product or Variable Insurance)


過去我們有幾篇文章談到保險,而雨果最不推薦的就是投資型保單,十多年前雨果也買過投資型保單而吃了虧,繳費5-6年後才發現投資型保單的風險之處,解約時所拿回的帳戶價值金額比總繳保費還要少10萬元,也就是虧了10萬元,最近在Mobile01看到一篇細部解說魔鬼細節的文章,決定拿出來分享,以下是擷取部分文章重點內容:


投資型保險一點也不保險-閒聊投資型保單這商品 


「每個月保費6000元,12年剛好繳了86.4萬,結果看了一下戶頭裡面剩多少呢?81萬左右!怎麼我投資了12年花了86萬還反虧5萬?


這裡舉例你一年保費是3萬,20年期總共繳了60萬,過世時拿100萬,這60萬裡面有保險公司要先扣除的內部費用,內部費用就是保險公司要賺的部分,這合情合理,那60萬扣完某個我們所不知道的神祕數字後,我們假設他扣20萬起來剩40萬,這40萬花20年(或更長)的時間保險公司去投資,去賺取承諾你身故後所須理賠給你的100萬。所以你活越長對保險公司越有利,反之則保險公司虧損。


  • 前置費用:這就是保險公司賣你這商品要賺取的利潤,用以營運公司
  • 保險(障)費用:簡單說就是純保費。投資型保單=定期型壽險(而非終身型壽險),我舉這張保單為例,他並非平準型而是自然型,自然型就是越老越貴,平準型就是保費都固定,投資型保單的在壽險成本這部分是會逐年上升的。
  • 投資相關費用:這就是很四平八穩的沒什麼大問題的費用,就是投資要付出的成本
  • 後置費用:這部分我沒遇到不提,大部分保單應該也沒


他先把投資金額拿去買標的,再用標的換出等值於保障費用(保費)去繳納,以這邏輯來推論這張計劃書就跟你說我投了9000塊(第一年)進去投資,但他沒跟你說他從投資標的裡換出1168來繳保費。所以實際上你第一年實際進入市場只有7832,就是個操作。


簡單來說你只要開始繳納保費,前置&每月的保障費用(定期險保費),就是對應到你的100萬保額,而扣除剩餘的錢會去到你的對應到的就是你的基金帳戶價值,所以等你掛了就是100萬+基金帳戶價值,這是你持續繳的狀態。


如果你沒繼續繳呢?有兩種請況:

1.停繳,但保單仍有價值,即基金帳戶仍有價值讓他內扣每月的保費,則帳戶價值就不會繼續增加,反而會隨著保費逐年下降。

2.解約,把帳戶裡所有價值贖回,即視為解約,那你的前置費用就掰掰拉。所有的保障也都沒拉,所以才說很像定期險,你不續繳(扣)保費就沒保障。


所以在此我可以說投資型保單是個很失敗的投資工具,即便當作是保險工具也是很糟糕。你從投資角度來看,我定期定額12年投資標的是正的,還是倒虧5萬,(這也一再再地提醒你買的是保險!)再者從保險角度來看也是很差勁,同樣壽險需求我拿定期險來看,我買一年期壽險買不用被綁,價格我沒比較相信也差不了多少。

這就好像是買了終身型一年期壽險??你解約,前置費用消失,就如同終身險解約一般,你不解約繼續繳,保費是自然型等於越老越貴(不像終身險是平準保費)」


投資型保單以投資的名義包裝壽險,特別吸引不太想消費買保險,但可以接受邊投資邊擁有壽險好處的險種,投資型保單就顯得很吸引人,讓投保的人以為自己的錢是在做投資,但同時又可以擁有一兩百萬的壽險保障,對於內扣的費用僅淡淡提及。


投資型保單的內扣費用如前面的mobile01文章所提,保戶所繳的錢會先扣一筆保險公司要收的費用,這筆費用主要是公司要賺的獲利與要給業務的分紅獎金,雨果10幾年前投保的保誠人壽,第一年的內扣費用比例是70%,也就是一年繳6萬元的保費,會先被保險公司收走4.2萬,只有1.8萬才是真的拿來買基金作投資。


然後買基金還會需要扣基金管理費與手續費,通常投資型保單裡的基金選擇不多,而且可能大多是保險公司自己所推出的基金,譬如保誠人壽的投資型保單能選的十幾檔基金幾乎都是自己的基金,當然管理費與手續費也是保誠自己賺。


壽險的保費也是從基金裡內扣,保險公司會贖回基金的部分單位來繳納保費,而保險費用雖然會比一般年期壽險便宜,但保費是以「自然費率」計算,隨著年紀增加,內扣的保險費用會越來越高,讓雨果決定解約的主要原因就是這筆保險內扣費用,因為發現到了55歲以後的保險費用增加的很快,65歲以後的500萬壽險保額,一年保費高達10幾萬,如果你的基金淨值不夠扣繳保費,此保單將會被解約。


或許你會覺得,到了65歲的時候,我繳的保費加上幾十年的投資績效,可能已經累積上千萬的保單價值了,每年扣個10幾萬的保費應該也還好吧。這一點在當時保險業務算給我看的時候,他用基金投報率15%與9%試算給我看,強調基金一年報酬率平均大約15%,我用9%比較低估的方式來試算,複利到60歲的時候已經累積到好幾千萬的價值,而且還不需要繳遺產稅,聽起來真的是相當棒。


但實際上,任何一種股市投資都無法用每年多少%的複利來計算,股市的特性就是會上下波動的,以美國股市指數型基金的年化報酬率約7%-9%來說,基金投報率9%都已經算是高估的了,雨果當時就是接受了這些話術,加上當時的心態也不對,想利用投資型保單進行投資,又擁有壽險保障,又可以在報稅時利用保費節稅,導致幾年後損失10萬元解約。


投資型保單把壽險與基金包裝成投資的方式,讓不想白繳保險費的消費者願意買單,其實這樣的險種讓保險公司一次賺足了保險費與基金管理與手續費,而這些費用都默默的從基金淨值裡面扣掉,讓消費者沒有明顯感覺。


投資型保單也有兩點好處,第一是年紀還輕的時候,年繳的壽險保費比較便宜,以30歲為例,每百萬的年繳保費會比20年期的定期壽險要少一半,另一個好處是保額可以彈性調整,譬如30歲還單身時可以設定100萬元的壽險保額,到了35歲如果已經結婚有小孩,就可以考慮把保額提高為200或300萬,不需要重新投保新的保單補充保額,當然,提高保額也會提高保費,而保費就是從你的基金淨值裡內扣。如果這樣的特性剛好符合你的需求,或許投資型保單正是適合你的保險方式。


個人建議,投資歸投資,保險歸保險,投資與保險都可以很簡單,當你把事情越想越複雜,越想透過複雜的方式來增加利益、減少支出/稅金,其實更可能會弄巧成拙。

12 則留言:

  1. 研究所同學定期定額3000元台幣買美元儲蓄險,業務員分析6年後會多出8萬
    由於投報率比股票、基金優,我認為有陷阱,但因為跟閨蜜分隔南北,始終沒機會看到合約內容

    回覆刪除
    回覆
    1. 10幾20年前利率高的時候, 保險年金險繳費期滿後, 每年可以領到滿不錯的分紅, 現在都是略高於台幣定存利率而已, 不知道你同學的儲蓄險是甚麼時候買的, 投報率是怎麼算的, 但確實算起來滿多的

      刪除
    2. 去年2月開始投保
      老同窗說應該也有1%
      多出來的部分是利滾利的結果

      刪除
    3. 我想大概是宣告利率算出來的, 預定利率應該還是很低

      刪除
  2. 原來係這兩者差異
    感謝雨果老師解答

    回覆刪除
  3. 雨果老師好。
    本人是華僑,現在台灣工作生活。過去曾在香港購買重大疾病險,已繳納總需繳年限的1/3(共需交15年)。
    但因現在邊學習投資指數ETF和重新回測這張保單,在考慮是否有其必要投入每年高達NTD 20萬保費的保單(保額NTD 350萬),15年繳完是終身保障型保單,雖然若平安沒事,最終會領回15年所繳的保費和紅利等。但若我考慮投保在相同保障的新的定期保單(在台投保),計算了從現有年齡,一直繳費到年老,其總成本是幾乎一樣,但最終帳戶是零。所以我的考量是繼續繳納這張?還是重新選擇定期保險?因為若把保額降低至(比如)100萬左右,個人又覺得好像沒有投保的必要了。謝謝

    回覆刪除
    回覆
    1. 想與您確認香港那張終身型重大疾病險保單, 您是說您每年要繳20萬繳15年, 總繳費300萬, 但理賠時是理賠350萬嗎? 這張保單是否包含身故也會理賠? 你有比較過他的重大疾病理賠條件跟在台灣投保的條件差別嗎?

      如果光從繳費面來看, 若兩張保單的總繳費金額會是幾乎一樣的, 那台灣的保單似乎會比較划算, 因為台灣保費是分了幾十年繳納, 而香港保單15年就要繳完了, 考量折現價值, 台灣的保費相對比較低一點

      但是, 保險不能只比較繳了多少保費, 還要看保障, 如果香港終身型的有包含身故理賠, 等於含有壽險的性質, 那當然香港的保單比較好, 可是若台灣的重大疾病險涵蓋範圍較廣, 有可能否些病是只有台灣保單有賠, 香港保單不理賠, 那就又另當別論了, 但定期險有投保年齡限制75或80歲, 如果是在這年齡之後發生重大疾病就沒有理賠喔!

      有一個方式是把香港的保單減額繳清, 保障降低, 在台灣重新投保, 但還是建議你詳細比較兩張保單看看

      刪除
    2. 謝謝您的回覆,容我再補充一些。

      香港保單的細節:
      1/ 修正:總繳費NTD 2,250.000 (每年繳NTD 15萬), 目前我已繳了5年,還剩10年。萬一中招,最高理賠金額為NTD 350萬。身故也理賠 (所繳之保費+紅利等)
      2/ 承保範圍多達168種疾病(當然很多是單一疾病細分化項目部位)
      3/ 癌症, 中風和心臟病三項都可各項理賠兩次之多,保障至85歲。其他疾病保障至100歲。所以我認為保障內容上,理應會比台灣的定期險廣。
      4/ 若沒事,其公式表內,大約在我投保年限的25年時,可領回金額約是我投入的一倍。(當然,若決定持續投保,就不會在年老時退保,直到認為某年取消保單是最為劃算時,才會取消保單。)
      5/ 香港保單已鎖死保障額度,無法調整。

      台灣的定期為10年一期,10年後若想繼續投保,保費也會相應提高,但我還不知道數字。
      因為香港的還有10年要繳,所以才考慮是否要繼續,或這保障需要到那麼高?否則,超額去投保險,等於是個浪費,當然以前沒太多的選擇或對相關方面的認識而作了決定,但現在就拿出來重新檢視。
      若在台灣重新買定期險,保障在NTD 100萬左右,我又認為在資產配置上,似乎又沒這必理去支付保費來保障100萬的風險。
      大概情況是這樣。謝謝您的不吝賜教!

      刪除
    3. 您好, 謝謝您提供更多資料, 感覺您說的重大疾病險比較像台灣的重大傷病險, 台灣的重大傷病險有包含300多項, 重大疾病險只有7項或10多項

      我認為如果您在台灣就醫也能申請到香港保險的理賠的話, 這個保單應該是可以繼續繳下去, 總繳費225萬, 最高可以領到350萬, 這落差不少, 而且身故也可以領回已繳保費+紅利, 台灣的保險未必會必較好, 我印象中香港的保費會比台灣便宜, 或是相同保費可以獲得多一倍的保障, 不過這資訊已經是10年前的了, 不確定現在的落差有多少

      至於在台灣是否需要多保這100萬理賠額的保費, 可能要看您目前的資產有多少, 如果只有一兩百萬, 可能還可以考慮, 如果已經上千萬了, 那確實不太缺這100萬, 而且香港已經有350萬了, 如果您覺得罹患重大疾病會需要更多錢才考慮加保, 但要注意是否可以副本理賠

      刪除
    4. 謝謝您的回覆。
      1/ 我不太確定在台灣,這是否界定傷病險。香港這份幾乎包括了身體各部位器官的保障吧,當發生任一疾病時,其有細分到其嚴重性程度,來判斷賠償的比例,賠償後保單仍然持續有效。

      2/ 您最後一段說明我是否考慮要在台灣額外多保100萬的保費。我在此做個修正,正確的原有想法是:若我取消掉香港保單,而在台灣重新投保,1. 若保額如香港一樣多,看來又不是最劃算。2. 若只保100萬,在我意外發生時,對我生活上的金錢支持似乎也沒有起得太大的作用。(當然如您說,這視個人資產程度而定)。若我繼續保香港的保單,以此情況,就不會在台再加保了。

      3/ 我曾考慮過,是否要取消香港保單,也不在台重新投保重疾險。目前,我手上有每年支付保費的意外險,保費便宜(NTD 2000左右),保障不錯。

      我手上有份香港保單的電子檔,若您樂意幫忙看得更仔細。我可以寄給您。
      最後,非常感謝您提供的所有意見。

      刪除
    5. 如果您不需要更高於350萬的保額, 我個人是覺得不需要動香港的保單, 有需要再在台灣加保就好, 只是要確認兩份都能理賠, 意外險與重大疾病險性質不同, 無法互相取代喔

      很抱歉, 我並非專業保險業務, 無法為您看保單內容, 建議您可以找一位台灣的保險業務幫您了解一下內容, 可能也可以跟您分析兩者的差別

      刪除
    6. 好的,非常感謝您提供的意見!祝 平安

      刪除

歡迎分享您的意見或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