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6/20

iShares Aaa - A級公司債券ETF (QLTA)

 


有的人想要穩定領息,又不想要承受股價大幅的波動,那些所謂的高股息ETF也不適合他們,公債的股息又太低,很多人會把目標放到公司債上。對於想分散風險,即使是像蘋果或AT&T這種相當不太可能會倒債的公司,也不想把大筆資金全放在特定幾檔公司債上的人,公司債ETF就成為了選項之一。這邊我想來介紹一檔由iShares發行的A級公司債券ETF-QLTA(iShares Aaa - A Rated Corporate Bond ETF)。


iShares Aaa - A級公司債券ETF (QLTA)於2012年成立,市值11.8億美元,總管理費用為0.15%,主要追蹤Barclays Capital U.S. Corporate Aaa - A Capped Index,持股有33%在銀行產業、12%在非週期性消費產業、12%在科技產業、與8%在消費耐用品。前20大持股幾乎都是銀行發行的公司債與現金,只有包含微軟、蘋果、雅培、COMCAST通訊集團、與一家製藥公司,沒有一檔持股比例超過1%,持股相當的分散。


以下是QLTA的淨值歷史紀錄,發行期間價格大約都在50至53元之間遊走,2019年年中後上漲超過53元,甚至在2020疫情股災後還漲至最高59元,此後也維持在55元以上,價格可說是相當穩定。




在來看下方的股息分配紀錄,我只從MoneyDJ網站擷取2018與2019年的配息紀錄,因為2020年碰上疫情股災,配息越來越低,所以我只計算還在正常時期的那兩年。我們可以看到2018年的總配息是1.547082美元,我以該年度的中間股價大約51美元為例,計算它的股息殖利率約為3.03%,再加計台灣人會被扣30%的稅金,實際獲得的股息殖利率為2.12%。而2019年的總配息是1.663261美元,以該年度的中間股價大約52.5美元為例,它的股息殖利率約為3.11%,扣除30%的稅金後,實際獲得的股息殖利率為2.18%。


這檔A級公司債券ETF雖然價格算是相當穩定,但其稅後股息殖利率大約都只有2%出頭,可說是比美元儲蓄險還差。這個ETF商品並無法滿足投資人想要更保本又更高利息的目的,所以我個人認為QLTA並不太適合作為投資選擇,要獲得這樣的報酬率。


我可能會寧願選擇6或10年期美元儲蓄險。但我更願意透過台灣銀行直接購買蘋果或AT&T的公司債,或透過美股購買這些公司的ETD,賺取4%以上的免扣稅利息。


2021/6/12

培養省錢的態度 (develop your saving attitude)


 

走向財務自由的基本功就是存錢,而存錢的難度大概僅次於"賺更多錢",如果你只是不斷的要求自己要省錢要存錢,那麼這個過程會很痛苦,而且維持不久就會放棄了,想要省錢,你需要先學會改變心態,並認清自己是為了甚麼目標在做這件事情。


要改變習慣一定很難,改變消費習慣會更難,因為這會需要改變你的生活習慣、生活態度、甚至是思考方式。我相信沒有多少人是天生節儉,許多節儉的人大多是因為家庭環境的關係,從小就養成節儉的習慣,有些是現實環境所逼無可奈何,因為對未來的恐懼,他們很在意存錢。對於從小家庭生活富裕,或是出社會工作就可以賺得比旁人還要高的薪資,他們對未來充滿希望,或許家裡優渥的經濟環境也給他們很高的安全感,要他們節省存錢的難度反而更高。


我認為要省錢的關鍵態度是,養成隨時思考"你認為這筆消費對你有多重要"的習慣,你願意用多少時間去換取。


女生喜歡買衣服、買鞋子、買化粧保養品,男生喜歡買3C產品、公仔玩具、遊戲儲值、甚至是買車或改裝車,在消費前該先想想,這筆消費是否真的必要,花了這筆錢會延後你多少退休時間,會減緩多少退休金的累積,你需要花多少工作時間把這筆錢賺回來。


當你今天花了五千塊買了一隻公仔、一件大衣、或是雙球鞋,你付出的是現金五千塊,如果你的月薪是5萬元,這筆支出也等同是2天的工作薪資,如果你距離退休時間還有30年,這筆支出也等同於花掉了3萬8千元的退休金。換句話說,當你要花5千元買一雙球鞋時,你是用多2天的工作時間去換的,你損失的是3萬8千元的退休金,你得先慮一下這筆消費值得嗎。


想省錢也不代表必須犧牲自己的喜好興趣,或是完全禁止娛樂支出,如果人生只剩吃飯、睡覺、工作,用最精華的20至30年換得足夠的退休金,是否划算可想而知。許多事情久久做一次才能享受其新鮮感,努力過後的獲得更能帶來滿足感,如果是隨時都可以輕易獲得,那常常都會很快就麻痺沒有感覺了。所以減少享樂次數,反而能帶來更深層的滿足與快樂。


譬如喜歡常常去夜店酒吧的年輕人,每個禮拜至少要去一兩次,一個月的花費可能要上萬元,如果想存錢,這種非必要性的花費就應該要省下來。並不是完全不能做這些消費,對於習慣跑夜店酒吧的人來說太難了,但至少可以開始做一些改變,譬如兩個禮拜只去一次,先將次數減少一半,或是花費減少一半。當你可以堅持一段時間以後,或許就會開始覺得這樣也不錯,偶爾可以去享受夜店與酒吧的氛圍,每次去會更珍惜這樣的機會,但又不至於花費太多錢在這上面。


喜歡網購的人,常常是因為好奇或是為了滿足購買慾,常購買一些根本不太會用到的商品。如果不是馬上就需要用到的東西,建議你先將商品放進購物車但不結帳,至少等3天以後再來看是否需要買這個商品。如果你這個月比較節省有多存下一些錢,或許就可以考慮在該月份的預算內,購買幾樣放在購物車裡還沒結帳的商品,至少這個方式可以延遲你的消費,同樣可以滿足拆箱收到禮物的感覺。


節省開銷除了要有方法,也要先有一個正確心態與有意義的目標,這樣做起來才能長久且甘之如飴。


2021/5/25

沒有最棒的投資方式 (No best way of investment)


其實滿常在社群媒體看到很多人在爭執哪一種投資的方式比較好,價值投資被嫌賺得太慢,短進短出被嫌每一次交易賺得太少,被動式指數化投資被嫌報酬率太低,好像每一種投資方式都有缺點,其實有問題的不是投資方式,是投資心態。


「爭執方法」,不管是用技術分析、價值投資、被動式指數化投資、甚至是期貨選擇權,都會聽到有人大賺有人大賠,每個方式都是想要從股票交易市場獲利,只是方式不同,風險不同,技巧不同,可期待的報酬也不同。技術分析真的那麼不堪用嗎,或許這個方法有其侷限,但也是有人長期用這個方法下來獲利還不錯,只是大部分人學不來。


有些人剛好有認識產業界的人,有機會獲得產業內部消息,或是他本身就是在這個產業工作的人,可以直接觀察到這個產業的景氣變化,可能投資某幾檔他熟悉的個股,或是存這幾檔個股,對他來說是最有把握最適合的方式。被動化指數投資並非是穩贏、或報酬率最高、又或是毫無風險的投資方式,但它卻可能是最適合絕大多數人的,如果你學不會那些技術分析,也沒有產業知識或能獲得重要消息,麼被動式指數化投資大概就是最簡單的投資方法了。


「比較手續費」,手續費是一個不容易避免的成本,而且也是每筆交易相當扎實的損失,當然在投資選項裡手續費越高越不利,因為你還沒開始獲利就已經虧錢了。比較一下,台灣的基金管理費與手續費動輒2%起跳,而台股ETF的管理費加股市交易手續費只要不到1%,若再比較到美股ETF又不到0.1%,哪個比較有利相當明顯。而投資海外ETF需要換匯會有匯差匯損,匯款到海外券商會有匯款手續費,透過台灣複委託需要支付大概0.3%交易手續費,而透過海外券商則是零手續費,這些費用可能多多少少也會影響一點績效,取決於你投入的本金有多少。


但我認為投資的重點應該是先選擇哪一種方式比較適合你,而非哪一種手續費最便宜。如果你匯款到海外券商將來會有遺產處理問題,或是財產分配問題,那複委託可能就是比較適合你的方式。如果你實在是不想花心思登入證券帳戶去下單買ETF,又或是你比較希望可以每個月自動扣錢進行投資,那或許交易與管理成本較高的基金與銀行每月自動扣款的投資方式會比較適合你,雖然會比別人支付更多的交易成本,但能開始進行投資並且能長期持續下去會比較重要。


「報酬率最大化」,常看到有人在爭執搭配甚麼東西,或是用甚麼特別的方式判斷,可以提高報酬率,即使是被動式指數化投資都有這類的討論。舉例,有人會比較0050的長期投資報酬率會比0056這種高股息的好,這個說法是正確的,也有清楚的數字可供佐證,只是人未必一定要選最好的方式,因為那個方式可能就不適合他的個性。


與其要一個人抱著0050提心吊膽,一直告訴他要忍住負30%的跌幅,他未來的長期報酬會比較好,不如就讓他抱著他比較心安的0056,讓他賺取他覺得比較低風險的報酬(雖然事實上0056跌的未必會比0050少)。又或是不斷鼓勵別人投資股市或ETF,但那個人的風險承擔程度很低,只敢買分紅型保險,那麼分紅型保險就是最適合他的投資方式。


「某樣商品不再適合投資」,有些商品在有些時候很適合,但在某些景氣環境下又變得不適合,常常是有時間性的,不該被完全否定。舉例來說,現在有些人認為債券不適合投資,因為利率很低,通膨風險又來會導致債券價格下跌,目前的情況或許是這樣,但景氣環境是會改變的,不代表未來的債券都會是這個情況,因此而否定股債搭配的投資方式,我認為看太短期。


又譬如分紅型保單,雖然我個人不太贊成投資分紅型或儲蓄型保單,因為報酬率太低,但這些保單在十幾年前其實曾有過年報酬率7%或更高的分紅報酬,如果未來又有出現這種機會,或許我也會買一些,20年下來的年化報酬率7%跟每一年固定報酬率7%相比,當然選後者。


近期看到不少比較與爭論,我一開始也會多方研究了解哪一種方式比較好,但當我實際要套用到我自己的需求上時,發覺那些最好的方式並無法讓我安心,於是我又自己調整成我自己覺得最好(最適合我自己)的方法。如果我是一位資產上億的人,或許我就不會花時間研究股債配置,而是研究房地產。我相信許多人也會面臨同樣的問題,在摸索的過程中多方吸收不同建議,考量彼此優缺點,擬定一套最合自己的方式吧。


2021/5/11

該不該投資比特幣 (should I invest BTC)


 

比特幣(Bitcoin, BTC)一直是近幾年的熱門話題,從一罐飲料需要用2枚比特幣來換,到1枚比特幣可以換到一台高檔車,這個成長幅度可說是以數萬倍來計,去年年中1枚比特幣可以換到近萬美元,今年4月的比特幣價值已經漲到超過6萬美元,甚至特斯拉的執行長-馬斯克也用特斯拉公司購買了價值15億美元的比特幣當作交易貨幣,並打算於近期開放讓消費者用比特幣購買特斯拉汽車,這兩年幣圈也瘋狂的推出多項新的虛擬貨幣,譬如狗狗幣、奇亞幣、與柴犬幣。


到底這些虛擬貨幣能不能投資,能不能避險甚至保值,應該把它當作一種投資商品還是可以交易的幣別呢? 


比特幣能不能投資?


這就要看你對於投資的認知是甚麼,你投資股票是想參與企業的成長,還是想賺取企業股價某個期間的價格波動,你投資房地產是想出租賺取租金,還是想炒作價格賺取某段期間的價差,同樣的,你考慮是否要投資比特幣,你是想要比特幣為你帶來甚麼產值、被動收入、或是某段期間的價差?


如果是想像投資企業或房地產一樣,期望比特幣可以帶來商品或產值,目前看起來似乎是沒有這方面的特性,若是想帶來被動收入,比特幣似乎也無法存銀行賺利息,有一些變相的方式可以賺取利息,但風險不明,目前投資比特幣比較可能的期望就是賺價差,既然要賺價差就要評估,目前幣值5萬多美元,未來可能會漲到多高,有多少獲利空間,你可以用甚麼客觀的數字、產業發展、或任何相關的資訊來分析判斷未來比特幣會繼續上漲呢? 還是靠信仰跟他賭一把? 你願意投入多少錢跟他賭一把?


比特幣能不能避險保值?


從去年疫情爆發致股市暴跌後,連債券都在短時間內被拋售,比特幣似乎就被當成了黃金以外的避險工具,短短一年時間幣值漲了好幾倍,市場開始有人討論,比特幣是否能成為黃金以外的避險貨幣/工具。也有人覺得高通貨膨脹將至,銀行裡的現金會貶值的更嚴重,想要透過比特幣的增值來保值手上現金,期望達到類似黃金甚至更甚黃金的效果。


比特幣能不能避險,老實說我沒有能力評估,對於「避險」兩個字的定義,我認為是某項工具或產品,可以在某些投資產品或甚至現金有短期崩跌或長期連續下跌時,可以協助達到保值的效果,維持資產原本的價值,譬如債券與黃金。比特幣在過去幾年大漲了數十倍,就我看來這已經不是避險了,而是增長的比股市還要快的一種「商品」,未來在股市或房市下跌時,比特幣能不能持續提供資金避險的避風港,還需要更長時間來證明,會不會哪天比特幣大跌時,他也需要另一項商品或市場來避險呢?


至於比特幣能不能「保值」,我個人目前的看法是-不行,「保值」顧名思義,就是要保有資產原本的價值,但我們看比特幣價值的漲跌波動其實相當大,甚至可以一天漲跌超過10%,如果幣值大漲會比較像是賺到,大跌時根本就沒有保值效果,如果將銀行存款轉移到比特幣存放,就我看來,並不是換到一個相對保值的地方,而是放到一個賭場並期望他會繼續漲。


比特幣能不能取代法幣?


法幣除了是一個國家政府發行的通用貨幣以外,他更重要的價值是通用性與可交易性,你可以拿這個貨幣去購買任何商品,而且所有商家都願意接受這個貨幣,比特幣很明顯目前並無法做到。或許在某種程度,比特幣可以被用來做某些交易達成某些事情,但其現有的狀況更像是一種交易雙方願意認可的一種代幣,我無法評估未來比特幣是否會變成一種世界通用的法幣,看起來是有一點這個可能,應該還有滿漫長的路要走,但前提是通用性與可交易性這裡兩點基本條件需要先被滿足。


比特幣到底是一種貨幣還是一種商品?


就目前的情況,比特幣比較像是一種商品,全世界有許多人在炒作這個商品,並試圖賦予它可以用來單獨交易商品的價值,指是目前絕大多數人將現金換成比特幣的目的,為的都不是要交易某項商品,而是把它當作炒作的商品,期望可以換來更多的現金。但這個商品的風險依舊很高,最近有不少虛擬幣交易所突然消失,帳戶裡的虛擬幣就全部沒了,有人因此價值幾千萬台幣的虛擬幣就一夜之間消失了,名副其實的電腦上富貴,要炒作這種沒有實體的商品,必須要承擔很高的風險。


如果有一種貨幣,1枚這樣的貨幣在前天可以買一支筆,隔天就可以買一台車,但今天卻又只能買到一隻手機,這樣快速高波動幅度的貨幣,以人性來說,相信沒有多少人會敢大量持有,並把它當作一個穩定的交易貨幣。特斯拉接受使用比特幣購買汽車會是一個很有趣的實驗,如果這個月一部Model Y可以用1枚比特幣買到,但比特幣下個月的幣值漲到10萬美金,消費者是否還願意用1枚比特幣來購買呢? 特斯拉會不會因此彈性調整售價呢? 還是比特幣會被錨定在一個很接近的兌換價值,造成比特幣不再大幅波動呢?


比特幣會不會成為法幣?


我也想像過比特幣在未來成為法幣的可能性,想像一下2000年的網際網路與電子商務,當時所有跟網路牽扯上一點關係的公司股價都被炒翻天,但很快在2000年就網路泡沫,人們發現當時的網路環境根本無法讓這些公司所畫的美好願景實現,但當時的網路願景卻陸續在幾年後陸續被實現了,這當然是靠網路基礎建設的普及與網路速度大幅提升,還有相關的軟體應用與商業模式大量被實踐。


以電子商務來說,當時要在網路上購物是一個美好的想法,但實務上卻會碰到當時網路頻寬太小,購物的流程不順與商品內容不夠詳細所限,物流也不如如今發達,還有線上支付等技術問題都有待被解決,民眾對於在電腦上下單購買商品也有信任問題,不知道收到的商品是否會如自己想像的一樣,更還有貨運時間問題,與其等待7-10天的到貨時間,不如直接去門市購買,但這些大企業與創業家一一的解決這些關卡,譬如除了信用卡以外的銀行轉帳與超商貨到府款、24小時到貨保證、7天內退貨保證、光纖網路鋪設、行動網路普及等,讓越來越多人可以接受並實際參與,電子商務才逐漸普及。


同樣的,若陸續有越來越多商家接受比特幣交易,特別是一般基礎民生用品,當它可以跟某些日常必需用品產生價值錨定現象,讓比特幣的價值波動變得很穩定,就可能讓更多的人將比特幣當作一個日常生活的交易幣別,普及到所有人的日常生活中。當然,那個時候,比特幣應該就不會再被視為一個可用來投資獲得高獲利的「商品」,而是成為真正被一般大眾認同的「數位貨幣」。


但基於目前比特幣的特性(比特幣協定數量上限為2100萬個,以避免通貨膨脹問題),還有高波動的幣值(5/13又暴跌10%以上),我認為要變成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貨幣應該有很高的難度,就像要你用台積電的股票來交易,買一支手機要支付60股台積電股份,因為每天股價有10%的波動幅度,所以手機報價可能每天都不一樣,你的接受度有多高?


超不環保!特斯拉暫停比特幣購車」,「中國加強打擊加密貨幣後,比特幣現恐慌式拋售」,在寫完這篇文章時出現了這兩則新聞,之後的幾天就是虛擬貨幣的崩潰期,比特幣從5/8的59,000開始跌到5/19最低32,000美元,21天跌掉46% 。

2021/5/2

你是那個萬中選一的人嗎? (are you the ONE)

 

最近很常看到股市大賺幾百上千萬的新聞,譬如最近有一位分享買長榮、陽明海運股,本金從400萬翻到1700多萬,實在是令人羨慕,我想提醒投資人一些事情,這樣的獲利雖然很令人羨慕,但是否就可以從此一帆風順、高枕無憂了嗎?


投資理財是一輩子的事情,並不是到你達到財務自由或是退休後,就不用再想投資理財了,達到財務自由前,需要想辦法讓自己達到真正的財務自由,財務自由之後,還是要想辦法讓自己繼續維持這樣的財務自由,而這都是需要靠投資理財的方法來達到。


先不論這位靠著今年重壓航運股獲利1000多萬的網友是運氣好,還是有他自己一套的投資方式,在他累積達到1700多萬資產後,相信應該還沒達到財務自由或可以退休從此不工作的地步,就算可以,以人性說,相信他也不會從此就不再投資股票,應該會繼續用他這次賺大錢的方法,尋找下一個標的,將資產再翻倍,各位要想的問題是,這個方式可以持續用多久? 未來30-50年的理財投資方式,可以用同一套方法一直運用下去嗎?


運氣好連續成功的人注定失敗,因運氣好成功的人有一個最大的風險,就是不知道自己是因為運氣好還是實力堅強而成功,若一個人在股市多頭時,剛好運氣都不錯,連續幾次都投資獲利,很可能他會認為他的投資方式很棒,信心飽滿,可以一路這樣賺下去,認為價值型投資或指數被動投資很蠢也太慢,之後也很有可能想要加速獲利,開始使用槓桿,利用融資或是操作選擇權或權證,欲求在短時間獲得翻倍的獲利,這樣的操作方式會在某一次運氣不好的時候賠光資產時結束,甚至是借款負債累累後收場。


可能在某段時間,某些個股剛好用技術分析可以獲利,某些時間又適用所謂的財報分析價值投資,有些時候又碰到全面崩盤,只能比誰跌的少,如果你學的投資方式只能適用某些條件與情況,那麼在未來的幾十年投資時間裡,你的挑戰不僅是你的投資方式,更是人性,你能想像你在60幾歲的時候還要每天盯盤關注股市波動與K線嗎? 在那之前你是不是會想要轉換成一種比較輕鬆又可以穩定獲利的方式呢?


喜歡打籃球的人或許都很嚮往NBA,希望自己可以厲害到打進NBA,喜歡打棒球的人嚮往MLB,希望自己可以厲害到踏上MLB舞台,許多人都經過教練的訓練與相當大的努力學習,最後這幾千萬人可以成功站上NBA與MLB的就只有那幾百個人,其他沒有成功站上的人,是因為他們的訓練方式不對嗎? 還是他們的練習不夠呢? 或許都不是,或許只是因為每個人的天份不同,不該期待每個人只要透過充足的練習,就可以打的像 Stephen Curry 或 LeBron James 一樣出色。


主動選股投資並非不可行,而是可以用這個方式達到長期獲利的人少之又少,或許你可能是其中一位練武奇才,但絕大多數人都沒有那樣的天份,也沒有那樣的時間做大量學習與練習,更不要說有相關產業知識、內線資訊、或甚至足夠的資金與金援可以在失敗後再重新開始,在發掘自己是不是天生練武奇才之前,基本的被動式指數型ETF投資可能會是每個人基本應該要會的投資方式。


無論你是甚麼階層、哪個領域的人,若要不讓資產被通貨膨脹侵蝕,投資理財就是必須要做的事情,而且投資報酬率必須高於當地的通貨膨脹,一般人如果只放定存,現在年報酬率只有1%不到,如果買保險,年化報酬率約僅有2%左右,都不足以抵抗通貨膨脹,更不要說累積財富了,投資房地產收取租金與期待房價上漲,或許可以期待3%以上的投報率,但這也是另一塊需要投入時間與大量資金的領域,指數化ETF的股債搭配或許是目前最簡單、最容易入門、資金需求門檻也最低的基礎投資方式了。


建議所有投資人先將資金放在最基本的投資組合獲取高通貨膨脹的報酬率,再來用部分資金進行天賦開發的投資學習,看看自己是不是那個萬中選一的人才,這過程或許需要花許多年來驗證,有興趣的人透過積極學習與練習,或許真會發現自己摸索出一套比被動投資更好的投資方式,也或許會發現自己選股的投資績效比被動投資還差,不管結果如何,你的資金都在股債搭配裡賺取高於通貨膨脹報酬的機會,不至於花了幾年甚是十幾年的時間,財富不但沒增加還被歸零了。

你設定的退休金真的夠嗎 (is your retirement plan enough)

 


每個人討論到退休的第一件事情,應該都是會先問存到多少錢才能退休,每個人與每個家庭的基本花費不同,要求不同,需求也不同,但不管你怎麼評估你的退休金需求,如果忽略了通貨膨脹,你很可能會低估你需要的退休金金額。


舉例來說,目前40歲的人,評估夫妻倆20年後退休後需要每個月4萬塊的花費,簡單以每年需要50萬的花費需求來計算,要產生每年50萬的被動收入,以喜歡領現金股利來當退休金的人來說,用5%殖利率反推需要的股市退休資產為1000萬,若以西方4%提領率規則來反推的話,則需要1250萬投資本金,這兩個金額看起來都還算不難達成。


但把3%通貨膨脹考量進去,20年後的1000萬價值等同於現在的553萬,20年後每年領50萬的現金價值等於現在27.7萬,也就是每個月只有約現在的2.3萬的費用可以用,這個數字與原本預計的4萬塊差了快一倍。


如果要維持20年後,一樣可以每年擁有相當於目前年收50萬價值的收入,會需要準備多少本金呢? 首先先算出目前50萬價值的現金約等於20年後的90.3萬,所以我們應該要用90.3萬回推投資資產應該要準備到多少錢,用5%殖利率反推需要的股市退休資產應為1806萬,若以西方4%提領率規則來反推的話,則需要2258萬投資本金,比原本預期的多了800-1000萬。如果你需要的是每年相當於目前100萬的費用,你需要計畫將資產累積到3612萬至4515萬之間。


我想表達,隨時把通貨膨脹放在任何一筆對於未來資金的計算非常重要,不只是退休金需求,考慮通貨膨脹在20年後造成的影響,退休金金額就多了1.8被,保險也是,你目前投保的200萬終身型壽險,到了30年後只剩目前的82萬消費力,你現在買的紅利型保單,在20年後開始領每年2萬元分紅的時候,實際價值只有目前的1.1萬消費力。


同時也想一下房貸,許多人想要趕快把房貸還完,不想要有負債的感覺,但其實以現在的房貸利率1.3%來說,已經比通貨膨脹低許多,越晚還可能還比較有利,目前一個月的房貸3萬元,到了20年後大概只值目前16600價值,所以才會常聽到人家說,房貸會越還越輕鬆。


計算退休金需求的同時,建議要把通貨膨脹的影響考量進去,千萬不要用現在的現金價值來憑空想像未來的消費需求。要存退休金,光靠銀行定存與現在的保險儲蓄險(報酬約年利率2%)肯定是不夠的,1806萬與2258萬光靠薪資存款也很難達到,對於一般人而言,必須要將存下來的錢投入投資報酬率高於通貨膨脹的項目,才有辦法達到退休目的與財務自由,否則光靠省吃儉用把薪水存下來是很難辦到的。

2021/4/21

投資市場的倖存者偏差現象 (survivorship bias in investment )

 


在股票投資市場,常常都可以看到某某人靠甚麼方式賺了一大筆錢,尤其在現在這種資訊傳播容易的時代,每個人都有發聲的機會與管道,在某檔投資大賺50%的時候,就可以在Facebook或Youtube昭告天下,剛開始可能覺得他只是運氣好,再賺個幾次,開始就會有人想要學他的方法,於是就會有教你檔檔獲利50%的書籍或是課程出來,相信正在看文章的你,可能也有上過類似的課程,或是研究過這類技巧的文章,試問,你成功學起來了嗎?

 

股票市場很常聽到的K線技術分析、KD線、布林通道、籌碼面、財報基本面等分析個股的方式,你可能學過其中幾種,而且聽起來並不難,只要符合某幾個條件就可以買進,符合某個條件就賣出,相當的科學化並且好執行,讓你跟著做就可以輕鬆達到財富自由,在股市實際操作後,真的有因此年年獲利20%,或很多檔投資都賺個50%以上嗎?

 

這邊要分享一個概念,叫做倖存者偏差,我們很常在書局看到一些企業家分享成功創業的故事,看了王永慶與郭台銘的故事,就覺得人生不一定要讀大學也能成功致富,殊不知,社會大眾都只會看到成功者的故事,卻永遠看不到失敗者的故事,因為沒有人會找失敗者來出書,教大家如何失敗,而讀者常誤以為只要跟著書中的方式做,我也很有機會可以成功致富。

 

致力於追尋成功的人,最容易陷入倖存者陷阱

 

事實上,創業成功的比例不到1%,天下雜誌有一篇文章談到,經濟部中小企業提供的一項數據顯示,創業一年內就倒閉的高達90%,存活下來的10%中,又有90%在5年內會倒閉,換句話說,只有1%的新創公司可以維持5年以上,而這1%的公司,又有相當大比例只是撐著維持營運,並沒有真的實質獲利。

 

沒有創業過的人,都只看到王永慶與郭台銘的成功,當工作不順或是覺得才情無法發揮時,就會冒出乾脆自行創業的念頭,殊不知,他們看到的美好範例僅是眾多創業者裡的倖存者,卻看不到那些失敗者的例子與風險,而且創業成功的人除了自己的能力之外,還需要一部份的運氣,這些運氣可能來自自身的人脈、政經環境的變化、或單純就是運氣好大單找上門,這些在成功者的書裡都不會提到的,才是新創企業成功存活下來的主要因素。

 

回到投資領域,我們在週遭看到的許多例子也都可能只是個人運氣與當時的大環境所造就出來的倖存者,從去年3月股市低檔到現在一年的時間,大量年輕人投入股票投資,賺取翻倍的投資報酬,你我身邊可能都出現不少個新生代股神,你覺得是他的投資技術了得,還是剛好在股市多頭時買進,怎麼買怎麼賺呢。

 

再用個簡單的例子,我先準備好1000個人的名單,告訴其中一半的人明天某檔股票會上漲,另一半的人告訴他明天某檔股票會下跌,無論明天股票是漲是跌,一定會有500個人看到我的分析預測是正確的,然後如法炮製繼續再將漲跌不同的結果分別告訴各一半的人,連續做7次之後,就會有7-8個人看到我連續7次準確預言股票漲跌,接著我就可以販售他們致富的課程,或是募集他們的資金來幫他們操盤投資,這7-8個人就是所謂的倖存者。

 

當你看到某個成功案例也想要模仿學習時,不僅是指投資方式或是創業故事,還有市面上各種的技能,建議都要先想一想,他這麼成功的的方式是否自己學得來,有沒有其他沒有說出來的背後因素,其他用同樣方式的人結果如何,你要承受多少風險與成本來嘗試一樣的事情。在投資領域也是,這個人成功的方式是否可以不斷地複製使用,是否可以適用未來各種不同的情況與環境,他的方式是否建立在許多前提因素上。

 

我甚至會建議多去聽聽失敗者的經驗,為什麼這家餐廳會結束營業(可能是租金太貴、地點不好、不會管理員工、周轉金準備不足、餐飲業太忙太累等),為什麼這家新創公司會倒閉(可能一開始的商業模式太理想化、股東合夥人理念不合、廠商票期太久周轉不靈、進入門檻太低馬上被學走、甚至是一開始就有侵權或違法問題),為什麼某個人這麼年輕就財務自由(可能他的生活支出特別低、父母已經留給他三間房子收租、父母資助1千萬本金做股市投資)。

 

成功無法學習,因為其中參雜了許多因素,譬如家庭背景、當時的政經環境、與莫名的運氣,但是失敗可以避免,這些人犯過的錯都可以作為自己的借鏡,減少犯錯就是增加了成功的機會,最後成功存活下來的人就是所謂的成功者,投資上也是,避免無效沒有邏輯的投資方式,不但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虧損,還可以節省失去的投資時間,盡早用正確的方式累積投資複利。

2021/4/9

閒聊投資型保單 (Investment Link Product or Variable Insurance)


過去我們有幾篇文章談到保險,而雨果最不推薦的就是投資型保單,十多年前雨果也買過投資型保單而吃了虧,繳費5-6年後才發現投資型保單的風險之處,解約時所拿回的帳戶價值金額比總繳保費還要少10萬元,也就是虧了10萬元,最近在Mobile01看到一篇細部解說魔鬼細節的文章,決定拿出來分享,以下是擷取部分文章重點內容:


投資型保險一點也不保險-閒聊投資型保單這商品 


「每個月保費6000元,12年剛好繳了86.4萬,結果看了一下戶頭裡面剩多少呢?81萬左右!怎麼我投資了12年花了86萬還反虧5萬?


這裡舉例你一年保費是3萬,20年期總共繳了60萬,過世時拿100萬,這60萬裡面有保險公司要先扣除的內部費用,內部費用就是保險公司要賺的部分,這合情合理,那60萬扣完某個我們所不知道的神祕數字後,我們假設他扣20萬起來剩40萬,這40萬花20年(或更長)的時間保險公司去投資,去賺取承諾你身故後所須理賠給你的100萬。所以你活越長對保險公司越有利,反之則保險公司虧損。


  • 前置費用:這就是保險公司賣你這商品要賺取的利潤,用以營運公司
  • 保險(障)費用:簡單說就是純保費。投資型保單=定期型壽險(而非終身型壽險),我舉這張保單為例,他並非平準型而是自然型,自然型就是越老越貴,平準型就是保費都固定,投資型保單的在壽險成本這部分是會逐年上升的。
  • 投資相關費用:這就是很四平八穩的沒什麼大問題的費用,就是投資要付出的成本
  • 後置費用:這部分我沒遇到不提,大部分保單應該也沒


他先把投資金額拿去買標的,再用標的換出等值於保障費用(保費)去繳納,以這邏輯來推論這張計劃書就跟你說我投了9000塊(第一年)進去投資,但他沒跟你說他從投資標的裡換出1168來繳保費。所以實際上你第一年實際進入市場只有7832,就是個操作。


簡單來說你只要開始繳納保費,前置&每月的保障費用(定期險保費),就是對應到你的100萬保額,而扣除剩餘的錢會去到你的對應到的就是你的基金帳戶價值,所以等你掛了就是100萬+基金帳戶價值,這是你持續繳的狀態。


如果你沒繼續繳呢?有兩種請況:

1.停繳,但保單仍有價值,即基金帳戶仍有價值讓他內扣每月的保費,則帳戶價值就不會繼續增加,反而會隨著保費逐年下降。

2.解約,把帳戶裡所有價值贖回,即視為解約,那你的前置費用就掰掰拉。所有的保障也都沒拉,所以才說很像定期險,你不續繳(扣)保費就沒保障。


所以在此我可以說投資型保單是個很失敗的投資工具,即便當作是保險工具也是很糟糕。你從投資角度來看,我定期定額12年投資標的是正的,還是倒虧5萬,(這也一再再地提醒你買的是保險!)再者從保險角度來看也是很差勁,同樣壽險需求我拿定期險來看,我買一年期壽險買不用被綁,價格我沒比較相信也差不了多少。

這就好像是買了終身型一年期壽險??你解約,前置費用消失,就如同終身險解約一般,你不解約繼續繳,保費是自然型等於越老越貴(不像終身險是平準保費)」


投資型保單以投資的名義包裝壽險,特別吸引不太想消費買保險,但可以接受邊投資邊擁有壽險好處的險種,投資型保單就顯得很吸引人,讓投保的人以為自己的錢是在做投資,但同時又可以擁有一兩百萬的壽險保障,對於內扣的費用僅淡淡提及。


投資型保單的內扣費用如前面的mobile01文章所提,保戶所繳的錢會先扣一筆保險公司要收的費用,這筆費用主要是公司要賺的獲利與要給業務的分紅獎金,雨果10幾年前投保的保誠人壽,第一年的內扣費用比例是70%,也就是一年繳6萬元的保費,會先被保險公司收走4.2萬,只有1.8萬才是真的拿來買基金作投資。


然後買基金還會需要扣基金管理費與手續費,通常投資型保單裡的基金選擇不多,而且可能大多是保險公司自己所推出的基金,譬如保誠人壽的投資型保單能選的十幾檔基金幾乎都是自己的基金,當然管理費與手續費也是保誠自己賺。


壽險的保費也是從基金裡內扣,保險公司會贖回基金的部分單位來繳納保費,而保險費用雖然會比一般年期壽險便宜,但保費是以「自然費率」計算,隨著年紀增加,內扣的保險費用會越來越高,讓雨果決定解約的主要原因就是這筆保險內扣費用,因為發現到了55歲以後的保險費用增加的很快,65歲以後的500萬壽險保額,一年保費高達10幾萬,如果你的基金淨值不夠扣繳保費,此保單將會被解約。


或許你會覺得,到了65歲的時候,我繳的保費加上幾十年的投資績效,可能已經累積上千萬的保單價值了,每年扣個10幾萬的保費應該也還好吧。這一點在當時保險業務算給我看的時候,他用基金投報率15%與9%試算給我看,強調基金一年報酬率平均大約15%,我用9%比較低估的方式來試算,複利到60歲的時候已經累積到好幾千萬的價值,而且還不需要繳遺產稅,聽起來真的是相當棒。


但實際上,任何一種股市投資都無法用每年多少%的複利來計算,股市的特性就是會上下波動的,以美國股市指數型基金的年化報酬率約7%-9%來說,基金投報率9%都已經算是高估的了,雨果當時就是接受了這些話術,加上當時的心態也不對,想利用投資型保單進行投資,又擁有壽險保障,又可以在報稅時利用保費節稅,導致幾年後損失10萬元解約。


投資型保單把壽險與基金包裝成投資的方式,讓不想白繳保險費的消費者願意買單,其實這樣的險種讓保險公司一次賺足了保險費與基金管理與手續費,而這些費用都默默的從基金淨值裡面扣掉,讓消費者沒有明顯感覺。


投資型保單也有兩點好處,第一是年紀還輕的時候,年繳的壽險保費比較便宜,以30歲為例,每百萬的年繳保費會比20年期的定期壽險要少一半,另一個好處是保額可以彈性調整,譬如30歲還單身時可以設定100萬元的壽險保額,到了35歲如果已經結婚有小孩,就可以考慮把保額提高為200或300萬,不需要重新投保新的保單補充保額,當然,提高保額也會提高保費,而保費就是從你的基金淨值裡內扣。如果這樣的特性剛好符合你的需求,或許投資型保單正是適合你的保險方式。


個人建議,投資歸投資,保險歸保險,投資與保險都可以很簡單,當你把事情越想越複雜,越想透過複雜的方式來增加利益、減少支出/稅金,其實更可能會弄巧成拙。

2021/4/7

有感的通貨膨脹 (Perceptible Inflation)


各位對「百萬名車」、「千萬富翁」這些名詞還有印象嗎? 你覺得售價百萬的車還是名車嗎? 你覺得擁有千萬的人算是富翁嗎? 過去大家習慣說的第一桶金是100萬,現在你覺得100萬還能算是達到第一桶金嗎? 以前這些習以為常的稱號,為何現在都變了味道? 因為通貨膨脹正把這些財富標準不斷的往上抬高。


有閱讀雨果部落格文章的朋友,應該都對通貨膨脹不陌生,最近因美國大量舉債印鈔,世界各國商品產量不足,貨運成本又大漲,造成預期性的通貨膨脹機會越來越高,美國公債近期快速的調漲票面利率,造成已發行的公債價格大跌,我們知道通貨膨脹會讓我們的現金資產貶值以外,也一起了解一下通貨膨脹發生的幾個原因。


造成通貨膨脹的大大小小原因有很多,比較主要的兩個就是「因需求帶動的通貨膨脹」與「因成本推升的通貨膨脹」。


因需求帶動的通貨膨脹」是指當大部分的人錢都變多了,可能是薪資普遍增加,或是股市大好,投資人大都獲利豐富,就比較願意/有能力出較高一點的價格來購買商品,商品銷量好,逐漸就會帶動商品價格上漲。


因成本推升的通貨膨脹」則是指供給面生產不足,或是原物料成本上揚而導致商品售價上漲,譬如工資上揚,石油等原料價格上漲,或企業壟斷等等。目前貨運價格狂飆,半導體產能無法滿足需求,原物料與生產成本的增加都有可能推動更高的通貨膨脹。


近期有兩次比較明顯的成本推升通膨的案例,1970年代兩次石油危機,油價大漲導致石化產品價格上漲與運輸成本大增,造成世界通貨膨脹,還有約從2005年起,因中國開發內需需求,全球原物料大漲,澳洲、紐西蘭、巴西、加拿大等國經濟大好,定存利率與匯率都上漲很多。


還有一個情況是預期性通膨,當多數人預期通貨膨脹在未來會繼續存在,隨著商品和服務的價格上漲,人們也會要求更高的薪資來維持他們的生活水平,這將連帶造成商品和服務的成本增加,進一步推動全面性的價格上升。較久以前,台灣每年都會調整薪資,主要就是受較高的通貨膨脹影響,但近十多年已經很少因通貨膨脹而調整薪資了。


還有來自國外的進口品價格上漲也會造成所謂的「輸入性通貨膨脹」,對台灣來說,大部分的能源原物料都是進口的,譬如煤礦、石油、天然氣等,如果這些能源原物料價格大漲,就很可能會造成電價需要做調整,電價只要上漲,就有機會對各行各業造成影響,必須調漲售價。


通貨膨脹有利也有弊,波動太大的通貨膨脹會造成現金失去價值,商品一日三價,不如以物易物,沒有通貨膨脹或是負通膨也不行,這代表經濟陷入零成長甚至負成長,當人們預期商品價格會越來越低,民眾就會盡量存錢減少消費,因為以後買更便宜,企業賺不到錢,薪資就無法成長甚至減薪,收入減少就更減少消費,進入負面循環,經濟運作就會陷入停滯。所以政府通常會將通膨控制在一個穩定的範圍。


通貨膨脹會有甚麼影響呢?


通貨膨脹最主要的是使現金價值貶值,也就是同樣的錢,可以買到的東西會越來越少,最直接影響的就是依賴固定收入的人,例如受薪階級、靠社會福利金或退休金,或依賴固定利息生活的人,在通貨膨脹之下,購買力降低了,生活因此會受到影響。


但通貨膨脹時,實體資產的價格也會跟著上揚,譬如房地產價格通常也會上漲,因此擁有房地產的人財富會跟隨著增值,但是沒有房地產的人則會更加買不起房子。所以當通貨膨脹嚴重的時候,民眾會寧願持有實體商品,也不想持有現金,民眾心理因素開始囤貨,更進一步造成商品價格上漲,通貨膨脹越嚴重。


相對的,通貨膨脹也會使借錢出去的債權人受損,因為收回來的本金,購買力已經不如從前,所以借貸出去必須要加計利息,而這利息就必須要高於通貨膨脹率,對於債權人才划算。但對債務人的影響剛好相反,20年前買房子的房貸一個月要繳2萬元,在當時的負擔可能很高,但20年後2萬元的房貸就相對輕鬆很多,借貸購買商品,也算是把商品的價格定在當時的物價水準。


簡單說,貨幣型資產會因通貨膨脹而貶值,而最不受影響的則是持有有價資產的人,因為價值變低的只有金錢,相對物品資產的價值並沒有變低,譬如房屋不動產與黃金白銀,如果貨幣型資產可以帶來利息或是價格漲幅收益,收益幅度大於通貨膨脹,這也能避免通貨膨脹導致資產縮水,譬如股票與債券。


當借貸利率低於通貨膨脹時,借錢來買可增值的資產反而更有利,因為你可以用低於通貨膨脹的成本,用相對於未來較低的價格買到可增值的資產。


2021/4/1

新房地合一稅制是否可以使房價下跌 (new real estate regulation)

 


「立法院財委會初審通過房地合一2.0相關修正草案,規定2016年後取得房地、預售屋及特定股權交易,2年內出售課45%,逾2年、未滿5年內出售課35%,祭出重稅抑制炒房;生效日部分則保留朝野協商。


境內個人、企業適用重稅的「短期交易」期間,拉長持有2年內出售課45%,持有逾2年、未滿5年出售課35%,按行政院版通過,僅在企業部分增訂排除條款,因財政部公告的非自願因素出售持有期間5年以內房地,以及企業以自有土地與其他企業合作興建房屋,自土地取得日起算5年內完成銷售,可適用20%稅率。


此次修法也趁機補足房地合一制漏洞,除境內企業「短期交易」稅率由20%拉高至35%或45%,並納入特定股權交易課稅外,同時,也通過增訂防避稅條款,避免有心人士刻意拉高計稅時的可減除項目來降低稅負。」


房地合一2.0是否可以使房價下跌呢? 先說結論,我個人認為新通過的房地合一稅制並不會壓抑房價,反而還可能讓房價繼續上漲。


房地合一稅1.0版本的稅法規定,房屋買賣持有期間在一年以內者,所得稅率是45%,1-2年者為35%,2-10年為20%,10年以上的稅率為15%。105年1月1日以後取得或103年1月2日以後取得,且持有期間在2年以內的房屋、土地,在105年1月1日以後出售者,都屬房地合一新制的課稅範圍。


當時房地合一稅法通過後,就讓相當多的房地產投資客離開市場,因為投資客想要快速獲利,他們會追求快速轉手,並且避免繳貸款本金,所以會盡可能地善用銀行貸款寬限期,每一次買賣轉手可以獲利30-50萬,坪數大一點的甚至可獲利上百萬,相當於一般人的一年收入,房地合一稅讓純投資客的獲利少了一半,讓許多只是跟風炒房的非專業投資客退出市場,近幾年的交易較高比例是有實際需求的自住客。


而原本底氣(資金)比較足的投資客也只能順應稅法,將房屋持有時間拉長到2年,以不要超過房貸寬限期為原則,將稅率降為20%,等於省下一半的稅金,而新的房地合一稅一口氣把35%稅率拉長為5年,讓想靠寬限期撐過2年高稅額期限的人直接放棄,如果2016年以後買房的投資客想避開新稅率,就必須要在新稅率正式上路前趕快將房產脫手,包括公司法人持有的房地產,所以近幾個月可能會有一些人降價出售。


但近幾年雙北的房產需求大都是自住客居多,如果原本的投資客有辦法惜售硬拖到5年後才賣,可以想像,若未來幾年的房屋供給量會減少,而自住的需求依然在,有可能在自住需求帶動下,讓房價逐步升高。


房地合一2.0應能有效的打擊投資客在短時間內炒作,將房地產價格快速拉高的效果,但要期待房價會因此而開始回落,我預期機會很低,反而是在自住需求與原物料上漲的情況下,房價會持續緩步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