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8/12

我該投資美國股市嗎 (should I invest the US market)

 


近幾年有越來越多人推薦投資美國股票市場,有人說美國市場沒有漲跌幅限制,又可以買到世界級的公司,交易量大比較不容易受到特定買盤操控,是否投資美國股市真有比台股還要簡單獲利嗎? 可是英文不好的人可以投資美股嗎?


會考慮投資美股的人,絕大多數都已經有幾年的台股投資經歷了,我們來看看台灣股市的特性,台股大約有1600多檔上市公司股票,半導體與電子業佔了大約一半,大多數都是屬於交易量很小的中小型企業(平均單日交易量低於1000張),外資會買的企業大概市值要排上前百大才有機會,而且因為小型股的交易量小,容易被特定買盤操控,只要手上有幾億台幣資金,就可以把一檔股票炒高好幾倍,炒出新聞熱度後,再脫手賣給小散戶。


投資台股的好處是,部分公司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聽到接觸到,公司資料與新聞也都是中文,財報閱讀起來比較輕鬆。相較於美國股市,台股的侷限就比較多一些,譬如全球型的大型企業相當少,每次需要買入1000股,資金門檻較高,小型股容易被投信、禿鷹操作坑殺小散戶,每次下單的手續費要0.1425%,單日最漲跌幅有10%限制,而且產業較集中,光台積電佔台股指數的比例就將近30%,第2名的聯發科只佔了3%,台積電一家的市值權重就等於第2名到第23名的上市公司市值總合,台股明顯失衡。


相對來說,美國身為世界經濟大國,美國股市的優勢就是上市公司較多,美國上市公司就有超過8000檔,市值排名在前的大型企業幾乎都是你我耳熟能詳的公司,譬如蘋果、迪士尼、微軟、星巴克、亞馬遜、Facebook、google、嬌生、Visa、寶鹼、英特爾,而市值最大的前兩大美國企業,微軟與蘋果,加起來的市值也僅佔美股10%,而美國股市的整體市值在全球總體經濟佔了超過50%,美國股市沒有漲跌幅限制,可以一天大漲200%,也可以一天跌掉95%,由於全球金融機構大多都會在美股進行投資,交易量相當的大,只要稍有點知名度的公司幾乎不太會被操控,每次最低購買量只要1股,門檻相對簡單,最重要的是許多家美國證券交易美國股市是0手續費,對於喜歡短期交易的人來說,成本比台股低很多。


當然要投資美股相對也有一些難度,譬如英文能力,國外公司較不容易取得中文資料,可以靠google翻譯稍微克服,透過台灣的複委託投資海外股市,手續費比台股高,比較好的條件大約是0.15%-0.3%,而且有單筆金額最低限制,大約是15-30美元,想要透過美國券商投資就需要上網開戶,還好現在網路上教開戶的資訊很多,而且有些券商還有中文網頁,過程不是太難。


要投資美股雖然有一些麻煩,但其實相關資訊在網路上都很容易找到,只要克服這一點點困難,透過美股投資可以獲得的好處相當多,以下可一一舉例:


  • 想投資蘋果就可以直接買蘋果的股票,不需要在台灣買蘋果概念股,而且很多概念股都只是沾到一點點邊而已。
  • 美股的公司有許多世界級的企業,成長力與影響力多比台灣的企業高,就算是投資ETF,美股的ETF產業分散度也會比台股ETF高。
  • 美股市值大,不容易被操控,台灣的小型股市值可能小到用幾百萬資金就可以讓該股當日漲停,大型股漲跌還會受外資與法人影響,而美股交易量大上許多,幾億美金的資金也無法操作市場價格。
  • 美股最少交易量是1股,譬如目前台積電在美股的ADR價格大約是80元,也就是2400台幣就可以買進台積電股票,但在台灣股票市場一次需要買1000股,以目前的股價,想買進台積電至少要準備42萬台幣。
  • 透過美國券商購買美股不需要手續費,台股需要0.1425%的手續費與0.3%的交易稅,對於頻繁交易的人來說,一年的手續費可能就要好幾萬塊。
  • 美股通常是「季配息」,台灣大多是一年配息一次,美股配息對於股價影響通常都小於每天市場上正常的波動。


投資美股也有一些的風險,譬如:


  • 如果發生券商倒閉該怎麼辦呢? 其實美國券商大多有參加SIPC (Securities Investor Protection Corporation),SIPC會替投資者提供50萬美元的保障。
  • 有美金匯率風險? 想投資其他國家,匯率變動是很難避免的,但美元是世界貨幣,台幣對美元有一個滿穩定的兌換價位範圍,已近20年來說,美金對台幣大約落在28-35元之間,除非是美國或台灣發生大動盪或是經濟快速成長,譬如台灣錢淹腳目年代,美金對台幣從40元暴漲到24元,否則應該不會發生大幅度的變動,但比較保險的作法還是定期不定額的換匯,將匯率成本控制在一個平均值。
  • 交易時間都是在深夜? 如果你做的是價值型投資,交易時間就不是你的問題,券商可以預先掛單,符合條件與價位才會成功交易,如果是做很短期的交易需要盯盤,那就需要犧牲一些睡眠時間盯盤了,3月中到11月中的開盤時間是 21:30~04:00,11月中~3月中的開盤時間是 22:30~05:00。


還有一些小疑問其實也都很容易克服:


  • 美國公司我不熟? 你平常在用的服務或產品,很多都是美國公司,譬如 google、Facebook、蘋果、可口可樂、微軟、NIKE、Visa與Master信用卡、Intel等,我相信你對他們的熟悉度可能還比台股的大多數公司還要高,不信你試著回答看看,扣除銀行金融類股,排名第5的台塑化、第8的台達電、第10的南亞、第14的統一(不是統一超)、第20的日月光、第23的廣達,分別是在做甚麼?
  • 外國人的股利會扣30%稅金? 美國公司比較重視股價增長,特別是會透過回購股票來拉抬股價,股息配發比例不高,即使扣了30%的稅金,可能差別也不大,如果你有外國身分開戶,依該國家的稅法協定,可能只需要扣10%-15%,如果購買外國公司在美國發行的股票(ADR),配息大多都不需要扣30%的稅。


投資美國股市需要透過台灣證券公司複委託,或是直接在美國券商線上開戶,差別是台灣複委託的交易手續費相當高,而美國券商幾乎已經是0手續費了,這兩點造成成本相差許多,但是如果考量意外發生,海外資產變成遺產,台灣券商還可以協助你處理海外遺產問題,而在美國券商的資產,就要透美國券商來處理,會被要求填寫一些表格,還會被美國扣一筆遺產稅約15%-35%不等,手續會麻煩許多。


規避風險的方式,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分散」,分散投資股票的數量,分散在不同的市場,分散用不同的投資管道做適合的投資操作,分散美金與台幣間換匯的時間。

2020/8/7

投資理財心態淺談-投資(mentality of life long financial investment)




投資理財是每個人一輩子都要學習的課題,理財是將自己的資產做更有效率的運用,並且避免自己陷入現金不足的窘況,而投資是理財的方式之一,理財不只是想要透過投資賺更多錢,更應包含了儲蓄、保險、房地產、甚至信託的規劃,而本篇將會針對投資的部份做探討。

投資沒有一定對的方法,對於不同的人,不同的家庭與經濟背景,不同的心理層面,不同的人生需求與理想,都會有不一樣的投資理財建議,沒有一套完全適合每一個人的投資方式,有的人對於研究公司財報很有天份,有的人對於時事與趨勢特別敏感,有的人對於金流操控特別強,甚至有的人有特別關係,可以獲得小道內線消息,一筆投資就可以翻漲10倍。

我們在參考別人的投資建議時,需要先了解其原理與背後因素,考量是否適合自己的經濟狀況與需求,甚至最好實際投資測試幾次,驗證是否如自己所想的,可以透過這樣的投資方式來有效率累積提升資產,絕大多數的人在一開始投資的時候,都是想樣快速獲利致富,但許多人常常花了10幾年的時間,才能調整到對的心態與對的方式,更多人是直接放棄投資,或是用不適合自己的方法一直虧錢到終老還不認輸。

對於大部分的一般上班族來說,沒有豐富的財經知識,沒有豐沛的資產與月收入,也未必有很大的興趣花時間去研究上市公司的資料與股市,對於這些人,金融市場也有一些簡單的投資工具可以幫助這些人進行投資理財。

針對不想花時間研究金融與股票市場的人(不是看看財經雜誌報紙這種研究),就不該期待投資時想要獲得幾十%或甚至是好幾倍的報酬,只要追求可以獲得贏過通貨膨脹率的投資報酬就算是滿足了基本需求,譬如儲蓄/紅利型保單,如果願意承擔更高一點的風險,指數型ETF可以讓你取得貼近市場報酬的成效,這接金融商品都是不太需要花太多時間做研究,只需要學習基本的理財投資觀念即可達到。

現在取得理財知識的管道相當多,網路上搜尋一下就有許多文章與影片可以學習,花些時間消化,就可以擬出一套比較適合自己的基礎理財計劃,隨著相關知識的增加,在逐步調整計畫內容,將更多更適合的金融商品加入投資規畫裡。您可以參考另外兩篇文章「資產配置建議」,「了解適合自己的投資選項」,隨著人生階段的不同,也需要跟著調整投資理財計劃。

近幾年市場上對於ETF的推廣相當普及,不只是美國的各式ETF,台灣的0050與0056也是最常被提及與應用的選擇,最近幾個月剛上市的00850與00878更是在剛上市的時候就狂暴大量與溢價,由此可見ETF在近期的受歡迎程度,ETF可能是最適合大多數一般投資人的投資選擇,當瞭解的更多後,個股、基金、債券、特別股、保險、外匯、甚至期貨與選擇權都可以是理財的規畫選擇。

投資先要有正確的觀念與心態,如果在不了解各種金融商品的優缺點與風險的情況下,就想透過別人或報章雜誌的介紹進行投資,並想獲得數倍的報酬率,最終常常都是不但沒有獲利還賠光本金,錯誤的心態與期待所進行的投資不叫投資,而是賭博,投資的觀念也需要隨著時代的進步與時俱進,同一套方式不保證能持續使用30年。

投資理財是一輩子的課題,理財的層面範圍很廣泛,投資只是其中一個項目,在開始進行投資之前,務必要做一些功課,詢問有經驗的人聽聽建議,看看理財觀念的文章,把基礎觀念建立好,然後確實執行,並適時調整。投資過程中一定會有虧損的時候,虧損有可能是一時的虧損,也可能是因為方式錯誤,在投資過程中都是透過不斷的學習與調整,磨合到最後找到一個最適合自己的方式。

2020/8/6

嘉信匯款回台操作教學 (Schwab send wire to Taiwan instruction)




你如果已經申請了嘉信的簽帳卡,那麼平常需要用一點資金的時候,可以從提款機提領一些錢嘉信帳戶裡的錢出來,如果你需要使用比較大筆的資金,從提款機提領會比較麻煩,建議還是直接從嘉信帳戶一次匯回比較方便,本篇將依步驟解說如何從嘉信理財(Charles Schwab)匯款回台灣的外幣銀行帳戶。 

如果你還沒有嘉信的簽帳卡,請參考這一篇說明「嘉信提款卡(簽帳卡)申請與開卡方式 Schwab Visa Debit Card」。


Step 1.

登入嘉信帳戶,並開啟「Accounts\Transfers & Payments\Send Wire」頁面。
「From」的部分選擇你的帳號,「To」的部分選擇International (USD),匯款到台灣銀行的外幣帳戶。




Step 2.

Amount to be Wired:輸入欲匯款金額。
Date to be Wired:選擇匯款日期,基本上只有當天與隔天可以選。
Destination Bank:請輸入銀行的SWIFT代碼(範例是國泰世華銀行)。
輸入後按一下Validate按鈕檢查是否輸入正確
For Credit To:輸入外幣銀行帳號。

(如果您是申請offline匯款,會被收取$25手續費,若是申請online匯款,會被收取$15手續費,如果帳戶價值超過10萬美元,每一季可以有3次免手續費優惠。詳情請參考收費說明)




Step 3.

Account Holder Name:輸入你的銀行帳戶全名。
Address of Account Holder:輸入你的英文地址。
Country of Account Holder:選擇你的國家(Taiwan)。
Do you have any For Further Credit instructions:如果不是匯款給券商或中介行,是直接到你的銀行帳戶的話,這裡就選No。

然後按 Continue。





Step 4.

這一頁讓你檢查你的匯款金額與銀行資料是否正確。





Step 5.

下面的 Terms and Conditions 有兩段需要打勾,請把「I Agree」勾選起來,就可以按「Submit」送出了。





嘉信匯款回台灣的步驟很簡單,可以在網站上直接完成,以上是一次性匯款回台的操作說明,如果是需要申請定期匯款的,需要另外填寫表單申請,無法直接在線上申請,請在下圖裡「To」的地方點"International form"取得得表格填寫,並透過Messages送出。




得到嘉信的客服回應,嘉信可以將帳戶裡的資產匯到海外他人的銀行帳戶,可以怎麼運用請自行發揮想像力,以下是客服回覆的原始訊息。


You are free to wire funds to a third party's bank account overseas. Please follow steps below on Schwab.com if you wish to do so:

1. Click on Accounts.
2. Click on Transfers & Payments.
3. Click on Send Wire.
4. Select your Schwab account where the money is coming from. 
5. Select International (USD) where the money is going to.
6. Enter the amount and the recipient bank information.


2020/8/3

時間就是金錢的錯誤認知 (misunderstanding of time is money)




相信各位都聽過「時間就是金錢」的觀念,教育我們不要浪費光陰,時間就如同金錢一樣珍貴,長大以後的認知,可能變成浪費掉的時間可以用來賺錢,我的每個小時都是有價值的,甚至電影裡出現「我一秒鐘幾十萬上下」的經典台詞,顯示每個人的時間都有其價值,而且每個人的時間價值都不同。

時間就是金錢(Time is Money)如果用一個人的工作產值來衡量,或許也是一種說得通的理解方法,一個飲料店打工的工讀生,每小時的價值可能就是160元,郭台銘每小時的價值可能就是好幾億。但我們不能將「時間就是金錢」解釋成「時間等於金錢」,如果用上等號,表是兩者是可以互通互換的,時間可以變成金錢,而金錢也可以變成時間。

我們知道你可以拿時間去工作賺取(換成)金錢,但是你無法將金錢換成時間,時間是上帝給人們最公平的度量標準,不管你是貧賤或富貴,每個人一天都同樣是24個小時,差別僅在於你如何使用你的時間,有人說有錢的人從台北到高雄可以花比較多錢搭高鐵,想省錢的就搭台鐵,兩者相差4個小時,有錢人可以用多一點錢買到4個小時的時間。

不,我認為這樣解釋太簡化了,充其量,有錢人只是用更多錢來將時間使用的更有效率,但他並沒有比其他任何人擁有更多時間,如果搭台鐵的人可以善用在火車上的5-6個小時,可能是讀書、做報告、研究某個產品,他在火車上的產值可能比其他人都高,而搭高鐵比較快到達高雄的人,雖然提早了4小時到達目的地,但在車上是睡覺,下車後是提早回家去看了一場電影,或許就個人收穫來說,搭台鐵的產值比較高,但對於搭高鐵的人來說,他在這段時間所獲得的休息,可能對他個人來說是很有價值的,相對地對於產值的影響未必亞於在車上利用時間看書的人。

在投資的世界裡,時間也可以就是金錢,因為投資績效是需要足夠長的時間去累積出來的,如巴菲特所說,你要讓雪球越滾越大,會需要一條足夠長的雪坡,如果你期望買進某檔股票後就可以賺到連續好幾天漲停,這期待不能算是投資而是投機,想要賺複利的效益,也需要給他足夠的時間才能滾出明顯的報酬。

你可以好好利用時間去閱讀投資理財相關書籍與影片,好好加強本業的專業技能與知識,來增加自己的本業收入,然後用足夠長的時間與足夠的本金,用對的方法來將時間轉化為更多的金錢,想要快速致富的人,無疑是在進行一場賭博,而且勝率比賭場的比大小還要低許多。

2020/7/29

台積電(2330)對股市與ETF的影響力 (TSM influence TW stock market and ETF)



人稱台積電(2330)是護國神山,台積電近幾日的市值(應該是只計算美國ADR的市值)已躍上全球第10,當然這應該也是指在美國股市上的排名,台積電目前在台股大盤的比重占了23.16%,在某些ETF的比重更高,真是成也台積電,敗也台積電,以下我們來看看台積電(2330)對台灣股市所造成的影響影多少。

我們先算算看2330可以影響加權指數多少,以7/29的收盤大盤指數 12540 為例,台積電收盤價為 422 元,台積電漲跌1點可以影響大盤指數6.882點,若台積電漲停漲了42點,就可以幫大盤拉抬 289 點,這個情況就發生在7/27,當大部分股票大約都是持平或是跌的時候,台股加權指數是大漲的。

下面的兩張圖也顯示,7/29 台積電收盤下跌3%,電子與半導體也都是坐跌收盤,即使大部分產業指數都是上漲的,台灣大盤指數還是跌了





反映在ETF也是一樣,如果你買的是以台灣指數為主的ETF,譬如0050和00850,由於台積電的占比分別接近40%與30%,對於ETF的漲跌影響就很大,但對高股息ETF而言,因為台積電的殖利率不夠高沒有被列入持股清單,台積電的漲跌就對0056與00878沒有影響,才會造成在大盤跌0.35%的情況下,0056與00878還上漲了0.2%與0.54%,而0050與00878分別跌了1%與0.3%,由於0050持有台積電(2330)的比重接近40%的原因,他在7/29的跌幅也比00850(持有30%的台積電)深。



在台積電持續上漲的這幾個月,網上有越來越多人說,早知道就獨抱台積電就好了,其實這樣想的風險是很高的,雖然台積電的競爭力很強,但也是近幾年才表現出來,多年前的股價一直都在60元上下,只能穩穩領大約3%的股利,以分析個股而言,當時應該大部分人都無法預期到台積電會有這麼大的成長性,存台積電還不如存金融股,股利殖利率還比較高,現在喊早知買台積電的人都是事後諸葛。

至於投資ETF的人也不需要抱怨,不管是買0050或是00850,台積電的占比都高達30%與40%,ETF股價表現可算是滿大程度的與台積電息息相關,其他60%-70%的資金分散在其他公司表現,風險自然也較為分散。

同時我們也可以發現到參與指數成長與想領高股息的差別,投資0050與00850的人就可以隨著前幾大公司的成長來獲得股價增幅,而投資0056與00878的人就比較無法享受到股價漲幅,但相對的可以比較保守的領較高一點的現金股利,分別適合不同人生時期的人,如果很猶豫不知道自己比較適合買0050或0056的人,建議是兩個都買,分配一下比例即可,建議越年輕的人可以持有較高比例的0050。

最後我們也要認知一項風險,當台積電的能力越強大,周圍與他配合的公司也越多,會有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受台積電營運好壞影響,而這些公司有許多也是成份股,台積電對於台股指數的影響,已不止於自身股價的漲跌而已,台灣又特別著重半導體產業,如果有較多的資金,還是會建議分配一些比例在其他國家或產業,不要將所有身家都跟台灣/半導體/台積電綁在一起。

2020/7/21

元大臺灣ESG永續00850會比元大台灣卓越50(0050)好嗎? (ESG 00850 better than 0050)



元大臺灣ESG永續(00850)在2019年成立時,號稱是給小資族最適合取代台灣50(0050)的低價指數型ETF,IPO時的價格為20元,對比0050當時的價格80幾元來說,相當容易入手,但00850之真的能替代0050,成為另一檔價格較為親民的指數型基金嗎?

元大臺灣ESG永續(00850)的基本選股條件是,依據與富時國際有限公司共同編製的「臺灣永續指數」,為國內第一檔完整結合E(環境議題)、S(社會責任)、G(公司治理)與財務指標篩選的投資型指數,目前持股數量約70幾檔,由於基金規模已超過70億元,經理費與管理費為0.335%,風險級別為RR4,固定於每年10月底配息,單一持股設有占比30%上限的限制,資金持有約5%的期貨,每年兩次審核與調整持股(6月及12月)。

而元大台灣卓越50(0050)的選股條件為台灣證交所的市值前50大企業,追求與富時臺灣證交所臺灣50指數同樣的績效表現,持股數量50檔就是依據市值前50大的市值比例,基金規模已超過千億台幣,經理費與管理費為0.355%,每年配息兩次,每一季審核與調整持股。

要比較兩者的差別,首先先從選股條件來看,00850的持股必須符合ESG企業的標準,而且還包含了一些符合ESG標準的中型企業,0050就僅看公司股價市值,但有趣的是,00850與0050的持股有接近9成都是同樣的持股,差別僅在於持股比重不同,00850還持有一些中型企業的好處是,這些企業未來可能有較高的成長報酬,但由於占比比重很低,就算大幅成長也不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持股比重還造成了兩檔ETF的報酬區別,由於台積電的市值將近超過10兆台幣,已經比排名在後面幾家的企業是直加總還要高,由下面兩張圖可以看到,00850的台積電占比不到30%,而0050的台積電占比以來到40%,光一檔台積電的股價漲跌就可以影響這兩檔ETF的績效表現,如果未來幾年台積電的股價與市值繼續成長,可以預期0050的績效表現很可能會比00850好,但相反的,如果台積電從神壇落下,00850就可能會表現得比0050好。


以下是00850與0050的前10幾檔主要成分股與持股比例:




00850的持股企業必須符合ESG標準,而0050只單存取市值前50大的企業,相對以長期來說,00850的表現應該有機會較0050好,因為過去出現過許多次企業股價在短時間飆高,成為前50大的成分股,然後在夢想破滅後又迅速崩跌掉50%以上,譬如hTC、國巨,這類短期炒作行情的飆股只要市值夠大就一定可以進入0050持股,但未必可以進入00850的持股,但以目前的持股重疊性達到將近9成來說,兩者的差別並不大,所以兩檔ETF的表現也應該會非常接近,可能會大大取決於台積電的個股表現。

結論,以選股理論上來說,長期持有情形下,00850是可能比0050表現要好,但目前兩檔的持股非常接近,短期內的成效可能會非常接近,00850確實是可視為0050較為低價格的替代品,以目前的股價來看,00850一張只要2萬多元,而0050一張就要9萬多元,在實施盤中零股交易前(預計今年10月份實施),00850是比較好入手的指數ETF,至於00850的績效表現到底會不會比0050要好呢,由元大官方於銷售時提供的反推數據是00850比較好,2007至2019年的00850回測績效為9.86%,你也知道商人要賣東西,當然只會給你看好的,但由於00850僅上市一年,還需要更長的時間觀察驗證。


補充:00850將於下半年納入成分股儒鴻(1476),並刪除6檔成分股TPK-KY(3673)、長榮(2603)、華航(2610)、中華(2204)、巨大(9921)與東聯(1710)。

2020/7/19

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會比元大高股息0056好嗎? (ESG 00878 better than 0056)




元大高股息(0056)過去一直是台灣人想要領取高現金股利的第一個ETF選擇,而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雖然也是主打高股息,但其選股方式又與元大高股息略有不同,「國泰台灣ESG永續高股息ETF基金(00878)」會是「元大寶來台灣高股息證券投資信託基金(0056)」的另一個好選擇嗎?

國泰投信表示,攜手全球最大指數公司MSCI,共同打造的台版永續指數「MSCI台灣ESG永續高股息指數」,從外資投資台股的參考指標「MSCI台灣指數」中,挑選出符合條件ESG分數高,且具高殖利率的30檔個股,該ETF由7/10開始募資,並於7/20在證交所正式掛牌上市,發行價格為新台幣15元,目前已募集的資金已超過100億台幣。

00878剛上市的前兩天買氣十足,第二天盤中最高溢價超過6%,但ETF的特性就是他是實際持有成分股股票的,只要有溢價的情況發生,就可以讓造市商從中賺取價差,左手賣ETF股票,右手用較低的價格買進成分股,隨後幾天的時間,00878就從最高價超過16元跌破15元發行價。

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一年的經理費與保管費為0.285%,採取季配息,風險等級為RR4,選股條件為ESG評級BB以上上市櫃公司,MSCI ESG爭議分數達3分(含)以上,市值7億美元以上,並且近四季的EPS需大於0,選殖利率前30高的個股,資金還持有約7%的期貨。

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追蹤的是MSCI臺灣ESG永續高股息指數,該指數是MSCI從外資投資台股的參考指標「MSCI台灣指數」中,挑選出符合條件ESG分數高,依調整後股息殖利率排序取前30檔,並以調整後股息殖利率作為權重分配之標準,該指數調整持股內容時,00878也會跟著調整持股,目前設定為每半年重新檢視並調整持股。

我們先從兩檔高股息ETF的基本選股條件來了解兩者的差別,元大高股息(0056)之投資標是從台灣50指數與中型100指數中的成分股,挑選出未來一年預期現金股利殖利率最高的30檔股票作為成分股,所以每一年的持股內容都會變動,內在交易成本較高,而且含有人為選擇的因素存在,譬如股價大漲的公司會被剃除,反而股價大跌但股利配的多的公司會被選進來,例如國巨,0056的一年的經理費與保管費為0.335%。

00878與0056還有一個明顯的選股區別,00878評斷高股利的標準是用過去的股利配發狀況來評分,評分方式是用近12個月的年化股息殖利率(25%)加近3年平均年化股息殖利率(75%)來計算,取分數高的前30名,而0056是去預測推算未來一年的現金股利誰會比較高,一個是注重過去的殖利率,一個是注重未來的殖利率表現。

ESG(Environmental, Social, Governance)分別代表環境、社會、治理三大面向,是檢視企業是否具有永續經營理念的重要指標,企業若採ESG措施,近9成公司的營運會提高,ROE與EPS有機會會更好,企業比較有能力永續經營。比起0056是挑選未來一年預期高現金殖利率的公司來說,00878理當會比較少持股變動性,較能避免一些因一次性賣祖產收入的經營不善企業。

00878目前已經公佈其成分股,包含:光寶科(2301)、和碩(4938)、緯創(3231)、華碩(2357)、仁寶(2324)、大聯大(3702)、群光( 2385)、 英業達(2356)、國巨(2327)、聯強(2347)、廣達(2382)、力成(6239)、微星(2377)、聯電(2303)、世界(5347)、富邦金(2881)、國泰金(2882)、開發金(2883)、兆豐金(2886)、永豐金(2890)、中信金(2891)、第一金(2892)、南亞科(2408)、鴻準(2354)、寶成(9904)、正新( 2105)、南亞(1303)、中華電(2412)、台灣大(3045)、遠傳(4904)。

其中電子股佔了一半,但因為台灣的主要產業就是電子類股,占了一半的持股似乎也不會太意外,但有人就質疑,為什麼永續經營的公司會包含了聯電、國巨、南亞科,還有最近有比較令人擔心的新聞的寶成與正新,這可能要問MSCI才知道了,但基於兩個選股標準:符合ESG條件與高股息,MSCI只能從他的台灣ESG指數中的50家公司選出30家殖利率最高的公司,我想這也可以解釋為麼台積電並不在持股名單裡,因為股利殖利率不夠高。

那麼00878與0056到底哪一個比較好呢? 我個人認為00878的選股原則上可能會比0056稍微好一點,能被評斷為ESG永續經營企業必有其條件,或許某幾年的股價會表現較差,但企業以永續經營的原則來經營,比較不會做出短視近利的決策,而0056只看隔一年哪一家的現金股利會發的比較多,賣土地換現金來發給股東的企業就可能會是優先選擇,再隔一年可能就又被剃除名單,每年換股的手續費就會佔不少成本。

單純以預期股利殖利率來選股也有個缺點,公司配發的股利是取決於前一年的公司獲利狀況,有可能公司情況轉差,當年度股價跌了許多,但以前一年的獲利所決定的現金股利,換算當下的股價,會呈現出相當高的股利殖利率,買進這家公司很明顯的就會賺到了股利而賠了股價,同時也是會影響ETF的淨值,隔一年就又被剃除了。

雖然00878剛上市,也還沒配發過股利,但依據其成分股內容比較,00878的股價波動度應該會比0056要小,同時股利殖利率也會比0056稍微低一點,對於退休後想要穩定領息當生活費的人,可能會是一個更適合的選擇。


補充:台灣高股息指數自6/19起,剔除國巨(2327)、台化(1326)、大成鋼(2027)、南亞科(2408),以及台勝科(3532),納入義隆(2458)、中鼎(9933)、健鼎(3044)、福懋(1434)和京城銀(2809)。

2020/7/17

退休時的現金流:高股息的迷思 (is high dividend yield necessary for retired people)



很多人喜歡買高殖利率股,也就是現金股利配的高的公司股票,或是也有人乾脆買債券,特別是公司債或高收益債,尤其是即將或已經退休的人,需要穩定的現金流族群,會特別重視現金股利或債券利息的被動現金收入,退休後把資產都轉到高殖利率的股票到底對不對呢?

首先,我們先釐清債券與高殖利率股票的區別,債券雖然與股票一樣都會有帳面價值漲跌,但是債券的波動還是理當小於股票,而且債券的利息是穩定的,除非政府或公司倒債,否則債券利息是一定要發的,但公司的現金股利卻不是,除了公司的股價波動較大以外,股利也不一定穩定,甚至不一定會發,當碰到景氣出現大問題的時候,譬如08年金融海嘯與20年的疫情影響,許多公司是直接停止配發股利的,以下內容將只針對高殖利率公司來討論。

有許多投資人會選擇穩定的高殖利率股,主要是看上公司股價波動小(相對於其他擴張中企業),公司營收穩定,相對的股利發放也較穩定,退休族群比較不需要太擔心去年錢很多,今年錢變很少,導致影響生活的情形,然而,全部資產都放在高殖利率股會比較好嗎? 我認為並不一定。

應該還記得,高配息的公司,通常也代表著公司的發展已經來到穩定期,營收要再大幅成長的機會不高了,所以選擇把公司賺的錢都分紅給股東,但發展穩定的公司,並不代表未來20年也都會如此穩定,商業市場是很競爭的,難保未來幾年會出現強力的競爭者,或是商業模式、生活型態、科技進步的改變,讓原本穩定獲利的企業快速變成衰退,只要企業獲利衰退,每年配發的現金股利就會越來越少。

另外,成長中的公司因為需要現金擴張,能配發的現金股利可能很少甚至沒有,但有些企業會配發股息(股子),譬如持有一張股票可以配發100股,10張股票就可以獲得1張股票(1000股),雖然不是現金,但將這一張股票賣出也是可以取得現金的,如果股價在過去一年漲了20%,你同樣可以將部分股票賣出換取現金當作生活費。

我能理解,大部分人心裡的坎會過不去,賣出股票換現金,就像賣掉祖產一樣會越賣越少,拿現金股利來花就像是額外的收穫,原本的持股不會變少,確實,如果完全靠股票增漲,以賣股票來換現金,是有可能最後面臨到沒有股票可賣的情形。譬如一開始擁有10元的股票1000張,總資產價值1000萬,需要現金的時候就賣10-20張,隨著股價一直漲上去,雖然1000元的股票手上只剩10張,總資產價值還是1000萬,但最後10張賣完就沒有了,每賣掉一張就會拿到100萬現金,一年的生活費或許不需要這麼多,手上多餘的現金還是需要找其他標的去賺增值價差或是現金股利。

所以雨果會建議,可以考慮將成長型的股票與高股息的股票做一定比例的配置,這裡先撇除股債配置的考量,這裡的股票配置單純只看股票這部分的不同性質分配比例,譬如說以台灣50來當作成長型ETF持股,台灣高股息0056當作高現金股利ETF持股,分配各一半,您的資金就有一半在參與成長型公司的成長,賺取可能比現金股利高的價差,另一半放安穩的高殖利率ETF,領取穩定的現金配息,而且0050也會有一些現金股利,或許只有在現金股利配發不夠退休生活使用時,才需考慮賣出0050部分持股來補足年度預算。

最近國泰推出一檔相當類似於0056的ESG高股息ETF (00878),未來找時間我們在來做介紹。


2020/7/9

現在台股是否可以進場 (can I buy shares now)



台股已從3月底的低檔連續漲了近4個月,看看mobile01的理財討論區,之前空手的人大多已經快忍不住想進場了,目前的台股還可以進場嗎?

直接給你答案:「不知道」。

如果要理性的分析,我會告訴你,這波將近4個月的無基之彈,總有到頂的時候,之後就會開始下跌了,如果之前沒有進場的人,現在不要輕易進場,已經有持股的人也不急著出脫,可以等開始起跌在賣出持股。

但,過去的股價走勢並不決定著未來的股價走勢,歷史不會創造未來,未來的事情都是無法事先預知的,最多只能猜測,但猜測的準確率就是一半一半,會續漲或會續跌。

那照這麼說,現在不應該進場嘍? 這也不一定,因為我們只能往回看才能證明,如果股市繼續漲3個月,現在進場也是可以獲利的,如果股市一週之內就開始下跌了,現在進場也有可能會虧損不少,那麼股市在未來一個月的時間內會漲還是會跌呢? 答案就是「不知道」。

所以回到之前的文章「甚麼情況下可以追求高風險投資 」裡面所提到的,股市投資最終的賺或賠,並非決定於當下查看及時損益表的數字,而是你真正需要用錢,將股票賣掉變成現金的時候,現在進場會不會賠錢,就看你這筆投資是甚麼時候要用到的錢,如果是20-30年後退休才會需要用到,那麼要賠錢的機率應該很低很低。

你說就算20年後不賠錢,但買進的成本高低,也會影響之後的投資報酬率吧? 沒錯,即使不賠錢,也會有投資報酬率高低的問題,但是,你投資的目的是為了甚麼? 是為了資產不要被通貨膨脹侵蝕,為了將來退休有更多錢可以運用,為了可以每年領到現金股利,還是為了獲得很高的投資報酬率呢?

有人已經統計過,以過去15年的數據,假設每年都會固定投入一筆錢進入股票市場,以投資指數型ETF 0050為例(避免個股極端表現),一個是連續15年都在那一年的最高點買進,另一個是連續15年都買在每年的最低點,15年後的年化報酬率差別只有1%,15年後的總報酬率只相差將近30%,我們可以看到,在長時間投資下來,你一直在意的進場點高低,其實對於最終投資報酬率影響很小。

現在到底可不可以進場? 如果是要問未來幾個月的股市會不會漲更高或大跌,這真的沒有人知道,但如果這筆資金進場是要存退休用的,那麼真的無所謂現在是高檔還是低檔,反正20年之後,對於資產影響都並不大,真正會有大影響的是,「你每次進場的資金有多大?」

2020/7/2

有筆大錢是否要提前償還房貸 (should I repay the home loan earlier)



https://www.storm.mg/article/2792667
這篇文章的內容很有意思,內容結論是,如果你有100萬獎金,不要拿去提前償還房貸本金,寧願拿去放銀行定存,既使定存利率0.8%,但同樣一段期間所能賺得的利息,還會比房貸利率1.3%要來的多。

我們來試算一下是否真實,我們用一個很極端的情況當例子,假設你一開始就有1000萬現金可以買房子,但是你選擇拿200萬當頭期款,並跟銀行貸款800萬房貸,利率1.3%貸款20年,原本就擁有的800萬現金拿去做銀行一年期定存,利率0.8%。

線上試算20年1.3%的房貸,20年下來總共會繳給銀行1,089,324的利息(不計算申辦費等利息以外的費用),而定存利率0.8%累計複利20年後,可以從銀行賺得1,382,112利息,結果得到,800萬存放銀行賺到的利息還比貸款利息多292,788元。



為什麼會有這樣顛覆觀念的結果呢? 我們知道房貸還款時,會同時償還利息與本金,本金會越還越少,同樣利息會越扣越少,如果你要提前還款,在第一年償還的時候,可以省下的利息最多,但如果到房貸最後幾年才要提前還本金,那時候的利息已經佔得非常少了,表示能夠節省下來的利息也相當少。

而單筆定存則相反,本金會越滾越多,每一年可以獲得的利息也會越來越多,如果單比一年的利息差額,確實會是一年的房貸利息會比一年的定存利息多,但如果統計的是20年或是15年累積下來的利息差距,房貸是本金越繳越少,利息越扣越少,定存則是本金越存愈多,利息也是越收越多,時間累積的越長,兩者利息的差距會越來越大。

結論,單純只考慮實質節省與賺到的利息差別,在目前房貸低利率的時代,房貸不急著償還,把餘錢拿去做保守的投資,都還比提早還清房貸要來的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