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5/2

你是那個萬中選一的人嗎? (are you the ONE)

 

最近很常看到股市大賺幾百上千萬的新聞,譬如最近有一位分享買長榮、陽明海運股,本金從400萬翻到1700多萬,實在是令人羨慕,我想提醒投資人一些事情,這樣的獲利雖然很令人羨慕,但是否就可以從此一帆風順、高枕無憂了嗎?


投資理財是一輩子的事情,並不是到你達到財務自由或是退休後,就不用再想投資理財了,達到財務自由前,需要想辦法讓自己達到真正的財務自由,財務自由之後,還是要想辦法讓自己繼續維持這樣的財務自由,而這都是需要靠投資理財的方法來達到。


先不論這位靠著今年重壓航運股獲利1000多萬的網友是運氣好,還是有他自己一套的投資方式,在他累積達到1700多萬資產後,相信應該還沒達到財務自由或可以退休從此不工作的地步,就算可以,以人性說,相信他也不會從此就不再投資股票,應該會繼續用他這次賺大錢的方法,尋找下一個標的,將資產再翻倍,各位要想的問題是,這個方式可以持續用多久? 未來30-50年的理財投資方式,可以用同一套方法一直運用下去嗎?


運氣好連續成功的人注定失敗,因運氣好成功的人有一個最大的風險,就是不知道自己是因為運氣好還是實力堅強而成功,若一個人在股市多頭時,剛好運氣都不錯,連續幾次都投資獲利,很可能他會認為他的投資方式很棒,信心飽滿,可以一路這樣賺下去,認為價值型投資或指數被動投資很蠢也太慢,之後也很有可能想要加速獲利,開始使用槓桿,利用融資或是操作選擇權或權證,欲求在短時間獲得翻倍的獲利,這樣的操作方式會在某一次運氣不好的時候賠光資產時結束,甚至是借款負債累累後收場。


可能在某段時間,某些個股剛好用技術分析可以獲利,某些時間又適用所謂的財報分析價值投資,有些時候又碰到全面崩盤,只能比誰跌的少,如果你學的投資方式只能適用某些條件與情況,那麼在未來的幾十年投資時間裡,你的挑戰不僅是你的投資方式,更是人性,你能想像你在60幾歲的時候還要每天盯盤關注股市波動與K線嗎? 在那之前你是不是會想要轉換成一種比較輕鬆又可以穩定獲利的方式呢?


喜歡打籃球的人或許都很嚮往NBA,希望自己可以厲害到打進NBA,喜歡打棒球的人嚮往MLB,希望自己可以厲害到踏上MLB舞台,許多人都經過教練的訓練與相當大的努力學習,最後這幾千萬人可以成功站上NBA與MLB的就只有那幾百個人,其他沒有成功站上的人,是因為他們的訓練方式不對嗎? 還是他們的練習不夠呢? 或許都不是,或許只是因為每個人的天份不同,不該期待每個人只要透過充足的練習,就可以打的像 Stephen Curry 或 LeBron James 一樣出色。


主動選股投資並非不可行,而是可以用這個方式達到長期獲利的人少之又少,或許你可能是其中一位練武奇才,但絕大多數人都沒有那樣的天份,也沒有那樣的時間做大量學習與練習,更不要說有相關產業知識、內線資訊、或甚至足夠的資金與金援可以在失敗後再重新開始,在發掘自己是不是天生練武奇才之前,基本的被動式指數型ETF投資可能會是每個人基本應該要會的投資方式。


無論你是甚麼階層、哪個領域的人,若要不讓資產被通貨膨脹侵蝕,投資理財就是必須要做的事情,而且投資報酬率必須高於當地的通貨膨脹,一般人如果只放定存,現在年報酬率只有1%不到,如果買保險,年化報酬率約僅有2%左右,都不足以抵抗通貨膨脹,更不要說累積財富了,投資房地產收取租金與期待房價上漲,或許可以期待3%以上的投報率,但這也是另一塊需要投入時間與大量資金的領域,指數化ETF的股債搭配或許是目前最簡單、最容易入門、資金需求門檻也最低的基礎投資方式了。


建議所有投資人先將資金放在最基本的投資組合獲取高通貨膨脹的報酬率,再來用部分資金進行天賦開發的投資學習,看看自己是不是那個萬中選一的人才,這過程或許需要花許多年來驗證,有興趣的人透過積極學習與練習,或許真會發現自己摸索出一套比被動投資更好的投資方式,也或許會發現自己選股的投資績效比被動投資還差,不管結果如何,你的資金都在股債搭配裡賺取高於通貨膨脹報酬的機會,不至於花了幾年甚是十幾年的時間,財富不但沒增加還被歸零了。

你設定的退休金真的夠嗎 (is your retirement plan enough)

 


每個人討論到退休的第一件事情,應該都是會先問存到多少錢才能退休,每個人與每個家庭的基本花費不同,要求不同,需求也不同,但不管你怎麼評估你的退休金需求,如果忽略了通貨膨脹,你很可能會低估你需要的退休金金額。


舉例來說,目前40歲的人,評估夫妻倆20年後退休後需要每個月4萬塊的花費,簡單以每年需要50萬的花費需求來計算,要產生每年50萬的被動收入,以喜歡領現金股利來當退休金的人來說,用5%殖利率反推需要的股市退休資產為1000萬,若以西方4%提領率規則來反推的話,則需要1250萬投資本金,這兩個金額看起來都還算不難達成。


但把3%通貨膨脹考量進去,20年後的1000萬價值等同於現在的553萬,20年後每年領50萬的現金價值等於現在27.7萬,也就是每個月只有約現在的2.3萬的費用可以用,這個數字與原本預計的4萬塊差了快一倍。


如果要維持20年後,一樣可以每年擁有相當於目前年收50萬價值的收入,會需要準備多少本金呢? 首先先算出目前50萬價值的現金約等於20年後的90.3萬,所以我們應該要用90.3萬回推投資資產應該要準備到多少錢,用5%殖利率反推需要的股市退休資產應為1806萬,若以西方4%提領率規則來反推的話,則需要2258萬投資本金,比原本預期的多了800-1000萬。如果你需要的是每年相當於目前100萬的費用,你需要計畫將資產累積到3612萬至4515萬之間。


我想表達,隨時把通貨膨脹放在任何一筆對於未來資金的計算非常重要,不只是退休金需求,考慮通貨膨脹在20年後造成的影響,退休金金額就多了1.8被,保險也是,你目前投保的200萬終身型壽險,到了30年後只剩目前的82萬消費力,你現在買的紅利型保單,在20年後開始領每年2萬元分紅的時候,實際價值只有目前的1.1萬消費力。


同時也想一下房貸,許多人想要趕快把房貸還完,不想要有負債的感覺,但其實以現在的房貸利率1.3%來說,已經比通貨膨脹低許多,越晚還可能還比較有利,目前一個月的房貸3萬元,到了20年後大概只值目前16600價值,所以才會常聽到人家說,房貸會越還越輕鬆。


計算退休金需求的同時,建議要把通貨膨脹的影響考量進去,千萬不要用現在的現金價值來憑空想像未來的消費需求。要存退休金,光靠銀行定存與現在的保險儲蓄險(報酬約年利率2%)肯定是不夠的,1806萬與2258萬光靠薪資存款也很難達到,對於一般人而言,必須要將存下來的錢投入投資報酬率高於通貨膨脹的項目,才有辦法達到退休目的與財務自由,否則光靠省吃儉用把薪水存下來是很難辦到的。

2021/4/21

投資市場的倖存者偏差現象 (survivorship bias in investment )

 


在股票投資市場,常常都可以看到某某人靠甚麼方式賺了一大筆錢,尤其在現在這種資訊傳播容易的時代,每個人都有發聲的機會與管道,在某檔投資大賺50%的時候,就可以在Facebook或Youtube昭告天下,剛開始可能覺得他只是運氣好,再賺個幾次,開始就會有人想要學他的方法,於是就會有教你檔檔獲利50%的書籍或是課程出來,相信正在看文章的你,可能也有上過類似的課程,或是研究過這類技巧的文章,試問,你成功學起來了嗎?

 

股票市場很常聽到的K線技術分析、KD線、布林通道、籌碼面、財報基本面等分析個股的方式,你可能學過其中幾種,而且聽起來並不難,只要符合某幾個條件就可以買進,符合某個條件就賣出,相當的科學化並且好執行,讓你跟著做就可以輕鬆達到財富自由,在股市實際操作後,真的有因此年年獲利20%,或很多檔投資都賺個50%以上嗎?

 

這邊要分享一個概念,叫做倖存者偏差,我們很常在書局看到一些企業家分享成功創業的故事,看了王永慶與郭台銘的故事,就覺得人生不一定要讀大學也能成功致富,殊不知,社會大眾都只會看到成功者的故事,卻永遠看不到失敗者的故事,因為沒有人會找失敗者來出書,教大家如何失敗,而讀者常誤以為只要跟著書中的方式做,我也很有機會可以成功致富。

 

致力於追尋成功的人,最容易陷入倖存者陷阱

 

事實上,創業成功的比例不到1%,天下雜誌有一篇文章談到,經濟部中小企業提供的一項數據顯示,創業一年內就倒閉的高達90%,存活下來的10%中,又有90%在5年內會倒閉,換句話說,只有1%的新創公司可以維持5年以上,而這1%的公司,又有相當大比例只是撐著維持營運,並沒有真的實質獲利。

 

沒有創業過的人,都只看到王永慶與郭台銘的成功,當工作不順或是覺得才情無法發揮時,就會冒出乾脆自行創業的念頭,殊不知,他們看到的美好範例僅是眾多創業者裡的倖存者,卻看不到那些失敗者的例子與風險,而且創業成功的人除了自己的能力之外,還需要一部份的運氣,這些運氣可能來自自身的人脈、政經環境的變化、或單純就是運氣好大單找上門,這些在成功者的書裡都不會提到的,才是新創企業成功存活下來的主要因素。

 

回到投資領域,我們在週遭看到的許多例子也都可能只是個人運氣與當時的大環境所造就出來的倖存者,從去年3月股市低檔到現在一年的時間,大量年輕人投入股票投資,賺取翻倍的投資報酬,你我身邊可能都出現不少個新生代股神,你覺得是他的投資技術了得,還是剛好在股市多頭時買進,怎麼買怎麼賺呢。

 

再用個簡單的例子,我先準備好1000個人的名單,告訴其中一半的人明天某檔股票會上漲,另一半的人告訴他明天某檔股票會下跌,無論明天股票是漲是跌,一定會有500個人看到我的分析預測是正確的,然後如法炮製繼續再將漲跌不同的結果分別告訴各一半的人,連續做7次之後,就會有7-8個人看到我連續7次準確預言股票漲跌,接著我就可以販售他們致富的課程,或是募集他們的資金來幫他們操盤投資,這7-8個人就是所謂的倖存者。

 

當你看到某個成功案例也想要模仿學習時,不僅是指投資方式或是創業故事,還有市面上各種的技能,建議都要先想一想,他這麼成功的的方式是否自己學得來,有沒有其他沒有說出來的背後因素,其他用同樣方式的人結果如何,你要承受多少風險與成本來嘗試一樣的事情。在投資領域也是,這個人成功的方式是否可以不斷地複製使用,是否可以適用未來各種不同的情況與環境,他的方式是否建立在許多前提因素上。

 

我甚至會建議多去聽聽失敗者的經驗,為什麼這家餐廳會結束營業(可能是租金太貴、地點不好、不會管理員工、周轉金準備不足、餐飲業太忙太累等),為什麼這家新創公司會倒閉(可能一開始的商業模式太理想化、股東合夥人理念不合、廠商票期太久周轉不靈、進入門檻太低馬上被學走、甚至是一開始就有侵權或違法問題),為什麼某個人這麼年輕就財務自由(可能他的生活支出特別低、父母已經留給他三間房子收租、父母資助1千萬本金做股市投資)。

 

成功無法學習,因為其中參雜了許多因素,譬如家庭背景、當時的政經環境、與莫名的運氣,但是失敗可以避免,這些人犯過的錯都可以作為自己的借鏡,減少犯錯就是增加了成功的機會,最後成功存活下來的人就是所謂的成功者,投資上也是,避免無效沒有邏輯的投資方式,不但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虧損,還可以節省失去的投資時間,盡早用正確的方式累積投資複利。

2021/4/9

閒聊投資型保單 (Investment Link Product or Variable Insurance)


過去我們有幾篇文章談到保險,而雨果最不推薦的就是投資型保單,十多年前雨果也買過投資型保單而吃了虧,繳費5-6年後才發現投資型保單的風險之處,解約時所拿回的帳戶價值金額比總繳保費還要少10萬元,也就是虧了10萬元,最近在Mobile01看到一篇細部解說魔鬼細節的文章,決定拿出來分享,以下是擷取部分文章重點內容:


投資型保險一點也不保險-閒聊投資型保單這商品 


「每個月保費6000元,12年剛好繳了86.4萬,結果看了一下戶頭裡面剩多少呢?81萬左右!怎麼我投資了12年花了86萬還反虧5萬?


這裡舉例你一年保費是3萬,20年期總共繳了60萬,過世時拿100萬,這60萬裡面有保險公司要先扣除的內部費用,內部費用就是保險公司要賺的部分,這合情合理,那60萬扣完某個我們所不知道的神祕數字後,我們假設他扣20萬起來剩40萬,這40萬花20年(或更長)的時間保險公司去投資,去賺取承諾你身故後所須理賠給你的100萬。所以你活越長對保險公司越有利,反之則保險公司虧損。


  • 前置費用:這就是保險公司賣你這商品要賺取的利潤,用以營運公司
  • 保險(障)費用:簡單說就是純保費。投資型保單=定期型壽險(而非終身型壽險),我舉這張保單為例,他並非平準型而是自然型,自然型就是越老越貴,平準型就是保費都固定,投資型保單的在壽險成本這部分是會逐年上升的。
  • 投資相關費用:這就是很四平八穩的沒什麼大問題的費用,就是投資要付出的成本
  • 後置費用:這部分我沒遇到不提,大部分保單應該也沒


他先把投資金額拿去買標的,再用標的換出等值於保障費用(保費)去繳納,以這邏輯來推論這張計劃書就跟你說我投了9000塊(第一年)進去投資,但他沒跟你說他從投資標的裡換出1168來繳保費。所以實際上你第一年實際進入市場只有7832,就是個操作。


簡單來說你只要開始繳納保費,前置&每月的保障費用(定期險保費),就是對應到你的100萬保額,而扣除剩餘的錢會去到你的對應到的就是你的基金帳戶價值,所以等你掛了就是100萬+基金帳戶價值,這是你持續繳的狀態。


如果你沒繼續繳呢?有兩種請況:

1.停繳,但保單仍有價值,即基金帳戶仍有價值讓他內扣每月的保費,則帳戶價值就不會繼續增加,反而會隨著保費逐年下降。

2.解約,把帳戶裡所有價值贖回,即視為解約,那你的前置費用就掰掰拉。所有的保障也都沒拉,所以才說很像定期險,你不續繳(扣)保費就沒保障。


所以在此我可以說投資型保單是個很失敗的投資工具,即便當作是保險工具也是很糟糕。你從投資角度來看,我定期定額12年投資標的是正的,還是倒虧5萬,(這也一再再地提醒你買的是保險!)再者從保險角度來看也是很差勁,同樣壽險需求我拿定期險來看,我買一年期壽險買不用被綁,價格我沒比較相信也差不了多少。

這就好像是買了終身型一年期壽險??你解約,前置費用消失,就如同終身險解約一般,你不解約繼續繳,保費是自然型等於越老越貴(不像終身險是平準保費)」


投資型保單以投資的名義包裝壽險,特別吸引不太想消費買保險,但可以接受邊投資邊擁有壽險好處的險種,投資型保單就顯得很吸引人,讓投保的人以為自己的錢是在做投資,但同時又可以擁有一兩百萬的壽險保障,對於內扣的費用僅淡淡提及。


投資型保單的內扣費用如前面的mobile01文章所提,保戶所繳的錢會先扣一筆保險公司要收的費用,這筆費用主要是公司要賺的獲利與要給業務的分紅獎金,雨果10幾年前投保的保誠人壽,第一年的內扣費用比例是70%,也就是一年繳6萬元的保費,會先被保險公司收走4.2萬,只有1.8萬才是真的拿來買基金作投資。


然後買基金還會需要扣基金管理費與手續費,通常投資型保單裡的基金選擇不多,而且可能大多是保險公司自己所推出的基金,譬如保誠人壽的投資型保單能選的十幾檔基金幾乎都是自己的基金,當然管理費與手續費也是保誠自己賺。


壽險的保費也是從基金裡內扣,保險公司會贖回基金的部分單位來繳納保費,而保險費用雖然會比一般年期壽險便宜,但保費是以「自然費率」計算,隨著年紀增加,內扣的保險費用會越來越高,讓雨果決定解約的主要原因就是這筆保險內扣費用,因為發現到了55歲以後的保險費用增加的很快,65歲以後的500萬壽險保額,一年保費高達10幾萬,如果你的基金淨值不夠扣繳保費,此保單將會被解約。


或許你會覺得,到了65歲的時候,我繳的保費加上幾十年的投資績效,可能已經累積上千萬的保單價值了,每年扣個10幾萬的保費應該也還好吧。這一點在當時保險業務算給我看的時候,他用基金投報率15%與9%試算給我看,強調基金一年報酬率平均大約15%,我用9%比較低估的方式來試算,複利到60歲的時候已經累積到好幾千萬的價值,而且還不需要繳遺產稅,聽起來真的是相當棒。


但實際上,任何一種股市投資都無法用每年多少%的複利來計算,股市的特性就是會上下波動的,以美國股市指數型基金的年化報酬率約7%-9%來說,基金投報率9%都已經算是高估的了,雨果當時就是接受了這些話術,加上當時的心態也不對,想利用投資型保單進行投資,又擁有壽險保障,又可以在報稅時利用保費節稅,導致幾年後損失10萬元解約。


投資型保單把壽險與基金包裝成投資的方式,讓不想白繳保險費的消費者願意買單,其實這樣的險種讓保險公司一次賺足了保險費與基金管理與手續費,而這些費用都默默的從基金淨值裡面扣掉,讓消費者沒有明顯感覺。


投資型保單也有兩點好處,第一是年紀還輕的時候,年繳的壽險保費比較便宜,以30歲為例,每百萬的年繳保費會比20年期的定期壽險要少一半,另一個好處是保額可以彈性調整,譬如30歲還單身時可以設定100萬元的壽險保額,到了35歲如果已經結婚有小孩,就可以考慮把保額提高為200或300萬,不需要重新投保新的保單補充保額,當然,提高保額也會提高保費,而保費就是從你的基金淨值裡內扣。如果這樣的特性剛好符合你的需求,或許投資型保單正是適合你的保險方式。


個人建議,投資歸投資,保險歸保險,投資與保險都可以很簡單,當你把事情越想越複雜,越想透過複雜的方式來增加利益、減少支出/稅金,其實更可能會弄巧成拙。

2021/4/7

有感的通貨膨脹 (Perceptible Inflation)


各位對「百萬名車」、「千萬富翁」這些名詞還有印象嗎? 你覺得售價百萬的車還是名車嗎? 你覺得擁有千萬的人算是富翁嗎? 過去大家習慣說的第一桶金是100萬,現在你覺得100萬還能算是達到第一桶金嗎? 以前這些習以為常的稱號,為何現在都變了味道? 因為通貨膨脹正把這些財富標準不斷的往上抬高。


有閱讀雨果部落格文章的朋友,應該都對通貨膨脹不陌生,最近因美國大量舉債印鈔,世界各國商品產量不足,貨運成本又大漲,造成預期性的通貨膨脹機會越來越高,美國公債近期快速的調漲票面利率,造成已發行的公債價格大跌,我們知道通貨膨脹會讓我們的現金資產貶值以外,也一起了解一下通貨膨脹發生的幾個原因。


造成通貨膨脹的大大小小原因有很多,比較主要的兩個就是「因需求帶動的通貨膨脹」與「因成本推升的通貨膨脹」。


因需求帶動的通貨膨脹」是指當大部分的人錢都變多了,可能是薪資普遍增加,或是股市大好,投資人大都獲利豐富,就比較願意/有能力出較高一點的價格來購買商品,商品銷量好,逐漸就會帶動商品價格上漲。


因成本推升的通貨膨脹」則是指供給面生產不足,或是原物料成本上揚而導致商品售價上漲,譬如工資上揚,石油等原料價格上漲,或企業壟斷等等。目前貨運價格狂飆,半導體產能無法滿足需求,原物料與生產成本的增加都有可能推動更高的通貨膨脹。


近期有兩次比較明顯的成本推升通膨的案例,1970年代兩次石油危機,油價大漲導致石化產品價格上漲與運輸成本大增,造成世界通貨膨脹,還有約從2005年起,因中國開發內需需求,全球原物料大漲,澳洲、紐西蘭、巴西、加拿大等國經濟大好,定存利率與匯率都上漲很多。


還有一個情況是預期性通膨,當多數人預期通貨膨脹在未來會繼續存在,隨著商品和服務的價格上漲,人們也會要求更高的薪資來維持他們的生活水平,這將連帶造成商品和服務的成本增加,進一步推動全面性的價格上升。較久以前,台灣每年都會調整薪資,主要就是受較高的通貨膨脹影響,但近十多年已經很少因通貨膨脹而調整薪資了。


還有來自國外的進口品價格上漲也會造成所謂的「輸入性通貨膨脹」,對台灣來說,大部分的能源原物料都是進口的,譬如煤礦、石油、天然氣等,如果這些能源原物料價格大漲,就很可能會造成電價需要做調整,電價只要上漲,就有機會對各行各業造成影響,必須調漲售價。


通貨膨脹有利也有弊,波動太大的通貨膨脹會造成現金失去價值,商品一日三價,不如以物易物,沒有通貨膨脹或是負通膨也不行,這代表經濟陷入零成長甚至負成長,當人們預期商品價格會越來越低,民眾就會盡量存錢減少消費,因為以後買更便宜,企業賺不到錢,薪資就無法成長甚至減薪,收入減少就更減少消費,進入負面循環,經濟運作就會陷入停滯。所以政府通常會將通膨控制在一個穩定的範圍。


通貨膨脹會有甚麼影響呢?


通貨膨脹最主要的是使現金價值貶值,也就是同樣的錢,可以買到的東西會越來越少,最直接影響的就是依賴固定收入的人,例如受薪階級、靠社會福利金或退休金,或依賴固定利息生活的人,在通貨膨脹之下,購買力降低了,生活因此會受到影響。


但通貨膨脹時,實體資產的價格也會跟著上揚,譬如房地產價格通常也會上漲,因此擁有房地產的人財富會跟隨著增值,但是沒有房地產的人則會更加買不起房子。所以當通貨膨脹嚴重的時候,民眾會寧願持有實體商品,也不想持有現金,民眾心理因素開始囤貨,更進一步造成商品價格上漲,通貨膨脹越嚴重。


相對的,通貨膨脹也會使借錢出去的債權人受損,因為收回來的本金,購買力已經不如從前,所以借貸出去必須要加計利息,而這利息就必須要高於通貨膨脹率,對於債權人才划算。但對債務人的影響剛好相反,20年前買房子的房貸一個月要繳2萬元,在當時的負擔可能很高,但20年後2萬元的房貸就相對輕鬆很多,借貸購買商品,也算是把商品的價格定在當時的物價水準。


簡單說,貨幣型資產會因通貨膨脹而貶值,而最不受影響的則是持有有價資產的人,因為價值變低的只有金錢,相對物品資產的價值並沒有變低,譬如房屋不動產與黃金白銀,如果貨幣型資產可以帶來利息或是價格漲幅收益,收益幅度大於通貨膨脹,這也能避免通貨膨脹導致資產縮水,譬如股票與債券。


當借貸利率低於通貨膨脹時,借錢來買可增值的資產反而更有利,因為你可以用低於通貨膨脹的成本,用相對於未來較低的價格買到可增值的資產。


2021/4/1

新房地合一稅制是否可以使房價下跌 (new real estate regulation)

 


「立法院財委會初審通過房地合一2.0相關修正草案,規定2016年後取得房地、預售屋及特定股權交易,2年內出售課45%,逾2年、未滿5年內出售課35%,祭出重稅抑制炒房;生效日部分則保留朝野協商。


境內個人、企業適用重稅的「短期交易」期間,拉長持有2年內出售課45%,持有逾2年、未滿5年出售課35%,按行政院版通過,僅在企業部分增訂排除條款,因財政部公告的非自願因素出售持有期間5年以內房地,以及企業以自有土地與其他企業合作興建房屋,自土地取得日起算5年內完成銷售,可適用20%稅率。


此次修法也趁機補足房地合一制漏洞,除境內企業「短期交易」稅率由20%拉高至35%或45%,並納入特定股權交易課稅外,同時,也通過增訂防避稅條款,避免有心人士刻意拉高計稅時的可減除項目來降低稅負。」


房地合一2.0是否可以使房價下跌呢? 先說結論,我個人認為新通過的房地合一稅制並不會壓抑房價,反而還可能讓房價繼續上漲。


房地合一稅1.0版本的稅法規定,房屋買賣持有期間在一年以內者,所得稅率是45%,1-2年者為35%,2-10年為20%,10年以上的稅率為15%。105年1月1日以後取得或103年1月2日以後取得,且持有期間在2年以內的房屋、土地,在105年1月1日以後出售者,都屬房地合一新制的課稅範圍。


當時房地合一稅法通過後,就讓相當多的房地產投資客離開市場,因為投資客想要快速獲利,他們會追求快速轉手,並且避免繳貸款本金,所以會盡可能地善用銀行貸款寬限期,每一次買賣轉手可以獲利30-50萬,坪數大一點的甚至可獲利上百萬,相當於一般人的一年收入,房地合一稅讓純投資客的獲利少了一半,讓許多只是跟風炒房的非專業投資客退出市場,近幾年的交易較高比例是有實際需求的自住客。


而原本底氣(資金)比較足的投資客也只能順應稅法,將房屋持有時間拉長到2年,以不要超過房貸寬限期為原則,將稅率降為20%,等於省下一半的稅金,而新的房地合一稅一口氣把35%稅率拉長為5年,讓想靠寬限期撐過2年高稅額期限的人直接放棄,如果2016年以後買房的投資客想避開新稅率,就必須要在新稅率正式上路前趕快將房產脫手,包括公司法人持有的房地產,所以近幾個月可能會有一些人降價出售。


但近幾年雙北的房產需求大都是自住客居多,如果原本的投資客有辦法惜售硬拖到5年後才賣,可以想像,若未來幾年的房屋供給量會減少,而自住的需求依然在,有可能在自住需求帶動下,讓房價逐步升高。


房地合一2.0應能有效的打擊投資客在短時間內炒作,將房地產價格快速拉高的效果,但要期待房價會因此而開始回落,我預期機會很低,反而是在自住需求與原物料上漲的情況下,房價會持續緩步上漲。

2021/3/20

努力存錢的目標不是為了提早退休 (do not just save for retirement)

 


最近看了一些國外的人實際達到了FIRE之後的心得分享與一些經驗談,我在這裡做一些簡單的心得分享。


FIRE (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是目前很多人追求的目標,簡單說就是可以財務獨立,提早退休,許多人都把目標放在提早退休,好像退休後就會進入極樂世界,從此生活的無憂無慮,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有的人非常努力地存錢投資,把重心都放在如何存下更多錢上,甚至有人存下高達70%的收入,然後在30幾歲的時候就決定退休,認為只要退休了就可以獲得快樂,卻沒意識到自己正在做符合別人價值觀的事情,而不是真的獲得自己的自由。


FIRE的目標應該是追求在財務獨立後,可以獲得自己人生的自由,不需要再為了生活收入而工作,可以自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即使沒有收入也沒關係,做這些事情可以讓你覺得自己的人生因此而更有意義。但大部分人對於退休後的畫面大概都是停止工作,可以隨時去爬山、到海邊沙灘散步、和幾個朋友去打高爾夫球、旅遊度假等等娛樂性活動,我們應該要先想想,這就是我們退休後要做的事情嗎? 做這些事情可以帶來快樂嗎? 能帶給你多久的快樂呢? 或是這些會帶來你所不知道的新的挑戰與壓力?


我們需要先設定正確的目標,這目標在你真正達到財務自由前就可以先小小嘗試,達到財務自由,沒有生活收入的壓力後,就可以花費更多時間去做,譬如成為全職部落客、全職旅行家、作家、甚至是可以整天在家陪伴小孩的父母,當然,想要完全放鬆,毫無目的的享受空閒時間也可以,只要你想清楚這就是你未來想要過的生活,財務自由的主要目的就是買回自己的時間,並非是為了提早離開職場。


但有些人在提早退休後也碰到一些沒有預料到的事情,譬如一位作者就分享,他打算被動收入足夠支付他的生活基本開銷後,就離開正職工作,可以做一些兼職有收入的工作,然後有多餘的時間做自己有興趣的事情,於是他就幫一位部落客協助共同經營他的部落格,殊不知這個兼職工作卻需要花費比他原本正職工作更多的時間,而收入卻少得可憐。


還有一點是新增的花費,作者用自己原本有正職工作時的支出當作退休標準,然後減少花費努力存錢,當辭掉工作之後,時間多了出來,因此增加了一些新興趣,但當時估算所需生活費時並沒有這些需要額外花費的新興趣,於是被動收入開始不足以負擔他的基本生活費加上在興趣上的花費,作者低估了他每年所需要的費用。


另外,突然發生的花費也導致他的生活捉襟見肘,原本想將房子賣掉換一間小一點的房子節省居住支出,結果新的房子屋況不佳,需要花費一筆翻新的裝潢費用,這筆支出不在原本的預期之內,還有突然的生病或意外,也導致支出超過原先的預期,讓他在退休2年後重新思考是否應該要重回職場。


外國人的生活方式與退休目標與我們有些落差,許多人只要達到譬如每個月可以有被動收入3萬塊台幣可以應付居住與三餐費用就決定退休了,雖然可以很早的就開始令人羨慕的退休生活,但是風險與不確定性卻很高,當我們在估算退休後的生活費用需求時,建議需要審慎保守一點評估。


有一個故事是說,一位富翁到了小島上度假釣魚,看到旁邊一位島上當地的漁夫也在釣魚,富翁與他聊天分享自己在事業上如何成功,才能在這裡悠哉的釣魚,而這位漁夫回應,你辛苦了這麼久才能來到這裡放鬆釣魚,而我每天都可以跟你一樣在這邊釣魚,故事似乎是在說著,很多事情只要心態改變,其實快樂隨時都能夠獲得,不一定要汲汲營營追求事業上的成就,才能獲得這些平常人平凡的快樂。


故事還有後續,這位富翁與漁夫聊了一個小時後,眼看也釣不到魚,就與漁夫道別,前往他居住的飯店放鬆按摩,而這位漁夫繼續留在那裏釣魚,因為他今天必須要釣到5條魚拿到市場賣,才能支付他明天的生活費用。這故事的後段讓我們了解兩人的差別,富翁已獲得財富自由,他可以自由的選擇要在這裡釣魚,還是回到飯店按摩,或是去做其他事情,而漁夫尚未達到財富自由,就必須要每天都在這裡釣魚,否則哪裡也去不了,雖然兩個人都在同一個地方釣魚,然而兩人的心境卻截然不同。


FIRE的目標並非是提早退休離開職場,是提早擁有自己可以選擇如何使用自己時間的自由,而財務獨立僅是達到這個目標的方式之一,重點是,當你獲得了時間上的自由,你要如何有意義的運用你的時間呢?


2021/3/16

低利率時代,我可以借款來投資賺利差嗎? (profit from high yield investment with low interest loan)

 


常看到有些投資專家/老師認為現在貸款利率很低,可以想辦法跟銀行貸款出來投資,譬如可以貸到利率2%的貸款,拿來股票市場買殖利率有5%以上的個股領股息,就可以利用銀行的錢賺這3%的利差,然後開始介紹一些高殖利率的個股。


我認為要賺這利差是有條件的,因為每年的配息不足以還貸款,5%殖利率的個股,每年可以領的股利是只有利息,譬如100萬投資額的5%就是5萬塊現金股利,但貸款100萬每月要還的金額是本金加利息,假設是信貸7年利率2%,每個月應繳金額是12767,一年要繳15萬3千多元,除了5萬塊現金股利之外,你本身就要有能力從每個月收入裡再拿出約8600元來償還貸款。


當然穩定的5%現金股利是理想狀態,還要忽略投資本金在7年後可能是虧損的,假如您有一個管道或投資方式可以穩定年獲利5%,並且也有能力每個月多拿出8600元,那麼貸款100萬2%利率用來投資會是甚麼情形呢? 下圖我計算了三個金額,第一欄是如果不貸款,每個月拿出8600元投入每年穩定獲利5%的商品/個股,在7年後可以累積到88萬多元,第二欄是貸款100萬7年,年利率2%的還款總金額,會來到107萬多,也就是7年累計付給銀行7萬多的利息,第三欄是拿到100萬貸款之後投入穩定年利率5%的投資商品/個股,假設都不會損及本金,7年後本利可以滾到超過140萬元。



貸款投資本利總額與繳出去的貸款總額相差33萬4千多元,貸款投資本利總額與每個月自己存8600元的本利總額相差52萬4千多元,如果真有這麼理想的狀態,可以借2%去賺5%,並且不會損失本金,確實早一點拿大筆本金去做投資,會比每個月慢慢存的方式,累積得來的快,以上面這個例子來看,貸款100萬的投資額跟每個月存8600元相比,7年後本利和差距會有52萬4千多元。


但股票市場絕對沒有這種理想狀態,以前的債券市場還有一些這樣的機會,但在目前的極低利率時期也沒有了,除非您是在2020年3月股債雙跌期間大膽買進跌深的公司債,否則目前不管是公債或好一點的公司債殖利率也只有2%-4%左右,更別說您要貸款到2%的信貸,難度也相當高,但若是自有房產可以再增貸出來,可能還有一點利差空間可以獲利。


這種穩定獲利的投資方式,除了債券,您可能更容易聽到的是,投資一筆本金,保證每個月紅利6%,一年就可以領回72%,一年半就回本了,這種詐騙手法一直到現在都還流行著,為取信投資人,比較保守一點的是承諾一年12%的紅利,可以每個月領2%或每季領3%,聽起來比較合理一點,但其實您拿到的紅利都是來自於其他投資人的投資本金,如果是保證每個月6%的,大概領6-12個月就領不到錢了,一年12%的可能還可以領到1-2次,只要後面找不到新的投資人繼續投入新資金,或是主謀覺得本金收夠了可以捲款落跑了,這筆紅利就領不到了,當然本金也拿不回來。


借錢投資不單只是看表面上的利差而已,賺利息同時也要還本金,本身還是需要每個月拿出一筆錢出來,無法買空賣空賺利差,而且有這樣利差空間出來的投資標的必定有其一定的風險,尤其是投資個股。趨近零風險的投資標的也一定很快就會被大量買進拉高單價,全世界的保險公司、銀行、與政府比一般大眾更需要極低風險的可套利投資,一有這機會,幾千億的資金馬上灌入,直到殖利率來到幾乎沒有獲利空間為止,這個殖利率可能都比你的貸款利率來的低。另外,即使你可以貸到1%的貸款來投資3%殖利率的商品,這筆投資也不太有意義,因為這筆投資報酬率若低於通貨膨脹,假設預期是3%的通貨膨脹率,反而是變相的借了一大筆錢出來貶值,更得不償失。


2021/3/7

iShares核心積極配置ETF〈AOA〉(iShares Core Aggressive Allocation ETF)


對於想要透過美股進行股債資產配置的人來說,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在美國券商開一個帳戶,選擇你想要投資的國家或區域型ETF,自行搭配比例,並且自行依據設定的條件或固定時間做資產再平衡,目前已有多家美國券商提供交易免手續費的服務,再平衡的交易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考慮。


但對於不想在國外券商開立帳戶的人來說,可能遷就於語言、操作介面、還有遺產處理問題等,還是傾向使用國內複委託來做資產配置,複委託的交易手續費就成為一個很大的成本,以每筆交易千分之三來計算,1千萬的資產只投資各一檔股票與債券的ETF,假設每次再平衡交易都會需要買賣資金100萬,則每一次做再平衡的交易手續費就需要3千元,如果你又要選國家又要選債券類型,持股達到6檔ETF,則每次交易的手續費可能就要近萬元,就算你的交易金額低,每一筆也有最低20或30美元的費用規定。


想要透過複委託做資產配置與再平衡,這邊要介紹一檔很方便的ETF叫做「iShares核心積極配置ETF〈AOA〉(iShares Core Aggressive Allocation ETF)」,這是一檔股債配置設定為8:2的ETF,股票與債券依據股票市場市值比例包含了美國大中小型股、其他已開發與新興市場,美國占比57%、日本6.7%、中國4.5%、英國3.7%,台灣也占了1.4%,AOA於2008年成立,規模達12.4億美元,總管理費用0.31%,但2026/11/30以前優惠費用0.25%,他的持股主要是以iShares原本就有的ETF來做配置,每半年(4月及10月的最後一個交易日)會自動重新調整再平衡,持股包含了:


  • iShares核心標普500指數ETF〈IVV〉 (ISHARES CORE S&P ETF)
  • iShares核心MSCI國際已開發市場ETF〈IDEV〉 (ISHARES CORE MSCI INT DEVEL ETF)
  • iShares MSCI核心新興市場ETF〈IEMG〉 (ISHARES CORE MSCI EMERGING MARKETS)
  • iShares核心標普中型股指數ETF〈IJH〉 (ISHARES CORE S&P MID-CAP ETF)
  • iShares核心標普小型股指數ETF〈IJR〉 (ISHARES CORE S&P SMALL-CAP ETF)
  • iShares核心總體美元計價債券市場ETF〈IUSB〉 (ISHARES CORE TOTAL USD BOND MARKET)
  • iShares國際核心綜合債券ETF〈IAGG〉 (iShares Core Intl Aggregate Bnd ET)
  • 現金資產〈XTSLA〉 (BLK CSH FND TREASURY SL AGENCY)


自2008年成立以來的績效如下:



我們看AOA與VT+BND+BNDX(每年做一次再平衡)的績效比較如下,兩者自2014年以來到現在的績效表現非常接近。



透過複委託投資這種會自動執行再平衡的ETF,就可以立即省去每年要自己計算比例並執行股債買賣的瑣事,也省去了買賣時所產生的交易費用,AOA涵蓋的市場範圍又夠廣,不會造成只重壓某幾個特定市場的情形,可以算是懶人的福音,iShares除了AOA以外,還有其他不同股債搭配比例的ETF,如AOR (60:40)、AOM (40:60)、AOK (30:70),你可以根據你的人生規劃與需求選擇比較適合你的股債搭配比例。


2021/3/3

為何要做資產配置與分散投資? (assets allocation and investment diversification)


 

所謂資產配置,就是把自己的資金財產進行不同產業或類型的分配,以求達到降低資產集中化的風險與提高資產增長績效。


舉例來說,若手上有一筆500萬元現金,你可以選擇放在銀行活存帳戶,放在銀行的風險應可視同為幾乎零風險,然後每年領取活存利息,以國泰世華為例,活存利率為0.03%,一年定存利率約為0.8%,如果看到其他家銀行有一年定存利率1%的話,就可以把譬如300萬元轉到另一家銀行做定存,一來可以增加利息,二來風險也分散到2家銀行。


同樣的道理,你也可以把100萬拿去買中華電信股票,期待每年穩定的4.5%左右現金股利,把100萬拿去買儲蓄險保單,可以獲得壽險保障,也可以拿到年利率約2%的紅利金,把100萬放在銀行定存賺取0.8%的利息,再把100萬拿去買債券,每年可以收取3%左右的利息,最後100萬放在銀行活存戶頭,雖然只有0.03%的利率,但保留可隨時動用資金的彈性,以上也是很簡單的資產配置。


資產配置的方式非常多,並不局限於股票與債券,商業投資、房地產、重金屬原物料、精品古董等,都可以是資產呈現的方式。有一句話說,錢並沒有不見,它只是換成另一種形式存在著。


資產配置的核心觀念之一就是在追求提高報酬率的同時,也要分散風險。以剛剛的500萬分配方式為例,500萬放活存只能拿0.03%的利息,如果分散到股票、定存、儲蓄險保單、債券等,雖然投資股票增加了風險,因為僅有分配100萬,風險可能是在你還能承受的範圍內,但整體報酬卻可以提高至2%左右的報酬率。



還有一個重點是「增加命中機率」,我們極端一點以賭場的輪盤遊戲為例,輪盤上有37個號碼,號碼又分成紅黑兩色,還有一個0號號碼可以通殺,賠率依據中獎機會有高有低,你可以將100塊賭金單押一個號碼,也可以分成10塊錢押10個號碼,中獎率增加10倍,但是押中可以贏得的獎金肯定比單押一個號碼少,也就是說降低了投報率,但是增加了中獎機會,你也可以將100塊押注黑色或紅色,中獎機率接近50%,賠率也就是最少的2倍,押顏色的概念就好像買ETF,一次包了幾百上千檔股票。


不管你做甚麼投資,除了銀行定存與債券確定保本又給利息的方式以外,幾乎都有不確定性的風險,無論是股市或房市甚至是投資新創公司,都可能會有幾十上百倍的獲利,也可能會虧光全部本金,所以以風險為出發點來考量,盡量分散投資標的就是最簡單的分散風險方式,就如同押賭場輪盤一樣,所有號碼都押總會中其中一個吧。


但投資股市又比賭場好太多了,原因是賭場開一組數字只有機率問題,但投資公司卻有很多資訊可以參考,企業經營追求的是成長,並不會一翻兩瞪眼,只有中獎與沒中獎兩種結果,而且公司還會分紅配息,經營得好的公司還可以帶來股價增長,只是我們不知道在這幾千家上市公司裡,那些會是經營得好的公司,而那些是經營不善可能會不斷導致投資人資產減損的公司,這時候分散投資就不只可以降低虧損的風險,還是增加買到好公司的機會。


這也是為何許多投資專家給一般散戶投資人的建議就是買指數ETF,利用ETF來持有數十家公司的股票,等於把資金分散到數十家上市公司,以台灣50為例,若某段期間有30家公司股價成長,10家公司持平,10家公司衰退,或許成長與衰退相互抵消後,就可以換得大約20家左右的公司股價成長獲利,而你不需要有能力去猜測是哪20家公司。


我們再把投資市場從一個國家擴大到全世界,你可以投資台灣股市(單一國家),也可以投資美國,也可以投資歐洲已開發國家、新興國家、太平洋地區、或是其他特定產業,美國雖然是一個很強盛的國家,美股也很強勁的在增長,許多投資人都單壓美國單一國家,但在1999-2006年的美國股市是下跌與盤整的,而同一段時間的新興市場股市卻是飆升了好幾倍,如果你只單壓美國股票市場,你就會錯過了至少5年以上的新興市場股市噴發機會。你敢說未來20年內這種情況不會再發生嗎?


所以「分散投資」不僅是降低投資集中的風險,同時也是增加投資命中的機會。舉例,如果你將資金30%投資在全球已開發國家,30%投資在全球新興市場,40%投資在美國,如果全球股市欣欣向榮,那麼所有資產都可以參與到經濟成長,沒有問題,如果又碰到某幾年美國經濟衰退,但新興市場活躍發展,至少你會有30%的資金會參與到這部份的成長,又若碰到新興市場資金往成熟已開發國家(含美國)流竄,至少你會有70%的資金參與這部分的成長,跌的部分只有30%的資金。


資產配置最好是要分散投資在彼此不太會互相影響的地方,譬如公司股價通常是受景氣與資金影響,債券主要是受政府利率影響,雖然投資市場的資金常會在股票與債券間流動造成彼此漲跌受影響,但這並非是絕對的單一因素。同樣的,房地產也可以是分散的標的,或許股市大漲可能會讓投資人獲利了結,將資金拿去買房子,進而帶動房價上漲,但股市大跌的時候,未必就會造成很多人必須低價賣掉房子,房市價格漲跌許多因素還是受市場利率、政府法規政策、原物料價格、與市場需求面影響。誰說你不會碰到股市表現不佳,但房價卻被炒作大漲的情形呢?


在做資產配置時要有的觀念

  • 若非產業專家或擁有充分的資訊,請盡量做到分散投資。
  • 投資的產業必須有成長性,會配股配息,長期報酬會成長向上,至少至少要能夠保本。
  • 重金屬、原物料、比特幣僅有交易價格波動,不會孳息或帶來資產增長,不適合當作資產配置的主要標的。
  • 資產配置所帶來的效果需要長時間才能顯現出來,不要用3-5年的短期時間來評斷。
  • 資產配置的方式沒有最好,只有最適合你自己,不需要鑽牛角尖找出報酬率最高的方式。
  • 資產配置的重點是投資標的與資產比例,並非買進時機點。
  • 如果資金還不夠多,先做好股債配置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