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8/3

定期定額的重要性 (the importance of systematic investment plan)

 


大部分的投資人都會認為,只要買進長期持有就會獲利,前面的文章也解釋過,這需要看你買進與賣出時間的相對價位關係,很有可能抱了20年還是虧損的結果。而最簡單的解法就是持續的買進,讓買進成本分布在股價高與低的時候。


我們看看下圖,這張圖是台股的月線走勢圖,我挑了幾個時間點買在當月最高價的位置,有些時間點在買進後就會碰到一段長達一兩年的跌幅,幾乎可以說是買在近期的股價高點。我們從1994年之後開始買,不定期的隨意買進,總共有9個買點,然後在2017年中檢視過去的投資報酬率,我們本篇文章先不討論現金股利的部分,我們可以看到10463這條綠線,每一條垂直的綠線就是該次買進持股的獲利空間。只要你抱得夠久,可以等到股市高檔在賣股,就幾乎都可以獲利,只是賺得多少的差別。




我們再看第二張圖,這張圖我們在同樣的時間點買進,一樣在2017年中來檢視過去的投資報酬率,假設這個時候的台股是在7768點的價位,我們看看獲利情況如何。



紅色線就是7768點,成本價在下方的畫上垂直綠線代表獲利,成本價在上方的畫上垂直黃線代表虧損。我們可以看到在過去23年以來,某些時期買進的持股有獲利,某些時期買進的持股依然虧損,總損益是多少,就看買進的數量與成本總和,未必長期持有就一定會獲利。


如果我們固定每個月都買進股票呢? 假設我們一樣每個月都買在當月的最高價,一樣用7768點來做結算,我們就可以畫出一個損益面積圖,如下圖。綠色區塊就是在2017年結算時獲利的部分,紅色區塊就是虧損的部分,正常人都會想等到股價高一點,綠色面積多一點的時候才想獲利了結。如果是正逢要退休的人,就是盡量減少資金需求賣少一點股票,期望能夠撐到股價漲回高檔位置。




打算長期持有的投資人理當會希望能夠選擇到一個持續向上漲的投資市場,而非在一個區間上下起伏的市場,這樣投資人就有很高的機會可以保持獲利,而且投資時間越長,獲利會越多。下圖是美國S&P500指數的走勢圖,綠色區塊就是1994至2017年中的投資獲利部分。




獲利多少跟你持有的股數也很有關係,不該只在乎買進成本


在不同時間點買進成本10元與20元的股票,在股價22元的時候賣出,請問何者的獲利比較多? 答案不一定是10元的那個。假設股價低檔不敢加碼,只買了一張試水溫,而股價20元時才充滿信心買進10張,堅持持有到股價來到22元時,成本10元的獲利120%,賣掉的實際獲利是1.2萬,而成本20元的獲利是少少的10%,但賣掉的實際獲利是2萬元。


所以投資不該只是在意買進成本夠不夠低,要等到很低檔時才要買進,同時也要在意持有的股數夠不夠多,能帶來多少實質獲利。當然,這是一個極端的例子,我們當然希望能在股價低檔的時候買進越多越好。


有的人堅持想買在很低檔的時候,寧願手抱現金一直等待崩盤,可能有幾次少量買在相對比較低檔的時候,並對於帳上的投資酬率相當滿意。另一個比較敢勇於投入的人,雖然帳上投資報酬率只有個位數,但因為持有的股數很多,實際獲利的現金價值卻遠高於高投資報酬率的人,投資人千萬不要迷戀於投資報酬率這個數字,一千萬的10%也是很可觀的。


該用「定期定股」還是「定期定額」


前面幾張圖片的例子與獲利計算是採用定期定股,每個月都固定買進相同的股數(譬如一張),才能直接用面積計算的方式來看損益,如果是用定期定額,實際可能的報酬會比用面積的算法更高。


用定期定股的方式,在股價10元時買進一張,股價30元時也買進一張,當股價在20元時,一賠一賺剛好打平(先忽略手續費與交易稅)。若是定期定額的方式,假設同樣都投入9萬塊買股,股價10元時可以買進9張,股價30元時可以買進3張,當股價來到20元時,成本10元的9張持股獲利9萬,成本30元的3張持股虧損3萬,總損益是6萬元。


一樣的買進成本與股價變化,從高點30元跌到20元,定期定股會是損益兩平,而定期定額還可帶來33%的獲利。以上面的例子來說,定期定股的損益兩平價位是20元,也就是從高點跌超過33%就會開始變成虧損,而定期定額的損益兩平價位是15元,從高點跌超過50%才會開始變成虧損,哪個方式比較有利顯而易見。


2021/8/1

奧運獎金月領「全買這檔ETF」 30年後獎金變3億

 


在郭婞淳奧運摘金可獲得一次領2000萬獎金或是每個月領12萬5千元獎金後,看到了這篇理財專家建議的獎金應用方式,對於該一次領或是分月領的方式沒有意見,但是個人是不太認同專家分析的方式,文章內容摘錄如下。


郭婞淳摘金!理財達人推月領「全買這檔ETF」 30年後獎金變3億


「0050 ETF是相對好的選擇,因是追蹤台灣50指數的被動式管理,成分股包含台灣上市股票市值前50大個股,企業市值大、表現就優異。這樣的投資讓人安心。」孫慶龍表示,0050近10年來的年化報酬率約12%,而市場普遍評估未來仍可維持12%的年化報酬率,對於投資人來說都是簡單又有效的標的。」


「一次單筆投入風險大,萬一在景氣高點時進場,碰到景氣進入修正,而投資人無資金攤平,就須等景氣循環再起,常需長時間才有機會回到買進時的價位,很多人根本耐不住當中的震盪而選擇出脫,等於白做工一場,所以對新手而言,單筆投資的勝率低。也因此專家建議,郭婞淳可以選擇月領終身俸12.5萬元,然後拿出其中的10萬元投資0050,經過試算,10年後可增至2240萬元,20年後可增至9210萬元,30年後可成長至3億850萬元,是獲利豐厚又安全的懶人投資術。」


以上的說法,我認為有幾點誤導投資人的地方。首先,過去十年台股的年化報酬率12%是包含了2020與2021這兩年資金行情大漲的時候,並非常態,2009至2020年又是一個長達11年的大多頭,用這段時間的報酬率來推算未來幾十年的台股報酬率,我認為會太過樂觀。


我在「不同時間、不同年期的績效統計差別」這篇文章裡提過,台股近30年的年化報酬率是7%左右,若排除2020與2021這兩年的數據,報酬率僅剩4.77%,若再把統計時間降到十年左右,2009至2021年的台股年化報酬率是16.32%,2000至2010年底的年化報酬率是1.58%,時間再調整為1993至2000年底,年化報酬率是-0.8%。


雖然都是大約十年的投資區間,在不同的投資年分區間裡,獲得的年化報酬率就會有如此大的區別。所以用台股過去十年有12%的年化報酬率當作基準,來計算未來的可能報酬,我認為失敗的機率很高,而且他又有甚麼依據可以認定「市場普遍評估未來仍可維持12%的年化報酬率」,這個未來指的是多久的未來呢。


即使是相信十年年化報酬率有12%,也不該直接用12%來複利推算10年後、20年後、甚至30年後會有多少錢。歷史數據不會在未來重複的出現,年化報酬率是一個結果論的反推數字,並非是一個有高度保證的數字,用這麼高的年化報酬率去推估未來30年可以累積到多少錢,是很危險的,這樣會導致投資人做出不理性的錯誤期待與判斷。


關於年化報酬率,可以參考另一篇文章「一般人對年化報酬率的誤解 」。


題後話:郭婞淳的奧運獎金到底該一次領還是分月領比較好呢? 這要看他個人對於投資理財的理解程度,一般的認知是,如果他有足夠的投資知識,一次領應該是優於分月領。但運動選手的獎金都是公開資訊,除了自己的理財知識是否足夠以外,還會碰到親友借錢或邀請投資的情形,譬如朱木炎就曾遭詐騙集團恐嚇取財與投資失敗經歷,這時候選擇分月領可能就是比較好的選擇。


我們實際來試算看看哪個選擇會比較好,以下試算表用5%投報率來計算,假設這筆獎金固定投入0056領5%現金股利,並且每年的股利都再投入,忽略稅金問題,我們來比較兩者在長時間投資後的資產差別。



我們可以從表中看到,2千萬一次領後投入0056,每年開始領5%現金股利,也就是100萬,然後持續投入股市,10年後可以累積到3257萬。分月領的方式,一年可以領到150萬,同樣每年投入0056領5%現金股利,然後再將股利投入股市,10年後可以累積到1898萬。看起來是一次領比較划算,但分月領有優勢的地方就是每個月都會有150萬的現金進來。


再看到20年後,兩者的資產累積金額來到5571萬與5377萬,已經相差不多了。到了第23年,分月領的資產終於超過一次領的資產,而後因為每年都還可以領150萬的現金,這個差距幅度會不斷的擴大,50年後會變成2億3千萬與3億1千多萬的差別。


運動選手的年紀通常都很輕,就算是在30歲才拿到這筆獎金,23年後也才53歲,6千多萬的資產要退休已經相當充足,每年光領5%的現金股利當生活費就有300多萬,而分月領的人還可以再多150萬。


現實面來說,每年150萬對很多人來說其實已經達到可以退休的需求門檻了,何必在乎哪一種領法比較划算呢? 真的需要為了分月領要比一次領划算,就要忍23年後才動用這些資金嗎?


一次領的人要投資9年,資產達到3100萬,才能靠5%的現金股利達到年領150萬的水準,而分月領的人從第一年就可以年領150萬了。如果忍耐10年不動用,10年後加上獎金可以年領245萬,就算不是退休生活也相當好用了,不是嗎?


在投資專家眼中,這是一場數字的輸贏,而在現實生活中,符合個人的需求更重要。

2021/7/25

元大高股息(0056)的股息殖利率都是5%以上嗎? (do I get 5% dividends from 0056)

 


當大家討論到台灣高股息殖利率的ETF,第一個應該就會想到元大高股息(0056)這檔ETF,專家普遍告訴大家的就是這檔ETF股息殖利率平均有在5%以上,然後就告訴投資人100萬存0056,一年可以領5萬的現金股息,1000萬可以領50萬,等於月領4萬以上,所以存到1000萬就可以退休了。


先不論月領4萬是否可以退休,我們也來看看,0056的年股息殖利率是否都是5%以上。我從台灣股市資訊網取得元大高股息(0056)股息資訊,請看下表,可以看到從2007年開始,最一開始的4年裡有3年並沒有配發股息,之後10年的配息裡,以年均股價來計算,有6次超過5%,最高達到8.54%,也有4次低於5%,最低達到3.61%,所以並不是每年都會有5%的殖利率。




但以實務為例,一般投資人若是打算存股的話,比較可能的方式是每年都買進放著,每年等領現金股息。我們知道,你買進的價格直接影響了你的實際殖利率,你的買進成本並不會剛好等於平均價,所以我另外做了一個統計表(如下圖),分別以當年度的最高價、最低價、與平均價格來當作買進成本,每年買進一張存起來,再來計算未來每一年的配息,對於我們實際買進的成本所換算下來的實際殖利率是多少。




左邊最低年均殖利率這個欄位裡,總額是每年都買一張買在當年最高價的總計持有成本,當持有成本高,對於同樣的現金股息來換算,想必殖利率就會是最低的。我們可以看到14年裡有11次配息,其中配息用我們的實際持有成本所換算下來的殖利率,超過5%的有5次,最高達8.08%,低於5%的有6次,最低達3.19%。


中邊最高年均殖利率這個欄位裡,總額是每年都買一張買在當年最低價的總計持有成本,當持有成本低,殖利率就會是最高的。我們可以看到用最幸運的算法,殖利率超過5%的有9次,最高達12.08%,低於5%的有2次,最低達4.44%。


當然我們不能期待每天都在過年,但至少我們可以知道,我們買進的成本所換算下來的殖利率,大概就是會介在這兩個範圍之間。右邊年均殖利率這個欄位裡,我們用上表的年均成本來計算總額,這個持有成本應該會是最接近投資人實際購買的平均成本。我們可以看到用這個算法,殖利率超過5%的有7次,最高達9.47%,低於5%的有4次,最低達3.64%。


我將11次的年均殖利率算一個平均值會得到6%,但這不能代表投資人投資0056就會獲得平均6%的殖利率,因為你的持股越多,後期的買進成本對於總成本的影響就會越小,平均成本的變動也會越來越小,我們可以看到2011年之後的平均成本幾乎都是23塊多,既使是2020年的均價已來到28.元,但對於平均成本來說只增加了0.32元,實際影響殖利率的比較會是當年的現金股息。


我們用平均成本算下來,只要0056的配息超過1.22以上,都可以達到5%以上的殖利率,近3年的股利基本上都有超過這個水準,甚至都有達到6%以上。


所以,若0056能長時間定期買進並持有,要達到平均5%以上的股息殖利率,應該機率很高。



2021/7/18

不同時間、不同年期的績效統計差別 (different return in different years and periods)



美股是否優於台股,指數ETF投資是否就是所有問題的解答,我們來玩一下數字遊戲。


在研究指數化ETF投資時,常聽到財經專家會提到美國股市與台灣股市的長期指數投資年化報酬率大概在6%-10%之間,差別在於計算的時間區間有多長。到底在我們實際的投資過程中,是否真可以獲得6%-10%的年化投資報酬率呢,本篇將來分析一下這其中的眉角。


我利用PORTFOLIO VISUALIZER來計算美股與台股的歷史年化報酬率紀錄,為取得比較長年期的統計資料,美股我使用的是VTSMX (Vanguard Total Stock Mkt Idx Inv),而台股是用TWN (Taiwan Fund)來當作比較範例,TWN雖未能完全代表台股指數績效,但本篇主要是想分享如何採用有參考價值的年化報酬率,實際的報酬是否完全貼近大盤不會造成觀念的不同。


在以下的圖表,VTSMX 顯示於 Portfolio 1,TWN 顯示於 Portfolio 2,最長統計時間從1992年至2021年。我們不再特別找美股的所有歷史紀錄,因為我可以看到的S&P500指數從1928年開始,早期經歷過大蕭條、第二次世界大戰、與美蘇冷戰,後期又進入了網路時代,許多經濟狀況已與數十年前不同,而且我們為退休金準備的投資年期可能了不起20-40年,未必需要看到近百年的指數變化。


我們用1992年以後的指數變化資料,經歷過美國快速發展的10年,也有經濟發展停滯的10年,又經另一個股市大漲的10年,中間也經歷過網路泡沫、金融海嘯、新冠疫情等影響。這近30年的歷史績效與我們準備退休金的年期差不多,應可以當作本次分享的資料來源。


先從下圖開始看起,這裡統計的是從1992年至2021年,近30年的資料,美股的年化報酬率約是10.5%,台股的年化報酬率是7%,大概就是介於6-10%之間,落差不大。也可以看到美股在1992-2000年的股價成長近4倍,而台股高低點就介於10000-20000之間。美股2000-2010經歷了兩次大跌,沒有再創新高,而台股也差不多一樣。2010年之後美股與台股又大幅成長超過一倍。




注意看一下美股年化報酬率10.5%跟台股的7%,在30年的複利累積下,最後資產的總金額是171K跟68K,兩者相差了2.5倍。所以你說3%的報酬率差多少,如果時間拉得夠長,整體績效可以差很多。如果你的投資手續費被多收1%,30年下來總資產可以差到32.5%。


我認為我們要保守一點考慮,不要把2020-2021這兩年的資料計算進去,因為這兩年碰上新冠疫情的股價修正,又接上暴漲一倍的V型反轉,這兩年的績效會把整體績效變的特別好。這種事情未來也不知道會不會再發生一次,所以我們只統計到2019年底,再來看一次美股與台股的投資績效如何。



上圖可以看到,美股的年化報酬率變成9.74%,比前一張圖少了1%,而台股只剩4.77%,比上一張圖少了2.2%,可見這兩年的漲幅對台股報酬貢獻很多。如果你是在2019年底前查看台股的指數投資報酬率,美股與台股的2019年底總資產差了3.5倍,這不到5%的年化報酬率,是否會讓你對台股指數ETF投資卻步呢。


其實很多人準備退休金的時間並不會到30年這麼久,年輕時存錢買房,結婚養小孩,每一次都很可能把積蓄清零,真正可以認真開始準備退休金可能是40-45歲以後,距離退休年齡大概只剩20年左右,所以我們把時間期間縮短到20年再比較一次看看。


下圖是2001年至2021年的投資績效,美股的年化報酬率為8.46%,台股為10.16%,人家都說投資蘋果概念股不如直接投資蘋果,投資台股不如投資美股,但如果只看這20年的資料,台股的績效表現還優於美股呢。



台股在2020至2021這兩年的表現實在是太驚人了,績效一舉超越美股,如果排除這兩年不看,我們只看2001至2019年底的績效表現,數據呈現於下圖,我們可以看到台股與美股表現幾乎相同,年化報酬率都在7.25左右,也是有在6%-10%之間的標準。你可以發現,就只是少看兩年的數字,台股與美股的績效表現就一樣了。



或許你會說,這樣看就不是完整的20年了,而且有點玩弄數字的感覺。好的,那我們就把年期調整為1999至2019年,經歷過網路泡沫與金融海嘯,看看會發生甚麼變化。我們從下圖可以看到美股年化報酬率維持在7%,而台股只剩5.56%,總資產就差了35%。



或許你覺得差35%還好,至少台股年化報酬率也還有5%以上,那我們再來調整一下統計區間。如果你準備要退休的時間不是2019年,而是2012年呢? 我們改統計1993-2012年底這20年,如下圖,我們就會看到很大的區別,美股的年化報酬率還有7.8%,而台股卻只剩2.87%,20年下來資產只增加71%,遠不如美股的表現,兩者於2012年底的總資產差距2.4倍。



如果我離退休年紀只剩10年左右,我最近看很多專家提到0050過去10年的年化報酬率有7%以上,我是否還可以做股票指數ETF投資呢? 以下我就把投資年期縮短到10年左右來比較看看。


下圖是2009至2021年的12年投資績效,我們可以看到非常漂亮的投資報酬,美股的年化報酬率達到15.78%,而台股甚至達到16.32%,比前面說的6%-10%高出很多。如果用這個績效來看,12年資產變成原本的6倍多,我若100%投資股市應該是可以獲得滿不錯的退休金吧。



先別高興太早,我們再來看一下不同期間的報酬率表現如何。下圖我將投資區間調整為2000至2010年底,這10年的投資績效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美股的年化報酬率僅剩1.2%,台股僅剩1.58%,兩個股市的年化報酬率都比銀行定存還要低。看到這個數字,你還敢用股市來存退休金嗎?



我們再來調整一下時間區間,下圖把時間調整為1993至2000年底,美股的年化報酬率還有15.84%,而台股的報酬率僅有-0.8%,投資了8年後不但沒增加資產還賠錢,這時候你還有心情退休嗎?



上面的多張圖表從30年區間調整到20年與10年,在不同的起始年份與統計區間都可以得到差很多的投資年化報酬率,彷彿是故意在玩數字遊戲一般。其實我們還可以繼續找不同區間的10年與20年,找出最棒與最糟年化報酬率的數據,但玩這些數字遊戲一點意義也沒有,從以上的數據與圖表我們可以獲得一些結論:


  • 時間越長的年化報酬率數值比較具有參考價值,但也不需要太長,畢竟我們準備退休金的時間只有20-40年,看近百年的統計數字並不會更精準,過去的歷史也未必會在我們退休前發生,未來也可能發生過去從沒發生過的事情,重點是我們這20-40年的投資區間會落在歷史上的哪一段? 經濟大蕭條、世界大戰、還是景氣大爆發的榮景時刻。
  • 時間越短的數字落差越大,過去10年的年化報酬率不太具有未來的參考價值,我們剛剛已經看到了不同區間的10年可以看到15%也可以看到-0.8%的報酬率,你能知道未來10年會走哪一條路線嗎。
  • 不要以為美股一定比台股強,如果你的投資期間不夠長,你很可能在退休前剛好碰到美國盤整的10年,也可能碰上台股漲不破萬點的天花板,也可能碰到如2021年台股飆贏美股的情況,我不知道到時會碰上哪種情況,分散投資應該是比較好的策略。
  • 你看台股1993至2000年底與2000至2010年底的總投資報酬率不到2%,這是單筆買進一直放10年後的投資報酬率,誰說投資風險較高的標的就能獲得較高的報酬,如果方法錯誤一樣可以白忙一場。若你能定期投入新資金,再加上固定規則做股債再平衡,達到攤平成本、獲利了結、低檔加碼的效果,績效有較高的機會比單筆單壓股票市場好。
  • 退休時間必須要有彈性,如果剛好碰到股市大跌,資產大幅貶值,一定要有延後幾年退休的計劃與經濟準備。
  • 人的投資生涯沒有很多個10年,錯誤的財務規劃浪費掉10年,對理財績效與進度,還有必須跟著修正的投資方式,是會造成滿大影響的。


2021/7/2

股債配置降低波動就可以帶來更好的報酬嗎 (will lower volatility bring better profit)


很多投資專家都建議使用股債配置並定期做再平衡,可以降低資產波動度並獲得更好的報酬,但事實上可能並非如此。


我用三個資產配置方式來做說明:

Portfolio 1:股票100%,持股VTI

Portfolio 2:股票80%、債券20%,詳細持股內容請看圖1

Portfolio 3:股票60%、債券40%,詳細持股內容請看圖1



(圖1:Portfolio 2與3的股債配置)


下圖2是2002年開始投入一萬美元,期間不再投入資金,並且每年做一次股債再平衡的資產走勢。

我們可以看到在2015年以前,全股票(VTI)的績效一直都低於股債配置的組合,甚至在2008年股災的時候,差距拉的更大。但是從2015年之後,全股票的績效就開始領先股債配置,2017年之後更明顯的拉開,一直到2021年的6月底,差距是越來越明顯。




(圖2:2002-2021的績效表現)


Portfolio 1 在這將近20年的績效是年化報酬率9.7%,本金成長了6倍。

Portfolio 2 在這將近20年的績效是年化報酬率8.2%,本金成長了近4.7倍。

Portfolio 3 在這將近20年的績效是年化報酬率7.5%,本金成長了4.1倍。


由此圖表我們可以證明,只要時間拉長,全股票的投資績效確實會比股債配置的績效好,真的是這樣嗎?



投資績效的好壞,其實取決於「開始投資的時間」與你「查看績效的時間」,跟投資時間長短沒有絕對關係。



下圖3我只擷取2009年開始至2021年6月底的績效比較,如果你是在金融海嘯之後才開始投資,這12年半的投資績效,很明顯的是全股市的Portfolio 1勝出。


Portfolio 1僅用12年半的時間就達到年化報酬率15.9%,本金成長了6.3倍,比上一張圖表投資了近20年的績效還要好。所以投資時間越長,績效就會越好嗎?


(圖3:2009-2021的績效表現)


下圖4我只擷取2002年至2012年這10年間的績效表現,如果你是在2002年單筆買進股票,則這10年的績效表現,股債配置的績效一直都比全股市還要好。而Portfolio 2(股債80:20)與 Portfolio 3(股債60:40)的配置比例,在2000年網路泡沫後Portfolio 2的績效就比Portfolio 3差,但2003年以後股市變好,Portfolio 2的績效開始追趕,直到2006年超過Portfolio 3。


直到2008年金融海嘯發生後,Portfolio 2又落後給了Portfolio 3,股市占比較高導致跌幅較重,可以理解。只是這一跌一直到2012年,Portfolio 2的績效一直都無法超前Portfolio 3,如果我們身處在2012年,可能很多專家會說股債配置的績效會比全股市好,債券配置到4成的績效比2成又好,是因為波動降低或甚麼其他原因。


(圖4:2002-2012的績效表現)


看了上面這幾張圖有沒有感覺很錯亂,到底哪一種資產配置方式才是最好的呢? 答案其實就是要看你「開始投資的時間」與你「查看績效的時間」,換個方式說,就是看你真正需要賣出持股變換成現金的時間。


如果你是從2002年開始準備退休金,你走全股市投資的方式,想在2010至2012年左右退休的時候,你就會比使用股債配置的人吃虧。同樣是投資10年左右的時間,你若是從2009年開始投資,同樣走全股市投資的方式,想在2021年退休,你的報酬就會比股債配置要高非常多。而且實際報酬還會比從2002年就開始投資到現在,放了將近20年的人還要多,不管是用全股市還是股債配置的方式來投資。


這三個Portfolio有一個蹊蹺的地方,Portfolio 1 的VTI是全美國股市,而Portfolio 2與3的股市還搭配了其他國家的股票,並非只有單一美國。如果比較美國股市與非美國家股市的表現,會發現在2005到2009年之間,非美國股市的表現是比美國股市好的,所以那段時間的股債配置方式績效才會贏過只投資VTI的績效(參考下圖5)。


(圖5:1998-2021的美股與非美股績效表現)


但也不要看了上圖就因此覺得美國很強大,我要壓越高的比例在美國,績效就會越好。如果你要退休的時間是在2000年那個階段,那麼你未來會有12年的時間,績效都輸給非美國股票市場。至於美國跟非美國應該要怎麼配置,我也沒有答案,因為一切都是運氣成分。有可能美國大舉債擴大基礎建設之後又強盛了20年,也有可能因無限QE造成惡性通膨之後股市頹廢20年,未來的事情沒有人知道,自己決定了就不用後悔。


這裡簡單總結,投資績效好壞其實大多是靠運氣,並沒有哪一種方法就一定會贏過另一種方法,一切都取決於你開始投入的時間與比較績效的時間,花大量時間去研究配置方式或甚麼模型比較好並沒有很大的意義。但這也並不表示因此就隨便買就好,你還是需要找到一個合理且適合你的方式,可以長期持續的運作,至於績效好壞就不需要一直去比較了,你的目標是用對方法存到夠用的退休金,不是跟別人比誰的績效比較高。



2021/7/1

一年要多少錢才能讓你感覺真正的活著 (how much spending to feel alive)

 


想要有個安逸的退休生活,就需要在工作賺錢時就開始建立資產,最基本的方式就是先存錢。有的人透過先保留要存的錢才花費的方式來強迫存錢,而我是習慣用預算控制的方式來存錢。


控制消費來盡量存錢不會是一件開心的事情,如果有強力的後盾與大筆資產可以繼承,我也想開心的把賺來的錢花光,努力當個月光族。但現實是殘酷的,如果我們不存一些備用金下來,不存一些投資本金下來,我們的生活可能因為任何意外或失業就陷入困難。


可是如果一直強調省錢,人生只能省吃儉用為未來準備,除了維持基本生存以外的事情都不能做,那這樣的人生還有甚麼意義呢。


我認為人生應該在「活在當下」與「準備未來」之間找到自己的平衡,極端的實行活在當下,要面對未來沒有收入的風險;極端的省吃儉用,感覺浪費了幾十年的人生,我們應該要在準備應對未來風險的情況下,盡量讓自己的人生活得精彩且充實些。


我採用的預算法,會將平時每個月的基本生活預算抓出來,然後每年的固定支出抓出來,包含所得稅與其他稅金、保險費、紅包、會員費等等,這些就是我每一年固定跑不掉的必要支出。然後我會再規劃兩筆預算是屬於非必要的娛樂費用,一筆規劃在每個月的生活費,另一筆規劃在年度的預算裡。


如果我是個喜歡吃美食的人,我可能會規畫每個月2千元的預算,專門用來吃好一點的餐廳或小吃,每年規劃3至5萬元預算專門吃比較高單價的餐廳。


如果我是個愛旅遊的人,我可能會規畫每個月3至5千元的國內旅遊預算,看你想要做簡單的鄰近城市旅遊,或是三天兩夜小旅行,每年再規劃5至10萬的國內外旅遊,可能是兩次國內較長天數的旅遊,或是一次海外旅遊,旅遊可以很省錢也可以很奢華,取決於個人收入與喜好。


如果我是喜歡登山的人,爬山可能不太需要花錢,但是購買裝備的費用又不少,我可能會規畫每個月2千塊的一般登山步道健行,每年規劃5萬塊錢當作登山與購買裝備的費用。


興趣未必要花很多錢,有些人的興趣是跑步、是畫畫、是到近郊的小山走走看風景,這些活動的花費都不高,或許一年準備個2至3萬的預算就足夠了。


人生不只在金錢的花費上需要取得平衡,在時間的運用上也需要取得平衡。有人從20幾歲學校畢業後就積極投入工作,整天從早忙到晚,很少休息也很少有時間做自己的事情,一有空閒時間就是睡覺補眠。一直努力到了50幾歲賺取了不錯的財富,已經可以退休了,但20幾歲到50幾歲的人生也都在工作中度過了,靜下來回想人生經歷時,腦中都只有跟工作相關的畫面。


你可以試試看,用預算法的方式來規劃一筆每個月跟每年的娛樂預算,用這筆錢去好好享受你的人生,在努力工作認真存錢的生活裡,也要試著活得精采,希望即使有天突然離世或得知生命即將結束,也不會有太多的遺憾與後悔。除了金錢需要規畫預算,時間也是需要規劃的,不要讓時間在不知不覺中流逝,至少每年規劃一兩件事情,是你以後會覺得值得回味的吧。


我個人認為把錢消費在「購買經驗」會比「購買商品」要有回味的價值。

2021/6/25

0056納入航運與面板股 (0056 includes shipping and panel stocks)

 

前兩天看到一篇文章,內容是不敗教主陳重銘質疑高股息0056成分股納入長榮、友達、群創,長榮自2008年之後就只有偶爾配息,友達與群創在過去多年的股息配發情況也不好,但台灣高股息指數卻把這幾檔已經漲很高的個股納入高股息成分股感到不解。


由於0056是追蹤台灣高股息指數,所以也必須將這幾檔新的成分股納入,該指數會選取未來一年預測現金股利殖利率最高的30支股票作為成分股,也就表示該指數「預期」明年的長榮、友達、群創會配發滿好的現金股息,令其股息殖利率可以排到前30名。


航運股是景氣循環類型,目前股價高漲的時候高價買進長榮,等待明年配發的股息,等景氣循環過後,股價大跌配息變差就會掉出成分股,0056又會在股價大跌後賣出成分股,勢必會承受不少的虧損。這個疑慮是合理的,但這也是該指數的特性,就如同0050會將前50大權值股列入成分股,宏達電一樣會被列入成分股,然後股價崩跌後再被踢出成分股。


相較於0878是採用過去幾年的殖利率評分來決定成分股,就不會將長榮這種好幾年都不會配息的公司納入成分股。但00878也在5月份調整成分股時將友達納入了成分股,依照友達過去的股息配發紀錄,這點我也是比較不解的,不太清楚實際的評分機制是怎麼算的。


過去曾寫過0056與00878這兩檔ETF的比較,在最近的成分股調整中,就可以看出兩檔主要的差別,一個是預測明年的股息殖利率來選股(被視為像是主動選股),一個是用過去歷史殖利率來選股。但這並不代表未來00878的累積報酬率就會比0056好,只是在投資前應該要先了解這兩檔特性的差別。


元大也針對陳重銘的這篇文章出面澄清,0056買進沒配息的長榮引爭議 元大投信回應了,內容重點擷取如下:


「首先、ETF換股完全遵循指數原則,並無主觀介入,其次、0056追蹤「台灣高股息」指數已經有13年歷史,究竟能不能換到好股有長期歷史可考,第三、元大投信公開納入的五檔個股,確實都是市場預測未來將有高殖利率的股票,尤以友達、群創(3481)、長榮分別預估達19%、21%、11%最突出。


以本次納入的五檔成分股為例,群創預估明年配息4.5元,25日收盤價的殖利率為21%,友達預估配息4.4元,殖利率19%,長榮預估配息18元,殖利率11.2%,南帝預期配息10.9元,配息率6.5%,超豐預估配息5.5元,殖利率6.8%。


至於投資人較有疑慮的航運股部分,0056只有長榮一檔,權重約5%,其他還有95%平衡ETF表現。」


我的解讀簡單如下:


  • ETF的成分股是依據指數成分股與配重來調整,元大無主觀介入。
  • 預估的配息金額是2022年的,但殖利率換算的是25日收盤價的股價。
  • 長榮只占5%,就算隔年被踢出成分股,股價也真的已經大跌,他也只占5%,風險已分散。


友達、群創、長榮過去現金股利發放率很不穩定,落差很大,對於明年配息金額預估的準不準,由讀者自行判斷。


讀者可以從這裡了解「台灣高股息指數」的基本資料與指數基本規則說明。



2021/6/20

股市投資猶如搭火車 (stock investment is like taking a mystery train)


 

有些股市專家會以搭火車來舉例股票市場的操作,譬如你從高雄搭車北上,有的人台南站、台中站就下車了,很少人能一路撐到台北站,賺滿整個波段才下車。也有一種說法是要順勢操作股票,當你看到某列火車往某個方向前進行,你跟著大家一起上車,等到火車不向預定方向走時,我們就要下車,你不知道火車何時會改變方向,所以要隨時做好即刻下車的準備。這些大多是用來解釋技術分析操作的概念。


我對於股市與搭火車的例子也有一點想法。


如果在股市買賣股票就如同搭火車一樣,那這個火車有幾個特別的運作條件。第一,每一站都沒有站名,或是這些站名對你一點意義已沒有;第二,火車要往前或往後走是由車上的乘客共同決定,人數多與票價高的人可獲得較高的決定權重比例。


以台灣的火車當例子,假設火車從枋寮站出發一路往北,大部分人的目的是想搭火車到台北這個大都市工作賺更多錢,但是搭車的人都沒有人去過台北,不知道台北長甚麼樣子,也不知道台北車站長甚麼樣子,所以大家只能自己臆測,覺得這一站是台北站了就下車。


從枋寮站出發,路上會經過第一個大站「高雄車站」,然後沿路還有台南、嘉義、台中、桃園、台北等比較大型的車站,沿路風景也會看到比較繁榮的都市景象。當然一路也會經過岡山、新營、沙鹿、竹南、中壢這類比較小的站,還有像善化、民雄、員林、成功、湖口、鶯歌這種更小的站。所有的車站都不會顯示名字,火車上也不會報出下一站的站名,乘客只能靠自己判斷要在哪一站下車。


有些人在枋寮站上車,搭到潮州或屏東車站就下車了,沿路上的每個站也都會有人上下車,有的人搭到了高雄,看到這麼多高樓大廈就認為所謂的台北車站應該到了,決定下車。這列火車不只會往前走,也會往後走,可能到了高雄站後就又走回鳳山站,有些人覺得已經錯過了大城市那一站就趕緊下車。


列車要往哪個方向走是由乘客決定的,每個乘客手上都有一個遙控器,可以告知車長接下來想往前或往後走,車票比較貴的可以有比較高的權重,他的一票可能可以抵其他人的5票10票。當然車上的乘客不只是藉由看窗外的景色來決定到台北了沒,畢竟車上的所有人都沒有去過台北,所以大家會互相討論,覺得這一站是不是該下車了,是不是該繼續往前走,週遭乘客的議論都會影響著其他乘客的決定。


在高雄站沒有下車的人繼續等待接下來的城市,大家都不知道後面還會不會有比高雄更大的城市,許多人心裡充滿疑惑,或許剛剛那一個大城市就是路途中最大的城市了。火車時而往前時而往後,一路走到了台南站,一個看起來比剛剛的高雄還要小一點,但也滿多大樓的大城市,有些人不知道等等火車會不會再走回去剛剛的高雄站,也不知道後面還有沒有像這樣的城市,所以決定下車了,而許多人堅決要坐到比剛剛的高雄還要更繁榮的城市才要下車。


火車上的乘客形形色色,有些人會很專注的觀察沿路景色與每一個車站的樣貌,每一站都在評估該不該下車。有的人在車上看書,根本不太注意窗外的景色,他只注意到車上的人變多或是變少了,因為車上的吵雜聲會影響到他看書。有的人甚至是上車就睡著了,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搭到了哪裡,中間醒來時也不知道自己搭了多久的車,有的人驚醒衝忙下車,有的人選擇不管了繼續睡。


也有人根據沿路來的觀察,統計出火車的行徑規律,預估等等火車會往前走還是往後走,決定要不要繼續搭車前往下一站。這些人不但自己觀察,還會大聲的跟車廂裡的乘客分享他的觀察結果,有的人是出於好意,有的人是刻意要影響其他乘客的決定,因為他知道只有多數人決定要繼續往某個方向走時,火車才會繼續往那個方向走。而車廂裡的所有乘客,就在觀察窗外的景色、聆聽週遭乘客的議論、與某些特別愛分享他的分析的多種影響因素下,按下他手上的按鈕,決定列車要往哪個方向前進。


同樣的情形一路上都在發生,乘客也在每一站上上下下,當火車來到台中車站時,許多人認為這個很可能就是台北了,城市規模看起來比之前的台南還要繁榮,也不輸更早之前的高雄,於是一大群人下車了,也還有一大群人覺得後面還會有比這個更大的城市,選擇繼續搭下去。


後來乘客發現,有些路程是在地下行走的,並不是每一站都可以藉由看到窗外的景色來判斷這裡是不是大城市,有些火車站根本就是在地底下的,少了這個判斷條件,大家只能靠旁人的分析與討論來決定要不要在這一站下車。


等到火車過了台北來到了基隆,許多人還是在等待後面會出現更大更繁榮的城市,因為過往的經驗一直都是這樣,搭了幾站小站之後就會出現一個大城市。然後一路堅持的搭到了宜蘭、花蓮、甚至台東,這一路上的風景開始與之前截然不同,許多人開始認為後面不會再有大城市了,於是決定趕緊下車。有的人是迫於搭車搭太久了,身上帶的食物已經吃完,必須要下車出站去買食物,再決定是否要重新買票上車,繼續這個未知的火車旅程,或是乾脆就在這裡停留下來了。


相信有一點投資經歷的投資人,應該都對上面這個例子多少有點感觸。每個投資人都是搭上火車想要到大城市賺更多錢的人,一路上都會注意一下經濟環境與股市狀況(窗外風景與都市規模),聽聽週遭朋友(身邊的乘客)的意見,聊聊最近的投資狀況,也會看看投資專家的專業分享(大聲跟車廂乘客分享他的統計與觀察),來決定要下車還是要繼續搭。


大部分的乘客都是一般票的小散戶,而VIP車廂的乘客就有如擁有比較多資金籌碼的投資人,當他們決定不下車,並且決定火車要往哪個方向走時,火車通常就會往他們決定的方向行駛,除非大部分車廂的乘客意見都很一致,才有辦法實質影響火車行進的方向。


雖然這個舉例的故事,目標是要到台北,這只是方便大家對於城市大小比較有概念,若要更貼近股市的話,這列火車其實是行駛在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火車站即使有站名,對乘客來說一點意義也沒有,乘客無法從站名來判斷這一站是否是一個繁榮的商業大城市。就算已經過了所謂的台北車站(股市高點),所有投資人也不會知道那一站就是該下車的地方了,一直到看到了宜蘭、花蓮等站,才驚覺剛剛那一站好像應該要下車了。但也或許後面還有個洛杉磯站,或是紐約站也說不定。


當然,有的人沒有時間急迫性,他可以繼續在車上等待(指數型ETF投資或所謂的存股族),等到下一個他認為值得下車的大城市,或是他身上的食物已經快消耗完的時候(快要退休時),在決定要甚麼時候下車。如果食物充足,或許也可以永遠不下車,一直在這列火車上觀賞窗外風景。


在股市投資的這班列車上,你要怎麼決定何時該下車呢?


iShares Aaa - A級公司債券ETF (QLTA)

 


有的人想要穩定領息,又不想要承受股價大幅的波動,那些所謂的高股息ETF也不適合他們,公債的股息又太低,很多人會把目標放到公司債上。對於想分散風險,即使是像蘋果或AT&T這種相當不太可能會倒債的公司,也不想把大筆資金全放在特定幾檔公司債上的人,公司債ETF就成為了選項之一。這邊我想來介紹一檔由iShares發行的A級公司債券ETF-QLTA(iShares Aaa - A Rated Corporate Bond ETF)。


iShares Aaa - A級公司債券ETF (QLTA)於2012年成立,市值11.8億美元,總管理費用為0.15%,主要追蹤Barclays Capital U.S. Corporate Aaa - A Capped Index,持股有33%在銀行產業、12%在非週期性消費產業、12%在科技產業、與8%在消費耐用品。前20大持股幾乎都是銀行發行的公司債與現金,只有包含微軟、蘋果、雅培、COMCAST通訊集團、與一家製藥公司,沒有一檔持股比例超過1%,持股相當的分散。


以下是QLTA的淨值歷史紀錄,發行期間價格大約都在50至53元之間遊走,2019年年中後上漲超過53元,甚至在2020疫情股災後還漲至最高59元,此後也維持在55元以上,價格可說是相當穩定。




在來看下方的股息分配紀錄,我只從MoneyDJ網站擷取2018與2019年的配息紀錄,因為2020年碰上疫情股災,配息越來越低,所以我只計算還在正常時期的那兩年。我們可以看到2018年的總配息是1.547082美元,我以該年度的中間股價大約51美元為例,計算它的股息殖利率約為3.03%,再加計台灣人會被扣30%的稅金,實際獲得的股息殖利率為2.12%。而2019年的總配息是1.663261美元,以該年度的中間股價大約52.5美元為例,它的股息殖利率約為3.11%,扣除30%的稅金後,實際獲得的股息殖利率為2.18%。


這檔A級公司債券ETF雖然價格算是相當穩定,但其稅後股息殖利率大約都只有2%出頭,可說是比美元儲蓄險還差。這個ETF商品並無法滿足投資人想要更保本又更高利息的目的,所以我個人認為QLTA並不太適合作為投資選擇,要獲得這樣的報酬率。


我可能會寧願選擇6或10年期美元儲蓄險。但我更願意透過台灣銀行直接購買蘋果或AT&T的公司債,或透過美股購買這些公司的ETD,賺取4%以上的免扣稅利息。


2021/6/12

培養省錢的態度 (develop your saving attitude)


 

走向財務自由的基本功就是存錢,而存錢的難度大概僅次於"賺更多錢",如果你只是不斷的要求自己要省錢要存錢,那麼這個過程會很痛苦,而且維持不久就會放棄了,想要省錢,你需要先學會改變心態,並認清自己是為了甚麼目標在做這件事情。


要改變習慣一定很難,改變消費習慣會更難,因為這會需要改變你的生活習慣、生活態度、甚至是思考方式。我相信沒有多少人是天生節儉,許多節儉的人大多是因為家庭環境的關係,從小就養成節儉的習慣,有些是現實環境所逼無可奈何,因為對未來的恐懼,他們很在意存錢。對於從小家庭生活富裕,或是出社會工作就可以賺得比旁人還要高的薪資,他們對未來充滿希望,或許家裡優渥的經濟環境也給他們很高的安全感,要他們節省存錢的難度反而更高。


我認為要省錢的關鍵態度是,養成隨時思考"你認為這筆消費對你有多重要"的習慣,你願意用多少時間去換取。


女生喜歡買衣服、買鞋子、買化粧保養品,男生喜歡買3C產品、公仔玩具、遊戲儲值、甚至是買車或改裝車,在消費前該先想想,這筆消費是否真的必要,花了這筆錢會延後你多少退休時間,會減緩多少退休金的累積,你需要花多少工作時間把這筆錢賺回來。


當你今天花了五千塊買了一隻公仔、一件大衣、或是雙球鞋,你付出的是現金五千塊,如果你的月薪是5萬元,這筆支出也等同是2天的工作薪資,如果你距離退休時間還有30年,這筆支出也等同於花掉了3萬8千元的退休金。換句話說,當你要花5千元買一雙球鞋時,你是用多2天的工作時間去換的,你損失的是3萬8千元的退休金,你得先慮一下這筆消費值得嗎。


想省錢也不代表必須犧牲自己的喜好興趣,或是完全禁止娛樂支出,如果人生只剩吃飯、睡覺、工作,用最精華的20至30年換得足夠的退休金,是否划算可想而知。許多事情久久做一次才能享受其新鮮感,努力過後的獲得更能帶來滿足感,如果是隨時都可以輕易獲得,那常常都會很快就麻痺沒有感覺了。所以減少享樂次數,反而能帶來更深層的滿足與快樂。


譬如喜歡常常去夜店酒吧的年輕人,每個禮拜至少要去一兩次,一個月的花費可能要上萬元,如果想存錢,這種非必要性的花費就應該要省下來。並不是完全不能做這些消費,對於習慣跑夜店酒吧的人來說太難了,但至少可以開始做一些改變,譬如兩個禮拜只去一次,先將次數減少一半,或是花費減少一半。當你可以堅持一段時間以後,或許就會開始覺得這樣也不錯,偶爾可以去享受夜店與酒吧的氛圍,每次去會更珍惜這樣的機會,但又不至於花費太多錢在這上面。


喜歡網購的人,常常是因為好奇或是為了滿足購買慾,常購買一些根本不太會用到的商品。如果不是馬上就需要用到的東西,建議你先將商品放進購物車但不結帳,至少等3天以後再來看是否需要買這個商品。如果你這個月比較節省有多存下一些錢,或許就可以考慮在該月份的預算內,購買幾樣放在購物車裡還沒結帳的商品,至少這個方式可以延遲你的消費,同樣可以滿足拆箱收到禮物的感覺。


節省開銷除了要有方法,也要先有一個正確心態與有意義的目標,這樣做起來才能長久且甘之如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