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8

600萬買33年地上權划算嗎? (is it worth to buy general superficies)


今天看到了一篇關於地上權房產的文章,有些想法想與大家分享。

600萬買33年地上權「誰會買?」 網曝操作手法:超划算


所謂地上權的房子指的就是只買下該棟房產一段時間的房屋使用權利,該筆買賣不包含土地,使用權利時間一到就必須要歸還房產,以這篇新聞提到的地上權是33年期限。


「對此,一名網友在社群PTT八卦板發文表示,自己也算一下,以最低總價約600萬、33年使用權來估算,差不多等於一個月花15000元左右的租金,入住台北精華地帶。」


但原PO並不確定這樣的交易是否划算,因為只擁有地上權的房子通常很難貸款,若不貸款的話,就等於要將33年、總價600萬的房租一次付清,33年後仍然什麼都沒有。因此好奇提問:「這種房子到底誰會去買?」


有一派網友分享,以投資的角度來看,先花600萬買下後再轉租,還是相當好的投資,甚至認為獲利有機會翻倍:「投資客會買,出租賺金流,租國際商務人士」、「一年租金2W,有600萬現金,當二房東很賺欸」、「租日本人的啊,月租三四萬起跳」、「這種就當用租的,10坪15k還不會被漲,其實滿划算的」。


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地上權的缺點,其最大缺點就是難以貸款。一般購屋會同時獲得兩筆財產,一筆是土地,另一筆是土地上的房子,所以每年會需要繳房屋稅與地價稅,而房子會因為屋齡越老而價值越低,也代表房屋稅會越來越低。相反的,土地會因為公告地價越高而需要繳更多的地價稅。


當購屋的時候向銀行貸款,銀行評估的價格主要是以土地價值為主,真正值錢的是比較有增值機會的土地,而非會貶值的建物本身。所以當你購買的是不含土地的地上權房產,銀行估價就會很低,甚至不願意提供貸款。而你買進的也是一筆會每年貶值的房產,不是一般大眾認知會增值的房「地」產。


以新聞的情況為例,假設真的無法貸款,必須要一次性支付將近600萬元取得這間位於北市精華地段的房產33年使用權,這情況是否划算呢?


有網友提到,這相當於一次性支付未來33年的房租,每個月房租是1.5萬元,但實務上並不能這樣看,因為這完全沒有考量到通貨膨脹與折現率。


很簡單的算法,如果每年的通貨膨脹平均是穩定的3%,那麼現在預繳出去的每個月1.5萬租金,實際上在未來的價值是多少呢? 請參考下表:



第一欄表示的是,你現在所繳出去的600萬,如果換算成每個月的租金的話,價值相當於在10年後每年要繳出23.5萬元,在20年後要繳出31.5萬元,或是在33年要繳出46.3萬元的租金,只是你提前在現在就以每年18萬元的現金先繳了。


如果就簡單的加總,你實際繳出去的是991萬元,若硬是要把這總金額平均成33年下來的每個月價值,大概是一個月2.5萬元租金,當然,實務上不能這樣算,因為不同年期的價值都不一樣,一個月2.5萬太簡化了,但你可以知道絕不是一個月1.5萬元這麼一回事。


所以你就可以知道,根本不會是網友說的相當於每個月1.5萬元的租金還不會被漲,其實你是已經預繳了未來33年的租金,以折現率回推,你在第33年的租金其實是每個月38,600元。



我們用另一個方式算,如果這600萬我們拿去做投資,每年若約可以獲得5%的利息/股利,就相當於每個月可以拿到2.5萬元,若是4%的報酬就相當於每個月2萬元的報酬,你也可以拿這筆錢來當作租金去租房子。


若如網友說的,有人當二房東以每個月2萬元出租,那我是不是可以就以這600萬當本金去投資,每年都可以拿到2萬至2.5萬的股利報酬,來租這間房子呢?  答案是不行的。


原因很簡單,就算你的投資都很穩定帶來每年5%的報酬,你的2.5萬元將來也不足以支付租金,因為你把投資獲利的股利都拿來繳每年的房租了,你的投資本金並沒有隨著通膨增加,請看上表第二欄,到了第19年的時候,房租也隨著3%通膨調漲到每個月超過2.5萬元了,所以別誤會你可以用這600萬本金一直租這間房子33年,想要享受如同別人在一開始就以600萬買下這間房子一樣。


這個例子是否也讓你意識到了,如果把投資的現金股利都花掉,沒有繼續增加投資本金(再投入),你的投資其實是一直在貶值的,你每年拿到的股利也一直在貶值,在做投資規劃,看待未來的金額時,永遠都要把通貨膨脹算進去。


當然,用600萬買下這房產之後,還會需要一筆裝潢支出,未來的33年還會有房屋修繕支出,可能還是需要繳房屋稅,甚至要為房屋投保火險等基本成本,所以不能簡單地換算成用600萬一次付清未來33年的房租這麼簡單。



2021/12/1

金融教授教你從財報3表找出會賺錢的公司

 





金融教授教你從財報3表找出會賺錢的公司


這是一本由日本人撰寫的翻譯書,算是滿厚的一本書,而且還幫你把重點都畫好了,主要在教你看懂公司三大財務報表裡的關鍵數字與如何評估公司的價值。


金融財報最主要有三大報表: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這三大報表主要就是呈現公司的幾樣資訊。


資產負債表:公司有那些有價值資產,有多少是股東出資的,多少是非股東借的,那些價值是穩定的,那些是逐年減少的,哪些是會創造現金的,這些都會因為不同產業而有很大的不同。

損益表:基本上就是看公司做生意的銷售毛利有多少,營業利益有多少,稅後淨利有多少,公司到底有沒有賺錢。

現金流量表:公司的現金有多少,從營業賺來的、投資賺來的、跟股東或銀行借來的,夠不夠應付公司需要的支出,公司賣出去的商品,要多久才能實際把錢收回來。


如果公司是合法營運,財報沒有造假或隱藏重要資訊,透過這三大報表通常可以分析出這企業的營運狀況,哪個環節是瓶頸需要改善。


市面上教財報的書很多,而這本書特別的地方是只花50頁就把三大財報的基本概念都講完了,所以這並不是一本教你如何看懂財報基本功的書,而是一本教你看懂財報裡「關鍵數字」的書。


甚麼是關鍵數字? 


譬如:這公司賺錢的效率到底好不好、股東投資的錢多快可以回收、公司到底有沒有成長性、公司每股股價到底值多少、這公司會不會突然倒閉、公司這筆生意到底能不能投資、公司目前的負債狀況是良債和是惡債、如何評估其收購價格等等,這些才是股市價值投資人真正想要知道的內餡。


這些評估資訊都不是直接看財報裡顯示的數字就能看的出來,而是需要找到相關聯的關鍵數字,做一點加減乘除,才能窺看出公司的營運狀況。


而價值型投資人就是需要從上市公司的公開財報裡找出具有投資潛力的企業,投資人不僅需要了解財報各種數字代表的意義,還需要知道其過去幾年的營運狀況,未來是否有持續性與發展性,在該產業裡是否有他的利基點,目前的股票價格是否有被高估,企業是否會有突然倒閉的風險。


其中一部分我覺得對投資人與經營者都很有價值,「投資案的收益不能低於自由現金流」,因為企業本就是集合現金,投入現金,以維持業務運作,有剩餘的才能以利息或股利的方式分配給資金提供者。若一個投資案要投入大量現金,卻帶來負的現金流,需要企業每年不斷的投錢進去,而在近期也看不到轉正的機會,或許這個投資案就需要更審慎的評估。


自由現金流是公司透過營運所賺來的現金流(實際收進來的現金),扣除營業需繳納的稅金,然後把折舊攤銷的費用加回去,因為折舊並沒有實際造成現金流出。接著要扣除設備投資的金額,然後再扣除營運資本增加的金額,譬如應收帳款、庫存成本、應付帳款。現金流量表的現金流與金融層面的自由現金流也有些不同,主要是對於利潤、稅金、與認定支出的方式不一樣。


相信這本書可以給投資人不少不錯的觀念與參考方向,對於研究個股與企業財報有興趣的人,可以入手來仔細閱讀一下,或許能給你醍醐灌頂提升一甲子功力。我覺得企業經營管理者也應該可以看一下,了解一下自己公司的體質到底健不健康,是否具有競爭力。





2021/11/12

十個理財問題(下) (second part of 10 questions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接續上一篇文章,我來繼續回答後半段的5個問題。



六、「哪種投資股票的方式最好?」 既然最終績效都會趨近大盤,何不一開始就買指數就好。


第五個問題已解釋過,絕大多數人要靠自己連續正確選股獲得超額報酬是非常困難的,而主動型基金的投資績效長期下來也很少能勝過大盤,與其跌跌撞撞走到最後還是來到指數型投資方式,不如一開始就用指數型方式進行投資。


要做指數型投資可以透過基金或是ETF,兩者的差別除了購買方式不同外,管理費也很不同。台灣指數型基金每年的管理費大概都要1%以上,ETF的管理費大約都不會高於0.5%,每年0.5%以上的差別,長期累計下來也會對績效造成明顯的差距。


哪種投資股票的方式最好呢? 如果你是薪水族小額投資者,台灣很多券商都有推出每個月定期定額扣款購買股票的投資方式,ETF也如同一般股票可以透過券商定期定額扣款買進,想要單次大筆買進也可以直接用券商軟體下單即可。



七、「只有一點錢該如何投資?」 不管你有多少錢,開始投資就對了。


不管有多少錢可以投資,開始投資就是好事,即使每個月只有幾千塊的閒錢,都可以設定定期定額定期扣款。投資首先不用在意金額大小,先養成習慣更重要。


雖然每個月只有幾千塊,即使獲利賺錢也對生活沒有多大的影響,但也因為金額還小,若虧損也不會有太大的損失。漸漸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式,養成了投資理財的好習慣,將來收入增加或有大筆金額可以投資時,才不用傷腦筋,按照原本習慣的方式放大投資即可。


投資理財是終身的事情,一開始的重點不在於金額的大小,而是盡早養成好習慣,然後努力增加自己的收入,審慎消費,逐步放大自己的投資金額。



八、「我該多久檢視我的投資績效?」 如果可以,其實可以不用檢視。


如果你的心態是利用指數型投資方式累積資產,那麼投資績效根本就不是你需要關心的地方,因為你的績效就應該是會跟著大盤指數走,你再怎麼關心檢視也沒有用,反而更可能影響你的心情,讓你開始懷疑自己的投資方式,影響了你原本的理財規劃。


是真的完全都不用看嗎? 實際上還是需要每年登入帳號一次,而這一次登入的重點並不是要看帳上投資績效,而是要做資產再平衡。每年登入帳戶檢視一次帳上績效,若股債資產現值比例已偏離原本的設定,就需要透過資金加碼或是資產買賣來調整股債資產比例,將股債資產比例調整回原本的比例。


每年再平衡一次並不是制式的規定,有的人會一年兩次,也有人頻率會拉長。有人不用固定時間而是用漲跌幅,譬如當資產比例偏移超過10%以上就進行再平衡,這個方式就會需要比較頻繁的登入看帳上績效如何。


這兩種方式沒有哪一個比較好,快速成長的市場,固定時間再平衡就會取得較好的績效,但碰到剛好暴跌的市場情況,照偏移比例調整的方式比較能在大跌後的低檔做加碼。



九、「為什麼即早投資很重要?」 投資時間越長就能把雪球滾的越大,也會有越多的加碼機會。


投資績效的影響因子包含投資本金、投資績效、與時間。如果能增加投資本金當然很好,透過認真工作、斜槓、甚至創業來增加工作收入都是好事,但如果你是公務員,或是很難大幅加薪或快速升職的工作性質,要快速增加投資本金實有難度。


做指數型投資的人,要提高投資績效就更難了。主數型投資就是獲得市場報酬,投資報酬率不是投資人可以影響或掌控的,只能按照紀律進行投資,被動的接受市場的漲跌幅,所以投資績效這方面是無法再做加強的。


而時間這個因子能變動的空間也很小,除了延後退休,另外能做的就是盡早投資,越早開始越好。投資的時間越長,能累積的報酬就會越多,資產要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前提是要給予足夠的時間,或許一開始只有幾萬塊幾十萬,但再過10幾年之後,帳上資產可能就來到好幾百萬之譜,每上漲10%就會讓資產增加幾十萬元,這遠不是每個月多存個一萬塊就可以達到的實質增加。


而且拉長投資時間也讓投資多了更多等待市場恢復的機會。按過去歷史經驗,如果每次景氣循環大約是10年左右的時間,若你只有10年的投資時間就必須要開始動用投資資產,你就必須要很小心需要用錢的時候是否會剛好碰到股市大跌階段。


如果你有40年的投資時間,你就有機會經歷3至4次的景氣循環,前面的股市大跌還不需要用錢,不用被迫認賠變現,還有機會低檔再加碼,若錯過一次,還有下一次甚至下下一次的機會,越晚開始投資的機會越少。



十、「可以靠投資理財提早退休嗎?」  當然可以,只要你的資產足夠負擔你想要的退休生活。


如果你能盡早開始儲蓄進行退休金理財計畫,沒有碰到人生重大意外的情況下,通常都能夠累積到一筆資產如願退休,但能不能提早退休的關鍵從來都不是錢夠不夠,而是你退休後要花的錢有多少。


如果你明年就要退休,一個月只需要4萬元過生活,一年以50萬來計算,就算完全不進行投資,1500萬也足夠用30年了,65歲退休就可以用到90至95歲了。如果本金都拿來投資賺利息,可使用的年期還可以延長10至15年。


但問題是每月4萬元是你想要過的退休生活嗎? 如果你想要每週去餐館吃頓好料的,每年2至3趟國外旅遊,平日不時吃吃下午茶,或甚至是有花費較高的休閒活動,譬如打高爾夫球,那麼一個月或許要10萬元才夠用,這樣回推下來,退休金至少也要3000萬以上。


有人一個月3萬塊就能過生活,有人要10萬塊才能過上他想要的生活,對於退休金的需求自然也不同。能不能提早退休的關鍵未必是要準備很多的退休金,而是退休後你能接受過甚麼樣的生活品質。


2021/11/9

十個理財問題(上) (first part of 10 questions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在網路上看到一篇文章,寫的是看完「投資金律」後的感想,並理出了20歲時就該知道的十個理財問題,我也根據他的問題來寫出我的看法。


一、「投資可以致富嗎?」 光靠投資無法致富,但認真工作可以。


大多數人進入股市其實都是抱著想要快速致富的心態開始的,每個月3萬、5萬的薪資收入怎麼可能讓我開名車住豪宅,創業做生意又不知道要怎麼開始,也沒有大筆資金,於是從股票市場是最快的途徑了,書局裡很多從10萬變上億的投資書籍,我只要學會後套用跟著做,很快就可以變有錢人了。


但我們看絕大多數的有錢人,要嘛不是祖先早就擁有大片房地產,後代坐收租金或賺到土地增值,不然就是冒著高風險出來創業,投入大量的時間,成功的作出了一番事業,極少有人是僅靠著自己的薪資收入,透過股票市場致富的。


即使有人真的靠著股市將本金翻了百倍,那也是如創業般花大量時間做足功課,並且運氣很好的賺到了一次機會財,達到數千萬或上億的身價,絕不是透過投資輕鬆致富,而這樣的方式還未必能長期持續下去。


投資該是期待手上的資產不要因為通貨膨脹而貶值,運氣好還可以稍微增值,如果你的年收入是100萬,你可以期待退休時有個2、3千萬的資產,不該期待透過股市變成2、3億,要有這種跨級距的增長,是需要冒很大失敗風險換來的。


而認真工作是可以有很高的機會換來更好的收入,認真在職場上學習進步,達到更高的職位與收入,或是努力創業為自己帶來更好的機會,這樣讓自己致富的機會會比投資股市高。



二、「投資理財該從何開始?」 先認清投資的本質,但要從存錢開始。


如果一開始就把投資當作是致富翻身的手段,那你很有可能會因此賠掉更多。不只是股票市場,任何投資機會告訴你可以在短時間翻倍,或是保證每個月可以賺到6%報酬這種美好的事情,多數情況是為了要騙你的錢,若一開始的心態不對,就很容易掉入這一類的陷阱。


投資理財要先認清投資的本質與目的,認清你的期待是否合理,你可以藉由閱讀書籍或是參加講座上課來學習,多聽聽不同人的見解,並深思他的論述是否合理有邏輯,然後吸收內化成對自己有用的投資理財心態。這些學習不需要花幾十萬,一本書幾百塊,一堂課可能幾千塊,總共幾萬塊的學習就可以避免自己在投資上虧掉幾十萬幾百萬,絕對是划算的一筆投資。


然而要投資理財,最基本的是先要有財可以理。即使一開始每個月只有幾千塊可以做投資,那也是一個很好的開始,先養成習慣,看到成效後就會幫你建立信心,然後你可能就會更努力賺錢存錢,把你每個月的投資金額擴大。如果你的消費習慣很隨意,賺再多的錢都留不下來,光理財這一塊就過不了關了,更別論及投資了。




三、「哪種投資標的是最好的?」 沒有一種投資標的是最好的,只有最適合自己與特定目標的。


常見的金融理財標的有公司股票、債券、房地產、原物料,各有各的預期報酬、可能風險、產業特性、與其限制。若想要有比較高的投資報酬,公司股票(包含指數ETF)就是比較能符合期待的,但其相對應的風險也高。若是想要穩穩的領息,不希望本金會有太大的波動或損失,那債券可能是比較適合的,其風險相對較小。


房地產需要的本金較高,可以買賣賺價差或出租收取租金,REITs的方式可以用較低資金參與房地產收租,但須要承受股市的漲跌影響。原物料又有分投資採礦公司與原物料價格(通常是透過原物料期貨),其限制是通常不會有利息可以領,完全要看全球景氣與原物料價格波動,難以預期未來發展。


各種金融投資商品都有其優缺點與限制,沒有一種商品或方式是最好的,只有最符合自己的需求與目的的。譬如你是想存退休金,距離目標期限還有30年,則股票與債券市場可能是最適合的。若你是要準備3年內會用到的遠途旅遊資金或是學費,定存與債券可能才是最適合的標的。



四、「投資股票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是參與企業經營的成長,不是像在賭場壓大小。


絕大多數的企業都是希望公司規模能持續的成長,獲利能越來越好,甚至有時候是被環境逼得不得不成長,而投資人投資這些企業為的就是可以透過企業成長讓投資人的資產也跟著增加。


如果你投資的是一家餐廳或飲料店,你定是希望這些店每個月都有賺錢,然後又繼續展店,把會賺錢的店變的更多,當這些店因要展店需要資金時,相信多數人會願意再投入,而不是想說本店有賺錢了,我要把我投資的股份換成現金拿回來。


但投資股票時,相當多人是看股價漲多了,就想要賣出股票落袋為安。一家企業在擴張成長的過程中,會經歷過幾段營收成長期與平穩期,甚至有時還會有一小段衰退期,企業股東會耐心的等待公司成長茁壯。


可是企業的股價每天都會變動,投資人每天都在評價這家公司的目前與潛在價值有多少,並給予一個自己心裡內定的價值,更糟的是根本不知道公司的價值在哪裡,於是就像在賭場壓大小一樣,一下覺得漲高了,一下覺得跌多了,買買賣賣,以為自己在投資,其實是在賭大小。



五、「選股技巧可以帶來更好的投資報酬嗎?」 書上的理論看似可以,但歷史數據顯示恐怕不行。


市面上有許多挑選好股票的技巧,不管是看技術線型預測股價未來的漲跌方向,或是用財報基本資料來分析公司表現好壞,預測未來公司發展會更好更差,都有人做的好與做的不好。我們就以市場上的基金來說,有些規模小的主動型基金(有經理人在選股操作買賣)在剛開始幾年的績效或許可以表現的比大盤好,但可能10年後或規模變的更大時,其累積績效就會輸給大盤。


為什麼呢? 選股的表現好壞都是機率問題,前面提到的分析方法都不是100%準確的,即使運氣好連續猜中了幾次並獲得很好的報酬,終有一次會碰到與自己預期不同的時候,而這一次就很可能把之前的超前報酬都吐了回去。


經理人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重複發生,通常就是會增加持股分散風險,把單一個股的資金比例降低,至少錯的時候不會太痛。然而這個做法慢慢的就會讓基金表現趨近大盤表現。


另一個情況是當基金市值很大的時候,無法只投資成長性可能很高的中小型股,就必須要將資金分配到市值很大的權值股,有時候是所謂的牛皮股,於是整體表現也會越來越接近大盤表現。可是基金每年會收取管理費與手續費,若表現越來越接近大盤,中間又要被扣掉管理費與手續費,長期累積下來的整體報酬,勢必就很難超過大盤指數,這就是其先天的限制。


個人選股就可以帶來更好的報酬嗎? 或許可以有一次、兩次、甚至三次,但幾十年的投資生涯裡,同樣總是會有預測錯誤的時候,同經理人操作基金一樣,如果集中投資少數幾檔個股,只要一次犯錯就可能會將之前的獲利都吐回去。


如果要夠分散,最後就是每一檔都帶來影響不大的漲跌結果,所以以幾十年的投資時程來看,要靠自己選股來獲得更好的投資報酬,機率相當的低。




另外五個問題,我在下一篇文章回答。



2021/11/7

指數投資無需關心年回報率 (Index investment does not need to care about the annual return rate)


 

滿常在網路上,不管是Facebook粉絲團或是理財論壇看到討論報酬率的事情,也常常看到比較某些ETF彼此之間的表現優劣。我認為,如果你是用指數型商品做資產配置來準備退休金的人,這些報酬率你完全都不需要在意,你只要在意這個世界是否有持續在發展進步。


不管你的投資帳上每個月每年的報酬率有多高,只要沒有賣掉變現金,他就只是帳面上的一個數字,在未來有可能因為一次大跌而全部變負的。如果你遵從指數化投資方式,全程參與市場漲跌,不會自己猜高低點賣股,那麼市場崩盤的大跌你一定躲不過,在碰上一次大跌後,你每個月在意的報酬率會顯得毫無意義。


比較自己的投資在幾個月甚至幾年內的報酬率是否有比其他的選擇好也沒有意義。市面上有不少由不同公司推出持股內容相當類似的ETF,有人會想要去比較哪一家的ETF表現比較好,可能就會拿過去三年五年的績效來做比較,我個人認為許多ETF的選股邏輯不太相同,有可能在股市多頭的時候,某一檔的ETF表現會比較好一點,但碰到幾年盤整或衰退時,就會輸給其他的ETF,一直在這方面做比較意義不大,重要的是他的選股邏輯是否符合你的要求。


對準備退休金的人,他的投資變現時間就是要退休的時候,而且也不是一次全部都要賣出變現,只有需要用錢的時候,或是做資產轉換的時候才會需要賣股,這時候的投報率才是你實質會拿到的投報率,過去幾十年帳上看到的都只是過程,所以在這過程中,沒有必要太在意一小段時間的投資報酬率。


你要在意的是你所投資的ETF選股邏輯,以台灣市場舉例來說,如果你希望你的投資能夠盡量貼近大盤走勢,那0050或006208(選擇市值前50大企業)就很適合你。或是像00850這種從FTSE4Good指數成分股中挑選符合條件的個股,並限制單一個股權重上限為30%,避免單一企業有過大的影響力。


如果你想要高股息也有幾檔可以選,譬如0056會挑選30檔預期明年現金股利殖利率最高的個股,00878則挑選符合ESG評級標準,並在過去3年的股息殖利率分數排名前30檔的個股,又或是00701會挑選低波動前30名的個股(持股主要為銀行業)。


這些ETF的選股邏輯並沒有對錯或是哪一種最好,你需要先自行了解這些指數的選股方式與用意,並確認這是你所認同的方式,然後就長期累積持有。投資過程中比較哪一檔漲比較多或跌比較多並沒有意義,一來是他們的選股邏輯本來就不同,二來你也無法判斷哪一種選股邏輯在你要退休時(可能是幾十年後),所累積的績效表現會是最好的。


再重複一次前面的話,現在看起來投資績效表現比較好的標的,都有可能在未來的某一次事件後變表現比較差,結果隨時都有可能會逆轉,我們不會知道是甚麼時候,所以現在沒有必要拿來比較誰比較好。

2021/11/1

資產配置並非追求最高報酬 (asset allocation is not aiming for optimal profitability)



過去的文章談論過許多次資產配置,資產配置的方式很多,因應不同的理財需求與家庭財務背景會有很不同的規劃方式,但追求最高報酬不該是資產配置最主要的目的。


如果要追求最高報酬,應該要去找出下一檔 Facebook、Apple、Amazon、這種漲了上百上千倍的股票,資產配置的結果,會將所有資產都集中到最可能帶來最高獲利的地方。


而我們過去將資產分配到股票、債券、房地產、甚至原物料與重金屬等不同資產,為的就是要避免單一資產突發性暴跌的風險,同時也期待不同性質的資產在不同期間能帶來較佳的報酬。


譬如股市大跌修正時,債券可能會因避險需求而上漲;股債都下跌時,房地產可以持續帶來穩定的租賃收入;景氣循環到復甦期,原物料可能會有一波明顯的漲幅。


如果可以預知股市何時可能會大幅度下修,現在處於景氣循環期的哪一個階段,美國央行甚麼時候要升息,升息之後有哪些資產會受到影響,那投資人確實可以追求投資最高報酬,而非資產配置。


其實絕大部分的投資人都無法做到,但許多人都會試著去學習並預估,希望可以拿到比大盤走勢還要好的投資報酬,希望可以十萬進場百萬出場,可惜結果通常都是事與願違。


所以比較簡單的方式就是採用資產配置,股票、債券、房地產、甚至原物料都持有一些,差別僅在於各類資產的持有比例不同,這樣不管是哪個資產上漲,都可以獲得該部分的報酬。


各類資產之間並非是完全的負相關,某類資產上漲,其他資產就會下跌,它們更像是輪流的漲,或是漲多漲少的差別。


譬如股市多頭的時候可能上漲了20%,但債券價格可能也會上漲個3%,再加上每年固定配息的1%至2%,同時房地產也每年帶來3%至5%的穩定租金報酬。當遇到股市下跌15%時,債券價格可能還因短期避險上漲了10%,而房地產也沒有受股市下跌而影響價格(REITs短時間內會受股市下跌影響)。


就算碰到股災時股債雙跌,常常股票的跌幅也遠比債券價格還要多,將股票資產部分暫時轉換到債券,少賠一點也是一種配置方式,資產配置並不全然要想辦法把資產放在會賺錢的地方,或是一股腦的閃避虧損,而是看整體報酬與風險的相對應關係是否合理與能否承受。


2021/10/22

不要誤解年化報酬率 (misunderstanding of Internal Rate of Return)

 


何謂年化報酬率呢? 年化報酬率其實就是以年為單位的複利回算,這段期間的總報酬,相當於如同每年定存固定利率,並將利息再投入之後的複利報酬。


譬如一筆100萬的投資,10年後變成130萬,總報酬率就是30%,每年平均報酬率是3%,然而換算成年化報酬率即為2.66%。


年化報酬率只代表某段期間的總報酬,相當於每年固定利率的複利報酬,不管這段期間的報酬是如何變化。


我們以下表為例:



以10年的時間將資產從10萬元變成18萬元,總報酬率為80%,平均年報酬率是8%,年化報酬率是6.05%。起始金額是10萬元,最終金額是18萬元,我用3種版本列出這10年間可能的資產變化。


我們看績效1,每年的資產都是增長的,每年幾乎都是6%至8%的報酬率,只有一年比較差只有1%,另有一年比較好是12%,這樣穩定的資產成長帶來10年80%的資產報酬。


而績效2是比較不幸的版本,開始投資後就碰到下跌,有兩年有2位數的虧損,中間穿插2%、3%的正報酬,連續6年的資產都比原始本金低。一直到第7年開始每年都有20%以上的獲利,才將投資資金從10萬元以下的虧損,用4年的時間成長到18萬元。


績效3是高波動版本,幾乎每一年的報酬率都是兩位數以上,虧損的時候有20%至30%的跌幅,獲利的時候也有30%至40%的獲利,每年的資產變化幅度很大,到第10年的時候資產也來到18萬元,但這中間的過程相當刺激。



以上三種版本都是年化報酬率6.05%的結果,你認為你能夠承受哪一種版本呢? 穩定成長的、熬很久後快速上漲的、還是每年都有大幅度漲跌波動的呢?


第一種版本看起來比較穩定,但也不代表未來10年就一定會以這樣的方式前進,第二種版本雖然後面大漲了幾年,但也有可能未來幾年又會碰到連續多年的大跌,第三種版本每年都大漲大跌,也不知道你需要用錢的時候會碰到大漲還是大跌那一年。


年化報酬率都是一段限定期間的報酬統計,同樣的投資或資產配置方式,在不同期間統計出來的年化報酬率都不一樣,所代表的意義也不同。


許多人會習慣性的把年化報酬率直接當作每年平均報酬率來看,預期未來每年的報酬率大概就是這個數字左右(版本1),沒想到另外兩個版本也是會得到同樣的年化報酬率。


你覺得你可以撐過版本2長達6年的帳上虧損嗎? 你覺得你可以承受每年20%至40%的漲跌幅嗎? 這些跟你所期待的年化報酬率6.05%是一樣的嗎?


2021/10/20

退休金一千萬夠用嗎 (is ten million enough for retirement)



大家都喜歡問退休金多少才夠,我看過很多種不同的版本,有500萬、800萬、1000萬、1500萬或更多,我們知道需要多少退休金是取決於自己要過甚麼樣的退休生活,金額大小因人而異,在郊區可能可以低一點,不過在雙北地區要低於1000萬以下是有點誇張。


在雙北地區最起碼的版本是1000萬,計算方式是用5%的股息殖利率換算每年可以領到50萬現金股利,平均一個月4萬多元,再加上勞保年金1萬多元,每個月大概可以有5至6萬元的現金可以花費。


一個月5萬多塊聽起來滿不錯的,比現在許多出社會不久的年輕人工作薪資還要高了,所以存到1000萬的退休金就夠了嗎?


這裡我們不討論一個月5萬多塊是否足夠花用,也不討論勞保會不會倒閉,未來會不會調整勞保年金。我只想點出你以為的5萬多元真的就是會有5萬多元嗎?


首先,每年5%殖利率不是固定的,要看你的買進成本。0056雖號稱每年都可以配發5%以上的現金股利,那個5%殖利率通常是用當年公布的現金股利除以當時的股價,譬如2012年配發1.3元股利,而除權息日前一天的收盤價為24.4元,股息殖利率為5.33%。2016年也配發1.3元股利,除權息日前一天的收盤價為25.35元,股息殖利率為5.13%。


但我們再看看2017年度,當年配發0.95元股利,而除權息日前一天的收盤價為26.39元,股息殖利率為3.6%,不到5%。而且用2012年與2016年的買進價24.4與25.35來算,現金股利0.95元的殖利率為3.9%與3.75%,都不會到5%。


若再看2018配1.45元與2019配1.8元,以除權息日前一天的收盤價來計算,當年的殖利率為5.6%與6.2%,而用2012年與2016年的買進價24.4與25.35來算,這兩筆成本的換算殖利率分別為5.9%、5.7%、7.4%、與7.1%。


所以我們應該要知道,我們不應該把0056輕易的用固定5%殖利率來當作每年固定可以領的現金股利,實際殖利率要看你的持股買進成本,如果股市發展不好現金股息發的少,0056也是會有低於5%殖利率的時候,所以持有成本高低很重要。


第二點是通貨膨脹。通貨膨脹有兩個思考點,第一是現在估算每個月5萬元的生活費感覺很夠用,那是現在的現金價值感受。如果以基本的平均3%通貨膨脹率來推算,到20年後這5萬元的價值只有目前的27000多元,少了快一半。現在以為20年後退休有5萬塊可以用,其實那時候的5萬塊可能只等於現在的2萬7千多塊的消費力而已,這樣你還會覺得夠用嗎?


如果要維持現金價值跟現在的感受一樣,就要把通貨膨脹考慮進去。假設你現在就要退休也確實可以每個月有5萬元可以用,為了維持20年後還是可以有每個月如同現在的5萬元價值現金可用,你必須要將你的投資所得拿出本金的3%再投入,以期許20年後可以如同於現在每個月5萬元價值的現金可以用,那也就是每個月約90300元。


每年拿到5%的現金股利看似夠用,就算你的持有成本夠低,讓你的股息殖利率來到6%,但如果還要保留3%的通貨膨脹再投入,其實可以拿來花的股息只有3%。


用3%反推每年要領50萬的股息,投資本金至少要有1667萬元,如果是用股息殖利率5%來算,扣掉3%通貨膨脹剩2%,50萬反推需要2500萬的投資本金,不會是1000萬而已。


而且以上算的都是每年50萬的生活費夠退休使用,都不能有其他意外或額外的支出需求,這樣算剛剛好只能期待未來不會有突發需求發生。


就算你降低需求,一年只要40萬現金股利,扣掉通貨膨脹用3%來計算,投資本金也需要1333萬,這樣你還覺得1000萬夠嗎? 


看完之後有沒有覺得這1%的差距影響很大? 從3%變2%就可以讓本金需求多了800多萬,而這1%可以是每年投資報酬多1%,或是通貨膨脹少1%,現在感受到通貨膨脹的威力了嗎?



完全無法認同的一篇文章:「只要年賺6% 退休金不必千萬起跳



2021/10/16

消費內疚 (guilt of spending)

 

我們知道想投資理財得先要有資金,大多數人的資金來源都是靠薪資存下來的,而儲蓄對於許多人是相當困難的一件事。


網路上教人增加儲蓄的方式有很多種,譬如有333存錢法、365存錢法、信封存錢法、零存整付存錢法等,將其簡單的分類,大概就是要消費者先把收入存一部分起來再消費,或是每天或每週固定存一小筆零錢起來,累積一年後就會有一筆金額較大的存款。


還有一種常聽到的說法,專家會算給你聽,你省下買一件衣服的錢1000元,40年後可以變成1萬5千塊,省下一趟計程車的錢300元,40年後可以變成4500元。或是換個說法,現在花掉1000元買衣服,相當於花掉40年後的1萬5千元,我之前在某篇文章也舉過類似的例子。


這個方式其實就是在為自己建立一種消費內疚感,藉由讓自己因每一筆消費而感到內疚,進而減少花費來達到省錢存錢的目的,只是這樣的作法會讓人生過得很辛苦。


我們賺錢為的不該僅是讓自己有足夠的錢可以過好退休生活,而是還要將退休前的人生過的有價值,如果為了省錢而過極節省甚至病態的生活,導致身體健康都受到不良的影響,這是否又本末倒置了呢。


與其用內疚的方式讓自己害怕消費來存錢,不如為自己建立好良好的消費意識。知道自己重視甚麼,就可以允許自己在該方面有多一點的消費,對於不是很必要的就盡量減少甚至不要消費。


舉幾個例子,現在大家都有智慧型手機,但智慧型手機的功能已發展至一個瓶頸,當你要換手機的時候,是否有必要多花幾千上萬塊購買最高階的手機呢?


有人想要健身雕塑身材,繳幾萬塊健身房的費用去請教練,但或許你需要的只是一些簡單器材與持續運動的毅力。


有人覺得大創的東西便宜,一樣只要49元,進去看到有興趣就買,花了上千元買了一堆,結果拿回家真正會拿出來用的沒有幾樣,這就是沒有建立好消費意識。


人常常以為東西買了、錢花了,就可以達到目的,譬如健身房、買書、報名學習課程,但許多人錢花了之後就很少去健身房運動,書櫃堆了一堆書都沒有拿出來看,課程聽完了就當聽故事一樣過去了,沒有實際去實踐,其實很多人的錢都是這樣浪費掉的。


為了避免陷入消費內疚的陷阱,我自己的方法是使用預算規劃來控制消費。依據過去的生活習慣設定好飲食花費、娛樂花費、交通花費等,其他的就是要存下來投資的錢,只要消費總額還在預算內,就可以放心的花費做想做的事情,不需要感到內疚。


有一筆花費是我認為不應該省的,那就是三餐的費用。有些人為了省錢會從吃的開始省起,本來一餐100元便當變成一碗50元的乾麵,本來有澱粉、有肉、有菜等多種營養,省錢後卻只剩澱粉一種,有趣的是有人還會因為省了餐費要犒賞自己一下,用完餐後還買了杯60元手搖飲料。


建立消費意識就是清楚的知道哪些是想要與必要,設定好每個月的消費預算,就不用每次要買東西都要經過一段內心的煎熬了。

2021/10/14

有大筆資金時該單筆還是分批投入 (should I buy in batches)


 

曾看過有人在討論,如果手上突然有一筆金額比較大的資金,譬如幾個月的年終獎金,或甚至是一筆數百萬的遺產,應該要當下就單筆投入,還是分批投入呢?


這個問題我認為並沒有一個標準答案,但是我們可以來看看幾個可能的情況。


如果是投資初期資金並不多,替如投資資產大約50萬,這時候獲得一筆30萬的獎金,如果一次單筆投入的話,這筆資金會佔總資產的37.5%,這筆單筆投資對於資產的買進成本會有較大的影響。如果近期有較大的股價跌落,很可能就會買在相對較高的價位,分批投入可以平均買進成本,可能可以讓買進成本稍微低一點。


若這時資產已經有1000萬,單筆30萬的獎金對於總資產影響很低,不管是單筆投入或分批投入,就算近期有大幅度的股價崩跌,也不會有多大的影響。如果這次單筆金額是1000萬,佔了總資產的50%,單筆投入與分批投入的影響就會很大。


但如果你還要累積資產的時間還有很長,譬如目前是40歲,還有20幾年可以累積退休金,那這筆較大筆的投資在未來回頭來看,可能也沒有很大的影響力,因為20幾年後你的總資產可能已經來到6000萬了。


這裡說的分批投入指的是把一大筆資金分成6-12份每個月投入,而不是分成每一年投入,如果一筆資金拆成10年分批投入,那你很大比例的資金就錯過了8年9年的成長,這絕對是不如當下就單筆投入的,除非未來10年都是下跌趨勢。


所以該單筆投入或分批投入,我覺得可以看自己個人的心態,如果你對股市未來很有信心,怕未來幾個月會一直上漲,那就單筆投入。如果你覺得未來半年一年內會大跌,也可以在一年內將資金分批投入。


未來一年的股市會漲會跌沒有人猜的準,將單筆資金分成一年分批投入,若是上漲就會少賺一點,若是真的下跌就買進成本低一點,但是否獲利還是要看最後要賣出變現時的價格,當下帳面上的損益多寡都不具多大意義。


以上做法其實都是讓自己安心而已,若你的單筆資金對於總資產而言比例很低,其實在退休後需要開始動用資金時回頭看,當時不管是單筆或分批投入,對於整體投資績效的影響都很低,不需要對這件事情太糾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