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0

退休金一千萬夠用嗎 (is ten million enough for retirement)



大家都喜歡問退休金多少才夠,我看過很多種不同的版本,有500萬、800萬、1000萬、1500萬或更多,我們知道需要多少退休金是取決於自己要過甚麼樣的退休生活,金額大小因人而異,在郊區可能可以低一點,不過在雙北地區要低於1000萬以下是有點誇張。


在雙北地區最起碼的版本是1000萬,計算方式是用5%的股息殖利率換算每年可以領到50萬現金股利,平均一個月4萬多元,再加上勞保年金1萬多元,每個月大概可以有5至6萬元的現金可以花費。


一個月5萬多塊聽起來滿不錯的,比現在許多出社會不久的年輕人工作薪資還要高了,所以存到1000萬的退休金就夠了嗎?


這裡我們不討論一個月5萬多塊是否足夠花用,也不討論勞保會不會倒閉,未來會不會調整勞保年金。我只想點出你以為的5萬多元真的就是會有5萬多元嗎?


首先,每年5%殖利率不是固定的,要看你的買進成本。0056雖號稱每年都可以配發5%以上的現金股利,那個5%殖利率通常是用當年公布的現金股利除以當時的股價,譬如2012年配發1.3元股利,而除權息日前一天的收盤價為24.4元,股息殖利率為5.33%。2016年也配發1.3元股利,除權息日前一天的收盤價為25.35元,股息殖利率為5.13%。


但我們再看看2017年度,當年配發0.95元股利,而除權息日前一天的收盤價為26.39元,股息殖利率為3.6%,不到5%。而且用2012年與2016年的買進價24.4與25.35來算,現金股利0.95元的殖利率為3.9%與3.75%,都不會到5%。


若再看2018配1.45元與2019配1.8元,以除權息日前一天的收盤價來計算,當年的殖利率為5.6%與6.2%,而用2012年與2016年的買進價24.4與25.35來算,這兩筆成本的換算殖利率分別為5.9%、5.7%、7.4%、與7.1%。


所以我們應該要知道,我們不應該把0056輕易的用固定5%殖利率來當作每年固定可以領的現金股利,實際殖利率要看你的持股買進成本,如果股市發展不好現金股息發的少,0056也是會有低於5%殖利率的時候,所以持有成本高低很重要。


第二點是通貨膨脹。通貨膨脹有兩個思考點,第一是現在估算每個月5萬元的生活費感覺很夠用,那是現在的現金價值感受。如果以基本的平均3%通貨膨脹率來推算,到20年後這5萬元的價值只有目前的27000多元,少了快一半。現在以為20年後退休有5萬塊可以用,其實那時候的5萬塊可能只等於現在的2萬7千多塊的消費力而已,這樣你還會覺得夠用嗎?


如果要維持現金價值跟現在的感受一樣,就要把通貨膨脹考慮進去。假設你現在就要退休也確實可以每個月有5萬元可以用,為了維持20年後還是可以有每個月如同現在的5萬元價值現金可用,你必須要將你的投資所得拿出本金的3%再投入,以期許20年後可以如同於現在每個月5萬元價值的現金可以用,那也就是每個月約90300元。


每年拿到5%的現金股利看似夠用,就算你的持有成本夠低,讓你的股息殖利率來到6%,但如果還要保留3%的通貨膨脹再投入,其實可以拿來花的股息只有3%。


用3%反推每年要領50萬的股息,投資本金至少要有1667萬元,如果是用股息殖利率5%來算,扣掉3%通貨膨脹剩2%,50萬反推需要2500萬的投資本金,不會是1000萬而已。


而且以上算的都是每年50萬的生活費夠退休使用,都不能有其他意外或額外的支出需求,這樣算剛剛好只能期待未來不會有突發需求發生。


就算你降低需求,一年只要40萬現金股利,扣掉通貨膨脹用3%來計算,投資本金也需要1333萬,這樣你還覺得1000萬夠嗎? 


看完之後有沒有覺得這1%的差距影響很大? 從3%變2%就可以讓本金需求多了800多萬,而這1%可以是每年投資報酬多1%,或是通貨膨脹少1%,現在感受到通貨膨脹的威力了嗎?



完全無法認同的一篇文章:「只要年賺6% 退休金不必千萬起跳



2021/10/16

消費內疚 (guilt of spending)

 

我們知道想投資理財得先要有資金,大多數人的資金來源都是靠薪資存下來的,而儲蓄對於許多人是相當困難的一件事。


網路上教人增加儲蓄的方式有很多種,譬如有333存錢法、365存錢法、信封存錢法、零存整付存錢法等,將其簡單的分類,大概就是要消費者先把收入存一部分起來再消費,或是每天或每週固定存一小筆零錢起來,累積一年後就會有一筆金額較大的存款。


還有一種常聽到的說法,專家會算給你聽,你省下買一件衣服的錢1000元,40年後可以變成1萬5千塊,省下一趟計程車的錢300元,40年後可以變成4500元。或是換個說法,現在花掉1000元買衣服,相當於花掉40年後的1萬5千元,我之前在某篇文章也舉過類似的例子。


這個方式其實就是在為自己建立一種消費內疚感,藉由讓自己因每一筆消費而感到內疚,進而減少花費來達到省錢存錢的目的,只是這樣的作法會讓人生過得很辛苦。


我們賺錢為的不該僅是讓自己有足夠的錢可以過好退休生活,而是還要將退休前的人生過的有價值,如果為了省錢而過極節省甚至病態的生活,導致身體健康都受到不良的影響,這是否又本末倒置了呢。


與其用內疚的方式讓自己害怕消費來存錢,不如為自己建立好良好的消費意識。知道自己重視甚麼,就可以允許自己在該方面有多一點的消費,對於不是很必要的就盡量減少甚至不要消費。


舉幾個例子,現在大家都有智慧型手機,但智慧型手機的功能已發展至一個瓶頸,當你要換手機的時候,是否有必要多花幾千上萬塊購買最高階的手機呢?


有人想要健身雕塑身材,繳幾萬塊健身房的費用去請教練,但或許你需要的只是一些簡單器材與持續運動的毅力。


有人覺得大創的東西便宜,一樣只要49元,進去看到有興趣就買,花了上千元買了一堆,結果拿回家真正會拿出來用的沒有幾樣,這就是沒有建立好消費意識。


人常常以為東西買了、錢花了,就可以達到目的,譬如健身房、買書、報名學習課程,但許多人錢花了之後就很少去健身房運動,書櫃堆了一堆書都沒有拿出來看,課程聽完了就當聽故事一樣過去了,沒有實際去實踐,其實很多人的錢都是這樣浪費掉的。


為了避免陷入消費內疚的陷阱,我自己的方法是使用預算規劃來控制消費。依據過去的生活習慣設定好飲食花費、娛樂花費、交通花費等,其他的就是要存下來投資的錢,只要消費總額還在預算內,就可以放心的花費做想做的事情,不需要感到內疚。


有一筆花費是我認為不應該省的,那就是三餐的費用。有些人為了省錢會從吃的開始省起,本來一餐100元便當變成一碗50元的乾麵,本來有澱粉、有肉、有菜等多種營養,省錢後卻只剩澱粉一種,有趣的是有人還會因為省了餐費要犒賞自己一下,用完餐後還買了杯60元手搖飲料。


建立消費意識就是清楚的知道哪些是想要與必要,設定好每個月的消費預算,就不用每次要買東西都要經過一段內心的煎熬了。

2021/10/14

有大筆資金時該單筆還是分批投入 (should I buy in batches)


 

曾看過有人在討論,如果手上突然有一筆金額比較大的資金,譬如幾個月的年終獎金,或甚至是一筆數百萬的遺產,應該要當下就單筆投入,還是分批投入呢?


這個問題我認為並沒有一個標準答案,但是我們可以來看看幾個可能的情況。


如果是投資初期資金並不多,替如投資資產大約50萬,這時候獲得一筆30萬的獎金,如果一次單筆投入的話,這筆資金會佔總資產的37.5%,這筆單筆投資對於資產的買進成本會有較大的影響。如果近期有較大的股價跌落,很可能就會買在相對較高的價位,分批投入可以平均買進成本,可能可以讓買進成本稍微低一點。


若這時資產已經有1000萬,單筆30萬的獎金對於總資產影響很低,不管是單筆投入或分批投入,就算近期有大幅度的股價崩跌,也不會有多大的影響。如果這次單筆金額是1000萬,佔了總資產的50%,單筆投入與分批投入的影響就會很大。


但如果你還要累積資產的時間還有很長,譬如目前是40歲,還有20幾年可以累積退休金,那這筆較大筆的投資在未來回頭來看,可能也沒有很大的影響力,因為20幾年後你的總資產可能已經來到6000萬了。


這裡說的分批投入指的是把一大筆資金分成6-12份每個月投入,而不是分成每一年投入,如果一筆資金拆成10年分批投入,那你很大比例的資金就錯過了8年9年的成長,這絕對是不如當下就單筆投入的,除非未來10年都是下跌趨勢。


所以該單筆投入或分批投入,我覺得可以看自己個人的心態,如果你對股市未來很有信心,怕未來幾個月會一直上漲,那就單筆投入。如果你覺得未來半年一年內會大跌,也可以在一年內將資金分批投入。


未來一年的股市會漲會跌沒有人猜的準,將單筆資金分成一年分批投入,若是上漲就會少賺一點,若是真的下跌就買進成本低一點,但是否獲利還是要看最後要賣出變現時的價格,當下帳面上的損益多寡都不具多大意義。


以上做法其實都是讓自己安心而已,若你的單筆資金對於總資產而言比例很低,其實在退休後需要開始動用資金時回頭看,當時不管是單筆或分批投入,對於整體投資績效的影響都很低,不需要對這件事情太糾結。


2021/9/18

持有0050足以追蹤台灣大盤指數嗎 (can 0050 represent TW SE weighted index)


現在很多人改買指數型ETF作為主要的投資標的,最多人交易的大概就是台灣50 (0050) 與台灣高股息 (0056),而我們知道台灣50的持股是台灣股市市值排名前50大的企業,台灣高股息僅持有30家企業的股票,而台灣指數是包含了932檔股票(2021年8月底資料)。


雖然說台灣50的50檔持股市值占比已占台灣指數71%的比例,但如果想要在台股也買到如同美股VTI那樣涵蓋大型、中型、小型、微型股,光靠0050與0056肯定不夠。


若同時持有0050與0056就等於持有了台股72檔股票,如果想要擴大涵蓋範圍,可以考慮購買其他的ETF,譬如:


  • 元大台灣中型100基金(0051):其成分股涵蓋「台灣50指數」成分股外、市值最大的前100家上市公司,代表台灣市場具成長潛力之中型企業績效。
  • 華南永昌中小型300報酬指數指數投資證券(020006):依臺灣證券交易所上市普通股市值大小排序第50名之後的股票,透過市值與流動性篩選,廣納300檔各產業的上市中小型股票,作為中小型股票的市場投資績效標竿,具有市場代表性、規模因子及成長潛力。


所以用0050搭配0051就可以買進台灣市值前150名的公司股票,若用0050搭配020006就等於買進了台灣市值前350名的公司股票。當然,擴大持有公司數量可以更貼近大盤指數表現,但不代表就會帶來比較好的報酬。


如果你已經持有了0050或0056,但對其中幾檔成分股又特別有信心,你也可以在持有ETF的同時加碼某些你有興趣的個股,提高持股比例。但這樣的操作難度比較高,因為單獨購買個股會大大提高該檔股票在資產的占比。


舉例來說,你想要提高0050裡市占排名第二(鴻海)的持股比例,假設你手上已持有10張0050,依照鴻海在0050裡的持股比例4%,等同於你已持有了400股的鴻海股票。如果你再買一張鴻海股票,等於將鴻海持股比例增加了2.5倍。


這還是市占第二大的鴻海,如果你有興趣的是排名第23的大立光,在0050的占比只有0.95%,那再多買一張大立光就等於將持股比例增加了10.5倍。


除非你持有的ETF股數非常多,譬如一兩百張以上,否則只要購買一張成分股的股票,就會大大影響成分股比例,要透過另外購買個股來自行調整成分股的占比,會非常麻煩。


2021/9/6

長期定期定額一定會獲利嗎 (is systematic-investment a profit promise)

 

大部分的理財專家都會建議投資人,不要害怕股價下跌,只要長期定期定額買進,在低檔的時候持續買進可以買到成本更低的單位,等待未來股價上揚就可以獲利,這就是大家常聽到的定期定額微笑曲線。


事實上,長期定期定額並不一定是獲利的保證,股價這條曲線也不一定會微笑,原因在於沒有人能保證股價一定會重新漲上去。


如果你投資的是個股,長期定期定額就不一定適用,如國泰人壽(現已併入國泰金控)於1989年6月22日,就曾創下每股1,975元的天價,如今的國泰金歷史股價也從未回到1990年的高點。這類的個股不勝枚舉,譬如大家應該還有印象的宏達電。

國泰金歷史股價

宏達電歷史股價


那麼買指數ETF是否就可以避免個股股價不再回來的問題呢? 我們再看台股的指數走勢,如果你確實執行定期定額,每個月都買進固定金額,假設得到的平均成本是紅色這條線,價格在紅線以下都是虧損,紅線以上才有獲利,如果你投資的市場是這樣的波動區間,沒有持續的上漲創新高,那麼長期定期定額也未必可以獲利。各位可以再想想過去盛行的金磚四國現在狀況如何。

台股指數


如果你投資的是每股S&P 500這樣的市場,長期定期定額就有很高的機會可以獲利。

美國S&P 500指數


由上面的資訊可知,長期定期定額想要獲利,必須要投資會長期持續成長的個股或是市場,否則只會越攤越平。


定期定額還有一個限制,就是累積到後期的每一筆投資金額影響力會頓化。換句話說,如果你已經累積到了500萬的投資本金,每個月再投資1萬元的資金進去,影響力只有五百分之一,如果這時候帳面上是虧損20%,這1萬元新資金只會將虧損降低0.04%,變成19.96%,攤平的效果其實非常微小。


所以長期定期定額想要有有效的攤平效用,你需要定期投入的不單只是每個月固定的資金,而是每年或每季領到的股息。


因為股息配發會隨著持股的增加而增加,計算的不是一個固定金額,是一個百分比,所以不管你的持股成本是100萬還是500萬,你獲得配發5%的股息就是5萬或是25萬元。將這5%的配息重新再投入,後期的影響力絕對會比一開始每個月定額的1萬元還要高,如此做也才能有複利的效果。


總結,定期定額投資必須要掌握兩點原則:

  • 市場會持續的成長
  • 配息要不斷的再投入


2021/9/2

從學校學到甚麼? (what should I have learned in school)

 

今天看到了一篇文章「清大畢業不會寫code?他:人生勝敗其實高中就決定了」,重點內容節錄如下:


「高中時期的我總覺得,唸好高中比唸好大學重要,因為打下好的學術底子很重要」,相較於部分學生還不確定人生目標,他似乎早有覺悟,「高中沒唸好,大學繁星唸再好的學校也還是半桶水。因為讀書就像蓋房子,上樑不正下樑歪」。


在職場表現上,他認為有些私大畢業生的工作能力比有些國立頂大的畢業生還強,關鍵點在於對方的高中學歷,「私大畢業生有些是明星高中,如雄中畢業的學生,能力表現遠勝過放牛高中洗到國立頂大的畢業生」。


我想他想表達的重點是,明星大學的畢業證書未必代表很強的實力,現在的繁星升學方式讓有些排名比較後面的高中生也可以直升台大,但是實力卻匹配不上他拿的大學畢業證書,認為其能力是在高中就決定了。


我個人的想法是,他想得太短了,人生勝敗豈會是在學生時期就決定的事情,我猜原文筆者可能是剛出社會的新鮮人。光是談論人生勝敗這個話題就很狹隘,人生哪有勝敗之分,成就高低或收入多寡並不能當作是勝負的依據,


其實他誤會了一件事情,學校期間主要學的不是課本上的知識,而是學習的方法與態度,這才是畢業後影響未來發展的主因。


比較會念書的人確實有比較多的機會找到收入與發展不錯的工作,但大多數人可能就是一路爬到中高階主管,或是很多人因為很會念書乾脆去考高普考當公務員,更厲害的人可能到外商工作,努力爬到外商高階主管位置,但這就代表人生勝利組嗎。


有許多不會念書的人,在出社會時可能在學歷上比較沒有競爭力,但是透過自己的努力甚至創業,其成就與收入也遠超過名校畢業的人。甚至在其他領域有更出色的發展,譬如影視從業人員、運動員、舞蹈家、音樂家、小說作者等,這類的例子太多了。


有些人天生善於記憶,有的人邏輯特別好,有的人觀察力很敏銳,有些特長在台灣的學校考試教育裡視無法展現出來的。在學校的學習過程中,我們應該要學習到的是學習新知的態度與方法。


現在的資訊爆炸,幾乎所有想要知道的事情都可以在網路上查到,記憶反而不是很重要的能力,因為資訊隨手可得。但是要如何觀察到這個社會需要甚麼、老闆需要甚麼,卻需要更細心的觀察力。如何提出好的方式來推廣或解決問題,需要的是想像力、創造力、與邏輯推理能力,這些未必是很會念書考試或是拿到很好的大學文可以達到的。


除了能力之外,心態也很重要,再聰明的人如果沒有積極的心態,只想輕鬆舒服甚至渾渾噩噩的過日子,相信他也不會獲得多大的成就,這些都是在學校裡可以學習的。


有的人開竅的晚,在念書時期沒有將心思放在學術學習上,反而是社團活動積極熱心參與,但在出社會後突然開竅了,他將他在參與社團的熱情用在了研究與學習上,可能在工作上的表現遠超過旁人的想像。


結論,學校的學習重點不只是看考試成績與文憑,這十幾年的學習過程中學到對於新知的學習方法與積極的心態才是更重要的,文憑只是這個過程的一個結果表現之一,很多人比較晚開竅也常能後發先至。用高中與大學文憑來論斷人生勝敗實在是太狹隘了。


2021/9/1

別以為股市會一直創新高 (stock market has its limit)


 

有些投資人認為股市會不斷的創新高,如果碰到崩盤,只要撐得夠久,股市還是會回到原本的高點,甚至持續創新高。


以過去10幾年來的大盤走勢來說,這麼說也沒有錯,自2008年金融海嘯以後,股市就走了一段長達12年的多頭。即使碰到2020年疫情的大修正,也運氣很好的在短時間內就反彈,並且漲得比修正前還多出不少,讓許多投資經驗尚少的投資人覺得,我只要跟他凹下去,總會等到他反轉創新高賺錢的時候。


以上的說法,我想要提醒投資人幾個不同的思考點。


首先,大盤不斷創新高,可能跟你一點關係也沒有。如果你買的是個股,而且這些個股還不是權值股,那麼很有可能大盤指數在漲,你手上的持股卻還是在跌的。千萬別以為大盤屢創新高,你不管買什麼股票都會賺錢,只要你持有的不是跟大盤指數連動的ETF,大盤不斷創新高就未必跟你有關係。


第二點,台股不同於美股,台股在過去30年沒有不斷創新高。我用一篇文章來提醒各位,財訊的「回顧台股30年 12682的驚奇與瘋狂之旅」告訴大家,台股上一次超過12000點是在30年前,直到2020年底才突破13000點。如果你是在30年前的12000點買進股票,你很可能要等到30年後股價才回來,而且那時候還沒有指數型ETF,你持有的個股很可能早已經下市了。


我們來看一下美股的 S&P 500,我們從1975年開始看到現在,我們可以說股市會不斷的創新高,但這過程中還是有一段滿長的時間是沒有突破新高的。看一下自2000年網路泡沫高點崩盤後,等到了2008年才又回到之前的高點,卻又碰到一次金融海嘯崩盤,一直到2013年才創新高。心裡抱持股市會不斷創新高的投資人,你有能力等待13年嗎?




我們再回頭來看看台股,2020年底台股指數終於創新高了,為什麼會創新高呢? 我們從下圖來找一下可能的原因。










我將與台股大盤連動的0050前幾檔成分股的股價走勢放在一起,你有觀察到什麼現象嗎?


台積電占0050的比重達47%,第二第三名的比重各只有4%多,第四第五名只有2%多,我幾乎可以說台股會突破13000點的主要因素是台積電一檔個股。而台積電在2020年後不斷創新高的原因,除了技術能力領先與市場需求外,多少還是受到疫情影響與晶片缺貨的因素,讓台積電的晶片報價可以提高。


若之後疫情減緩,台積電在美國與其他國家擴廠的產能開出來,還有擴廠的資本支出計算進去,台積電股價開始修正導致大盤指數拉回整理,台股指數在未來還有多大的機會能持續創新高呢? 需要等多久? 我們都不知道。


影響股市的因素很多,特別是在這兩年疫情的影響下,世界各地的生活都受到嚴重的影響,但股市卻不斷的突破上漲,導致部分投資人認為就算現在買在高點套牢了,只要撐得夠久,股市在未來還是會持續創新高。


台股與美股的體質不同,美股有許多世界級的公司,還會不斷有創新的公司上市並成為全球領先者。而台股僅有極少數幾家能稱得上世界級,而且都是以代工生產為主,新上市的公司幾乎沒有有能力在世界佔有一席之位的企業。美股或許可以不斷創新高,台股也可以嗎?


我想提醒投資人的是,股市是否一定會不斷創新高? 你這麼有把握嗎? 你認為你真正能撐多久? 5年? 10年? 還是30年? 


2021/8/22

該買0050還是0056? (should I buy 0050 or 0056)


近年來台灣投資人對於ETF的關注增加許多,對於該買0050取得與大盤連動的投資績效,還是該買0056穩定取得每年5%以上的股息殖利率,多有不同的立場與爭議。


之前我寫過一篇文章「到底是0050好,還是0056好」,簡單節錄一下文章的重點內容。


  • 從2008年至2020年初,0050的總報酬率比0056高36%。
  • 0056的手續費0.73%,比0050多0.3%。
  • 0050由台股市場市值最大的50家公司所組成。
  • 0056主要是從台灣50和中型100成分股中,根據預測/估計一年現金股利殖利率,由高到低排名選出前30的股票,並用殖利率決定權重。


兩檔ETF的選股標準與特性相當不同,其實很難從兩者中比較出哪一個一定就比另一個更好,所以,我的建議是什麼呢?



我建議投資人可以兩檔都買,原因如下:


既然兩檔ETF的選股標準不同,裡面的成分股很可能也都不同,如果兩檔都買,投資人等於可以將資金分散到更多的個股去,分散風險也增加機會。


2021年的0050與0056的成分股有8檔重複的個股,分別是長榮、友達、台泥、華碩、亞泥、廣達、和碩、兆豐金,在0056的持股占比是29.27%,在0050占比只有6.28%。如果兩檔ETF都買就等於增加了這8檔持股比例,能不能接受就看個人的想法了。而ETF的成分股每年都會調整,隔年的成分股就未必同樣是這8檔是重複的。


如果兩檔都買,就等於持有了台股72檔個股,包含了前50大權值股與前30大預估高現金殖利率的個股,可以在大盤報酬與高殖利率間取得一個平衡。


對於資金不足以兩檔都以張來買的投資人也不用煩惱,目前很多券商都有提供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如果你每個月固定要投資2萬元,你可以設定每個月自動扣1萬元買0050與1萬元買0056。


每年的配息記得要再投入買進更多持股,才會有複利的效果喔,千萬不要拿去當旅遊基金犒賞自己花掉了。


2021/8/13

人生收支曲線圖 (life cycle curve)

 


之前在網路上看到有人分享了一張來自「好險網」的一張「人生收支曲線圖」,這是一張看似很簡單,卻也清楚解釋了人生一輩子需要經歷的階段與財務需求。


從左邊的出生開始,馬上就需要一定的生活支出費用,但剛出生,誰有能力負擔自己的生活費用呢? 當然,從出生到上學到就業階段,是所謂的撫養期,這些生活支出就是要靠父母、親戚、或是各救助單位的支持。


有些家庭生活比較困苦,可能在撫養期就需要有人救助,或甚至是出社會前就需要借貸,最常見的就是助學貸款,許多年輕人在就業前就會先欠下約40萬元的大學助學貸款。


這條黃色的生活支出線,顯示剛出生時的花費比較低,隨著年紀增加會越來越高,但當到了退休之後,必要的生活支出費用也會隨的年齡增加而越來越低,當然這並不包括醫療費用。


開始就業之後就是圖上的奮鬥期,就業所帶來的工作收入理當要高過自己的生活支出,才有辦法獨立負擔自己的生活,又或是說,自己的生活支出應該要控制在自己的工作收入以內。


一般人的工作時間大約就40-45年,尤其過了一定年紀後,隨著體力下降與所學知識漸漸被新時代淘汰,收入也很可能會漸漸減少,一直到年紀或體力條件到了一定程度後就會選擇退休。


紅色這條工作收入線呈現的是大部分一般民眾的收入狀況,當然也有很多高階族群的收入會隨的年齡、經驗、與人脈的增加而增加,未必會在屆退休年齡時而減少。但不管如何,總有一天會無法靠自己的勞動力帶來主要的工作收入。


在退休後與身故前還有一段養老期,這段養老期同樣有生活支出需要支應,但不同於撫養期,這段時間沒有人會負責負擔自己的生活開銷,所以在退休之前,一定要準備好退休期間需要的生活支出。


運氣好的人,或許可以等待上一代的贈與與繼承,變賣繼承來的資產來換取生活支出所需的現金。相信大多數人就算有財產可以繼承,也應該還是需要自己另外準備一筆退休金,而這筆退休金就必須要從奮鬥期裡來累積。


每個人的生活花費習慣大不相同,有的人很努力地存錢,有的人是賺多少就花多少錢,黃色這條生活支出線應該視為最基本的生活費用需求,而紅色工作收入線超過生活支出線的部分,就是一般人的收入扣掉必要生活支出費用後所剩餘的資金。


這一塊區間的錢,可以選擇存下來當作養老期的生活費,也可選擇盡情的花掉來豐富自己的人生經驗。但如果要靠工作收入來準備養老期的生活費,就必須要留下一部分的收入,並透過適當的理財才累積養老金。


綠色這條虛線就是理財收入線,順利的話可以從開始就業時就積少成多,期望到了退休時,理財收入可以銜接上,取代退休時即將消失的工作收入,並且足夠負擔養老時期的生活支出。


如果綠色線的起頭不是由開始就業那一點就開始,而是到了奮鬥期中間才開始,就會造成兩個情況,一是綠色線的斜度要很大,才來的及趕在退休前達到生活支出線那個標準,否則就是要強迫降低生活支出線來配合比較低的理財收入線。


圖裡還有四個灰色的點代表不同的情況:

  • 活太短:如果活太短,那很可惜,希望在這短短的人生能夠沒有遺憾。但慶幸的是,在壯年時期,工作收入與理財收入會比生活支出多,不會面臨財務窘境。如果是已成家有小孩,那就要考慮到家人是否會因為你的突然離開而失去生活收入依靠。
  • 殘廢長年病:若在奮鬥期發生意外殘廢或是長年疾病,導致估做收入中斷,甚至還有額外的醫療費用,支出馬上超過收入,如果沒有其他人可以奧援,就必須要提早規劃保險來協助你盡量減少這一筆收入與支出的落差。
  • 收入中斷:除了疾病以外,也有可能發生工作不順利或中年失業,這時候如果理財收入線有累積到一定的程度,或許就可以靠降低必要生活支出來應對,或是換一個收入比較低一點的工作,加上理財收入,可剛好可以負擔原本的生活支出水準。
  • 活太長:長壽理當是一件美好的事,但是當退休金準備不夠時,活太長反而變成一種負擔。如果存活超過你預期身故的年齡,而資產又即將用盡,或理財收入無法支應必要生活支出,這樣的退休生活可一點都不幸福呢。


這張圖標示了人生理財規劃的幾個重點:

  • 奮鬥期是努力工作生活並累積理財收入的時段,如果發生工作中斷或急病殘廢,可能就會大大影響理財收入的累積甚至當時的基本生活,所以應該要做好相對應的應變計畫與投資,譬如擁有適當的保險、培養第二第三專長、保持健康的身體、與盡量避免意外的可能。
  • 理財應該要從開始有收入時就開始做,否則越晚做就要冒更高的風險追求更高的報酬。而且要避免賭博式的投資方式,理財收入線才會穩定的向上發展,許多人是在退休前才把長期累積的資產賠光。
  • 養老期的生活花費需求其實會降低,但在圖中看不到的是醫療支出,這個隱藏性的支出可大可小,建議要盡早做好保險與理財規劃,退休後用保險金與夠高的理財收入來支應無法預估的醫療支出。


紅色的工作收入線未必到了退休就會歸零,如果工作資歷豐富,有一些顧問類的兼職工作是可以持續帶來工作收入的。也有人將興趣寫成文章或拍成影片,在從事興趣的同時,持續可以獲得不無小補的收入來源。

2021/8/3

定期定額的重要性 (the importance of systematic investment plan)

 


大部分的投資人都會認為,只要買進長期持有就會獲利,前面的文章也解釋過,這需要看你買進與賣出時間的相對價位關係,很有可能抱了20年還是虧損的結果。而最簡單的解法就是持續的買進,讓買進成本分布在股價高與低的時候。


我們看看下圖,這張圖是台股的月線走勢圖,我挑了幾個時間點買在當月最高價的位置,有些時間點在買進後就會碰到一段長達一兩年的跌幅,幾乎可以說是買在近期的股價高點。我們從1994年之後開始買,不定期的隨意買進,總共有9個買點,然後在2017年中檢視過去的投資報酬率,我們本篇文章先不討論現金股利的部分,我們可以看到10463這條綠線,每一條垂直的綠線就是該次買進持股的獲利空間。只要你抱得夠久,可以等到股市高檔在賣股,就幾乎都可以獲利,只是賺得多少的差別。




我們再看第二張圖,這張圖我們在同樣的時間點買進,一樣在2017年中來檢視過去的投資報酬率,假設這個時候的台股是在7768點的價位,我們看看獲利情況如何。



紅色線就是7768點,成本價在下方的畫上垂直綠線代表獲利,成本價在上方的畫上垂直黃線代表虧損。我們可以看到在過去23年以來,某些時期買進的持股有獲利,某些時期買進的持股依然虧損,總損益是多少,就看買進的數量與成本總和,未必長期持有就一定會獲利。


如果我們固定每個月都買進股票呢? 假設我們一樣每個月都買在當月的最高價,一樣用7768點來做結算,我們就可以畫出一個損益面積圖,如下圖。綠色區塊就是在2017年結算時獲利的部分,紅色區塊就是虧損的部分,正常人都會想等到股價高一點,綠色面積多一點的時候才想獲利了結。如果是正逢要退休的人,就是盡量減少資金需求賣少一點股票,期望能夠撐到股價漲回高檔位置。




打算長期持有的投資人理當會希望能夠選擇到一個持續向上漲的投資市場,而非在一個區間上下起伏的市場,這樣投資人就有很高的機會可以保持獲利,而且投資時間越長,獲利會越多。下圖是美國S&P500指數的走勢圖,綠色區塊就是1994至2017年中的投資獲利部分。




獲利多少跟你持有的股數也很有關係,不該只在乎買進成本


在不同時間點買進成本10元與20元的股票,在股價22元的時候賣出,請問何者的獲利比較多? 答案不一定是10元的那個。假設股價低檔不敢加碼,只買了一張試水溫,而股價20元時才充滿信心買進10張,堅持持有到股價來到22元時,成本10元的獲利120%,賣掉的實際獲利是1.2萬,而成本20元的獲利是少少的10%,但賣掉的實際獲利是2萬元。


所以投資不該只是在意買進成本夠不夠低,要等到很低檔時才要買進,同時也要在意持有的股數夠不夠多,能帶來多少實質獲利。當然,這是一個極端的例子,我們當然希望能在股價低檔的時候買進越多越好。


有的人堅持想買在很低檔的時候,寧願手抱現金一直等待崩盤,可能有幾次少量買在相對比較低檔的時候,並對於帳上的投資酬率相當滿意。另一個比較敢勇於投入的人,雖然帳上投資報酬率只有個位數,但因為持有的股數很多,實際獲利的現金價值卻遠高於高投資報酬率的人,投資人千萬不要迷戀於投資報酬率這個數字,一千萬的10%也是很可觀的。


該用「定期定股」還是「定期定額」


前面幾張圖片的例子與獲利計算是採用定期定股,每個月都固定買進相同的股數(譬如一張),才能直接用面積計算的方式來看損益,如果是用定期定額,實際可能的報酬會比用面積的算法更高。


用定期定股的方式,在股價10元時買進一張,股價30元時也買進一張,當股價在20元時,一賠一賺剛好打平(先忽略手續費與交易稅)。若是定期定額的方式,假設同樣都投入9萬塊買股,股價10元時可以買進9張,股價30元時可以買進3張,當股價來到20元時,成本10元的9張持股獲利9萬,成本30元的3張持股虧損3萬,總損益是6萬元。


一樣的買進成本與股價變化,從高點30元跌到20元,定期定股會是損益兩平,而定期定額還可帶來33%的獲利。以上面的例子來說,定期定股的損益兩平價位是20元,也就是從高點跌超過33%就會開始變成虧損,而定期定額的損益兩平價位是15元,從高點跌超過50%才會開始變成虧損,哪個方式比較有利顯而易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