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9/6

長期定期定額一定會獲利嗎 (is systematic-investment a profit promise)

 

大部分的理財專家都會建議投資人,不要害怕股價下跌,只要長期定期定額買進,在低檔的時候持續買進可以買到成本更低的單位,等待未來股價上揚就可以獲利,這就是大家常聽到的定期定額微笑曲線。


事實上,長期定期定額並不一定是獲利的保證,股價這條曲線也不一定會微笑,原因在於沒有人能保證股價一定會重新漲上去。


如果你投資的是個股,長期定期定額就不一定適用,如國泰人壽(現已併入國泰金控)於1989年6月22日,就曾創下每股1,975元的天價,如今的國泰金歷史股價也從未回到1990年的高點。這類的個股不勝枚舉,譬如大家應該還有印象的宏達電。

國泰金歷史股價

宏達電歷史股價


那麼買指數ETF是否就可以避免個股股價不再回來的問題呢? 我們再看台股的指數走勢,如果你確實執行定期定額,每個月都買進固定金額,假設得到的平均成本是紅色這條線,價格在紅線以下都是虧損,紅線以上才有獲利,如果你投資的市場是這樣的波動區間,沒有持續的上漲創新高,那麼長期定期定額也未必可以獲利。各位可以再想想過去盛行的金磚四國現在狀況如何。

台股指數


如果你投資的是每股S&P 500這樣的市場,長期定期定額就有很高的機會可以獲利。

美國S&P 500指數


由上面的資訊可知,長期定期定額想要獲利,必須要投資會長期持續成長的個股或是市場,否則只會越攤越平。


定期定額還有一個限制,就是累積到後期的每一筆投資金額影響力會頓化。換句話說,如果你已經累積到了500萬的投資本金,每個月再投資1萬元的資金進去,影響力只有五百分之一,如果這時候帳面上是虧損20%,這1萬元新資金只會將虧損降低0.04%,變成19.96%,攤平的效果其實非常微小。


所以長期定期定額想要有有效的攤平效用,你需要定期投入的不單只是每個月固定的資金,而是每年或每季領到的股息。


因為股息配發會隨著持股的增加而增加,計算的不是一個固定金額,是一個百分比,所以不管你的持股成本是100萬還是500萬,你獲得配發5%的股息就是5萬或是25萬元。將這5%的配息重新再投入,後期的影響力絕對會比一開始每個月定額的1萬元還要高,如此做也才能有複利的效果。


總結,定期定額投資必須要掌握兩點原則:

  • 市場會持續的成長
  • 配息要不斷的再投入


2021/9/2

從學校學到甚麼? (what should I have learned in school)

 

今天看到了一篇文章「清大畢業不會寫code?他:人生勝敗其實高中就決定了」,重點內容節錄如下:


「高中時期的我總覺得,唸好高中比唸好大學重要,因為打下好的學術底子很重要」,相較於部分學生還不確定人生目標,他似乎早有覺悟,「高中沒唸好,大學繁星唸再好的學校也還是半桶水。因為讀書就像蓋房子,上樑不正下樑歪」。


在職場表現上,他認為有些私大畢業生的工作能力比有些國立頂大的畢業生還強,關鍵點在於對方的高中學歷,「私大畢業生有些是明星高中,如雄中畢業的學生,能力表現遠勝過放牛高中洗到國立頂大的畢業生」。


我想他想表達的重點是,明星大學的畢業證書未必代表很強的實力,現在的繁星升學方式讓有些排名比較後面的高中生也可以直升台大,但是實力卻匹配不上他拿的大學畢業證書,認為其能力是在高中就決定了。


我個人的想法是,他想得太短了,人生勝敗豈會是在學生時期就決定的事情,我猜原文筆者可能是剛出社會的新鮮人。光是談論人生勝敗這個話題就很狹隘,人生哪有勝敗之分,成就高低或收入多寡並不能當作是勝負的依據,


其實他誤會了一件事情,學校期間主要學的不是課本上的知識,而是學習的方法與態度,這才是畢業後影響未來發展的主因。


比較會念書的人確實有比較多的機會找到收入與發展不錯的工作,但大多數人可能就是一路爬到中高階主管,或是很多人因為很會念書乾脆去考高普考當公務員,更厲害的人可能到外商工作,努力爬到外商高階主管位置,但這就代表人生勝利組嗎。


有許多不會念書的人,在出社會時可能在學歷上比較沒有競爭力,但是透過自己的努力甚至創業,其成就與收入也遠超過名校畢業的人。甚至在其他領域有更出色的發展,譬如影視從業人員、運動員、舞蹈家、音樂家、小說作者等,這類的例子太多了。


有些人天生善於記憶,有的人邏輯特別好,有的人觀察力很敏銳,有些特長在台灣的學校考試教育裡視無法展現出來的。在學校的學習過程中,我們應該要學習到的是學習新知的態度與方法。


現在的資訊爆炸,幾乎所有想要知道的事情都可以在網路上查到,記憶反而不是很重要的能力,因為資訊隨手可得。但是要如何觀察到這個社會需要甚麼、老闆需要甚麼,卻需要更細心的觀察力。如何提出好的方式來推廣或解決問題,需要的是想像力、創造力、與邏輯推理能力,這些未必是很會念書考試或是拿到很好的大學文可以達到的。


除了能力之外,心態也很重要,再聰明的人如果沒有積極的心態,只想輕鬆舒服甚至渾渾噩噩的過日子,相信他也不會獲得多大的成就,這些都是在學校裡可以學習的。


有的人開竅的晚,在念書時期沒有將心思放在學術學習上,反而是社團活動積極熱心參與,但在出社會後突然開竅了,他將他在參與社團的熱情用在了研究與學習上,可能在工作上的表現遠超過旁人的想像。


結論,學校的學習重點不只是看考試成績與文憑,這十幾年的學習過程中學到對於新知的學習方法與積極的心態才是更重要的,文憑只是這個過程的一個結果表現之一,很多人比較晚開竅也常能後發先至。用高中與大學文憑來論斷人生勝敗實在是太狹隘了。


2021/9/1

別以為股市會一直創新高 (stock market has its limit)


 

有些投資人認為股市會不斷的創新高,如果碰到崩盤,只要撐得夠久,股市還是會回到原本的高點,甚至持續創新高。


以過去10幾年來的大盤走勢來說,這麼說也沒有錯,自2008年金融海嘯以後,股市就走了一段長達12年的多頭。即使碰到2020年疫情的大修正,也運氣很好的在短時間內就反彈,並且漲得比修正前還多出不少,讓許多投資經驗尚少的投資人覺得,我只要跟他凹下去,總會等到他反轉創新高賺錢的時候。


以上的說法,我想要提醒投資人幾個不同的思考點。


首先,大盤不斷創新高,可能跟你一點關係也沒有。如果你買的是個股,而且這些個股還不是權值股,那麼很有可能大盤指數在漲,你手上的持股卻還是在跌的。千萬別以為大盤屢創新高,你不管買什麼股票都會賺錢,只要你持有的不是跟大盤指數連動的ETF,大盤不斷創新高就未必跟你有關係。


第二點,台股不同於美股,台股在過去30年沒有不斷創新高。我用一篇文章來提醒各位,財訊的「回顧台股30年 12682的驚奇與瘋狂之旅」告訴大家,台股上一次超過12000點是在30年前,直到2020年底才突破13000點。如果你是在30年前的12000點買進股票,你很可能要等到30年後股價才回來,而且那時候還沒有指數型ETF,你持有的個股很可能早已經下市了。


我們來看一下美股的 S&P 500,我們從1975年開始看到現在,我們可以說股市會不斷的創新高,但這過程中還是有一段滿長的時間是沒有突破新高的。看一下自2000年網路泡沫高點崩盤後,等到了2008年才又回到之前的高點,卻又碰到一次金融海嘯崩盤,一直到2013年才創新高。心裡抱持股市會不斷創新高的投資人,你有能力等待13年嗎?




我們再回頭來看看台股,2020年底台股指數終於創新高了,為什麼會創新高呢? 我們從下圖來找一下可能的原因。










我將與台股大盤連動的0050前幾檔成分股的股價走勢放在一起,你有觀察到什麼現象嗎?


台積電占0050的比重達47%,第二第三名的比重各只有4%多,第四第五名只有2%多,我幾乎可以說台股會突破13000點的主要因素是台積電一檔個股。而台積電在2020年後不斷創新高的原因,除了技術能力領先與市場需求外,多少還是受到疫情影響與晶片缺貨的因素,讓台積電的晶片報價可以提高。


若之後疫情減緩,台積電在美國與其他國家擴廠的產能開出來,還有擴廠的資本支出計算進去,台積電股價開始修正導致大盤指數拉回整理,台股指數在未來還有多大的機會能持續創新高呢? 需要等多久? 我們都不知道。


影響股市的因素很多,特別是在這兩年疫情的影響下,世界各地的生活都受到嚴重的影響,但股市卻不斷的突破上漲,導致部分投資人認為就算現在買在高點套牢了,只要撐得夠久,股市在未來還是會持續創新高。


台股與美股的體質不同,美股有許多世界級的公司,還會不斷有創新的公司上市並成為全球領先者。而台股僅有極少數幾家能稱得上世界級,而且都是以代工生產為主,新上市的公司幾乎沒有有能力在世界佔有一席之位的企業。美股或許可以不斷創新高,台股也可以嗎?


我想提醒投資人的是,股市是否一定會不斷創新高? 你這麼有把握嗎? 你認為你真正能撐多久? 5年? 10年? 還是30年? 


2021/8/22

該買0050還是0056? (should I buy 0050 or 0056)


近年來台灣投資人對於ETF的關注增加許多,對於該買0050取得與大盤連動的投資績效,還是該買0056穩定取得每年5%以上的股息殖利率,多有不同的立場與爭議。


之前我寫過一篇文章「到底是0050好,還是0056好」,簡單節錄一下文章的重點內容。


  • 從2008年至2020年初,0050的總報酬率比0056高36%。
  • 0056的手續費0.73%,比0050多0.3%。
  • 0050由台股市場市值最大的50家公司所組成。
  • 0056主要是從台灣50和中型100成分股中,根據預測/估計一年現金股利殖利率,由高到低排名選出前30的股票,並用殖利率決定權重。


兩檔ETF的選股標準與特性相當不同,其實很難從兩者中比較出哪一個一定就比另一個更好,所以,我的建議是什麼呢?



我建議投資人可以兩檔都買,原因如下:


既然兩檔ETF的選股標準不同,裡面的成分股很可能也都不同,如果兩檔都買,投資人等於可以將資金分散到更多的個股去,分散風險也增加機會。


2021年的0050與0056的成分股有8檔重複的個股,分別是長榮、友達、台泥、華碩、亞泥、廣達、和碩、兆豐金,在0056的持股占比是29.27%,在0050占比只有6.28%。如果兩檔ETF都買就等於增加了這8檔持股比例,能不能接受就看個人的想法了。而ETF的成分股每年都會調整,隔年的成分股就未必同樣是這8檔是重複的。


如果兩檔都買,就等於持有了台股72檔個股,包含了前50大權值股與前30大預估高現金殖利率的個股,可以在大盤報酬與高殖利率間取得一個平衡。


對於資金不足以兩檔都以張來買的投資人也不用煩惱,目前很多券商都有提供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如果你每個月固定要投資2萬元,你可以設定每個月自動扣1萬元買0050與1萬元買0056。


每年的配息記得要再投入買進更多持股,才會有複利的效果喔,千萬不要拿去當旅遊基金犒賞自己花掉了。


2021/8/13

人生收支曲線圖 (life cycle curve)

 


之前在網路上看到有人分享了一張來自「好險網」的一張「人生收支曲線圖」,這是一張看似很簡單,卻也清楚解釋了人生一輩子需要經歷的階段與財務需求。


從左邊的出生開始,馬上就需要一定的生活支出費用,但剛出生,誰有能力負擔自己的生活費用呢? 當然,從出生到上學到就業階段,是所謂的撫養期,這些生活支出就是要靠父母、親戚、或是各救助單位的支持。


有些家庭生活比較困苦,可能在撫養期就需要有人救助,或甚至是出社會前就需要借貸,最常見的就是助學貸款,許多年輕人在就業前就會先欠下約40萬元的大學助學貸款。


這條黃色的生活支出線,顯示剛出生時的花費比較低,隨著年紀增加會越來越高,但當到了退休之後,必要的生活支出費用也會隨的年齡增加而越來越低,當然這並不包括醫療費用。


開始就業之後就是圖上的奮鬥期,就業所帶來的工作收入理當要高過自己的生活支出,才有辦法獨立負擔自己的生活,又或是說,自己的生活支出應該要控制在自己的工作收入以內。


一般人的工作時間大約就40-45年,尤其過了一定年紀後,隨著體力下降與所學知識漸漸被新時代淘汰,收入也很可能會漸漸減少,一直到年紀或體力條件到了一定程度後就會選擇退休。


紅色這條工作收入線呈現的是大部分一般民眾的收入狀況,當然也有很多高階族群的收入會隨的年齡、經驗、與人脈的增加而增加,未必會在屆退休年齡時而減少。但不管如何,總有一天會無法靠自己的勞動力帶來主要的工作收入。


在退休後與身故前還有一段養老期,這段養老期同樣有生活支出需要支應,但不同於撫養期,這段時間沒有人會負責負擔自己的生活開銷,所以在退休之前,一定要準備好退休期間需要的生活支出。


運氣好的人,或許可以等待上一代的贈與與繼承,變賣繼承來的資產來換取生活支出所需的現金。相信大多數人就算有財產可以繼承,也應該還是需要自己另外準備一筆退休金,而這筆退休金就必須要從奮鬥期裡來累積。


每個人的生活花費習慣大不相同,有的人很努力地存錢,有的人是賺多少就花多少錢,黃色這條生活支出線應該視為最基本的生活費用需求,而紅色工作收入線超過生活支出線的部分,就是一般人的收入扣掉必要生活支出費用後所剩餘的資金。


這一塊區間的錢,可以選擇存下來當作養老期的生活費,也可選擇盡情的花掉來豐富自己的人生經驗。但如果要靠工作收入來準備養老期的生活費,就必須要留下一部分的收入,並透過適當的理財才累積養老金。


綠色這條虛線就是理財收入線,順利的話可以從開始就業時就積少成多,期望到了退休時,理財收入可以銜接上,取代退休時即將消失的工作收入,並且足夠負擔養老時期的生活支出。


如果綠色線的起頭不是由開始就業那一點就開始,而是到了奮鬥期中間才開始,就會造成兩個情況,一是綠色線的斜度要很大,才來的及趕在退休前達到生活支出線那個標準,否則就是要強迫降低生活支出線來配合比較低的理財收入線。


圖裡還有四個灰色的點代表不同的情況:

  • 活太短:如果活太短,那很可惜,希望在這短短的人生能夠沒有遺憾。但慶幸的是,在壯年時期,工作收入與理財收入會比生活支出多,不會面臨財務窘境。如果是已成家有小孩,那就要考慮到家人是否會因為你的突然離開而失去生活收入依靠。
  • 殘廢長年病:若在奮鬥期發生意外殘廢或是長年疾病,導致估做收入中斷,甚至還有額外的醫療費用,支出馬上超過收入,如果沒有其他人可以奧援,就必須要提早規劃保險來協助你盡量減少這一筆收入與支出的落差。
  • 收入中斷:除了疾病以外,也有可能發生工作不順利或中年失業,這時候如果理財收入線有累積到一定的程度,或許就可以靠降低必要生活支出來應對,或是換一個收入比較低一點的工作,加上理財收入,可剛好可以負擔原本的生活支出水準。
  • 活太長:長壽理當是一件美好的事,但是當退休金準備不夠時,活太長反而變成一種負擔。如果存活超過你預期身故的年齡,而資產又即將用盡,或理財收入無法支應必要生活支出,這樣的退休生活可一點都不幸福呢。


這張圖標示了人生理財規劃的幾個重點:

  • 奮鬥期是努力工作生活並累積理財收入的時段,如果發生工作中斷或急病殘廢,可能就會大大影響理財收入的累積甚至當時的基本生活,所以應該要做好相對應的應變計畫與投資,譬如擁有適當的保險、培養第二第三專長、保持健康的身體、與盡量避免意外的可能。
  • 理財應該要從開始有收入時就開始做,否則越晚做就要冒更高的風險追求更高的報酬。而且要避免賭博式的投資方式,理財收入線才會穩定的向上發展,許多人是在退休前才把長期累積的資產賠光。
  • 養老期的生活花費需求其實會降低,但在圖中看不到的是醫療支出,這個隱藏性的支出可大可小,建議要盡早做好保險與理財規劃,退休後用保險金與夠高的理財收入來支應無法預估的醫療支出。


紅色的工作收入線未必到了退休就會歸零,如果工作資歷豐富,有一些顧問類的兼職工作是可以持續帶來工作收入的。也有人將興趣寫成文章或拍成影片,在從事興趣的同時,持續可以獲得不無小補的收入來源。

2021/8/3

定期定額的重要性 (the importance of systematic investment plan)

 


大部分的投資人都會認為,只要買進長期持有就會獲利,前面的文章也解釋過,這需要看你買進與賣出時間的相對價位關係,很有可能抱了20年還是虧損的結果。而最簡單的解法就是持續的買進,讓買進成本分布在股價高與低的時候。


我們看看下圖,這張圖是台股的月線走勢圖,我挑了幾個時間點買在當月最高價的位置,有些時間點在買進後就會碰到一段長達一兩年的跌幅,幾乎可以說是買在近期的股價高點。我們從1994年之後開始買,不定期的隨意買進,總共有9個買點,然後在2017年中檢視過去的投資報酬率,我們本篇文章先不討論現金股利的部分,我們可以看到10463這條綠線,每一條垂直的綠線就是該次買進持股的獲利空間。只要你抱得夠久,可以等到股市高檔在賣股,就幾乎都可以獲利,只是賺得多少的差別。




我們再看第二張圖,這張圖我們在同樣的時間點買進,一樣在2017年中來檢視過去的投資報酬率,假設這個時候的台股是在7768點的價位,我們看看獲利情況如何。



紅色線就是7768點,成本價在下方的畫上垂直綠線代表獲利,成本價在上方的畫上垂直黃線代表虧損。我們可以看到在過去23年以來,某些時期買進的持股有獲利,某些時期買進的持股依然虧損,總損益是多少,就看買進的數量與成本總和,未必長期持有就一定會獲利。


如果我們固定每個月都買進股票呢? 假設我們一樣每個月都買在當月的最高價,一樣用7768點來做結算,我們就可以畫出一個損益面積圖,如下圖。綠色區塊就是在2017年結算時獲利的部分,紅色區塊就是虧損的部分,正常人都會想等到股價高一點,綠色面積多一點的時候才想獲利了結。如果是正逢要退休的人,就是盡量減少資金需求賣少一點股票,期望能夠撐到股價漲回高檔位置。




打算長期持有的投資人理當會希望能夠選擇到一個持續向上漲的投資市場,而非在一個區間上下起伏的市場,這樣投資人就有很高的機會可以保持獲利,而且投資時間越長,獲利會越多。下圖是美國S&P500指數的走勢圖,綠色區塊就是1994至2017年中的投資獲利部分。




獲利多少跟你持有的股數也很有關係,不該只在乎買進成本


在不同時間點買進成本10元與20元的股票,在股價22元的時候賣出,請問何者的獲利比較多? 答案不一定是10元的那個。假設股價低檔不敢加碼,只買了一張試水溫,而股價20元時才充滿信心買進10張,堅持持有到股價來到22元時,成本10元的獲利120%,賣掉的實際獲利是1.2萬,而成本20元的獲利是少少的10%,但賣掉的實際獲利是2萬元。


所以投資不該只是在意買進成本夠不夠低,要等到很低檔時才要買進,同時也要在意持有的股數夠不夠多,能帶來多少實質獲利。當然,這是一個極端的例子,我們當然希望能在股價低檔的時候買進越多越好。


有的人堅持想買在很低檔的時候,寧願手抱現金一直等待崩盤,可能有幾次少量買在相對比較低檔的時候,並對於帳上的投資酬率相當滿意。另一個比較敢勇於投入的人,雖然帳上投資報酬率只有個位數,但因為持有的股數很多,實際獲利的現金價值卻遠高於高投資報酬率的人,投資人千萬不要迷戀於投資報酬率這個數字,一千萬的10%也是很可觀的。


該用「定期定股」還是「定期定額」


前面幾張圖片的例子與獲利計算是採用定期定股,每個月都固定買進相同的股數(譬如一張),才能直接用面積計算的方式來看損益,如果是用定期定額,實際可能的報酬會比用面積的算法更高。


用定期定股的方式,在股價10元時買進一張,股價30元時也買進一張,當股價在20元時,一賠一賺剛好打平(先忽略手續費與交易稅)。若是定期定額的方式,假設同樣都投入9萬塊買股,股價10元時可以買進9張,股價30元時可以買進3張,當股價來到20元時,成本10元的9張持股獲利9萬,成本30元的3張持股虧損3萬,總損益是6萬元。


一樣的買進成本與股價變化,從高點30元跌到20元,定期定股會是損益兩平,而定期定額還可帶來33%的獲利。以上面的例子來說,定期定股的損益兩平價位是20元,也就是從高點跌超過33%就會開始變成虧損,而定期定額的損益兩平價位是15元,從高點跌超過50%才會開始變成虧損,哪個方式比較有利顯而易見。


2021/8/1

奧運獎金月領「全買這檔ETF」 30年後獎金變3億

 


在郭婞淳奧運摘金可獲得一次領2000萬獎金或是每個月領12萬5千元獎金後,看到了這篇理財專家建議的獎金應用方式,對於該一次領或是分月領的方式沒有意見,但是個人是不太認同專家分析的方式,文章內容摘錄如下。


郭婞淳摘金!理財達人推月領「全買這檔ETF」 30年後獎金變3億


「0050 ETF是相對好的選擇,因是追蹤台灣50指數的被動式管理,成分股包含台灣上市股票市值前50大個股,企業市值大、表現就優異。這樣的投資讓人安心。」孫慶龍表示,0050近10年來的年化報酬率約12%,而市場普遍評估未來仍可維持12%的年化報酬率,對於投資人來說都是簡單又有效的標的。」


「一次單筆投入風險大,萬一在景氣高點時進場,碰到景氣進入修正,而投資人無資金攤平,就須等景氣循環再起,常需長時間才有機會回到買進時的價位,很多人根本耐不住當中的震盪而選擇出脫,等於白做工一場,所以對新手而言,單筆投資的勝率低。也因此專家建議,郭婞淳可以選擇月領終身俸12.5萬元,然後拿出其中的10萬元投資0050,經過試算,10年後可增至2240萬元,20年後可增至9210萬元,30年後可成長至3億850萬元,是獲利豐厚又安全的懶人投資術。」


以上的說法,我認為有幾點誤導投資人的地方。首先,過去十年台股的年化報酬率12%是包含了2020與2021這兩年資金行情大漲的時候,並非常態,2009至2020年又是一個長達11年的大多頭,用這段時間的報酬率來推算未來幾十年的台股報酬率,我認為會太過樂觀。


我在「不同時間、不同年期的績效統計差別」這篇文章裡提過,台股近30年的年化報酬率是7%左右,若排除2020與2021這兩年的數據,報酬率僅剩4.77%,若再把統計時間降到十年左右,2009至2021年的台股年化報酬率是16.32%,2000至2010年底的年化報酬率是1.58%,時間再調整為1993至2000年底,年化報酬率是-0.8%。


雖然都是大約十年的投資區間,在不同的投資年分區間裡,獲得的年化報酬率就會有如此大的區別。所以用台股過去十年有12%的年化報酬率當作基準,來計算未來的可能報酬,我認為失敗的機率很高,而且他又有甚麼依據可以認定「市場普遍評估未來仍可維持12%的年化報酬率」,這個未來指的是多久的未來呢。


即使是相信十年年化報酬率有12%,也不該直接用12%來複利推算10年後、20年後、甚至30年後會有多少錢。歷史數據不會在未來重複的出現,年化報酬率是一個結果論的反推數字,並非是一個有高度保證的數字,用這麼高的年化報酬率去推估未來30年可以累積到多少錢,是很危險的,這樣會導致投資人做出不理性的錯誤期待與判斷。


關於年化報酬率,可以參考另一篇文章「一般人對年化報酬率的誤解 」。


題後話:郭婞淳的奧運獎金到底該一次領還是分月領比較好呢? 這要看他個人對於投資理財的理解程度,一般的認知是,如果他有足夠的投資知識,一次領應該是優於分月領。但運動選手的獎金都是公開資訊,除了自己的理財知識是否足夠以外,還會碰到親友借錢或邀請投資的情形,譬如朱木炎就曾遭詐騙集團恐嚇取財與投資失敗經歷,這時候選擇分月領可能就是比較好的選擇。


我們實際來試算看看哪個選擇會比較好,以下試算表用5%投報率來計算,假設這筆獎金固定投入0056領5%現金股利,並且每年的股利都再投入,忽略稅金問題,我們來比較兩者在長時間投資後的資產差別。



我們可以從表中看到,2千萬一次領後投入0056,每年開始領5%現金股利,也就是100萬,然後持續投入股市,10年後可以累積到3257萬。分月領的方式,一年可以領到150萬,同樣每年投入0056領5%現金股利,然後再將股利投入股市,10年後可以累積到1898萬。看起來是一次領比較划算,但分月領有優勢的地方就是每個月都會有150萬的現金進來。


再看到20年後,兩者的資產累積金額來到5571萬與5377萬,已經相差不多了。到了第23年,分月領的資產終於超過一次領的資產,而後因為每年都還可以領150萬的現金,這個差距幅度會不斷的擴大,50年後會變成2億3千萬與3億1千多萬的差別。


運動選手的年紀通常都很輕,就算是在30歲才拿到這筆獎金,23年後也才53歲,6千多萬的資產要退休已經相當充足,每年光領5%的現金股利當生活費就有300多萬,而分月領的人還可以再多150萬。


現實面來說,每年150萬對很多人來說其實已經達到可以退休的需求門檻了,何必在乎哪一種領法比較划算呢? 真的需要為了分月領要比一次領划算,就要忍23年後才動用這些資金嗎?


一次領的人要投資9年,資產達到3100萬,才能靠5%的現金股利達到年領150萬的水準,而分月領的人從第一年就可以年領150萬了。如果忍耐10年不動用,10年後加上獎金可以年領245萬,就算不是退休生活也相當好用了,不是嗎?


在投資專家眼中,這是一場數字的輸贏,而在現實生活中,符合個人的需求更重要。

2021/7/25

元大高股息(0056)的股息殖利率都是5%以上嗎? (do I get 5% dividends from 0056)

 


當大家討論到台灣高股息殖利率的ETF,第一個應該就會想到元大高股息(0056)這檔ETF,專家普遍告訴大家的就是這檔ETF股息殖利率平均有在5%以上,然後就告訴投資人100萬存0056,一年可以領5萬的現金股息,1000萬可以領50萬,等於月領4萬以上,所以存到1000萬就可以退休了。


先不論月領4萬是否可以退休,我們也來看看,0056的年股息殖利率是否都是5%以上。我從台灣股市資訊網取得元大高股息(0056)股息資訊,請看下表,可以看到從2007年開始,最一開始的4年裡有3年並沒有配發股息,之後10年的配息裡,以年均股價來計算,有6次超過5%,最高達到8.54%,也有4次低於5%,最低達到3.61%,所以並不是每年都會有5%的殖利率。




但以實務為例,一般投資人若是打算存股的話,比較可能的方式是每年都買進放著,每年等領現金股息。我們知道,你買進的價格直接影響了你的實際殖利率,你的買進成本並不會剛好等於平均價,所以我另外做了一個統計表(如下圖),分別以當年度的最高價、最低價、與平均價格來當作買進成本,每年買進一張存起來,再來計算未來每一年的配息,對於我們實際買進的成本所換算下來的實際殖利率是多少。




左邊最低年均殖利率這個欄位裡,總額是每年都買一張買在當年最高價的總計持有成本,當持有成本高,對於同樣的現金股息來換算,想必殖利率就會是最低的。我們可以看到14年裡有11次配息,其中配息用我們的實際持有成本所換算下來的殖利率,超過5%的有5次,最高達8.08%,低於5%的有6次,最低達3.19%。


中邊最高年均殖利率這個欄位裡,總額是每年都買一張買在當年最低價的總計持有成本,當持有成本低,殖利率就會是最高的。我們可以看到用最幸運的算法,殖利率超過5%的有9次,最高達12.08%,低於5%的有2次,最低達4.44%。


當然我們不能期待每天都在過年,但至少我們可以知道,我們買進的成本所換算下來的殖利率,大概就是會介在這兩個範圍之間。右邊年均殖利率這個欄位裡,我們用上表的年均成本來計算總額,這個持有成本應該會是最接近投資人實際購買的平均成本。我們可以看到用這個算法,殖利率超過5%的有7次,最高達9.47%,低於5%的有4次,最低達3.64%。


我將11次的年均殖利率算一個平均值會得到6%,但這不能代表投資人投資0056就會獲得平均6%的殖利率,因為你的持股越多,後期的買進成本對於總成本的影響就會越小,平均成本的變動也會越來越小,我們可以看到2011年之後的平均成本幾乎都是23塊多,既使是2020年的均價已來到28.元,但對於平均成本來說只增加了0.32元,實際影響殖利率的比較會是當年的現金股息。


我們用平均成本算下來,只要0056的配息超過1.22以上,都可以達到5%以上的殖利率,近3年的股利基本上都有超過這個水準,甚至都有達到6%以上。


所以,若0056能長時間定期買進並持有,要達到平均5%以上的股息殖利率,應該機率很高。



2021/7/18

不同時間、不同年期的績效統計差別 (different return in different years and periods)



美股是否優於台股,指數ETF投資是否就是所有問題的解答,我們來玩一下數字遊戲。


在研究指數化ETF投資時,常聽到財經專家會提到美國股市與台灣股市的長期指數投資年化報酬率大概在6%-10%之間,差別在於計算的時間區間有多長。到底在我們實際的投資過程中,是否真可以獲得6%-10%的年化投資報酬率呢,本篇將來分析一下這其中的眉角。


我利用PORTFOLIO VISUALIZER來計算美股與台股的歷史年化報酬率紀錄,為取得比較長年期的統計資料,美股我使用的是VTSMX (Vanguard Total Stock Mkt Idx Inv),而台股是用TWN (Taiwan Fund)來當作比較範例,TWN雖未能完全代表台股指數績效,但本篇主要是想分享如何採用有參考價值的年化報酬率,實際的報酬是否完全貼近大盤不會造成觀念的不同。


在以下的圖表,VTSMX 顯示於 Portfolio 1,TWN 顯示於 Portfolio 2,最長統計時間從1992年至2021年。我們不再特別找美股的所有歷史紀錄,因為我可以看到的S&P500指數從1928年開始,早期經歷過大蕭條、第二次世界大戰、與美蘇冷戰,後期又進入了網路時代,許多經濟狀況已與數十年前不同,而且我們為退休金準備的投資年期可能了不起20-40年,未必需要看到近百年的指數變化。


我們用1992年以後的指數變化資料,經歷過美國快速發展的10年,也有經濟發展停滯的10年,又經另一個股市大漲的10年,中間也經歷過網路泡沫、金融海嘯、新冠疫情等影響。這近30年的歷史績效與我們準備退休金的年期差不多,應可以當作本次分享的資料來源。


先從下圖開始看起,這裡統計的是從1992年至2021年,近30年的資料,美股的年化報酬率約是10.5%,台股的年化報酬率是7%,大概就是介於6-10%之間,落差不大。也可以看到美股在1992-2000年的股價成長近4倍,而台股高低點就介於10000-20000之間。美股2000-2010經歷了兩次大跌,沒有再創新高,而台股也差不多一樣。2010年之後美股與台股又大幅成長超過一倍。




注意看一下美股年化報酬率10.5%跟台股的7%,在30年的複利累積下,最後資產的總金額是171K跟68K,兩者相差了2.5倍。所以你說3%的報酬率差多少,如果時間拉得夠長,整體績效可以差很多。如果你的投資手續費被多收1%,30年下來總資產可以差到32.5%。


我認為我們要保守一點考慮,不要把2020-2021這兩年的資料計算進去,因為這兩年碰上新冠疫情的股價修正,又接上暴漲一倍的V型反轉,這兩年的績效會把整體績效變的特別好。這種事情未來也不知道會不會再發生一次,所以我們只統計到2019年底,再來看一次美股與台股的投資績效如何。



上圖可以看到,美股的年化報酬率變成9.74%,比前一張圖少了1%,而台股只剩4.77%,比上一張圖少了2.2%,可見這兩年的漲幅對台股報酬貢獻很多。如果你是在2019年底前查看台股的指數投資報酬率,美股與台股的2019年底總資產差了3.5倍,這不到5%的年化報酬率,是否會讓你對台股指數ETF投資卻步呢。


其實很多人準備退休金的時間並不會到30年這麼久,年輕時存錢買房,結婚養小孩,每一次都很可能把積蓄清零,真正可以認真開始準備退休金可能是40-45歲以後,距離退休年齡大概只剩20年左右,所以我們把時間期間縮短到20年再比較一次看看。


下圖是2001年至2021年的投資績效,美股的年化報酬率為8.46%,台股為10.16%,人家都說投資蘋果概念股不如直接投資蘋果,投資台股不如投資美股,但如果只看這20年的資料,台股的績效表現還優於美股呢。



台股在2020至2021這兩年的表現實在是太驚人了,績效一舉超越美股,如果排除這兩年不看,我們只看2001至2019年底的績效表現,數據呈現於下圖,我們可以看到台股與美股表現幾乎相同,年化報酬率都在7.25左右,也是有在6%-10%之間的標準。你可以發現,就只是少看兩年的數字,台股與美股的績效表現就一樣了。



或許你會說,這樣看就不是完整的20年了,而且有點玩弄數字的感覺。好的,那我們就把年期調整為1999至2019年,經歷過網路泡沫與金融海嘯,看看會發生甚麼變化。我們從下圖可以看到美股年化報酬率維持在7%,而台股只剩5.56%,總資產就差了35%。



或許你覺得差35%還好,至少台股年化報酬率也還有5%以上,那我們再來調整一下統計區間。如果你準備要退休的時間不是2019年,而是2012年呢? 我們改統計1993-2012年底這20年,如下圖,我們就會看到很大的區別,美股的年化報酬率還有7.8%,而台股卻只剩2.87%,20年下來資產只增加71%,遠不如美股的表現,兩者於2012年底的總資產差距2.4倍。



如果我離退休年紀只剩10年左右,我最近看很多專家提到0050過去10年的年化報酬率有7%以上,我是否還可以做股票指數ETF投資呢? 以下我就把投資年期縮短到10年左右來比較看看。


下圖是2009至2021年的12年投資績效,我們可以看到非常漂亮的投資報酬,美股的年化報酬率達到15.78%,而台股甚至達到16.32%,比前面說的6%-10%高出很多。如果用這個績效來看,12年資產變成原本的6倍多,我若100%投資股市應該是可以獲得滿不錯的退休金吧。



先別高興太早,我們再來看一下不同期間的報酬率表現如何。下圖我將投資區間調整為2000至2010年底,這10年的投資績效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美股的年化報酬率僅剩1.2%,台股僅剩1.58%,兩個股市的年化報酬率都比銀行定存還要低。看到這個數字,你還敢用股市來存退休金嗎?



我們再來調整一下時間區間,下圖把時間調整為1993至2000年底,美股的年化報酬率還有15.84%,而台股的報酬率僅有-0.8%,投資了8年後不但沒增加資產還賠錢,這時候你還有心情退休嗎?



上面的多張圖表從30年區間調整到20年與10年,在不同的起始年份與統計區間都可以得到差很多的投資年化報酬率,彷彿是故意在玩數字遊戲一般。其實我們還可以繼續找不同區間的10年與20年,找出最棒與最糟年化報酬率的數據,但玩這些數字遊戲一點意義也沒有,從以上的數據與圖表我們可以獲得一些結論:


  • 時間越長的年化報酬率數值比較具有參考價值,但也不需要太長,畢竟我們準備退休金的時間只有20-40年,看近百年的統計數字並不會更精準,過去的歷史也未必會在我們退休前發生,未來也可能發生過去從沒發生過的事情,重點是我們這20-40年的投資區間會落在歷史上的哪一段? 經濟大蕭條、世界大戰、還是景氣大爆發的榮景時刻。
  • 時間越短的數字落差越大,過去10年的年化報酬率不太具有未來的參考價值,我們剛剛已經看到了不同區間的10年可以看到15%也可以看到-0.8%的報酬率,你能知道未來10年會走哪一條路線嗎。
  • 不要以為美股一定比台股強,如果你的投資期間不夠長,你很可能在退休前剛好碰到美國盤整的10年,也可能碰上台股漲不破萬點的天花板,也可能碰到如2021年台股飆贏美股的情況,我不知道到時會碰上哪種情況,分散投資應該是比較好的策略。
  • 你看台股1993至2000年底與2000至2010年底的總投資報酬率不到2%,這是單筆買進一直放10年後的投資報酬率,誰說投資風險較高的標的就能獲得較高的報酬,如果方法錯誤一樣可以白忙一場。若你能定期投入新資金,再加上固定規則做股債再平衡,達到攤平成本、獲利了結、低檔加碼的效果,績效有較高的機會比單筆單壓股票市場好。
  • 退休時間必須要有彈性,如果剛好碰到股市大跌,資產大幅貶值,一定要有延後幾年退休的計劃與經濟準備。
  • 人的投資生涯沒有很多個10年,錯誤的財務規劃浪費掉10年,對理財績效與進度,還有必須跟著修正的投資方式,是會造成滿大影響的。


2021/7/2

股債配置降低波動就可以帶來更好的報酬嗎 (will lower volatility bring better profit)


很多投資專家都建議使用股債配置並定期做再平衡,可以降低資產波動度並獲得更好的報酬,但事實上可能並非如此。


我用三個資產配置方式來做說明:

Portfolio 1:股票100%,持股VTI

Portfolio 2:股票80%、債券20%,詳細持股內容請看圖1

Portfolio 3:股票60%、債券40%,詳細持股內容請看圖1



(圖1:Portfolio 2與3的股債配置)


下圖2是2002年開始投入一萬美元,期間不再投入資金,並且每年做一次股債再平衡的資產走勢。

我們可以看到在2015年以前,全股票(VTI)的績效一直都低於股債配置的組合,甚至在2008年股災的時候,差距拉的更大。但是從2015年之後,全股票的績效就開始領先股債配置,2017年之後更明顯的拉開,一直到2021年的6月底,差距是越來越明顯。




(圖2:2002-2021的績效表現)


Portfolio 1 在這將近20年的績效是年化報酬率9.7%,本金成長了6倍。

Portfolio 2 在這將近20年的績效是年化報酬率8.2%,本金成長了近4.7倍。

Portfolio 3 在這將近20年的績效是年化報酬率7.5%,本金成長了4.1倍。


由此圖表我們可以證明,只要時間拉長,全股票的投資績效確實會比股債配置的績效好,真的是這樣嗎?



投資績效的好壞,其實取決於「開始投資的時間」與你「查看績效的時間」,跟投資時間長短沒有絕對關係。



下圖3我只擷取2009年開始至2021年6月底的績效比較,如果你是在金融海嘯之後才開始投資,這12年半的投資績效,很明顯的是全股市的Portfolio 1勝出。


Portfolio 1僅用12年半的時間就達到年化報酬率15.9%,本金成長了6.3倍,比上一張圖表投資了近20年的績效還要好。所以投資時間越長,績效就會越好嗎?


(圖3:2009-2021的績效表現)


下圖4我只擷取2002年至2012年這10年間的績效表現,如果你是在2002年單筆買進股票,則這10年的績效表現,股債配置的績效一直都比全股市還要好。而Portfolio 2(股債80:20)與 Portfolio 3(股債60:40)的配置比例,在2000年網路泡沫後Portfolio 2的績效就比Portfolio 3差,但2003年以後股市變好,Portfolio 2的績效開始追趕,直到2006年超過Portfolio 3。


直到2008年金融海嘯發生後,Portfolio 2又落後給了Portfolio 3,股市占比較高導致跌幅較重,可以理解。只是這一跌一直到2012年,Portfolio 2的績效一直都無法超前Portfolio 3,如果我們身處在2012年,可能很多專家會說股債配置的績效會比全股市好,債券配置到4成的績效比2成又好,是因為波動降低或甚麼其他原因。


(圖4:2002-2012的績效表現)


看了上面這幾張圖有沒有感覺很錯亂,到底哪一種資產配置方式才是最好的呢? 答案其實就是要看你「開始投資的時間」與你「查看績效的時間」,換個方式說,就是看你真正需要賣出持股變換成現金的時間。


如果你是從2002年開始準備退休金,你走全股市投資的方式,想在2010至2012年左右退休的時候,你就會比使用股債配置的人吃虧。同樣是投資10年左右的時間,你若是從2009年開始投資,同樣走全股市投資的方式,想在2021年退休,你的報酬就會比股債配置要高非常多。而且實際報酬還會比從2002年就開始投資到現在,放了將近20年的人還要多,不管是用全股市還是股債配置的方式來投資。


這三個Portfolio有一個蹊蹺的地方,Portfolio 1 的VTI是全美國股市,而Portfolio 2與3的股市還搭配了其他國家的股票,並非只有單一美國。如果比較美國股市與非美國家股市的表現,會發現在2005到2009年之間,非美國股市的表現是比美國股市好的,所以那段時間的股債配置方式績效才會贏過只投資VTI的績效(參考下圖5)。


(圖5:1998-2021的美股與非美股績效表現)


但也不要看了上圖就因此覺得美國很強大,我要壓越高的比例在美國,績效就會越好。如果你要退休的時間是在2000年那個階段,那麼你未來會有12年的時間,績效都輸給非美國股票市場。至於美國跟非美國應該要怎麼配置,我也沒有答案,因為一切都是運氣成分。有可能美國大舉債擴大基礎建設之後又強盛了20年,也有可能因無限QE造成惡性通膨之後股市頹廢20年,未來的事情沒有人知道,自己決定了就不用後悔。


這裡簡單總結,投資績效好壞其實大多是靠運氣,並沒有哪一種方法就一定會贏過另一種方法,一切都取決於你開始投入的時間與比較績效的時間,花大量時間去研究配置方式或甚麼模型比較好並沒有很大的意義。但這也並不表示因此就隨便買就好,你還是需要找到一個合理且適合你的方式,可以長期持續的運作,至於績效好壞就不需要一直去比較了,你的目標是用對方法存到夠用的退休金,不是跟別人比誰的績效比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