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8/25

一般人對「年化報酬率」的誤解 (common misunderstanding of internal rate of return IRR)

 


我發現有些人對於報酬率與年化報酬率常有錯誤的認知與誤解,我特別寫這一篇來解釋年化報酬率,年化報酬率不只可以用在股市上,凡是要估算投資報酬率的情況都可以使用,包含房市、債券、與保險,對於年化報酬率的錯誤認知,會造成投資人忽視該注意的細節部分,甚至做出錯誤決策。


我們先來看一個例子,A項投資投入100萬,最後賣出資產拿回現金130萬,B項投資投入100萬,最後出售資產拿回現金150萬,直觀兩項投資,B項投資報酬率比A項目好,但如果加上投資時間這個資訊,A項目投資時間是2年,B項目投資時間是5年,換算成年化報酬率,A項目的年化報酬率14%就變成比B項目8.45%好了。


年化報酬率就是將投資年期納入考量,等同於,如果拿一筆本金進行投資,在計算每一年不斷複利再投入的報酬之後,年化報酬率會是多少,以投資項目B為例,如果在第一年以100萬元買進銀行定存,每年的報酬率固定為8.45%,而且每年的獲利都要再重新投入,5年後的定存結果,可以獲得約150萬元的本利得。


大部份人最常誤解的就是把年化報酬率當成每年可以獲得的報酬率,譬如投資項目B的年化報酬率8.45%,是在5年時間從本金100萬變成150萬的換算結果,但過程可能有一年是虧損了20%,某一年獲利了50%,但不管過程如何,5年後的總獲利就是50%,年化報酬率8.45%,常有人會在心裡當成每年都可以獲得約8.45%的報酬率,將有風險與波動的投資誤當成銀行定存,這個錯誤的認知會帶來出乎意外的錯誤期待。


影響年化報酬率的關鍵並非全然是每一年的報酬率,而是計算的時間長短,當評估時間是5年時,每一年的報酬率都會對年化報酬率影響很大,但當評估時間是50年時,每一年的報酬率影響力就會降低非常多,當然本金的多寡也會影響整體的報酬率。


我查到巴菲特的投資報酬率資料,他在1975-1984的年化報酬率為30.4%,但到後期越來越少,不是因為投資技術變差,而是資金規模越來越大,要獲得高於市場報酬的難度就越高,巴菲特在2005-2013年的年化報酬率就僅有10.3%,隨著資金規模越來越大,適合投資的選項就越來越少,最後就會貼近大盤投報率,可以預期的是,巴菲特的年化報酬率只會越來越低。



幾年前大家常說巴菲特的年化報酬率是20%,但請不要誤會這表示巴菲特每年的報酬率都會有20%,你只要做到超過20%的報酬率就打敗巴菲特了,巴菲特在1975-1984那10年期間的年化報酬率是30%,在他長達50年的投資期間,換算下來的年化報酬率還有20%,最後10幾年的資金是過往的數十倍,盈虧規模更勝於以往,可以想像他在前20-30年的報酬率有多高,這不是我們一般人用一兩年的報酬率能夠比較的。


報酬率相差2%聽起來很少,但若是年化報酬率相差2%,這個總報酬率差距會有多大,就取決於你所計算的年份有多長,看一下下表,2%的年化報酬率對於10年與30年投資期間所造成的總報酬率落差高達55%,若以3千萬資產來比較,20年的時間差距可以造成近1640萬的落差。所以投資基金每年固定扣掉的1.5%-2.5%管理費與手續費,在30年後與投資指數型ETF來比較,勢必會產生相當大的總投資報酬率的落差。



年化報酬率10%的標準並非是追求每年10%的報酬率(且也不可能辦到,因為投資市場一定會有高低波動),而是在好的年份要追求30%的報酬率,才能抵銷在不好的年份出現-10%或-15%的虧損,投資時間越長,年化報酬率就越不會受到很大的影響,但投資市場指數ETF的方式很難讓投資人主動追求高報酬與避免負報酬,因為在擇時進出市場的同時,也冒著因情勢誤判而錯過市場成長的風險,在不預測市場未來走勢的情形下,減少固定的管理費與手續費,就成了提高年化報酬率的第一步最簡單的手段。


如果你對自己的總體經濟見解與預測股票市場未來走勢很有信心,即使在投資指數ETF時也想要擇時進出股市躲掉大跌段,當然也可以,確實有人成功躲過了幾次,或許可以提高總體的報酬率,但請不要忘記,離開市場的同時,也同樣冒著錯過市場反彈而不敢再進場,或是再進場時的成本比之前出場時還要高的風險。



補充題外話:看到一個例子在比較A項目投資30萬,3年後本利得60萬,與B項目投資500萬,5年後本利得800萬的選擇,雖然B項目實際獲利300萬比A項目30萬高,但是A項目的年化報酬率比B項目高,選擇投資A項目比較好。


這個例子太簡化了年化報酬率的解釋,投資其實不能只看年化報酬率,還要看投資資本門檻與可持續年份,在上述例子中,雖然A項目用3年的時間獲利一倍,他的投資門檻就只有30萬,但不代表你有500萬資金,就可以投資15次A項目,同樣獲得3年一倍的報酬,舉例來說,自己經營一個小吃攤需要資金30萬,每年都可以淨賺到100萬,但當你想要開始複製開放加盟連鎖時,你就只能賺到賣給連鎖店家的原物料的錢,每一攤可以獲得的淨利只剩30萬,但是你可以重複複製變成100攤,甚至創造出規模經濟,你的投報率不如只有一家的時候高,但總體淨利卻不是只有一家小吃攤時可以達到的。


可投資年期也是一個考量因素,譬如1000萬投資一家餐廳,如果順利經營獲利,可能每年可以分紅賺到200萬,但餐廳的競爭很激烈,許多餐廳撐不過5年,或許1000萬的投資讓你每年都分紅200-300萬元,但5年後如果無法繼續經營,這1000萬的本金也可能都拿不回來,相對的,投資指數ETF只能期待6%-10%年化報酬率,但是卻可以一直放個50年也不會有結束到期的時候。


在考量投資項目時,不能單單只看年化報酬率多少,還需要考量這個投資項目的可存續時間有多長,這個項目需要的資金規模是否適合你手上的資金大小,資金與營業額大小,也會大大影響著投資人對於投報率的需求,當一個人有數十億的資產,如果他沒有想要追求增加10倍20倍的財富,他不一定會想要投資股市或新創公司,反而是買幾十間房屋店面來出租收租金,雖然每年的報酬率只有2%-3%,但實際的金額就足夠滿足他的家人與未來的子孫的生活需求。

2020/8/15

有好的金錢觀,但沒有正確的財務資訊反而會害了你 (the importance of correct family cash flow sheet)




今天看到了一篇文章「購屋時期的儲蓄方法(含支出預算表)」,內容主要是在建議大家優先儲蓄的概念,倡導收入先扣掉儲蓄後,才是可以支出的金額,這個觀念是正確的,但文章內容有一些錯誤的地方,還有幾個觀念也可以由這篇文章當作例子來做強調。




第一個明顯有誤的地方是,筆者似乎是忘記了固定支出裡有一筆「定期定額存款」,在前後兩張表做比較的時候都有出現,筆者為了凸顯先扣掉儲蓄在分配消費預算的差別,第一張表的最後只剩5千元可以儲蓄,而第二張表已經先存下了2萬元,但生活費只剩1.7萬元,都忽略了這筆2萬元定期定額存款。


如果這筆定期定額存款是為了存退休金,刻意不算在可分配的支出裡,那麼先扣下2萬元儲蓄,讓生活費只剩1.7萬元也不盡合理,畢竟圖表裡還有列出育兒費用,表示範例中的夫妻是有小孩的,不要說已經有一個小孩,就算是只有夫妻兩個人,一個月的生活娛樂費用只有1.7萬元,我相就算不是在大台北地區也是很拮据的,這個預算分配方式實在太難以實行。


筆者在文末解釋,夫妻兩人把一開始領到薪水的2萬元就扣下,再加上原本租屋的費用2萬元,就等於有4萬元可以用來支付房貸,進而反推可以購買1200萬的房子,但其實加上固定支出裡的定期定額存款,實際存下來的錢是4萬,加上租金是6萬,以夫妻兩人的收入為10萬元的例子,一個月可以存下4成收入可說是相當厲害,或是生活要過相當拮据,而且為了買房子,可以月繳3-4萬元的房貸,卻只有1.7萬元可以過生活,這個比例實在是很有問題。


以上幾點不合理的地方,我猜想,筆者很可能是忘記了固定支出裡有定期定額儲蓄這一筆,把他當作真正的花費了,不討論這個金額計算是否有數字問題,在這篇文章,雨果認為還有幾點不太貼切實際生活的地方。


第一點是預算分配問題,第一章表裡列出飲食預算是15,000,民生用品3,000,娛樂是4,000,網購與零用錢占了10,000元,以我本人記帳20年的經驗來看,飲食費用不會到15,000這麼高,反而民生用品只有3,000是不夠用的,4,000的娛樂費對夫妻兩個人來說,大概一趟外縣市的小旅遊就用完了,但網購與零用錢卻又高達10,000,比民生與娛樂預算總和還高。


在固定支出的部分也有問題,依項目來看,範例中的夫妻是有小孩的,預算估10,000,我暫且就認為是一個小孩,小孩已經是國小以上的年紀了,而且沒有補習或課後才藝,否則育兒費用每個月10,000與現實狀況會有段落差,在來交通與油費要10,000,應該是開車的費用,包含油費與停車費,否則如果只是摩托車與捷運的話,兩個人大概5,000就夠了,但最大的疑問是,交通費不應該算在生活費用裡嗎? 固定支出指的應該是無法避免也不會改變的支出,譬如每年要繳的保險費、燃料稅、停車費、房屋租金或房貸,就連育兒費用也不太應該算在固定支出裡。


最後必須要強調,這個表中忽略了很多大筆的一次性費用,譬如人壽保險、所得稅、過年紅包、年度性的旅遊費用等,據範例中的條件,這些費用一年可能會需要準備20萬,這都不在這個預算表的規劃中,如果用這樣的方式就去推算這對夫妻可以負擔1200萬的房子,實在是過於樂觀。更何況還沒有計算準備頭旗款的部份,每個月存2萬元,要10年以後才存的到240萬的頭期款。


我想強調,平常生活記帳真的很重要,真的認真記帳,才會真的知道你的家庭每個月、每年實際的支出是多少,有很多費用是你平時想都想不到的,你的資產也在這不知不覺中一筆一筆的付出去,而你自己卻一直以為你一個月只有花多少錢,當需要做這種財務規劃的時候,錯誤的資訊可能會帶來嚴重的後果,譬如文中的夫妻如果真的買了1200萬的房子,非常有可能會讓生活變得很不好過,小孩的教育也需要犧牲掉,拮据的生活導致夫妻失和,更慘的是房貸負擔不了而淪為銀行法拍。


問問自己,你真的清楚你一個月的伙食費支出是多少嗎? 你一個月支出了多少非必需的娛樂費用? 你一年的保險費繳多少錢? 大概估算一下,在實際紀錄一下實際花費,你可以發現落差有多大。

2020/8/13

50歲前保障靠保險,50歲後保障靠積蓄 (insurance and investment cover our life)

 


保險幾乎是現代人都會買的金融商品,好的保險商品可以幫助你用很低的成本獲得一定程度的保障,保險商品有很多,舉凡壽險、醫療險、意外險、癌症險、重大疾病/傷病險、長照險、失能險、儲蓄險、年金險、投資型壽險等,如果保險觀念正確,規劃適合自己需求的保險產品,可以用合理的成本來規避一些可能發生的風險,但是否每一個人都必須要買保險呢?


其實高資產的人就不一定要擁有保險,保險的最基本目的是要幫助一般人規避無法承擔的風險,譬如如果發生意外,家裡的妻小會頓時沒有收入而造成生活困難,所以一筆幾百萬的意外險可以幫助家人在短期內不用擔心生活費用,又譬如發生重大疾病需要開刀,並且需要一兩個月的休養時間無法工作,醫療險就可以用來分擔醫療費用,甚至是無法工作期間的生活收入。但是對於流動資產上千萬的人來說,應該都足以應付這些風險,就算生病一次的醫療費要200萬元,高資產的人也不至於無法負擔,只是會對自己的資產累積造成很大的影響。


所以對於高資產的人,保險並非必須要擁有,但是擁有保險卻也可以保護他們累積的資產,如前面的例子,如果發生癌症,需要花費200萬做治療,這筆醫療費用也占了1千萬資產的20%,不可謂影響不大,但如果保險費用可以理賠到150萬,對於資產減損只有50萬,5%的影響範圍應該比較能接受,但如果資產是10億以上的人,光房地產就有10幾棟,500萬的醫療費用對他們來說應該也不是甚麼問題,這時候,保險對資產10億以上的人來說,主要目的就不是要規避風險或是減少資產受損,而是保護資產、節稅、與傳承資產,希望資產可以盡量完整的傳承給後代。


對於一般人來說,年輕時候還在工作打拼累積資產,還要生兒育女養家甚至養房,要在短時間累積到上千萬資產實在是不容易,所以保險就是必須要的轉移風險手段,在人生努力的過程中,不被意外的發生打倒,或是影響到了家人的生活。


一般來說,30歲以前的保險保費相對低廉,大家可以趁還年輕的時候多規劃好保險,如果等到50歲才要買保險,那個時候的保費可能會比30歲前貴一倍以上,我們應該在保費價格還低的時候,利用保險來轉移意外與生病的風險,並同時累積資產財富,來應付年老之後的生活風險。


為什麼50歲以後的保障就不太能靠保險呢? 第一個原因是,50歲後的保險費用太高,能負擔的金額裡能買到的保障太少,需要的保障又負擔不起那個保險費,第二個原因是通貨膨脹已經吃掉你原本的保障額度,想一下你在30歲時買的醫療險,假設你買了日額2000元的住院理賠,在當時看起來已經很足夠讓你住2人房,但30年後到了60歲,日額還是只有2000元的話,可能2人房一天就要6000元了,如果你沒有隨著年齡增加繼續買醫療險,那麼你的保險保障到年老需要用到的時候都很可能會不夠,你還是要自己負擔大部分的生活與醫療費用。


建議比較好的規劃是,在40歲以前用費用比較便宜的定期險(而非終身險)來規劃需要的保障內容,基本的意外險與醫療險一定要有,能力好一點就再規劃癌症險、重大傷病險、失能險等,而壽險要看你的家庭需求而定,同時在保險之外,必須要有紀律的拿出一筆錢進行投資,持續地累積自己的資產,在50歲以後,如果你已經累積到了500萬現金資產(不能算進自住的房地產),這時候你已經有基本的經濟能力可以可以負擔保險不足以涵蓋的風險了,如果資產可以超過千萬,可能光投資理財的被動收入,譬如租金、利息、股利等,就足以當作生病時的醫療與生活備用金,已經沒有必要再靠保險來規避風險了。


保險的目的是要保護基本生活進而累積資產,並非要靠保險累積資產,50歲以前的保障靠保險,是利用保險商品來保障自己的生活,還有保障自己的資產累積進度不因生病或意外而受拖累,目標是要能在50歲之後就有足夠的資產可以保障自己的生活,不會因短期失業或生病就大大影響現有生活,而過去已經擁有的保險就當作是一些資產彌補,但已經不需要再靠更多的保險來保障自己了。

2020/8/12

我該投資美國股市嗎 (should I invest the US market)

 


近幾年有越來越多人推薦投資美國股票市場,有人說美國市場沒有漲跌幅限制,又可以買到世界級的公司,交易量大比較不容易受到特定買盤操控,是否投資美國股市真有比台股還要簡單獲利嗎? 可是英文不好的人可以投資美股嗎?


會考慮投資美股的人,絕大多數都已經有幾年的台股投資經歷了,我們來看看台灣股市的特性,台股大約有1600多檔上市公司股票,半導體與電子業佔了大約一半,大多數都是屬於交易量很小的中小型企業(平均單日交易量低於1000張),外資會買的企業大概市值要排上前百大才有機會,而且因為小型股的交易量小,容易被特定買盤操控,只要手上有幾億台幣資金,就可以把一檔股票炒高好幾倍,炒出新聞熱度後,再脫手賣給小散戶。


投資台股的好處是,部分公司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聽到接觸到,公司資料與新聞也都是中文,財報閱讀起來比較輕鬆。相較於美國股市,台股的侷限就比較多一些,譬如全球型的大型企業相當少,每次需要買入1000股,資金門檻較高,小型股容易被投信、禿鷹操作坑殺小散戶,每次下單的手續費要0.1425%,單日最漲跌幅有10%限制,而且產業較集中,光台積電佔台股指數的比例就將近30%,第2名的聯發科只佔了3%,台積電一家的市值權重就等於第2名到第23名的上市公司市值總合,台股明顯失衡。


相對來說,美國身為世界經濟大國,美國股市的優勢就是上市公司較多,美國上市公司就有超過8000檔,市值排名在前的大型企業幾乎都是你我耳熟能詳的公司,譬如蘋果、迪士尼、微軟、星巴克、亞馬遜、Facebook、google、嬌生、Visa、寶鹼、英特爾,而市值最大的前兩大美國企業,微軟與蘋果,加起來的市值也僅佔美股10%,而美國股市的整體市值在全球總體經濟佔了超過50%,美國股市沒有漲跌幅限制,可以一天大漲200%,也可以一天跌掉95%,由於全球金融機構大多都會在美股進行投資,交易量相當的大,只要稍有點知名度的公司幾乎不太會被操控,每次最低購買量只要1股,門檻相對簡單,最重要的是許多家美國證券交易美國股市是0手續費,對於喜歡短期交易的人來說,成本比台股低很多。


當然要投資美股相對也有一些難度,譬如英文能力,國外公司較不容易取得中文資料,可以靠google翻譯稍微克服,透過台灣的複委託投資海外股市,手續費比台股高,比較好的條件大約是0.15%-0.3%,而且有單筆金額最低限制,大約是15-30美元,想要透過美國券商投資就需要上網開戶,還好現在網路上教開戶的資訊很多,而且有些券商還有中文網頁,過程不是太難。


要投資美股雖然有一些麻煩,但其實相關資訊在網路上都很容易找到,只要克服這一點點困難,透過美股投資可以獲得的好處相當多,以下可一一舉例:


  • 想投資蘋果就可以直接買蘋果的股票,不需要在台灣買蘋果概念股,而且很多概念股都只是沾到一點點邊而已。
  • 美股的公司有許多世界級的企業,成長力與影響力多比台灣的企業高,就算是投資ETF,美股的ETF產業分散度也會比台股ETF高。
  • 美股市值大,不容易被操控,台灣的小型股市值可能小到用幾百萬資金就可以讓該股當日漲停,大型股漲跌還會受外資與法人影響,而美股交易量大上許多,幾億美金的資金也無法操作市場價格。
  • 美股最少交易量是1股,譬如目前台積電在美股的ADR價格大約是80元,也就是2400台幣就可以買進台積電股票,但在台灣股票市場一次需要買1000股,以目前的股價,想買進台積電至少要準備42萬台幣。
  • 透過美國券商購買美股不需要手續費,台股需要0.1425%的手續費與0.3%的交易稅,對於頻繁交易的人來說,一年的手續費可能就要好幾萬塊。
  • 美股通常是「季配息」,台灣大多是一年配息一次,美股配息對於股價影響通常都小於每天市場上正常的波動。


投資美股也有一些的風險,譬如:


  • 如果發生券商倒閉該怎麼辦呢? 其實美國券商大多有參加SIPC (Securities Investor Protection Corporation),SIPC會替投資者提供50萬美元的保障。
  • 有美金匯率風險? 想投資其他國家,匯率變動是很難避免的,但美元是世界貨幣,台幣對美元有一個滿穩定的兌換價位範圍,已近20年來說,美金對台幣大約落在28-35元之間,除非是美國或台灣發生大動盪或是經濟快速成長,譬如台灣錢淹腳目年代,美金對台幣從40元暴漲到24元,否則應該不會發生大幅度的變動,但比較保險的作法還是定期不定額的換匯,將匯率成本控制在一個平均值。
  • 交易時間都是在深夜? 如果你做的是價值型投資,交易時間就不是你的問題,券商可以預先掛單,符合條件與價位才會成功交易,如果是做很短期的交易需要盯盤,那就需要犧牲一些睡眠時間盯盤了,3月中到11月中的開盤時間是 21:30~04:00,11月中~3月中的開盤時間是 22:30~05:00。


還有一些小疑問其實也都很容易克服:


  • 美國公司我不熟? 你平常在用的服務或產品,很多都是美國公司,譬如 google、Facebook、蘋果、可口可樂、微軟、NIKE、Visa與Master信用卡、Intel等,我相信你對他們的熟悉度可能還比台股的大多數公司還要高,不信你試著回答看看,扣除銀行金融類股,排名第5的台塑化、第8的台達電、第10的南亞、第14的統一(不是統一超)、第20的日月光、第23的廣達,分別是在做甚麼?
  • 外國人的股利會扣30%稅金? 美國公司比較重視股價增長,特別是會透過回購股票來拉抬股價,股息配發比例不高,即使扣了30%的稅金,可能差別也不大,如果你有外國身分開戶,依該國家的稅法協定,可能只需要扣10%-15%,如果購買外國公司在美國發行的股票(ADR),配息大多都不需要扣30%的稅。


投資美國股市需要透過台灣證券公司複委託,或是直接在美國券商線上開戶,差別是台灣複委託的交易手續費相當高,而美國券商幾乎已經是0手續費了,這兩點造成成本相差許多,但是如果考量意外發生,海外資產變成遺產,台灣券商還可以協助你處理海外遺產問題,而在美國券商的資產,就要透美國券商來處理,會被要求填寫一些表格,還會被美國扣一筆遺產稅約15%-35%不等,手續會麻煩許多。


規避風險的方式,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分散」,分散投資股票的數量,分散在不同的市場,分散用不同的投資管道做適合的投資操作,分散美金與台幣間換匯的時間。

2020/8/7

投資理財心態淺談-投資(mentality of life long financial investment)




投資理財是每個人一輩子都要學習的課題,理財是將自己的資產做更有效率的運用,並且避免自己陷入現金不足的窘況,而投資是理財的方式之一,理財不只是想要透過投資賺更多錢,更應包含了儲蓄、保險、房地產、甚至信託的規劃,而本篇將會針對投資的部份做探討。

投資沒有一定對的方法,對於不同的人,不同的家庭與經濟背景,不同的心理層面,不同的人生需求與理想,都會有不一樣的投資理財建議,沒有一套完全適合每一個人的投資方式,有的人對於研究公司財報很有天份,有的人對於時事與趨勢特別敏感,有的人對於金流操控特別強,甚至有的人有特別關係,可以獲得小道內線消息,一筆投資就可以翻漲10倍。

我們在參考別人的投資建議時,需要先了解其原理與背後因素,考量是否適合自己的經濟狀況與需求,甚至最好實際投資測試幾次,驗證是否如自己所想的,可以透過這樣的投資方式來有效率累積提升資產,絕大多數的人在一開始投資的時候,都是想樣快速獲利致富,但許多人常常花了10幾年的時間,才能調整到對的心態與對的方式,更多人是直接放棄投資,或是用不適合自己的方法一直虧錢到終老還不認輸。

對於大部分的一般上班族來說,沒有豐富的財經知識,沒有豐沛的資產與月收入,也未必有很大的興趣花時間去研究上市公司的資料與股市,對於這些人,金融市場也有一些簡單的投資工具可以幫助這些人進行投資理財。

針對不想花時間研究金融與股票市場的人(不是看看財經雜誌報紙這種研究),就不該期待投資時想要獲得幾十%或甚至是好幾倍的報酬,只要追求可以獲得贏過通貨膨脹率的投資報酬就算是滿足了基本需求,譬如儲蓄/紅利型保單,如果願意承擔更高一點的風險,指數型ETF可以讓你取得貼近市場報酬的成效,這接金融商品都是不太需要花太多時間做研究,只需要學習基本的理財投資觀念即可達到。

現在取得理財知識的管道相當多,網路上搜尋一下就有許多文章與影片可以學習,花些時間消化,就可以擬出一套比較適合自己的基礎理財計劃,隨著相關知識的增加,在逐步調整計畫內容,將更多更適合的金融商品加入投資規畫裡。您可以參考另外兩篇文章「資產配置建議」,「了解適合自己的投資選項」,隨著人生階段的不同,也需要跟著調整投資理財計劃。

近幾年市場上對於ETF的推廣相當普及,不只是美國的各式ETF,台灣的0050與0056也是最常被提及與應用的選擇,最近幾個月剛上市的00850與00878更是在剛上市的時候就狂暴大量與溢價,由此可見ETF在近期的受歡迎程度,ETF可能是最適合大多數一般投資人的投資選擇,當瞭解的更多後,個股、基金、債券、特別股、保險、外匯、甚至期貨與選擇權都可以是理財的規畫選擇。

投資先要有正確的觀念與心態,如果在不了解各種金融商品的優缺點與風險的情況下,就想透過別人或報章雜誌的介紹進行投資,並想獲得數倍的報酬率,最終常常都是不但沒有獲利還賠光本金,錯誤的心態與期待所進行的投資不叫投資,而是賭博,投資的觀念也需要隨著時代的進步與時俱進,同一套方式不保證能持續使用30年。

投資理財是一輩子的課題,理財的層面範圍很廣泛,投資只是其中一個項目,在開始進行投資之前,務必要做一些功課,詢問有經驗的人聽聽建議,看看理財觀念的文章,把基礎觀念建立好,然後確實執行,並適時調整。投資過程中一定會有虧損的時候,虧損有可能是一時的虧損,也可能是因為方式錯誤,在投資過程中都是透過不斷的學習與調整,磨合到最後找到一個最適合自己的方式。

2020/8/6

嘉信匯款回台操作教學 (Schwab send wire to Taiwan instruction)




你如果已經申請了嘉信的簽帳卡,那麼平常需要用一點資金的時候,可以從提款機提領一些錢嘉信帳戶裡的錢出來,如果你需要使用比較大筆的資金,從提款機提領會比較麻煩,建議還是直接從嘉信帳戶一次匯回比較方便,本篇將依步驟解說如何從嘉信理財(Charles Schwab)匯款回台灣的外幣銀行帳戶。 

如果你還沒有嘉信的簽帳卡,請參考這一篇說明「嘉信提款卡(簽帳卡)申請與開卡方式 Schwab Visa Debit Card」。


Step 1.

登入嘉信帳戶,並開啟「Accounts\Transfers & Payments\Send Wire」頁面。
「From」的部分選擇你的帳號,「To」的部分選擇International (USD),匯款到台灣銀行的外幣帳戶。




Step 2.

Amount to be Wired:輸入欲匯款金額。
Date to be Wired:選擇匯款日期,基本上只有當天與隔天可以選。
Destination Bank:請輸入銀行的SWIFT代碼(範例是國泰世華銀行)。
輸入後按一下Validate按鈕檢查是否輸入正確
For Credit To:輸入外幣銀行帳號。

(如果您是申請offline匯款,會被收取$25手續費,若是申請online匯款,會被收取$15手續費,如果帳戶價值超過10萬美元,每一季可以有3次免手續費優惠。詳情請參考收費說明)




Step 3.

Account Holder Name:輸入你的銀行帳戶全名。
Address of Account Holder:輸入你的英文地址。
Country of Account Holder:選擇你的國家(Taiwan)。
Do you have any For Further Credit instructions:如果不是匯款給券商或中介行,是直接到你的銀行帳戶的話,這裡就選No。

然後按 Continue。





Step 4.

這一頁讓你檢查你的匯款金額與銀行資料是否正確。





Step 5.

下面的 Terms and Conditions 有兩段需要打勾,請把「I Agree」勾選起來,就可以按「Submit」送出了。





嘉信匯款回台灣的步驟很簡單,可以在網站上直接完成,以上是一次性匯款回台的操作說明,如果是需要申請定期匯款的,需要另外填寫表單申請,無法直接在線上申請,請在下圖裡「To」的地方點"International form"取得得表格填寫,並透過Messages送出。




得到嘉信的客服回應,嘉信可以將帳戶裡的資產匯到海外他人的銀行帳戶,可以怎麼運用請自行發揮想像力,以下是客服回覆的原始訊息。


You are free to wire funds to a third party's bank account overseas. Please follow steps below on Schwab.com if you wish to do so:

1. Click on Accounts.
2. Click on Transfers & Payments.
3. Click on Send Wire.
4. Select your Schwab account where the money is coming from. 
5. Select International (USD) where the money is going to.
6. Enter the amount and the recipient bank information.


2020/8/3

時間就是金錢的錯誤認知 (misunderstanding of time is money)




相信各位都聽過「時間就是金錢」的觀念,教育我們不要浪費光陰,時間就如同金錢一樣珍貴,長大以後的認知,可能變成浪費掉的時間可以用來賺錢,我的每個小時都是有價值的,甚至電影裡出現「我一秒鐘幾十萬上下」的經典台詞,顯示每個人的時間都有其價值,而且每個人的時間價值都不同。

時間就是金錢(Time is Money)如果用一個人的工作產值來衡量,或許也是一種說得通的理解方法,一個飲料店打工的工讀生,每小時的價值可能就是160元,郭台銘每小時的價值可能就是好幾億。但我們不能將「時間就是金錢」解釋成「時間等於金錢」,如果用上等號,表是兩者是可以互通互換的,時間可以變成金錢,而金錢也可以變成時間。

我們知道你可以拿時間去工作賺取(換成)金錢,但是你無法將金錢換成時間,時間是上帝給人們最公平的度量標準,不管你是貧賤或富貴,每個人一天都同樣是24個小時,差別僅在於你如何使用你的時間,有人說有錢的人從台北到高雄可以花比較多錢搭高鐵,想省錢的就搭台鐵,兩者相差4個小時,有錢人可以用多一點錢買到4個小時的時間。

不,我認為這樣解釋太簡化了,充其量,有錢人只是用更多錢來將時間使用的更有效率,但他並沒有比其他任何人擁有更多時間,如果搭台鐵的人可以善用在火車上的5-6個小時,可能是讀書、做報告、研究某個產品,他在火車上的產值可能比其他人都高,而搭高鐵比較快到達高雄的人,雖然提早了4小時到達目的地,但在車上是睡覺,下車後是提早回家去看了一場電影,或許就個人收穫來說,搭台鐵的產值比較高,但對於搭高鐵的人來說,他在這段時間所獲得的休息,可能對他個人來說是很有價值的,相對地對於產值的影響未必亞於在車上利用時間看書的人。

在投資的世界裡,時間也可以就是金錢,因為投資績效是需要足夠長的時間去累積出來的,如巴菲特所說,你要讓雪球越滾越大,會需要一條足夠長的雪坡,如果你期望買進某檔股票後就可以賺到連續好幾天漲停,這期待不能算是投資而是投機,想要賺複利的效益,也需要給他足夠的時間才能滾出明顯的報酬。

你可以好好利用時間去閱讀投資理財相關書籍與影片,好好加強本業的專業技能與知識,來增加自己的本業收入,然後用足夠長的時間與足夠的本金,用對的方法來將時間轉化為更多的金錢,想要快速致富的人,無疑是在進行一場賭博,而且勝率比賭場的比大小還要低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