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9/23

輕鬆存錢法, 實行預算管理 (manage budget to save money)

 



收入再高,如果都花掉存不下來,那麼談論投資理財與退休都是多此一舉,過去的文章曾提到用預算管理法來協助儲蓄,實際上可以怎麼操作呢? 本篇將舉實例來做說明。


我們可以將預算分類成「每年基本固定支出」、「年度特別預算」、「每個月基本生活費」,每年基本固定支出指的是每年一定會需要付出去的費用,涵蓋的範圍可能有人壽保險、汽車保險、紅包、學費學貸、貸款等,每個月基本生活費指的是每個月日常生活費用的預算,包含一般三餐、娛樂(電影、KTV、朋友聚餐)、特定費用(衣服、手機配件、拖鞋、罰單)、交通(加油、公車捷運、停車費),年度特別預算指的是不確定的預備預算,譬如今年有可能要換手機電腦、結婚紅包、國內外旅遊、汽機車維修等,我們先預留一筆預算來支付這一類的支出,因為單筆金額較大,無法用每個月的基本生活費來支付。


把預算設定好之後,就要盡量將花費控制在預算內,只要一年結束後,總花費離預算很接近(超過一點也沒關係),就可算是照計畫實行了儲蓄計畫,而每個月可以省下來的金額也清清楚楚,可以用來規劃適合的投資理財計畫,養成這樣的記帳習慣,就會很清楚自己每一年的實際花費有多少,許多人在拿捏自己每個月與每一年的花費時,常常會忽略了日常生活中許多小金額的支出,還有每年只付一次的費用,譬如保險,實際花費金額很可能比你所以為的還要多一倍。



Excel檔案下載


我們可以用Excel表來協助記錄花費,這樣就不用被特定軟體給綁住,也有很大的彈性做更適合自己的修改,這個範例把每個月的日常生活費預算設定在1.5萬,分別是(1)飲食費用3000元、(2)娛樂費5000元、(3)特定費用6000元、與(4)交通費1000元,日常生活記帳不需要記很細,其實名目是甚麼也不太重要,一般很少人會回過頭去檢討花了甚麼錢,哪一筆花了太多,但預算記帳法可以讓你知道你的預算還剩多少,是不是該開始節省開銷了。而(5)特支、(9)租金、(0)家用是年度的預算,所以隔開來劃分,會做整年度的累積計算。


Excel的使用方法,每一天都會有5行與3個欄位,可以記錄最多5筆花費,每一筆花費需要填入三個欄位,第一個欄位是消費類別,需填寫B欄位相對應的數字,第二個欄位需填寫消費金額,第三個欄位填寫消費項目,上面的統計表格就會自動做統計,如果一天有許多筆消費金額,建議是把同類別的總計在一起就可以了,我們不需要知道消費的細節,譬如假日出遊有吃了2餐、買了一些小吃伴手禮、還有一些小遊戲,我們僅需要在表裡紀錄(2)娛樂,把所有金額加總成一筆即可,說明就寫上出遊。


我們看第一張圖表裡1/4有一筆1235元的聚餐費用,因為這個金額不是一般生活三餐的花費,而是一個月可能僅有一兩次的費用,金額又高,所以歸類在分類(2)的娛樂費,1/5有一筆270元的午餐費,因為是一般的用餐費用,所以歸類在(1)飲食,3/5扣繳了一筆3600保險費,由於保險費一年只會繳一次,所以算在(5)年度特定預算裡,4/4買了一個捕蚊燈,由於金額不高,所以可以算在當月的(3)特定預算裡,如果金額是5000元,馬上就會用光了當月的特定預算,如果會影響當月的消費規劃,就可以考慮把分類歸類在(5)年度特定預算,但同時也會影響到年度特別預算的分配,可能就會影響到更換手機電腦或旅遊等規劃。


日常花費紀錄有幾個原則:

  • 盡量每一筆費用都要記下來,就算只花了20元吃冰也要記。
  • 不需要記錄明細,只需要記下類別與金額即可。
  • 預算是控制花費的方法,不是限制花費。
  • 偶爾漏記一筆沒有關係,年度花費不會因此受很大影響。



我們同時也可以利用預算表來試算每一年可以存下多少錢,左邊是每個月的消費預算規劃,右邊是年度支出預算規劃,右邊的年度支出大多是屬於確定的固定支出,這邊我習慣使用年終獎金來支付,第一欄是沒有買車的預算,內容沒有汽車保險與稅金的費用,所以年終會剩餘4萬元可以運用,如果有買車,每年就會多出4-5萬元的車險與稅金支出,年度固定支出就會超過年終獎金,必須要另外從每個月的薪資存下這筆費用。


左邊簡單統計了每個月的消費預算,每個月1.5萬的生活費、每個月1.5萬的租金、每個月1萬元給父母的家用、由於每年特別費用預算只剩4萬元,一趟旅遊或換一支手機可能就沒了,不足夠應付臨時性的大筆支出,所以另外規劃每個月要再留下1萬元補充年度特別預算,如此,每年的年度特別費額度可來到16萬元,月薪扣掉這些預算之後,每個月會剩下1萬元可以存,一年可以存下12萬元。


如果你覺得以上的預算規劃,可以存下來的錢太少,那麼你就可以進行調整,看是哪裡的花費要減少,通常進行一段時間之後就會知道哪個類別還有空間可以節省下來,雨果在過去10幾年的記賬過程中,最令我意外的是日常飲食花費,其實佔每個月的花費比例很低,反而是偶爾買一樣小東西的特定花費比預期的高不少,可能我個人比較不重視美食,預算規劃真的很因人而異,而這些預算金額也會隨著價值觀、人生階段、收入而修正。


在運作了一兩年之後,應該就可以調整到很真實且符合自己需求的預算規劃,也更能確定每個月與每年可以存下的金額,這時候就可以做出類似下表的退休金推估計畫,清楚的計算一下目前手中可進行投資的現金資產,還有每個月可以存下來的金額,以一個合理年化報酬率來推算,到了幾歲的時候可能可以累積到多少退休金,目前離實際目標還差距多少,目標退休金是否符合現實。此表只是用來做一個簡單的推算,若保持目前的儲蓄速度與合理報酬率,在接近退休年齡時可以累積到多少退休金,真實人生當然是充滿著變化。




2020/9/22

Vanguard美國房地產ETF VNQ (Vanguard Real Estate ETF)

 


我們討論過全美市場的ETF(VTI),也討論過債券的性質,在股債搭配之外,房地產REITs也是可以用來做資產分配的選項之一,這篇我們會介紹Vanguard推出的全美房地產REITs ETF VNG (Vanguard Real Estate ETF)。


Vanguard Real Estate ETF成立於2004年9月,代號為VNQ,總管理費 0.12%,主要是追蹤MSCI US Investable Market Real Estate 25/50 Transition Index,規模達574億美元,投資標的以投資辦公室、飯店、與其他房地產的REITs股票為主,風險等極為RR4。


結至8月底止,總持有181檔房地產相關ETF,本益比34.8倍,淨值比2.4倍,ROE為6.1%,專門的REITs(Specialized REITs)佔了41.5%,住宅REITs佔13.5%,工業REITs佔11.5%,醫療類不動產佔8.5%,零售業REITs佔8.2%,辦公室REITs佔7.7%。


這檔ETF的表現,在過去10年的年化報酬率為9.26%,自2004年上市以來的年化報酬率也有7.91%,我們可以看下表呈現的淨值市價走勢圖。




從淨值走勢圖裡可以看到,REITs並不是一個很穩定的投資標的,在08年因房市引起的金融股災當然的也影響了REITs的表現,跌幅甚至比股市大盤還要高,在2020年因疫情造成股市大跌的時候,股市大盤跌約33%,而REITs的跌幅接近50%,如2020年的時候,當股市V型反轉上漲之後,REITs的反彈比較緩慢,可說當股市上漲時,REITs市價漲幅不如股市,比較偏向穩定領息,但當股市崩跌時,REITs同樣會跟股市一起下跌,甚至跌得更多,並沒有如債券的防禦效果。


本篇僅做ETF介紹,並無推薦購買的目的,投資人請自行研究自負盈虧。

2020/9/16

要求加薪的要件 (the key to get salary raise)

 


想投資理財得先要有財才能理,投資獲利主要的三個要素有投資本金、投資間期、與投資報酬率,其中又以投資本金是自己可以完全控制的,想要獲得有感的投資所得,最重要的就是投入的本金,而增加投資本金最快的方式就是想辦法增加本業收入,當本業已走到天花板,或是對本業沒甚麼興趣,再來考慮斜槓人生。


本篇想要討論的是一般上班族如何在職業生涯增加本業收入,想要增加本業的薪資收入,當然第一要點就是專業技能要夠,能把基本該負責的工作做好,如果想要再提高薪資,那就不能只是會做基本的工作,必須要增加自己的實力,才有機會被老闆賞識賦予重任,提高職位與薪資。


現在很常聽到年輕人說,公司付給我多少錢,我就做多少事,給我這麼少錢,我就準時上下班,上班時間能摸就摸,上網看影片玩遊戲,殊不知自己就把自己的人生給白白耗掉了。年輕人希望公司要先幫我加薪,我才願意做更多的事情,但公司的角度是要先看到一個人的價值,才會願意給符合其價值的薪資。


想要在公司裡晉升加薪,以下幾點供參考:


  • 工作內容廣與價值高,已超過你的薪資水平,且工作內容不容易被新進人員取代。
  • 工作經驗累積深厚且有價值,不容易被其他人在短時間內補上,公司會因你的離開而損失或發展受限制。
  • 專業領域廣,涉及不同領域可以為你帶來出乎意外的想法與價值(think out side of box)。
  • 向上管理,讓老闆或主管熟知你的工作內容與實際貢獻。


老闆開公司的目的為的就是賺錢,付給員工的薪水盡量以最少的錢找到適合的人做好該做的事情,其實非常合情合理,如果一個員工就只做基本職務內該做的事情,他的價值就是老闆目前願意付出的薪水,只有在公司營運很好,老闆才可能因通貨膨脹幫員工整體調整個3%-5%的薪資,如果想要獲得10%、30%的加薪幅度,第一要件就是要讓老闆覺得你有這個價值。


如果你的工作內容幾年來都一樣,基本上薪資應該已經來到產業水準,每一兩年調薪一兩千塊還可以期待,但如果想要薪資增加一兩萬,對老闆來說,他很可能可以用同樣的薪水再找到一個人來接替你的工作內容,可能只需要等待半年一年就可以完全上手,但如果你可以做的事情(幫老闆解決的事情)很多,老闆再換一個人會很難找,或甚至要請兩個人才能接替你的工作,那麼老闆就會願意多加五千、一萬來留住你,當然你要主動向老闆要求加薪,而且你的價值要讓老闆看的到。


另一點是你的工作需要很長時間的經驗累積,你的工作經驗能帶給你額外價值,老闆也會比較同意你的加薪要求,譬如一個開發工程師在公司做了10年,全公司的系統幾乎都經手過,不管是由他開發或是可以負責維護,老闆重新找一個人進來,就可能需要面臨維護速度慢,或甚至找不到系統問題的窘境,如果老闆知道你有這樣的價值(同樣是要讓老闆看的到),老闆可能更怕你離開,就會願意幫你調薪五千、一萬的。


你的工作專業能力最好不要僅侷限在同一個領域,最好是其他領域也能都了解,甚至可以負責做一些簡單的工作,一來便於跨部門溝通,二來有升遷機會時,能了解各不同領域的人會比較容易被任用更高階的管理職,如果你的其他興趣或專業領域與目前的工作並無直接相關,那也沒關係,時常不同領域的觀念與知識,可能帶給你有別於其他同領域專家不同的想法,可以應用在工作上,提出超乎預期的建議與想法。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你有必要讓你的主管或老闆知道你在做甚麼、做了些甚麼、能為公司做甚麼,也就是向上管理,把老闆與主管當作客戶,你要讓客戶知道你可以為他帶來甚麼價值,客戶才會願意付錢給你,持續的購買你的服務,老闆才會願意付薪水給你,甚至給你更高的薪水,持續請你繼續為公司提供技能與服務,如果你只是埋頭默默的在做,主管可能根本不知道你到底做了些甚麼,甚至你所做的不是主管需要的東西。


所以在公司的週會、討論、有機會提供意見的時候,請多多把握表現,公司若需要提供工作報告,請好好利用向上表達你的工作內容,盡量找機會跟老闆或主管討論你的想法,了解他們的想法,認清楚他們需要甚麼,然後想想你可以提供甚麼,做到甚麼程度,累積久了,上層才有機會知道你的價值,主管與老闆也只是一般人,他們也有他們自己要忙要傷腦筋的事情,他們沒有精力再去深入了解你到底做了哪些事情,如果你也不主動表達向上管理,其實你的努力很難被看見。


如果以上你都做了,老闆還是無法給你加薪,有可能公司真的沒甚麼賺錢,沒辦法再給員工更多,但你的實力並不會因此而消失,你可以找找其他公司的工作機會,如果你真的有這麼高的價值,很有機會在其他發展比較好的公司裡找到更適合你的機會,許多公司老闆不是給不起薪水,而是工作價值不值得那份薪水,很容易找到其他人取代,如果你可以讓老闆覺得你的離開會讓他覺得他會很麻煩或是短期內找不到人取代你,老闆是很願意幫你提高薪資的。


以上討論的都沒有談到加班,千萬不要以為為公司付出就是一直加班,增加工作時間,其實大部分的公司要的是實質的價值,如果你可以做事很有效率,為公司帶來有價值的貢獻,幫公司帶來營收,否則加班也只是在浪費公司的資源,老闆並不一定會覺得你為公司的貢獻很多。


最後,要求加薪也要在合理的範圍內,雖然你可能在公司擔任很重要的角色也很有價值,但如果你要求的薪資超過老闆認為合理或可負擔的範圍,老闆很可能就會讓你離開的,畢竟在一個管理良善的團隊或公司裡,沒有人是絕對必要的,每一個人都是可以被取代,經營公司就不該因為任何一個人的離開導致無法運作,只是老闆願意付出多少代價的差別。

2020/9/11

投資美國從VTI ETF開始(start with Vanguard Total Stock Market ETF )

 



過去的文章提到,只投資台灣股市的風險就是重壓單一國家,而且很可能高度集中在半導體與電子產業,如果你想將投資組合擴大到台灣以外的市場,有幾個區域是可以優先考慮的,分別是美國、已開發國家、亞太地區、新興國家市場,美國身為全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他的經濟實力是無庸置疑的,在看看世界知名的全球企業,有許多是美國企業,如果你想分散單一國家或區域的風險,美國市場可能是第一個可以考慮的對象。


美國有許多全球知名的上市企業,譬如微軟、蘋果、Facebook、Google、特斯拉、星巴克、麥當勞、VISA等,相信這些你都聽過,但是要投資美國企業,要怎麼評估哪家公司比較好呢? 雨果在這不鼓勵從單一個股開始,若我們的目的是分散風險,我們應該就不要再涉入投資單一個股的風險,而是直接投資美國整個國家,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投資Vanguard Total Stock Market ETF (VTI)。


VTI 是一檔相當具有代表性的美國整體股市指數ETF,不同於SPY僅投資美國各產業具代表性的500大企業,Total Market全市場代表的是這檔ETF同時包含了大型、中型、與小型企業,採被動式管理方式追蹤CRSP US Total Market Index指數,VTI 的表現可近乎代表整體美國股市的表現,透過這類追蹤全市場指數的ETF,投資人可以取得非常貼近美國股市的"市場報酬"。




VTI (Vanguard Total Stock Market ETF) 的風險評估是4級(最高5級),成立於2001年5月,總管理費用為0.03%,目前市值達到9200億美元,基準指數為道瓊指數,採每一季配息,結至2020年7月底為止,共持有3529檔美國企業股票,可在連結參考VTI的持股狀況 (Portfolio Holdings),前10大持股公司為蘋果、微軟、亞馬遜、Facebook、Google、嬌生、波克夏、寶僑、VISA、聯合健康保險,而且第一大持股只占比5.16%,前11大持股總佔比為23.87%(Google佔了兩名),遠不如台積電在台灣50(0050)高達40%的佔比,VTI也包含了NVIDIA、Paypal、特斯拉、Netflix、Adobe、英特爾、可口可樂、Mastercard、麥當勞、Costco、NIKE、高通、IBM等世界知名企業。


VTI自2001年成立以來,經歷過2008年金融海嘯與2020年疫情危機,統計至2020年8月底的年化報酬率為7.84%,近10年的統計年化報酬率為14.95%,可說是相當不錯的表現,這意味著如果你是在2001年成立時投入10萬美元,現在帳上應該已經變成將近42萬美元,19年後成長4.2倍,若是在2010年投入10萬美元,目前已經來到40萬美元,成長4倍,拿VTI ETF的報酬率與道瓊指數來做比較,近十年的報酬率變化,VTI還略勝道瓊指數,簡單說就是VTI指數績效贏過大盤。





上面提到自2001年開始投資19年獲得4.2倍的報酬,自2010年開始投資10年也獲得4倍的報酬,感覺好像前面的9年都做了白工,但別忘了2008年發生過大盤崩跌超過50%的金融海嘯,而近12年走的大多頭,只有在2020年3月才發生疫情危機,大盤跌了30幾%,而且還接著V型反轉,在8月份幾乎回到原點,兩者的報酬率看似很接近,但一個是用了19年的時間,經歷兩次股市大危機與數次中型回檔,另一個只有10年時間並只經歷了一次30幾%的大跌,經歷越長時間的漲跌所獲得的正報酬,難度肯定比時間較短的高,不能簡易的說前9年的時間浪費掉了。


若你預計在20年後退休,而這個標的可以在你退休時給你本金4倍的報酬,例如你20年後需要2000萬元退休,現在只需要你投入500萬元,相信這樣的報酬率是可以接受的。當然過去的績效表現不能代表未來,僅能說VTI的績效表現非常貼近大盤,甚至還略勝道瓊指數,而美國過去10年或20年的經濟與股市表現很好。VTI 在9/10的收盤價為169.06美金,換算約台幣4956元(匯率29.315),只需要台幣5000元就可以買進1股VTI,參與美國市場的興衰,比台股的0050一張要台幣10.3萬容易得多了。


發行美國總體市場ETF的公司有好幾家,而Vanguard所發行的VTI應該是目前市場上管理費最低的一個選擇,如果你是直接在美國券商開戶,目前幾乎都沒有交易手續費,唯一的費用應該就是匯款至海外的單筆手續費約台幣400-800元,可以設定股利自動再投資來達到複利效果,如果是透過台灣銀行的複委託,則每筆交易會有0.15%至0.5%左右,最低美金15元的手續費,比較無法進行小額投資,也無法做股利自動再投資。


本篇僅做ETF介紹,並無推薦購買的目的,投資人請自行研究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