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4/26

為什麼有機車待轉區

 


去年看到一則新聞,在說有很多年輕人不滿設置機車待轉區的規定,希望可以取消機車待轉區,甚至號召一群人故意擠滿機車待轉區,一直在路口繞圈圈,試圖癱瘓路口交通。


我想稍有年紀的人應該有經歷過以前沒有機車待轉區規定的年代,2000年以前,機車可以隨時在綠燈時在路口直接左轉,我們也常可以看到大量的汽機車在路口的內線道等待左轉。


這時候常常可以看到不同駕駛人的技術與膽量的展現,有的人要等到車距離很遠的時候才敢轉,有的人會抓對向車兩車間距的距離,只要速度夠快衝的過去,他就會快速左轉。


這同時也很考驗對向車的駕駛膽量與反應,因為他會看到有車子在路口等待準備左轉,但他不知道到底會不會有車突然衝出來。其實現在的機車騎士應該偶爾也會感受到,騎在路上可能會碰到對向迴轉的汽車,硬是要在小小的車距之間迴轉,逼得你必須要減速讓他過。


還有,當道路很寬的時候,譬如6線道,當你看著對向來車判斷距離與車速,認為可以左轉的時候,卻可能沒有看到被那台車遮住的旁車,也正快速地從隔壁車道加速衝出,很多人左轉避過了看到的那台車,卻被隔壁道另一台藏在後面更快速的車撞上,這台車還常常是飆很快的機車。


以前路口常常發生直行車撞左轉車的意外事故,尤其是摩托車煞車不及攔腰撞上,下場都滿慘的,後來才推出兩段式左轉,並於試行一段時間後開始強制執行。當然,執行細節上屢有爭議,譬如有些路口很小,或是車流量很大,根本沒有空間讓機車待轉,待轉的機車反而更容易被同向的直行車撞到,還有等待時間很長。


有民眾質疑,同樣都是機車,難道可以直接左轉的紅、黃牌機車,就會比白牌機車安全嗎,而且交通意外事故跟車種無關,是跟不安全的駕駛行為有關,應該重視車速分流,而非車種分流,讓慢速車在外線道,快速車在內線道,包含可以騎比較快的機車。


以我個人的感受,剛開始實行機車待轉區時真覺得很麻煩,而且很浪費時間,如果在路口想要左轉剛好碰到紅燈,就必須要等待兩個紅燈才能左轉,雖然現在還是很不想每次左轉就要等兩個紅燈,甚至迴轉要等三個紅燈,但強制執行一段時間後漸漸就習慣了。


相較於要在路口靠技術與空檔機會等待左轉,現在的機車待轉區有讓我感到更安全的感覺,雖然等待紅燈時間久了一點,但用60~90秒換多一點安全,現在的我是可以接受了。而且現在我在開車的時候,也不用擔心隨時會有機車因為要左轉而衝出來。


其實這個過去(現在也是)讓我覺得很浪費時間的機車待轉區,有讓我感受到他的實際用處,對於許多騎車技術與交通安全意識不好的人,也頗有幫助,許多剛學會騎車與老人家其實是轉不過去的,常要等別人先衝過去,把對向車擋下來,他們才敢跟著過。


我也認為有些路口其實不需要待轉區,只要設置左轉燈,讓機車與汽車一起等待左轉燈左轉就好,沒必要讓所有路口都強制機車待轉,這些設置與取捨就留給政府去判斷吧。


解釋這一大段,我其實是想表達,不少反對機車兩段式左轉的年輕人,很可能是因為很少(或沒有)在大馬路口要直接左轉的經驗,沒感受過要跟對向車道的車搶綠燈與拚車速的刺激感,只感受到要兩段式左轉很浪費時間。


我認為一些傳統習俗也是這樣來的,因為過去的經驗,慢慢演化成現在的習俗習慣,但因年代久遠,已經漸漸忘記了當初會有這些習俗習慣的原因了,而當我們要挑戰習俗時,或許該習俗真的已經過時,但是否也先認真了解一下該習俗形成的原因呢。


我覺得投資也很相似,有些前人的經驗自己從沒經歷過,也常會有疑問為什麼要這樣做,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規定,為什麼要浪費資金來做風險規避,要有這麼麻煩的保護機制等等,其實很可能是發生過甚麼重大事情才產生的。


在想要挑戰之前,建議先了解一下前因後果,有些前輩的經驗與心態你無法理解,他這麼做肯定有他的背後因素與考量,前車之鑑是很好的借鏡,自己不需要再重蹈覆轍,全部再經歷一次。




2023/4/19

養成記帳習慣的3個關鍵

 


今天我又要來與大家談煩人的記帳了,我相信大多數人都沒有記帳的習慣,也覺得記帳很煩,或許不少人都了解記帳的重要性,但真要開始去做,卻又無從起步或早早放棄,於是又給自己找了不需要記帳的理由,這篇文章就是要分享如何養成記帳的習慣。


個人或家庭記帳其實跟公司裡的記帳很像,同樣是想或需要知道明確的現金收入與支出,月底或年底到底有沒有盈餘,需不需要做出調整改變,但相對於公司記帳,個人與家庭的記帳簡單太多了。


我再強調一下,個人與家庭記帳的目的是想要知道收入與支出的結果,在月底或年底有沒有剩餘,有沒有需要改變的地方,只要能達到這個目的就可以了。


家庭記帳與公司會計帳很大的不同,是我們並不需要向國稅局報稅,不需要繳交一塊錢誤差都沒有的明細,也不需要套用國稅局訂定的消費科目,所以我們完全不需要追求完美精準的現金進出明細,這是第一點觀念。


要達到「知道收入與支出的結果,在月底或年底有沒有剩餘」這個目的,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知道一個月的總收入與總支出,相減就是結果了,對於固定領薪的上班族來說,知道每個月總收入並不難,對於接案、領獎金、銷售商品的業務來說,確實需要明確記錄每一筆收入並做統計。


而總支出的部分,最懶惰的方法就是在月初準備一筆現金,譬如10萬元,這個月的所有花費都用這筆現金支出,最後在月底時再看一下現金剩多少錢,就可以知道這個月的支出是多少了,然後每個月都把這個金額記錄下來,12個月後你就會有一年的支出需求數字。


但現在有很多數位支付、銀行自動扣款與訂閱自動信用卡扣款,沒辦法全部都用現金支付,那你就需要把這些非現金支付的消費另外一筆一筆記錄下來,或是在月底的時候再一次結算這些消費(數位支付與自動扣款都會有數位明細),再加上月底結算花掉的現金,就可以知道當月的支出了。


以上就是用很簡單的方式,就能知道每個月的收入與支出,並得到每個月的結餘是有剩餘或是透支。如果是透支,或是希望結餘能夠增加,我們想做出調整,就會需要藉由分析消費明細來做出判斷,記帳明細這時候就派上用場了。


紀錄每日消費的明細真的很困難,買支原子筆15元、買瓶飲料25元、給小孩玩個遊戲機10元,這些都要詳細記錄下來嗎?我認為完全不需要,前面說過了,我們不是要記帳給國稅局,不用每一筆消費都依照科目編列報銷,記錄到這麼細完全沒有必要也沒有意義,就算真能記錄到這麼細節,也沒幾個人有能力將這些資料做統計分析,然後做出有意義的決定。


我們在前面已有了紀錄收入與支出的方法,是因為需要透過消費明細來思考如何改善消費習慣,才有了紀錄消費明細的需求,所以家庭記帳的深入程度,只需要達到足夠協助你分析你的消費習慣,並有辦法從中找出需要調整的地方即可,這是第二點觀念。


文章後段請至方格子的「雨果生活理財經」閱讀。




2023/4/12

用風險承受度來決定投資商品?

 


最近閱讀了一本書,這本書序論裡的一句話讓我覺得很有道理,我們讓風險承受度決定了投資商品,該商品的報酬結果好壞,決定了我們的財務目標,但這並不是一個理想的投資模式。


當我們在銀行想要了解或購買一些投資商品時,銀行除了依據你的收入、年齡、學歷、與職業等客觀條件評估風險承受度外,也會依據對於虧損的忍受程度等主觀認定來評分你的風險承受度,進而建議或決定適合你投資的商品,但這樣的方式是有問題的。


譬如,當適逢市場大好,人們偏好積極參與投資時,自評所能承受的虧損程度很可能會偏高,然而當市場崩跌時,人們卻不敢繼續持有,這時候的風險承受度又會轉向偏於保守。同一個人,其風險承受度大大的受到當時市場環境的影響,這樣主觀評估的風險承受度真的能當作參考嗎?


合理的投資評估,應該是以目標導向為主,先具體考量財務目標的金額與時間,同時也要考量通貨膨脹的影響,盤點自己的收入以及剩餘的時間後,可以得到一個達成財務目標的目標報酬率,再依這個目標報酬率來考慮適合的投資商品與資產配置規劃。


設定好所需的目標報酬率後,才去建構適合的投資組合,做好資產配置,且承擔合理的投資風險(資產波動)。譬如,目標報酬率是年化3%,那投資標的很可能只需要選擇美債或甚至美金定存/保單即可,若目標報酬率是年化8%,可能就需要有70%以上的資產是投資股市。以上的投資組合標的,與你的風險承受度無關。


若目標報酬率高過合理市場報酬(15%以上),我們應該是要先調整財務目標,或是增加收入、減少支出以提高投入金額,而非尋找能帶來超額報酬的投資方式,承受不合理的風險。這也與你的風險承受度無關,你不會因為自評風險承受度很高,就可以採用期待年化報酬率30%的投資方式。


以目標導向為主的投資方式,可以讓我們知道:
  • 到底要賺多少錢才夠。
  • 目標到底合不合理。
  • 理財規劃能否達成目標。
  • 投資方式對不對。
  • 買的保險適不適合。


若空無目標,很容易甚麼產品聽起來都很好,感覺都很需要,結果保險買一堆,金融商品買一堆,但都不知道是否真的對自己有用的,也不知道該投資多久。






2023/4/5

你知道你的錢是怎麼在無意中浪費掉的嗎?

 



有的人喜歡花10萬塊買一個名牌包放在家裡收藏,很少會拿出來用,因為預期未來還會有增值的空間,有的人會花2千塊買一個包,平常就可以常常帶出去使用(當然也有兩種都有的人)。


兩種買包與使用包的方式,覺得哪種比較值得?


一筆錢用的有沒有價值,有很多評斷標準,這個物品是你很喜歡想要擁有的,這個物品是很稀有很保值的,或這個物品是你會常常用,使用頻率很高的?


大部分的人賺錢都不容易,賺來的錢屬於有限資源,要把這有限資源變成你需要與想要的物品與服務,加上人性的貪婪與不滿足,常常都需要多做一部取捨考量,每個人價值觀就決定了他的選擇。


其實大多數人都會有這樣的經歷,感覺這個東西滿不錯的,以後在某些情況可能會用到,又不是很貴,於是就買入手,但買了之後就是收在衣櫥櫃子裡,久了就忘了,從來沒有用過,哪天無意間看到的時候,又覺得這有可能會用到,所以繼續放著。

 

其實這就是把我們有限的資源「現金」變成一個從來沒有用過的商品,他的價值在真的使用到之前,其實就是零,如果在商品損壞或丟掉之前只用過一次,那使用這一次的價值就是當初購買他的那筆「現金」。


這筆現金所換成的商品,如果都沒有用到,其實你就等於損失了可以投資的機會成本,你可以用5%、7%、10%去算,看你平常的投資績效是多少。再加上通貨膨脹的價值減損,來回損失可能就是7%~10%之譜。


換句話說,你把錢拿去買了一個一直沒有在用的東西,你的這筆消費就是以每年7%~10%的價值落差在減損,直到這件商品不能用了被丟掉或是轉送他人,這個商品對你的價值就正式歸零了。


幾年前我心裡意識到這個問題,於是近兩年我漸漸有物盡其用的念頭,基於以下幾個原則:


  1. 購買商品前,要認真想過,未來是否會常常用到這商品,做到物盡其用。
  2. 如果只有少數幾次的使用需求,購買價格盡量控制在合理範圍內的低。
  3. 如果...



文章後段請至方格子的「雨果生活理財經」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