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6

為何全台各地的房價都變這麼高?

 


過去十幾年來,房價上漲的原因多怪罪於建商與投資客的炒作。確實低房貸利率與寬限期讓投資客可以用很低的成本來炒高房價。房屋高頻率的快速轉手,每次轉手都要加價賺一筆,讓房價快速的上漲。


除了投資客頻繁買賣房子拉高房價之外,還有其他因素也讓全台灣的房價大幅上漲。


第一個是疫情期間的原物料大幅上漲,特別是鋼材,連裝潢的價格也是大幅增加,報價只有2個禮拜的效期,一個月後,報價可能又會增加10%~20%。不過原物料價格在疫情解豐後,已回跌一些,不再頻繁調漲價格。


另一個因素是政府的安全法規,新建的8樓以上建築物必須設置兩座逃生梯,11樓以上建物須設置排煙室,2018年後的建案,雨遮也不再計入房屋坪數,再加上2支甚至3支的電梯空間,讓公設比至少占30%以上。高公設比雖不會讓單坪價格提高,但會讓房屋總價拉高


另一個主因是缺工,缺工導致工人價格大幅上漲,而且建築速度也變慢。原本一棟大樓需要2.5年可以蓋完,因為缺工導致建築時間拉長到3年半甚至4年,則建商因貸款需要繳利息的時間與金額也就變更高了。


建商蓋房子,需要有工人與建材,在工班與建材價格都比以前大幅上漲後,電梯大樓的一坪建築成本從10萬至15萬,上漲到超過20萬。再加上跟銀行貸款的利息成本,土地購買成本,要繳給政府的稅金,還有公司要賺的利潤(通常由成本往上加20%),就是建商會設定的售價。


所以土地成本較高的地方,房屋每坪平均單價也會很高。譬如台北市新建案每坪幾乎都超過100萬,新北市的板橋也超過100萬,中和、新店80萬以上,即使較偏僻一點的五股、泰山,甚至是三峽,每坪也都站上60萬。


希望房市大跌,可以回到過去一坪20~40萬的人可能要失望了,因為建築成本已經來到這麼高,加上不斷上漲的土地成本,新北市鬧區的新建案每坪60萬起跳可能會是常態,舊房子比較有可能撿到低於市價的房子,但不要期望房價會跌掉一半。


過去很多建商喜歡賣預售屋,先收錢再蓋房子。但過去幾年因為成本提高很快,工期又變長,建商本來預期一坪成本40萬,一坪賣50萬就可以賺錢,但常常蓋好後,成本已經拉高到超過50萬了,讓不少建商結案後是賠錢的,以致現在有不少建商寧願先蓋好在賣。


習慣新買土地來蓋房子的建商,這幾年很容易沒賺到錢,只有土地已經持有很久,土地成本很便宜的建商,才比較有獲利空間。近幾年政府的法規修改與升息,也讓建商的獲利空間進一度被壓縮。


現在除了房屋總價太高,讓很多剛性需求的買家無法買房,或是只能忍受空間很小的房子。銀行的房屋貸款限令,也讓很多人無法有足夠的貸款買房,近期的房市陷入低交易量時刻,財務能力夠的人,可以趁這個時候好好物色物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分享您的意見或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