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2

十個理財問題(下) (second part of 10 questions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接續上一篇文章,我來繼續回答後半段的5個問題。



六、「哪種投資股票的方式最好?」 既然最終績效都會趨近大盤,何不一開始就買指數就好。


第五個問題已解釋過,絕大多數人要靠自己連續正確選股獲得超額報酬是非常困難的,而主動型基金的投資績效長期下來也很少能勝過大盤,與其跌跌撞撞走到最後還是來到指數型投資方式,不如一開始就用指數型方式進行投資。


要做指數型投資可以透過基金或是ETF,兩者的差別除了購買方式不同外,管理費也很不同。台灣指數型基金每年的管理費大概都要1%以上,ETF的管理費大約都不會高於0.5%,每年0.5%以上的差別,長期累計下來也會對績效造成明顯的差距。


哪種投資股票的方式最好呢? 如果你是薪水族小額投資者,台灣很多券商都有推出每個月定期定額扣款購買股票的投資方式,ETF也如同一般股票可以透過券商定期定額扣款買進,想要單次大筆買進也可以直接用券商軟體下單即可。



七、「只有一點錢該如何投資?」 不管你有多少錢,開始投資就對了。


不管有多少錢可以投資,開始投資就是好事,即使每個月只有幾千塊的閒錢,都可以設定定期定額定期扣款。投資首先不用在意金額大小,先養成習慣更重要。


雖然每個月只有幾千塊,即使獲利賺錢也對生活沒有多大的影響,但也因為金額還小,若虧損也不會有太大的損失。漸漸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式,養成了投資理財的好習慣,將來收入增加或有大筆金額可以投資時,才不用傷腦筋,按照原本習慣的方式放大投資即可。


投資理財是終身的事情,一開始的重點不在於金額的大小,而是盡早養成好習慣,然後努力增加自己的收入,審慎消費,逐步放大自己的投資金額。



八、「我該多久檢視我的投資績效?」 如果可以,其實可以不用檢視。


如果你的心態是利用指數型投資方式累積資產,那麼投資績效根本就不是你需要關心的地方,因為你的績效就應該是會跟著大盤指數走,你再怎麼關心檢視也沒有用,反而更可能影響你的心情,讓你開始懷疑自己的投資方式,影響了你原本的理財規劃。


是真的完全都不用看嗎? 實際上還是需要每年登入帳號一次,而這一次登入的重點並不是要看帳上投資績效,而是要做資產再平衡。每年登入帳戶檢視一次帳上績效,若股債資產現值比例已偏離原本的設定,就需要透過資金加碼或是資產買賣來調整股債資產比例,將股債資產比例調整回原本的比例。


每年再平衡一次並不是制式的規定,有的人會一年兩次,也有人頻率會拉長。有人不用固定時間而是用漲跌幅,譬如當資產比例偏移超過10%以上就進行再平衡,這個方式就會需要比較頻繁的登入看帳上績效如何。


這兩種方式沒有哪一個比較好,快速成長的市場,固定時間再平衡就會取得較好的績效,但碰到剛好暴跌的市場情況,照偏移比例調整的方式比較能在大跌後的低檔做加碼。



九、「為什麼即早投資很重要?」 投資時間越長就能把雪球滾的越大,也會有越多的加碼機會。


投資績效的影響因子包含投資本金、投資績效、與時間。如果能增加投資本金當然很好,透過認真工作、斜槓、甚至創業來增加工作收入都是好事,但如果你是公務員,或是很難大幅加薪或快速升職的工作性質,要快速增加投資本金實有難度。


做指數型投資的人,要提高投資績效就更難了。主數型投資就是獲得市場報酬,投資報酬率不是投資人可以影響或掌控的,只能按照紀律進行投資,被動的接受市場的漲跌幅,所以投資績效這方面是無法再做加強的。


而時間這個因子能變動的空間也很小,除了延後退休,另外能做的就是盡早投資,越早開始越好。投資的時間越長,能累積的報酬就會越多,資產要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前提是要給予足夠的時間,或許一開始只有幾萬塊幾十萬,但再過10幾年之後,帳上資產可能就來到好幾百萬之譜,每上漲10%就會讓資產增加幾十萬元,這遠不是每個月多存個一萬塊就可以達到的實質增加。


而且拉長投資時間也讓投資多了更多等待市場恢復的機會。按過去歷史經驗,如果每次景氣循環大約是10年左右的時間,若你只有10年的投資時間就必須要開始動用投資資產,你就必須要很小心需要用錢的時候是否會剛好碰到股市大跌階段。


如果你有40年的投資時間,你就有機會經歷3至4次的景氣循環,前面的股市大跌還不需要用錢,不用被迫認賠變現,還有機會低檔再加碼,若錯過一次,還有下一次甚至下下一次的機會,越晚開始投資的機會越少。



十、「可以靠投資理財提早退休嗎?」  當然可以,只要你的資產足夠負擔你想要的退休生活。


如果你能盡早開始儲蓄進行退休金理財計畫,沒有碰到人生重大意外的情況下,通常都能夠累積到一筆資產如願退休,但能不能提早退休的關鍵從來都不是錢夠不夠,而是你退休後要花的錢有多少。


如果你明年就要退休,一個月只需要4萬元過生活,一年以50萬來計算,就算完全不進行投資,1500萬也足夠用30年了,65歲退休就可以用到90至95歲了。如果本金都拿來投資賺利息,可使用的年期還可以延長10至15年。


但問題是每月4萬元是你想要過的退休生活嗎? 如果你想要每週去餐館吃頓好料的,每年2至3趟國外旅遊,平日不時吃吃下午茶,或甚至是有花費較高的休閒活動,譬如打高爾夫球,那麼一個月或許要10萬元才夠用,這樣回推下來,退休金至少也要3000萬以上。


有人一個月3萬塊就能過生活,有人要10萬塊才能過上他想要的生活,對於退休金的需求自然也不同。能不能提早退休的關鍵未必是要準備很多的退休金,而是退休後你能接受過甚麼樣的生活品質。


2021/11/9

十個理財問題(上) (first part of 10 questions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在網路上看到一篇文章,寫的是看完「投資金律」後的感想,並理出了20歲時就該知道的十個理財問題,我也根據他的問題來寫出我的看法。


一、「投資可以致富嗎?」 光靠投資無法致富,但認真工作可以。


大多數人進入股市其實都是抱著想要快速致富的心態開始的,每個月3萬、5萬的薪資收入怎麼可能讓我開名車住豪宅,創業做生意又不知道要怎麼開始,也沒有大筆資金,於是從股票市場是最快的途徑了,書局裡很多從10萬變上億的投資書籍,我只要學會後套用跟著做,很快就可以變有錢人了。


但我們看絕大多數的有錢人,要嘛不是祖先早就擁有大片房地產,後代坐收租金或賺到土地增值,不然就是冒著高風險出來創業,投入大量的時間,成功的作出了一番事業,極少有人是僅靠著自己的薪資收入,透過股票市場致富的。


即使有人真的靠著股市將本金翻了百倍,那也是如創業般花大量時間做足功課,並且運氣很好的賺到了一次機會財,達到數千萬或上億的身價,絕不是透過投資輕鬆致富,而這樣的方式還未必能長期持續下去。


投資該是期待手上的資產不要因為通貨膨脹而貶值,運氣好還可以稍微增值,如果你的年收入是100萬,你可以期待退休時有個2、3千萬的資產,不該期待透過股市變成2、3億,要有這種跨級距的增長,是需要冒很大失敗風險換來的。


而認真工作是可以有很高的機會換來更好的收入,認真在職場上學習進步,達到更高的職位與收入,或是努力創業為自己帶來更好的機會,這樣讓自己致富的機會會比投資股市高。



二、「投資理財該從何開始?」 先認清投資的本質,但要從存錢開始。


如果一開始就把投資當作是致富翻身的手段,那你很有可能會因此賠掉更多。不只是股票市場,任何投資機會告訴你可以在短時間翻倍,或是保證每個月可以賺到6%報酬這種美好的事情,多數情況是為了要騙你的錢,若一開始的心態不對,就很容易掉入這一類的陷阱。


投資理財要先認清投資的本質與目的,認清你的期待是否合理,你可以藉由閱讀書籍或是參加講座上課來學習,多聽聽不同人的見解,並深思他的論述是否合理有邏輯,然後吸收內化成對自己有用的投資理財心態。這些學習不需要花幾十萬,一本書幾百塊,一堂課可能幾千塊,總共幾萬塊的學習就可以避免自己在投資上虧掉幾十萬幾百萬,絕對是划算的一筆投資。


然而要投資理財,最基本的是先要有財可以理。即使一開始每個月只有幾千塊可以做投資,那也是一個很好的開始,先養成習慣,看到成效後就會幫你建立信心,然後你可能就會更努力賺錢存錢,把你每個月的投資金額擴大。如果你的消費習慣很隨意,賺再多的錢都留不下來,光理財這一塊就過不了關了,更別論及投資了。




三、「哪種投資標的是最好的?」 沒有一種投資標的是最好的,只有最適合自己與特定目標的。


常見的金融理財標的有公司股票、債券、房地產、原物料,各有各的預期報酬、可能風險、產業特性、與其限制。若想要有比較高的投資報酬,公司股票(包含指數ETF)就是比較能符合期待的,但其相對應的風險也高。若是想要穩穩的領息,不希望本金會有太大的波動或損失,那債券可能是比較適合的,其風險相對較小。


房地產需要的本金較高,可以買賣賺價差或出租收取租金,REITs的方式可以用較低資金參與房地產收租,但須要承受股市的漲跌影響。原物料又有分投資採礦公司與原物料價格(通常是透過原物料期貨),其限制是通常不會有利息可以領,完全要看全球景氣與原物料價格波動,難以預期未來發展。


各種金融投資商品都有其優缺點與限制,沒有一種商品或方式是最好的,只有最符合自己的需求與目的的。譬如你是想存退休金,距離目標期限還有30年,則股票與債券市場可能是最適合的。若你是要準備3年內會用到的遠途旅遊資金或是學費,定存與債券可能才是最適合的標的。



四、「投資股票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是參與企業經營的成長,不是像在賭場壓大小。


絕大多數的企業都是希望公司規模能持續的成長,獲利能越來越好,甚至有時候是被環境逼得不得不成長,而投資人投資這些企業為的就是可以透過企業成長讓投資人的資產也跟著增加。


如果你投資的是一家餐廳或飲料店,你定是希望這些店每個月都有賺錢,然後又繼續展店,把會賺錢的店變的更多,當這些店因要展店需要資金時,相信多數人會願意再投入,而不是想說本店有賺錢了,我要把我投資的股份換成現金拿回來。


但投資股票時,相當多人是看股價漲多了,就想要賣出股票落袋為安。一家企業在擴張成長的過程中,會經歷過幾段營收成長期與平穩期,甚至有時還會有一小段衰退期,企業股東會耐心的等待公司成長茁壯。


可是企業的股價每天都會變動,投資人每天都在評價這家公司的目前與潛在價值有多少,並給予一個自己心裡內定的價值,更糟的是根本不知道公司的價值在哪裡,於是就像在賭場壓大小一樣,一下覺得漲高了,一下覺得跌多了,買買賣賣,以為自己在投資,其實是在賭大小。



五、「選股技巧可以帶來更好的投資報酬嗎?」 書上的理論看似可以,但歷史數據顯示恐怕不行。


市面上有許多挑選好股票的技巧,不管是看技術線型預測股價未來的漲跌方向,或是用財報基本資料來分析公司表現好壞,預測未來公司發展會更好更差,都有人做的好與做的不好。我們就以市場上的基金來說,有些規模小的主動型基金(有經理人在選股操作買賣)在剛開始幾年的績效或許可以表現的比大盤好,但可能10年後或規模變的更大時,其累積績效就會輸給大盤。


為什麼呢? 選股的表現好壞都是機率問題,前面提到的分析方法都不是100%準確的,即使運氣好連續猜中了幾次並獲得很好的報酬,終有一次會碰到與自己預期不同的時候,而這一次就很可能把之前的超前報酬都吐了回去。


經理人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重複發生,通常就是會增加持股分散風險,把單一個股的資金比例降低,至少錯的時候不會太痛。然而這個做法慢慢的就會讓基金表現趨近大盤表現。


另一個情況是當基金市值很大的時候,無法只投資成長性可能很高的中小型股,就必須要將資金分配到市值很大的權值股,有時候是所謂的牛皮股,於是整體表現也會越來越接近大盤表現。可是基金每年會收取管理費與手續費,若表現越來越接近大盤,中間又要被扣掉管理費與手續費,長期累積下來的整體報酬,勢必就很難超過大盤指數,這就是其先天的限制。


個人選股就可以帶來更好的報酬嗎? 或許可以有一次、兩次、甚至三次,但幾十年的投資生涯裡,同樣總是會有預測錯誤的時候,同經理人操作基金一樣,如果集中投資少數幾檔個股,只要一次犯錯就可能會將之前的獲利都吐回去。


如果要夠分散,最後就是每一檔都帶來影響不大的漲跌結果,所以以幾十年的投資時程來看,要靠自己選股來獲得更好的投資報酬,機率相當的低。




另外五個問題,我在下一篇文章回答。



2021/11/7

指數投資無需關心年回報率 (Index investment does not need to care about the annual return rate)


 

滿常在網路上,不管是Facebook粉絲團或是理財論壇看到討論報酬率的事情,也常常看到比較某些ETF彼此之間的表現優劣。我認為,如果你是用指數型商品做資產配置來準備退休金的人,這些報酬率你完全都不需要在意,你只要在意這個世界是否有持續在發展進步。


不管你的投資帳上每個月每年的報酬率有多高,只要沒有賣掉變現金,他就只是帳面上的一個數字,在未來有可能因為一次大跌而全部變負的。如果你遵從指數化投資方式,全程參與市場漲跌,不會自己猜高低點賣股,那麼市場崩盤的大跌你一定躲不過,在碰上一次大跌後,你每個月在意的報酬率會顯得毫無意義。


比較自己的投資在幾個月甚至幾年內的報酬率是否有比其他的選擇好也沒有意義。市面上有不少由不同公司推出持股內容相當類似的ETF,有人會想要去比較哪一家的ETF表現比較好,可能就會拿過去三年五年的績效來做比較,我個人認為許多ETF的選股邏輯不太相同,有可能在股市多頭的時候,某一檔的ETF表現會比較好一點,但碰到幾年盤整或衰退時,就會輸給其他的ETF,一直在這方面做比較意義不大,重要的是他的選股邏輯是否符合你的要求。


對準備退休金的人,他的投資變現時間就是要退休的時候,而且也不是一次全部都要賣出變現,只有需要用錢的時候,或是做資產轉換的時候才會需要賣股,這時候的投報率才是你實質會拿到的投報率,過去幾十年帳上看到的都只是過程,所以在這過程中,沒有必要太在意一小段時間的投資報酬率。


你要在意的是你所投資的ETF選股邏輯,以台灣市場舉例來說,如果你希望你的投資能夠盡量貼近大盤走勢,那0050或006208(選擇市值前50大企業)就很適合你。或是像00850這種從FTSE4Good指數成分股中挑選符合條件的個股,並限制單一個股權重上限為30%,避免單一企業有過大的影響力。


如果你想要高股息也有幾檔可以選,譬如0056會挑選30檔預期明年現金股利殖利率最高的個股,00878則挑選符合ESG評級標準,並在過去3年的股息殖利率分數排名前30檔的個股,又或是00701會挑選低波動前30名的個股(持股主要為銀行業)。


這些ETF的選股邏輯並沒有對錯或是哪一種最好,你需要先自行了解這些指數的選股方式與用意,並確認這是你所認同的方式,然後就長期累積持有。投資過程中比較哪一檔漲比較多或跌比較多並沒有意義,一來是他們的選股邏輯本來就不同,二來你也無法判斷哪一種選股邏輯在你要退休時(可能是幾十年後),所累積的績效表現會是最好的。


再重複一次前面的話,現在看起來投資績效表現比較好的標的,都有可能在未來的某一次事件後變表現比較差,結果隨時都有可能會逆轉,我們不會知道是甚麼時候,所以現在沒有必要拿來比較誰比較好。

2021/11/1

資產配置並非追求最高報酬 (asset allocation is not aiming for optimal profitability)



過去的文章談論過許多次資產配置,資產配置的方式很多,因應不同的理財需求與家庭財務背景會有很不同的規劃方式,但追求最高報酬不該是資產配置最主要的目的。


如果要追求最高報酬,應該要去找出下一檔 Facebook、Apple、Amazon、這種漲了上百上千倍的股票,資產配置的結果,會將所有資產都集中到最可能帶來最高獲利的地方。


而我們過去將資產分配到股票、債券、房地產、甚至原物料與重金屬等不同資產,為的就是要避免單一資產突發性暴跌的風險,同時也期待不同性質的資產在不同期間能帶來較佳的報酬。


譬如股市大跌修正時,債券可能會因避險需求而上漲;股債都下跌時,房地產可以持續帶來穩定的租賃收入;景氣循環到復甦期,原物料可能會有一波明顯的漲幅。


如果可以預知股市何時可能會大幅度下修,現在處於景氣循環期的哪一個階段,美國央行甚麼時候要升息,升息之後有哪些資產會受到影響,那投資人確實可以追求投資最高報酬,而非資產配置。


其實絕大部分的投資人都無法做到,但許多人都會試著去學習並預估,希望可以拿到比大盤走勢還要好的投資報酬,希望可以十萬進場百萬出場,可惜結果通常都是事與願違。


所以比較簡單的方式就是採用資產配置,股票、債券、房地產、甚至原物料都持有一些,差別僅在於各類資產的持有比例不同,這樣不管是哪個資產上漲,都可以獲得該部分的報酬。


各類資產之間並非是完全的負相關,某類資產上漲,其他資產就會下跌,它們更像是輪流的漲,或是漲多漲少的差別。


譬如股市多頭的時候可能上漲了20%,但債券價格可能也會上漲個3%,再加上每年固定配息的1%至2%,同時房地產也每年帶來3%至5%的穩定租金報酬。當遇到股市下跌15%時,債券價格可能還因短期避險上漲了10%,而房地產也沒有受股市下跌而影響價格(REITs短時間內會受股市下跌影響)。


就算碰到股災時股債雙跌,常常股票的跌幅也遠比債券價格還要多,將股票資產部分暫時轉換到債券,少賠一點也是一種配置方式,資產配置並不全然要想辦法把資產放在會賺錢的地方,或是一股腦的閃避虧損,而是看整體報酬與風險的相對應關係是否合理與能否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