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5

高股息股不好嗎?

 


在市值型與高股息型ETF的爭論中,常聽到企業配發高股息是不好的,這表示企業發展到一個瓶頸,無法繼續擴張,才會把手上的現金都以現金股利方式發還回股東,所以不要追求高配息的企業。


所以,常配發高股息的企業真的不值得投資嗎?先了解一下為什麼企業會配發現金股利。


依據台灣證交所規定,能成功上市櫃掛牌交易,公司必須有一定的獲利與盈餘能力。公司需要更多資金持續擴張,通常可以發行更多股份,透過公開市場向一般投資人募集資金。


除了新資金的募資之外,另一個最基本的擴張資金來源就是公司的獲利盈餘了。公司賺了錢,繼續蓋新的工廠擴張產能,或是投入研發,又或是投入更多人力與資源開發新的市場,都是繼續提高公司營收的方式。


這時公司最需要現金,所以公司不但需要用到所有的盈餘現金,甚至還要跟銀行借貸、發行公司債、或是發行新股向投資人募集資金,絕對沒有能力可以將公司盈餘,以現金股利的方式發還給股東。


當然,不是增加投資就一定可以增加獲利。公司的研發或是開拓新市場可能會以失敗告終,這些投入的資金就成為泡沫,無法為公司貢獻更多營收,也不可能為股價帶來成長,更不可能讓公司有能力發放現金股利。就更別說是營利虧損的企業了。


若幸運的,公司的投資能成功帶來更高的營收與獲利,在不繼續發行新股的情形下,每股盈餘(EPS)會增加,這個成長就會反應在股價上,投資人可以看到帳上的未實現資本利得。


當公司還需要繼續擴張的時候,這些增加的獲利會繼續被投入於擴張市場或產能,所以也不會拿來發放現金股利。一直到公司的成長趨緩,無法在快速擴張市場的時候,此時的獲利就可能被部分拿來以現金股利的方式發還給股東。


為什麼公司獲利要發還給股東呢?因為企業必須要有效率的運用手上的資源,現金也是一種資源,如果這些錢沒有辦法為公司帶來更多的收入,那就會影響到股東權益報酬率(ROE),這是一個衡量企業獲利能力的指標,也會影響投資人是否投資這家公司的意願。


還有一點是稅務考量,如果企業的獲利盈餘不分配,公司則要繳5%的未分配盈餘稅,如果分配了,就變成股東要繳個人綜所稅。所以分不分配,還要試算哪一種方式比較有利,通常股東越多的公司越會傾向分配盈餘,而且上市櫃公司的股東賣股票,可以將營利所得變成資本利得,更節省稅金。


每家公司不會永遠都處於高成長期,當成長期過後,公司的盈餘就會來大量的現金。如果無法妥善規畫,運用這些現金去做新的投資,那先以現金股利發還給股東就會是當下更好的選擇,直到公司找到下一個需要大量投入資金的新發展項目。


所以,能夠長期發出高股息的企業代表甚麼?代表這家公司....



完整文章內容請至方格子的「雨果生活理財經」閱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分享您的意見或一起討論